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丹 唐少珊 +1 位作者 高金梅 富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69-2072,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局灶性病变(FLPs)的增强超声(CEUS)造影模式及定量参数特征,分析定量参数与病灶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疑有胰腺占位的患者进行CEUS检查。分析不同病理类型FLPs的造影表现,并定量分析病灶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及峰... 目的探讨胰腺局灶性病变(FLPs)的增强超声(CEUS)造影模式及定量参数特征,分析定量参数与病灶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疑有胰腺占位的患者进行CEUS检查。分析不同病理类型FLPs的造影表现,并定量分析病灶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及峰值强度,计算始增-峰值时间进行分析。对病灶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标记CD34,计数病灶组织的MVD,分析病灶MVD与TIC定量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在CEUS中,胰腺腺癌多呈低增强,胰腺内分泌肿瘤呈高增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表现为周边环状等增强及内部不均匀增强。用低增强模式诊断胰腺腺癌的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0.00%,准确性为90.91%。恶性组病灶与正常胰腺实质的平均始增-峰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灶的峰值强度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FLPs的CEUS增强表现不同,CEUS能评价病灶的血管生成情况,在病灶的分期及预后评估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局灶性病变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