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慧萍 牟新 周旦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Ⅱ)诺和锐组(CSⅡ组)和每日常规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Ⅱ)诺和锐组(CSⅡ组)和每日常规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Ⅱ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MSⅡ组患者每天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共治疗4周;CSⅡ组给予CSⅡ治疗,输注的胰岛素为诺和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凌晨2:00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CSⅡ组患者三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8±1.2)mmol/L、(0.58±0.14)U.kg-1.d-1、(3.2±1.9)d和(10.4±2.6)d,MSⅡ组分别为(9.0±1.4)mmol/L、(0.74±0.17)U.kg-1.d-1、(7.7±2.9)d和(12.9±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CSⅡ组无低血糖发生,MSⅡ组有4例发生低血糖。结论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MS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输注系统 诺和锐 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转为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及用量探讨 被引量:22
2
作者 尚霞 唐国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4042-4044,4047,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过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短期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平稳后,如何由胰岛素泵剂量转换为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ultiple dailyinsulin injections,MDII)...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过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短期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平稳后,如何由胰岛素泵剂量转换为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ultiple dailyinsulin injections,MDII)用量及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方法 223例T2DM患者接受CSII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后改为MDII,观察两者之间的剂量关系,同时比较转换前后全日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CSII治疗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为(47.9±15.9)U/d,转化为MDII时胰岛素用量(48.7±17.3)U/d,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转化为MDII后睡前胰岛素剂量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8.0%;早餐前胰岛素剂量占总量的25.7%,午餐前占23.7%,晚餐前最少,为22.6%。CSII治疗时日平均血糖为(8.39±1.48)mmol/L,MDII时为(8.20±1.33)mmol/L,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治疗低血糖发生率为14.35%,而MDII治疗低血糖发生率为23.3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II治疗时日内血糖波动与CSII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CSII转化为MDII时血糖及胰岛素用量无显著变化,但低血糖发生率及日内血糖波动较CSII治疗期间有增加;(2)CSII转化为MDII后睡前胰岛素用量占的比例最大,为28.0%,早餐前占25.7%,午餐前占23.7%,晚餐前占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输注系统 注射 皮下 药物剂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泵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初发糖尿病辅以WinGlucofacts Professional软件疗效观察
3
作者 吴伟华 王明丽 邓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在WinGlucofacts Professional糖尿病管理软件配合下,比较输液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VⅡ)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及四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治疗初发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 目的在WinGlucofacts Professional糖尿病管理软件配合下,比较输液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VⅡ)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及四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治疗初发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CVⅡ组患者采用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超短效胰岛素,餐前追加大剂量治疗;CSⅡ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超短效胰岛素,餐前追加大剂量治疗;MSⅡ组患者采用四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应用WinGlucofacts Professional软件管理3组患者的血糖。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使用量及安全性。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得到较好的控制。CVⅡ组、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5.5±0.7)d和(6.0±0.8)d、胰岛素总量(0.68±0.16)U.kg-1.d-1和(0.63±0.23)U.kg-1.d-1、低血糖发生频率(0.50±0.46)次/人和(0.55±0.51)次/人及空腹C肽(2.18±0.58)μg/L和(2.23±0.67)μg/L、餐后2hC肽水平(8.02±0.79)μg/L和(7.86±0.68)μg/L与MSⅡ组分别为(10.3±0.4)d、(0.89±0.25)U.kg-1.d-1、(0.85±0.37)次/人、(1.56±0.94)μg/L和(6.01±0.92)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VⅡ组血糖达标时间与CSⅡ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Ⅱ与CSⅡ一样能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较MSⅡ能更快、更安全、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并能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输液泵 胰岛素输注系统 WinGlucofacts PROFESSIONAL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合并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雷海燕 叶小珍 +3 位作者 顾萍 邵加庆 刘现忠 李增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46-49,共4页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合并干细胞性肝癌(HCC)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解放军第81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HCC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2...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合并干细胞性肝癌(HCC)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解放军第81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HCC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21例,围术期使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调控血糖)和对照组(24例,围术期依据手指末梢血糖监测情况,多次多点皮下注射胰岛素)。记录患者术前3 d各个时间点(6:00、10:00、16:00、22:00)、术中各个时间点(麻醉开始时、麻醉后60 min、麻醉后2 h、麻醉清醒时)、术后3 d各个时间点(2:00、6:00、10:00、14:00、18:00、22:00)、术后4~7 d各个时间点(2:00、6:00、10:00、14:00、18:00、22:00)血糖,糖代谢参数(包括术前3 d日平均血糖、术后7 d日平均血糖、24 h胰岛素用量、全天血糖波动值、低血糖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前3 d 6:00、10:00、16:00、22:00血糖低于对照组,术中麻醉开始时、麻醉后60 min、麻醉后2 h、麻醉清醒时血糖低于对照组,术后3 d 2:00、6:00、10:00、14:00、18:00、22:00血糖低于对照组,术后4~7 d 2:00、6:00、10:00、14:00、18:00、22:00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7 d日平均血糖、24 h胰岛素用量、全天血糖波动值、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染、切口裂开、胸腔积液、延迟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合并HCC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优于传统监测及给药方式,能更好地保证患者围术期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肝肿瘤 血糖 胰岛素输注系统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胰岛素泵控制糖尿病高血糖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梅 王力 +3 位作者 耿洁 吴霜 魏庆芳 李黎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96-996,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注射 皮下 胰岛素输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 被引量:5
6
作者 郭晖 刘艳 朱栗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2-283,298,共3页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在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注或多次皮下注射治疗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和理想降糖所需时间的变化以...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在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注或多次皮下注射治疗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和理想降糖所需时间的变化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泵强化治疗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在治疗后各时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 .0 1 ) ,且治疗后泵治疗组平均血糖低于多次注射组 ,但差异不显著 (P>0 .0 5 ) ;泵治疗组血糖控制所需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多次皮下注射组 (P<0 .0 1 ) ;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减少 (P<0 .0 5 )。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 2型糖尿病 ,可在短时间内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 ;在血糖控制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方面优于常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输注系统 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 被引量:19
7
作者 邓晓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强化治疗方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初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CSⅡ组,30例)用胰岛素泵连续输注治疗,对照组(MSⅡ组,30例)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结果:应用胰岛素泵能显著改... 目的:比较两种强化治疗方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初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CSⅡ组,30例)用胰岛素泵连续输注治疗,对照组(MSⅡ组,30例)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结果:应用胰岛素泵能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结论:应用胰岛素泵较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能更快、更安全控制血糖,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的β细胞分泌功能,但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输注系统 皮下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胡平安 谢艳红 +3 位作者 金萍 熊静 甘邵隆 莫朝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3期1063-1064,共2页
目的通过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观察短期强化血糖控制后患者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等脂肪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28例初诊T2DM患者接受为期14d的CSⅡ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d后和治疗14d后分别... 目的通过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观察短期强化血糖控制后患者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等脂肪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28例初诊T2DM患者接受为期14d的CSⅡ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d后和治疗14d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血胰岛素、胰岛素原、FFA和脂联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CSII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3d后和14d后患者FPG、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14d后FPG水平和HOMA-IR较治疗3d后进一步降低(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胰岛素原于治疗3d后和14d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4d后与治疗3d后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4d后FFA和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T2DM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增加脂联素水平,降低FFA水平,改善患者脂毒性、β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输注系统 脂联素 脂肪酸 非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牛鑫鑫 吕肖锋 +2 位作者 高宇 杨鹏飞 郑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3967-3969,3972,共4页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DM组),按病程分3个亚组:病程<1年(DM1组)38例、1~5年(DM2组)34例、6~10年(DM3组)32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正常...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DM组),按病程分3个亚组:病程<1年(DM1组)38例、1~5年(DM2组)34例、6~10年(DM3组)32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NC组),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FMD,DM组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复查,同时检测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DM与NC受检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ME-IR及FM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PG、2hPG、TG、TC、LDL-C、HDL-C、HOME-I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M1组、DM2组患者治疗前后F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M3组患者治疗前后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FMD与HbA1c(r=-0.732,P<0.01)、FPG(r=-0.285,P<0.01)、HOMA-IR(r=-0.573,P<0.01)均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r=0.379,P<0.05)。以FMD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FMD=10.685-0.432HbA1c-2.507TG。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短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F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内皮 血管 胰岛素输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临床路径对围术期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0
作者 曾艺鹏 王爱华 +1 位作者 徐冬香 郭亚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路径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围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外科择期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糖尿病会诊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临... 目的探讨通过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路径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围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外科择期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糖尿病会诊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临床路径管理,比较2组术前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时日胰岛素用量、手术前日胰岛素用量、出院日胰岛素用量及血糖值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1),出院日空腹血糖明显降低(P<0.05),达标日胰岛素用量、胰岛素减量差值,出院日空腹血糖差值及入院日空腹血糖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围术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前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减少住院期间胰岛素用量,并能使患者出院时血糖保持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输注系统 临床路径 糖尿病 2型 手术期间 高血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周德 于关成 +3 位作者 张晓霞 房玉萍 孙集思 孟亦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皮下注射2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近期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为期8周的随机、开放的比较观察。63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和胰岛素皮下治疗组,胰岛素泵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入治...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皮下注射2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近期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为期8周的随机、开放的比较观察。63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和胰岛素皮下治疗组,胰岛素泵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入治疗方案,胰岛素皮下治疗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2次皮下注射方案,观察2组控制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血糖波动情况、低血糖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观察2组痰菌转阴情况及肺结核病灶吸收好转情况。结果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组很快血糖控制达标(平均3.5d)。空腹和餐后血糖波动很小(平均2.0mmol/L),2组第2~7d的血糖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胰岛素泵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显著低于胰岛素皮下组(χ2=11.67,P<0.01),胰岛素用量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1,P>0.05),胰岛素泵治疗组痰菌转阴速度快,治疗4周时痰菌转阴率为79.1%,治疗8周时为91.7%;而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痰菌转阴率治疗4周时为36.1%,治疗8周时为59.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P<0.05;χ2=5.02,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肺部病灶X线胸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方案时,血糖控制达标快,血糖波动小,且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少,对肺结核痰菌转阴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并发症 糖尿病 胰岛素输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1周,观察组患者采用Medtronic/美敦力胰岛素...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1周,观察组患者采用Medtronic/美敦力胰岛素泵712EWS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夜间血糖、生活质量及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记录两组患者空腹、餐后2 h、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夜间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夜间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并有利于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素输注系统 低血糖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C方案治疗难治性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杜益君 潘天荣 +2 位作者 王秀艳 程媛 刘妮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系统(CSII)组成的双C方案应用在难治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疗效。方法将44例血糖波动大、难治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双C治疗组和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DI)组。比较2组治疗2...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系统(CSII)组成的双C方案应用在难治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疗效。方法将44例血糖波动大、难治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双C治疗组和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DI)组。比较2组治疗2周后血糖控制情况、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发生情况等。结果与MDI组相比,双C治疗组血糖控制更平稳,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双C方案治疗难治性糖尿病较MDI效果更佳,是难治性糖尿病患者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系统 难治性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方案用于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丽芳 熊翠 万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42-43,共2页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采用3C方案监测和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20例患者于入院第6天开始空腹血糖逐渐控制在6.5~8.6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5~12.8mmol/L;尿酮均转阴;住院15~25d好转出院...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采用3C方案监测和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20例患者于入院第6天开始空腹血糖逐渐控制在6.5~8.6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5~12.8mmol/L;尿酮均转阴;住院15~25d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空腹血糖控制在5.8~10.4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5~13.7mmol/L,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现象。结论3C方案可安全用于脆性糖尿病患者的监测和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系统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