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消化法和匀浆法获得河蟹游离精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强 王群 +1 位作者 李恺 丁银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87,共6页
在pH 7.4的条件下,以不同的温度(27℃,32℃,37℃,42℃和47℃)、酶浓度(0.05%,0.10%,0.15%,0.20%和0.25%)和酶作用时间(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25 min),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胰蛋白酶消化中华绒螯蟹精荚获得游离精子的最佳反应条件... 在pH 7.4的条件下,以不同的温度(27℃,32℃,37℃,42℃和47℃)、酶浓度(0.05%,0.10%,0.15%,0.20%和0.25%)和酶作用时间(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25 min),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胰蛋白酶消化中华绒螯蟹精荚获得游离精子的最佳反应条件.以每克精荚获得的精子数量为判据,发现酶作用时间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其次是温度和酶浓度.酶消化的最适反应条件是:温度为37℃,酶浓度为0.20%,作用时间为5 min.酶消化法与机械匀浆法的比较研究发现,酶消化法从每克精荚中获得的精子量为7.41×108个,显著高于匀浆法,且精子的死亡率为4.75%,显著低于匀浆法.此外,用人工诱导顶体反应法进一步检测酶消化法以及机械匀浆法所获得精子的顶体反应能力,酶消化法获得精子的顶体反应率为62.3%,而匀浆法为64.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酶消化获得游离精子的方法明显优于机械匀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河蟹 精于获得 胰蛋白酶消化法 机械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视网膜毛细血管网消化铺片技术及细胞计数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红姝 王宁利 +1 位作者 史翔宇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1-333,共3页
背景 以往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法仅能够获得部分视网膜血管,无法客观评价全视网膜血管的病理改变,因此进一步获得完整的视网膜血管网是相关疾病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基础. 目的 在国外对全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 背景 以往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法仅能够获得部分视网膜血管,无法客观评价全视网膜血管的病理改变,因此进一步获得完整的视网膜血管网是相关疾病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基础. 目的 在国外对全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全视网膜血管的铺片方法. 方法 30只健康Wistar 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20只大鼠用溶于0.05 mmol/L柠檬酸缓冲液的质量分数1.25%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法制作糖尿病模型,对照组10只大鼠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等容量柠檬酸缓冲液.注射后8个月经左心室注射PBS 100 ml,剪开右心房使血液及PBS流出后注射质量分数4%多聚甲醛100 ml,摘除眼球,将完整剥离的大鼠视网膜先进行胰蛋白酶消化,然后剥离玻璃体及内界膜,去除视网膜神经组织,得到完整的视网膜毛细血管网,平铺于载玻片上,将视网膜毛细血管网以视盘为中心划为内、中、外3个区域,采用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判定和计数中间区域影周细胞及无细胞血管. 结果 视网膜铺片显示,大鼠的视网膜血管为全血管型,可见放射状的视网膜中央动脉与视网膜中央静脉主干及逐级分支结构、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表浅层和深层的毛细血管网.周细胞略突出于血管管壁,在其形成影周细胞时,原有的细胞核缺失.无细胞血管的管径为邻近毛细血管管径的20%以上,并且在整个血管上无细胞核和影周细胞.结论 全视网膜消化铺片技术能够提供实验所需的完整视网膜毛细血管网,配合细胞计数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价视网膜的形态改变,并为视网膜血管和管壁细胞的定量分析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胰蛋白酶消化法 视网膜血管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培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撒亚莲 黄锦桃 李海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人原始生殖细胞的最佳条件。[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5~9周人流组织中的人胚生殖嵴,获取人原始生殖细胞。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饲养层,在高糖DMEM培养基中添加10μmol/L福司克林(forskolin)和5~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人原始生殖细胞的最佳条件。[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5~9周人流组织中的人胚生殖嵴,获取人原始生殖细胞。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饲养层,在高糖DMEM培养基中添加10μmol/L福司克林(forskolin)和5~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培养液中培养、传代,并对子代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体外分化实验。[结果]原代培养时形成许多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由人原始生殖细胞组成的集落,约5~7d传代。传代后,集落生长,变大。细胞培养到第七代,检测碱性磷酸酶染色为强阳性,体外分化实验有拟胚体形成。[结论]人原始生殖细胞可以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培养。用高糖DMEM培养基,添加forskolin和bFGF有利于人原始生殖细胞增殖。体外分化实验初步证实人原始生殖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原始生殖细胞 细胞培养 胰蛋白酶消化法 福司克林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高糖DMEM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春玲 赵永贞 +5 位作者 陈秀荔 李咏梅 彭敏 杨彦豪 何苹萍 陈晓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82-1389,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南美白对虾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为南美白对虾优良种质的长期保存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游离的南美白对虾精子,分别使用灭菌天然海水、无钙人工海水、3%等渗NaCl溶液和0.9%生理盐水作为基础液,... 【目的】建立一种南美白对虾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为南美白对虾优良种质的长期保存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游离的南美白对虾精子,分别使用灭菌天然海水、无钙人工海水、3%等渗NaCl溶液和0.9%生理盐水作为基础液,并以不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甲醇及其与海藻糖的混合溶液作为抗冻剂,在4种不同降温程序下超低温冷冻保存南美白对虾精子,然后在不同的温度下复苏冷冻精子,以伊红—苯胺黑染色法检测精子存活率。【结果】使用1.00 g/L胰蛋白酶消化精荚5 min能获得大量游离的南美白对虾精子,以灭菌天然海水为基础液,以10%DMSO和0.25 mol/L海藻糖为抗冻剂,在P-1降温程序(4℃平衡30 min,以-5℃/min的速率降至-20℃;-20℃平衡5 min,以-10℃/min的速率降至-80℃;-80℃平衡5 min,然后置于液氮中保存)下超低温冷冻保存南美白对虾精子,经37℃水浴复苏后精子存活率最高。【结论】建立的南美白对虾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具有可行性,为南美白对虾精子冷冻保存库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精子 超低温冷冻保存 胰蛋白酶消化法 抗冻剂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