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门塔尔牛胰腺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仲发 刘晏辰 +4 位作者 闫炎 李旻娟 何玉楠 关伟军 刘文忠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19-2530,共12页
【目的】分离培养西门塔尔牛胰腺间充质干细胞,建立西门塔尔牛胰腺间充质干细胞系,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西门塔尔牛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西门塔尔牛胰腺组织,利用酶消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胰腺间充质干细胞,并对胰... 【目的】分离培养西门塔尔牛胰腺间充质干细胞,建立西门塔尔牛胰腺间充质干细胞系,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西门塔尔牛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西门塔尔牛胰腺组织,利用酶消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胰腺间充质干细胞,并对胰腺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利用免疫荧光试验和半定量PCR测定细胞表面标记物(CD34、CD73、CD90、CD166)的表达情况;通过绘制P4、P10、P16代细胞生长曲线及计算群体倍增时间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通过细胞克隆试验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通过划痕试验计算细胞迁移率;对纯化后的细胞分别进行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诱导分化,检测胰腺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能力,并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检测细胞的遗传稳定性。【结果】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可得到胰腺间充质干细胞,且传代到第3代基本纯化。半定量PCR结果显示,表面标记物(CD73、CD90、CD166)呈阳性表达,而与造血细胞相关的表面抗原CD34呈阴性表达。西门塔尔牛胰腺间充质干细胞呈现典型的S型生长曲线,P4、P10、P16代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40.22、43.09和44.50 h,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6.25%、19.00%和13.50%。划痕试验测定第3代细胞迁移率为44.44%。在体外诱导分化胰腺间充质干细胞后,结果呈现出清晰的脂滴、软骨团和钙结节。核型分析结果判定,西门塔尔牛胰腺间充质干细胞为正常二倍体核型(2n=60,XY),染色体组未发生变异。【结论】从西门塔尔牛胰腺组织分离培养的胰腺间充质干细胞能够稳定遗传,增殖能力强,且具有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研究结果可为西门塔尔牛组织修复提供新方法,为西门塔尔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保存提供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胰腺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塔尔牛胰腺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及其多向分化潜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育南 吴月 +2 位作者 宋哈楠 张涛 关伟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86-3796,共11页
旨在对西门塔尔牛胰腺间充质干细胞(pancrea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s)进行原代培养并研究其体外分化潜能,为细胞疗法和组织工程学方面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本研究从3月龄的西门塔尔牛胚胎中无菌分离胰腺组织,分别采用胶原酶消化... 旨在对西门塔尔牛胰腺间充质干细胞(pancrea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s)进行原代培养并研究其体外分化潜能,为细胞疗法和组织工程学方面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本研究从3月龄的西门塔尔牛胚胎中无菌分离胰腺组织,分别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PMSCs,进行原代培养;绘制第3代、第9代、第15代细胞生长曲线并测定群体倍增时间及克隆形成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73、CD90、CD34和CD45),RT-PCR检测干细胞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73、CD90、CD106、CD166、CD34和CD45);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其基因稳定性,通过向成脂、成骨、成软骨和成肝样细胞诱导分化,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成功分离出PMSCs,细胞贴壁后形态均为长梭形,漩涡状生长,生长趋势呈典型的S形;第9代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显著低于第15代而高于第3代(P<0.01);第9代PMSCs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第3代而显著高于第15代(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PMSCs特异性表达CD29、CD44、CD73和CD90,RT-PCR结果显示PMSCs特异性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06和CD166,未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和CD45,与国际细胞治疗学会组织干细胞委员会指定的MSCs表面标记物相对应;核型分析表明,PMSCs为正常二倍体(2n=60,XY),染色体基因组未发生变异;特异性染色和RT-PCR结果表明,从西门塔尔牛体内获得的PMSCs可分化为脂肪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肝样细胞。本试验证实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西门塔尔牛P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PMSCs具有活性好、增殖速度快的特点,与MSCs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和多项分化的潜能。可为组织工程学提供新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间充质干细胞 西门塔尔牛 原代培养 生物学特征 分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生化胎猪胰腺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糖尿病小鼠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慧茹 李丹 +3 位作者 刘雨潇 王雪琴 李强 冯九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135,共5页
为研究长春花生物碱(conophylline)诱导永生化猪胰腺源间充质干细胞(iPMSCs)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将长春花生物碱诱导的iPMSCs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2周后进行致瘤性安全检测;以双硫腙染色(DTZ)检测诱导iPMSCs的胰岛素功能性分化;将诱导... 为研究长春花生物碱(conophylline)诱导永生化猪胰腺源间充质干细胞(iPMSCs)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将长春花生物碱诱导的iPMSCs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2周后进行致瘤性安全检测;以双硫腙染色(DTZ)检测诱导iPMSCs的胰岛素功能性分化;将诱导的iPMSCs移植到糖尿病模型的小鼠体内,通过监测小鼠体重和血糖的变化,判断长春花生物碱诱导的iPMSCs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诱导后的iPMSCs无致瘤性,呈DTZ阳性。诱导的iPMSCs移植到糖尿病小鼠体内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诱导的细胞会减缓糖尿病小鼠体重的降低趋势,且在短期内(1周)能恢复高血糖至正常水平。说明长春花生物碱具有诱导iPMSCs分泌胰岛素、短期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后的永生化胎猪胰腺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糖尿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