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枸杞炭疽病菌对4种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海英 刘永刚 +1 位作者 李建军 张新瑞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430,共7页
为明确甘肃省枸杞炭疽病菌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药剂(DMIs)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甘肃省靖远县3个地区及景泰县3个地区共102株枸杞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及氟硅唑的敏感性,分别就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间... 为明确甘肃省枸杞炭疽病菌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药剂(DMIs)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甘肃省靖远县3个地区及景泰县3个地区共102株枸杞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及氟硅唑的敏感性,分别就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间胶孢炭疽复合种和尖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46株枸杞胶孢炭疽复合种整体上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和氟硅唑仍表现为敏感,EC50值分别在0.28~1.20、0.11~2.98、0.32~2.84和0.35~3.85μg/mL之间;而56株尖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则出现了不同程度分化,部分菌株疑似已出现敏感性下降现象,其中,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和氟硅唑敏感性最低的菌株EC50值分别为1.63、3.80、6.21和4.74μg/mL。不同年份间采集的枸杞胶孢炭疽复合种和尖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均存在显著差异,2017年采集的菌株敏感性相对更低,4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复合种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84±0.03)、(1.23±0.13)、(1.19±0.09)和(1.69±0.17)μg/mL,对尖孢炭疽复合种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1.06±0.03)、(2.25±0.15)、(2.43±0.20)和(2.85±0.19)μg/mL。不同地区枸杞炭疽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表现不同,其中靖远县五合镇的胶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杀菌剂敏感性最低,平均EC50值分别为(0.79±0.12)、(1.28±0.87)、(1.39±1.05)和(1.74±1.04)μg/mL,景泰县草窝滩镇的胶孢炭疽复合种对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敏感性最高,平均EC50值为(0.28±0.10)和(0.46±0.10)μg/mL,对戊唑醇和氟硅唑敏感性最高的胶孢炭疽复合种来自景泰县寺滩乡,平均EC50值为(0.42±0.16)和(0.65±0.09)μg/mL;不同地区间采集的尖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则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甘肃省枸杞炭疽病防治中杀菌剂的合理使用及延缓抗药性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炭疽病菌 胶孢炭疽复合种 炭疽复合 甾醇脱甲基抑制剂 苯醚甲环唑 戊唑醇 丙环唑 氟硅唑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C照射对草莓炭疽病3种致病菌生活力和致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凌彬 纪颖 +5 位作者 白云 朱家君 陈思宇 李紫溢 段可 高清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3-210,285,共9页
炭疽病是草莓种植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而UV-C对真菌的生长繁殖有极大的影响。为了探究UV-C辐照对引起草莓炭疽病的3种主要病原菌生长和致病力影响的差异,以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 炭疽病是草莓种植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而UV-C对真菌的生长繁殖有极大的影响。为了探究UV-C辐照对引起草莓炭疽病的3种主要病原菌生长和致病力影响的差异,以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和暹罗炭疽菌C.siamense为供试菌,分析UV-C辐照对其分生孢子存活、菌丝生长和产孢能力及对草莓叶片致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05~420 J/m^(2)辐照剂量(辐照30~120 s)范围内,3种炭疽菌孢子的相对存活率对UV-C辐照剂量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C.gloeosporioides的耐受性最强,C.fructicola最为敏感,辐照剂量420 J/m^(2)(辐照120 s)下,3种炭疽菌孢子的相对存活率在4%或以下,接近分生孢子的致死剂量。840~1260 J/m^(2)辐照剂量(辐照4~6 min)下,C.fructicola与C.gloeosporioides菌丝生长对UV-C辐照的耐受性相当;1680~2520 J/m^(2)辐照剂量(辐照8~12 min)下,3种炭疽菌对不同时间的UV-C辐照的耐受性存在差异。C.gloeosporioides菌丝产孢对UV-C辐照最敏感,C.siamense最耐受,C.fructicola在辐照剂量1260 J/m^(2)(辐照6 min)时产孢量较辐照2 min和4 min明显上升。3种炭疽病菌的致病力与其对UV-C的耐受性没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为我国草莓炭疽病的非化学农药控制探索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炭疽 炭疽复合 分生 UV-C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李炭疽菌对三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3
作者 桂卿 黄荣 +6 位作者 孙文秀 唐利华 黄穗萍 陈小林 郭堂勋 莫贱友 李其利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71-80,共10页
由胶孢炭疽菌复合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引起的炭疽病是珍珠李(Prunus salicina Lind1)产业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明确珍珠李炭疽菌对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的敏感性,比较不同地理来源及不同种炭... 由胶孢炭疽菌复合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引起的炭疽病是珍珠李(Prunus salicina Lind1)产业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明确珍珠李炭疽菌对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的敏感性,比较不同地理来源及不同种炭疽菌对三种药剂敏感性差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三种杀菌剂对采自不同地区26株珍珠李炭疽菌的药剂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6株珍珠李炭疽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最高,EC_(50)值介于0.0108~0.6452μg/mL之间,平均值为(0.1912±0.03)μg/mL;苯醚甲环唑次之,EC_(50)值介于0.1658~2.1680μg/mL之间,平均值为(0.7258±0.0880)μg/mL;吡唑醚菌酯最低,EC_(50)值介于0.0583~84.5660μg/mL之间,平均值为(6.2763±3.5255)μg/mL。供试的26株珍珠李炭疽菌整体对以上三种杀菌剂敏感,且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最高,苯醚甲环唑次之,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最低。本研究结果可为珍珠李炭疽病的化学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李 炭疽 炭疽复合 吡唑醚菌酯 苯醚甲环唑 咪鲜胺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