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驱后剩余油重组分胶束增溶技术
1
作者 杨立安 李建山 +5 位作者 吕伟 屈肖 李沫儀 方译苇 赵学之 冯玉军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9,共8页
CO_(2)驱油过程中,超临界CO_(2)会萃取原油中的轻质组分,使得重质组分残留,不仅导致采收率难以大幅度提升,沉积的重组分还会堵塞孔喉,给储层带来不可逆损害。针对这一问题,本工作提出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CO_(2)驱后剩余油重组分的新思路... CO_(2)驱油过程中,超临界CO_(2)会萃取原油中的轻质组分,使得重质组分残留,不仅导致采收率难以大幅度提升,沉积的重组分还会堵塞孔喉,给储层带来不可逆损害。针对这一问题,本工作提出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CO_(2)驱后剩余油重组分的新思路,优选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脂肪醇聚氧丙烯醚硫酸盐(APS)构建增溶胶束体系,利用吸光度法量化表面活性剂胶束对CO_(2)驱后重质油的增溶能力,利用冷冻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等技术考察了增溶过程中胶束尺寸和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胶束可有效增溶CO_(2)驱后重质组分,0.2%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对重质烷烃和重质芳烃的最大增溶量分别为2.5、3.2 g/L。重质烷烃增溶于胶束内核,重质芳烃增溶于栅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 重质组分 表面活性剂 胶束增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中微量锗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秦冰冰 蒋贵发 +2 位作者 黄文景 刘玮 吕昌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6-88,共3页
建立了测定香菇中微量锗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在磨碎的香菇样品中,加入硝酸、磷酸和硫酸 ,消化至试液透明澄清 ,为省去萃取分离 ,直接加入抗坏血酸将高价干扰离子还原 ,利用苯基荧光酮与锗在表面活性剂 (CTMAB)存在下的灵敏显色反应 ,... 建立了测定香菇中微量锗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在磨碎的香菇样品中,加入硝酸、磷酸和硫酸 ,消化至试液透明澄清 ,为省去萃取分离 ,直接加入抗坏血酸将高价干扰离子还原 ,利用苯基荧光酮与锗在表面活性剂 (CTMAB)存在下的灵敏显色反应 ,于514nm波长下比色测定锗 ;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0.2mg/L ,摩尔吸光系数(ε)为1.33×105L/(mol·cm) ,Sandell灵敏度为5.46×10 -4μg/cm2,回收率为95 %~104%,RSD为3.2 % ;方法简单、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适合基层实验室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增溶 分光光度法 香菇 测定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枸杞等样品中微量锗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邓桂春 张渝阳 +2 位作者 滕洪辉 李俊 臧树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6-118,121,共4页
研究用离子缔合物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枸杞、蘑菇、茶叶和大蒜中锗的含量,采用标准加入法考查了不同的消解方法对样品中锗的溶解情况,用高压罐密闭消解处理样品,锗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4)小于4.3%,回收率为90%~105%。
关键词 密闭消解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增溶二苯硫腙吸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液中汞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海明 李成海 唐雅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测定 二苯硫腙 汞含量 水溶液 胶束增溶 萃取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中的作用(Ⅱ) 被引量:8
5
作者 郑用熙 王镇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3期327-332,共6页
本文以乳化剂OP对结晶紫及结晶紫-磷钼杂多酸缔合物的作用为代表,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碱性染料显色体系的相互作用,提出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起增溶作用的第二种模式——拟均相萃取模式,并用浊点析相分离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碱性染料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磷钼杂多酸 结晶紫 乳化剂OP 增溶作用 显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温-80-DDTC胶束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微量铜 被引量:8
6
作者 凌育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36-538,共3页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增溶增敏作用,研究和建立了吐温-80-DDTC水相体系中直接测定饮料中Cu(Ⅱ)的方法。在表面活性剂吐温-80存在下,于pH10.0碱性介质中,Cu(Ⅱ)与铜试剂(DDTC)形成灵敏度高的棕黄色络合物。铜含量在0.02...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增溶增敏作用,研究和建立了吐温-80-DDTC水相体系中直接测定饮料中Cu(Ⅱ)的方法。在表面活性剂吐温-80存在下,于pH10.0碱性介质中,Cu(Ⅱ)与铜试剂(DDTC)形成灵敏度高的棕黄色络合物。铜含量在0.028~4.70mg·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2×10^3L·mol^-1·cm^-1,检出限为0.01mg·L^-1,相对标准偏差为1.04%~1.67%,回收率为96.1%~101.7%,测定结果与有机溶剂萃取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增溶吸光度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 吐温-80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胶束增溶法测定中草药中微量锗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穆卫东 王虹 韩丽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120-9121,9134,共3页
[目的]探索中药中微量锗测定的最佳条件,并且测定其含量。[方法]通过对吸收波长、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缓冲液用量、增溶剂用量、酸用量进行精确测量,并在最佳试条件下对柴胡、百合、紫草、何首乌、金银花、鱼腥草和半夏7种中药中微... [目的]探索中药中微量锗测定的最佳条件,并且测定其含量。[方法]通过对吸收波长、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缓冲液用量、增溶剂用量、酸用量进行精确测量,并在最佳试条件下对柴胡、百合、紫草、何首乌、金银花、鱼腥草和半夏7种中药中微量元素锗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最佳试验条件为显色剂(浓度0.03%苯基荧光酮乙醇溶液)1.5ml,缓冲液(浓度1.0%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水溶液)2.5ml,1∶3硫酸1.5ml,增溶剂(浓度5.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2.5ml,显色15min,λmax510nm,回收率为98.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精密度好,且有很好的重现性,回收率93%~107%,能满足日常分析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增溶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显色反应机理的研究(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Me^(2+)-PAN的作用及其增溶萃取公式 被引量:1
8
作者 戚文彬 傅克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3年第3期305-311,共7页
本文以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Triton X-100胶束存在下,若干二价金属离子(Me^(2+))与1-(2-吡啶偶氮)-2-茶酚(PAN)的络合反应。导出了用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萃取Me^(2+)-PAN螯合物的通式,并指出了利用此公式发生偏差的原因。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络合反应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显色反应 二价金属离子 (Ⅱ) 胶束增溶 螯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显色反应机理的研究(Ⅰ)——Ni^(2+)—PAN—TritonX—100体系的分光光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戚文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1年第3期385-388,共4页
近年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光度分析日益增多,但其胶束增溶显色反应机理的研究,还很少报导。本文以分光光度法研究了Ni^(2+)-1-(2-吡啶偶氮)-2-萘酚(PAN)-TritonX-100体系,并与溶剂萃取法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体系的浊点试验、PAN在... 近年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光度分析日益增多,但其胶束增溶显色反应机理的研究,还很少报导。本文以分光光度法研究了Ni^(2+)-1-(2-吡啶偶氮)-2-萘酚(PAN)-TritonX-100体系,并与溶剂萃取法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体系的浊点试验、PAN在聚乙二醇和乙醇溶液中的光谱特性等结果,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显色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光度分析 胶束增溶 浊点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味精中微量铁 被引量:2
10
作者 涂建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5-158,共4页
本文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胶束增溶、增敏作用,提高分光光度法显色反应的灵敏度,研究并建立了高灵敏度的铬天青-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味精中微量铁的新方法。测定线性范围为0.0~14.0μg/25ml,方法检出限为8.4×... 本文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胶束增溶、增敏作用,提高分光光度法显色反应的灵敏度,研究并建立了高灵敏度的铬天青-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味精中微量铁的新方法。测定线性范围为0.0~14.0μg/25ml,方法检出限为8.4×10-8g/ml。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增溶光度法 味精 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汞分析的研究——SCF分离富集-胶束增溶光度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游建南 《铀矿冶》 CAS 2002年第3期154-158,共5页
探讨了巯基棉 (SCF)吸附分离汞的机理 ,研究了在pH 3 .5HAc NaAc缓冲介质中 ,在TritonX 1 0 0存在下 ,Hg2 + 与TMK形成胶束增溶配合物的最佳条件。这种Hg2 + TMK TritonX 1 0 0配合物在波长 5 40nm处有最大吸收 ,此时ε=1 .5 8× 1... 探讨了巯基棉 (SCF)吸附分离汞的机理 ,研究了在pH 3 .5HAc NaAc缓冲介质中 ,在TritonX 1 0 0存在下 ,Hg2 + 与TMK形成胶束增溶配合物的最佳条件。这种Hg2 + TMK TritonX 1 0 0配合物在波长 5 40nm处有最大吸收 ,此时ε=1 .5 8× 1 0 5L/ (mol·cm) ,桑德尔 (Sandll)灵敏度为 0 .0 0 1 2 5 μg/cm2 。灵敏度比常规方法提高十几倍。此法应用于矿石、工业废水和环境水样中微量汞的监测分析 ,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方法精密度优于 7% ,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9%~ 1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F分离富集 胶束增溶光度法 微量汞 巯基棉 吸附机理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标准流动注射分析的研究——梯度稀释胶束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建男 代光 何振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84-286,共3页
应用流动注射(FIA)分光光度法测定钨还未见报道。根据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时,于酸性介质中,二溴苯基萤光酮(DBPF)与W(Ⅵ)生成一种溶于水的红色络合物。据此,本文用一个标准溶液,应用FIA梯度技术... 应用流动注射(FIA)分光光度法测定钨还未见报道。根据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时,于酸性介质中,二溴苯基萤光酮(DBPF)与W(Ⅵ)生成一种溶于水的红色络合物。据此,本文用一个标准溶液,应用FIA梯度技术,建立测定钨的FIA方法。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分析速度达到每小时100个样品。在室温下测定钨,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单标准梯度稀释建立工作曲线原理由FIA基本原理可知,试样分散带的响应曲线(图1)每一点都存在浓度信息,且浓度成梯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 胶束增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粮食制品中锌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国文 朱志怀 《粮油食品科技》 2001年第6期33-34,共2页
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PVA—OP存在下,在0.05mol·L-1的H2SO4介质中,锌与KSCN、罗丹明B形成水溶性离子缔合物,该显色体系λmax=59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92=9.3×105L·mol-1·cm-1,锌含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 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PVA—OP存在下,在0.05mol·L-1的H2SO4介质中,锌与KSCN、罗丹明B形成水溶性离子缔合物,该显色体系λmax=59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92=9.3×105L·mol-1·cm-1,锌含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小麦粉、即食面、乳儿粉等粮食制品中微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胶束增溶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油的胶束增溶体系的释放规律
14
作者 陈玉霞 麻建国 +1 位作者 肖刚 许时婴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387,共4页
对于胶束增溶体系来讲 ,被增溶物从增溶溶液到空气相中的释放情况即释放规律是该体系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作者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薄荷油的胶束增溶体系进行了释放研究 .选用了一系列质量浓度梯度的Tw80溶液 。
关键词 薄荷油 胶束增溶 释放规律 顶空气相色谱法 食用香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净化液中微量锑的胶束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
15
作者 徐金华 王海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26-226,共1页
微量锑的吸光光度法很多是用苯及其同系物或其他有机溶剂把[SbX6]3-(x=c1或I)络阴离子与各种染料形成的离子缔合物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后,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虽有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但它们的共同缺点是需要用有机溶剂萃取,... 微量锑的吸光光度法很多是用苯及其同系物或其他有机溶剂把[SbX6]3-(x=c1或I)络阴离子与各种染料形成的离子缔合物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后,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虽有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但它们的共同缺点是需要用有机溶剂萃取,操作繁琐,污染环境,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锑的胶束增溶吸光光度法已有不少报道,本文研究了锑-水杨基荧光酮-乳化剂OP显色新体系,并用此法测定了复杂体系锌净化液中微量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净化液 胶束增溶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啤酒中痕量铁 被引量:1
16
作者 涂建平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本文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荆存在下的胶束增溶、增敏作用,来提高分光光度法显色反应的灵敏度,研究并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铬天青-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啤酒中铁的新方法。测定线性范围为0.0~10.0μg/25ml,方法栓出限为... 本文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荆存在下的胶束增溶、增敏作用,来提高分光光度法显色反应的灵敏度,研究并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铬天青-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啤酒中铁的新方法。测定线性范围为0.0~10.0μg/25ml,方法栓出限为2.5×10^(-7)g/ml。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增溶光度法 测定 啤酒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基石油磺酸钠胶束增溶及乳化携油作用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关丹 阙庭丽 +2 位作者 曹强 唐文洁 栾和鑫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0,共6页
为了揭示环烷基石油磺酸钠在砾岩油藏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中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仪和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了环烷基石油磺酸钠溶液的胶束尺寸和增溶量,利用微流控模型驱替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环烷基石油磺酸钠... 为了揭示环烷基石油磺酸钠在砾岩油藏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中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仪和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了环烷基石油磺酸钠溶液的胶束尺寸和增溶量,利用微流控模型驱替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环烷基石油磺酸钠乳化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重烷基苯磺酸钠相比,同浓度下环烷基石油磺酸钠胶束增溶原油尺寸最大,增溶原油量最多,1 t环烷基石油磺酸钠溶液可极限增溶350 kg的原油。环烷基石油磺酸钠易与原油发生乳化,乳化后可增加驱油体系黏度,起到控制流度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在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二元复合驱现场试验中,根据岩心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的不同,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加量,调节驱油体系的乳化综合指数可大幅提高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基石油磺酸钠 胶束增溶 乳化综合指数 二元复合驱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天青S-CPB-Brij35胶束增溶吸光光度法测人发中微量铜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33-534,共2页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P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 35存在下,pH7.5的弱碱性介质中,二价铜离子与络天青S形成灵敏度高的1:2络合物.应用吸光光度法测定人发中微量铜,铜含量在0.02~2.0mg·L^(-1)遵守比耳定律,方法检出限为0.01mg·L^...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P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 35存在下,pH7.5的弱碱性介质中,二价铜离子与络天青S形成灵敏度高的1:2络合物.应用吸光光度法测定人发中微量铜,铜含量在0.02~2.0mg·L^(-1)遵守比耳定律,方法检出限为0.01mg·L^(-1),平均回收率为100.5%±0.21%,RSD为0.21%.此法用于人发中微量铜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增溶 吸光光度法 人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偶氮氯膦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微量稀土
19
作者 王巧云 欧阳崇学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1991年第3期77-81,共5页
本文研究了RE-CPA-p-SN-CPC-C_2H_5OH及RE-CPA-p-SN-DTA-OP-C_2H_5OH两显色体系的分光光度特性及反应适宜条件。铈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8x10^5和1.9×10~5,比耳定律范围为0~8ug/25ml,反应选择性好。应用该体系测定了... 本文研究了RE-CPA-p-SN-CPC-C_2H_5OH及RE-CPA-p-SN-DTA-OP-C_2H_5OH两显色体系的分光光度特性及反应适宜条件。铈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8x10^5和1.9×10~5,比耳定律范围为0~8ug/25ml,反应选择性好。应用该体系测定了铝合金及镁合金中的微量稀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磺胺偶氮氯膦 胶束增溶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光亮镀镍溶液中铁Fe-BPHA-OP-SLS体系
20
作者 肖满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1,15,共3页
关键词 镀镍溶液 测定 胶束增溶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