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孕酮、胰岛素生长因子-Ⅱ在预测妊娠早期不良结局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吕会娟 刘玉玲 +1 位作者 陈瑞红 陈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1-12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nsulin growth factorⅡ)在预测妊娠早期不良结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42例健康早孕妇女(A组)和85例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给予保胎治疗的早孕妇...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nsulin growth factorⅡ)在预测妊娠早期不良结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42例健康早孕妇女(A组)和85例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给予保胎治疗的早孕妇女P、IGF-Ⅱ水平,其中保胎成功45例(B组)、发展为稽留流产40例(C组)。比较各组数值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对P、IGF-Ⅱ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A、B、C 3组血清孕酮的值分别为(30.36±2.96)、(23.88±2.26)、(11.43±2.46)ng/m L,血清IGF-Ⅱ的值分别为:(139.29±16.44)、(123.93±16.14)、(107.94±12.87)μg/L,3组P、IGF-Ⅱ值均具有差异性(F=571.69和43.05,均P<0.05);(2)A、C两组血清中P和IGF-Ⅱ存在正相关(r=0.732、0.942,均P<0.05),B组两者不具有相关性(r=0.199,P=0.191,P>0.05);(3)P、IGF-Ⅱ判断活胎和胚胎停止发育最佳诊断点分别为:13.42 ng/m L,121.26μg/L。结论:血清P联合IGF-Ⅱ测定在预测胚胎及胎儿早期发育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胰岛素生长因子-ⅱ 先兆流产 稽留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转化生长因子-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9
2
作者 韩立赤 戚孟春 +3 位作者 孙红 胡静 邹淑娟 李继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力学刺激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力学刺激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000με,40min)。检测MSCs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GF-β和IGF-Ⅱ的基因表达。结果机械张应力刺激下,MSCs的增殖活力、ALP活性以及TGF-β和IGF-Ⅱ的基因表达均显著增高。TGF-β和IGF-Ⅱ的mRNA水平在加力后瞬时达最高水平;与对照细胞比较,分别增加了51.44和8.92倍。除加力后6h有少许增高外,TGF-β和IGF-Ⅱ的表达随时间逐步下降,并于加力后12h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机械张应力刺激可促进MSCs增殖,提高其ALP活性,使TGF-β和IGF-Ⅱ基因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并最终诱导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机械力学刺激是MSCs骨向分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对牵张成骨骨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机械牵张 转化生长因子-Β 胰岛素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钦 陈奎生 +1 位作者 张国俊 高冬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9-561,共3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54例食管鳞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4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GFⅡ蛋白的表达,并分析IGF-Ⅱ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54例食管鳞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4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GFⅡ蛋白的表达,并分析IGF-Ⅱ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GF-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19%、63.64%和22.22%,任意2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Ⅱ蛋白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IGF-Ⅱ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cDN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俊 赵金良 +1 位作者 张敏 代威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501,共7页
为全面获得鳜Siniperca chuatsi GH-IGFs生长发育轴的调控因子特征,采用RT-PCR、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cDNA序列。结果表明:鳜IGF-ⅡcDNA全长为1 643 bp,包括5'端非翻译区103 bp、... 为全面获得鳜Siniperca chuatsi GH-IGFs生长发育轴的调控因子特征,采用RT-PCR、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cDNA序列。结果表明:鳜IGF-ⅡcDNA全长为1 643 bp,包括5'端非翻译区103 bp、3'端非翻译区892 bp和开放阅读框648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15个氨基酸;鳜IGF-Ⅱ前肽由信号肽、成熟肽和E肽3部分组成,其中信号肽为47个氨基酸,成熟肽为70个氨基酸,E肽为98个氨基酸;鳜IGF-Ⅱ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脊椎动物的相似度为81%~98%,与鳜IGF-Ⅰ的相似度为62.5%。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鳜成鱼不同组织以及孵化后0~22 d仔稚鱼中IGF-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GF-ⅡmRNA在鳜脑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心脏、胃、鳃、肾脏中表达量次之,在脾、前肠、后肠、性腺、肝脏中表达量较低;在孵化后早期发育阶段均检测到有IGF-ⅡmRNA表达,孵化当天(0 d)表达量最高,之后表达量有所降低。本研究结果可为鳜IGF-Ⅱ对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妊振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滋养细胞浅浸润中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真 胡燕 +2 位作者 林桂兰 王智 成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 检测胎盘滋养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 Ⅱ ,IGF Ⅱ )及其mRNA的表达 ,研究IGF Ⅱ对细胞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 ,评估IGF 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中的作用。方法 ①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 目的 检测胎盘滋养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 Ⅱ ,IGF Ⅱ )及其mRNA的表达 ,研究IGF Ⅱ对细胞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 ,评估IGF 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中的作用。方法 ①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及妊高征孕妇的胎盘组织中IGF Ⅱ的表达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②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正常妊娠及妊高征胎盘滋养细胞中IGF ⅡmRNA表达水平 ,并通过紫外凝胶图像分析进行定量分析比较。③用滋养细胞体外侵袭试验研究IGF Ⅱ对正常及妊高征胎盘细胞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结果 ①IGF Ⅱ主要位于绒毛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此外 ,也存在于羊膜绒毛层 ,但染色较以上两种细胞明显减弱。经图像分析检测证实妊高征组胎盘IGF Ⅱ的平均光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 (P <0 0 5 )。②妊高征胎盘滋养细胞IGF ⅡmRNA的表达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者 (P <0 .0 5 )。③妊高征滋养细胞较正常滋养细胞的浸润能力显著降低。④IGF Ⅱ能明显促进正常妊娠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 ;但对妊高征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IGF Ⅱ可能在妊高征胎盘滋养细胞浅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滋养细胞 浸润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慧 马英骥 +1 位作者 杨宝山 朱思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07,共2页
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 -Ⅱ )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诊断意义。分别用双抗体夹心法 (ELISA)及放射免疫测定法 (RIA)测定了 35例肝细胞癌 (HCC)、16例肝硬化 (LC)和 16例慢性肝炎 (CH)及 10例正常对照者... 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 -Ⅱ )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诊断意义。分别用双抗体夹心法 (ELISA)及放射免疫测定法 (RIA)测定了 35例肝细胞癌 (HCC)、16例肝硬化 (LC)和 16例慢性肝炎 (CH)及 10例正常对照者 (NC)的血清VEGF、IGF -Ⅱ水平。HCC患者血清VEGF、IGF -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它各病组 (P <0 0 1或P <0 0 5 ) ,二者对于AFP阴性的HCC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6 3 6 %和 5 4 5 % ,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HCC诊断阳性率达 94 3%。有远处转移的HCC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 肝细胞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肾上腺髓质素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儿中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雷后兴 高志伟 +3 位作者 雷文芬 周杰林 陈妙 樊必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0期1656-1657,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肾上腺髓质素(ADM)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APSGN患儿(观察组)入院和住院第15 d时血清IGF-Ⅱ与ADM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肾上腺髓质素(ADM)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APSGN患儿(观察组)入院和住院第15 d时血清IGF-Ⅱ与ADM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APSGN患儿与正常儿的血清IGF-Ⅱ、ADM的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第15 d时APSGN患儿与正常儿血清IGF-Ⅱ含量间差别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血清ADM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PSGN患儿存在着IGF-Ⅱ和ADM水平改变。ADM增高可能与APSGN急性期患儿因机体防御作用使血压升高有关;IGF-Ⅱ降低可能与APSGN患儿肾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但其在APSGN发病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胰岛素生长因子- 肾上腺髓质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巩悦勤 张金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967-968,共2页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胰岛素生长因子-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Ⅰ型受体的表达与性激素的调控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瑞瑾 周馥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3-166,177,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GF- )及其 型受体 (IGF- R)的表达 ,血清性激素的变化与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34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 (研究组 )和 2 1...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GF- )及其 型受体 (IGF- R)的表达 ,血清性激素的变化与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34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 (研究组 )和 2 1例正常生育妇女志愿者或男性因素不孕妇女 (对组照 )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 ,行 IGF- 及 IGF- R m RNA检测 ,放射免疫法测定同期血清雌二醇 (E2 )、孕酮 (P)水平。结果 :研究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IGF- m RNA、IGF- R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 0 .6 6 2± 0 .371、0 .5 82± 0 .2 5 7,低于对照组 0 .96 1± 0 .389、0 .82 9± 0 .341(均 P<0 .0 5 )。研究组血清 P水平为 (2 3.782± 15 .4 5 9) nmol/ L ,显著低于对照组 (43.14 2± 16 .5 49) nmol/ L(P<0 .0 0 5 ) ,而两组 E2 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示两组 IGF- m RNA与 IGF- R m RNA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 .92 3、0 .738(P<0 .0 5 )。两组 P与 IGF- m RNA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716、0 .5 88(P<0 .0 5 )。两组 P与 IGF- R m RNA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5 19、0 .5 0 5 (P<0 .0 5 )。结论 :原因不明不孕患者黄体中期孕激素不足可引起子宫内膜 IGF- 及 IGF- R基因表达减弱 ,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化而导致子宫内膜接受性低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子宫内膜 胰岛素生长因子- I型受体 性激素 病理学 雌二醇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生长因子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在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颖 张玉洁 康佳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on,FGR)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on,FGR)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产科住院的临床诊断的中期FGR孕妇共30例,抽取同期引产的健康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1;分娩时再抽取30例健康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2;分别测定FGR孕妇组在孕中期及分娩时与两个对照组的母血、羊水及脐血中的IGF-Ⅰ、Ⅱ及IGFBP-3的浓度并对比它们的差异。结果:FGR组的IGF-Ⅰ、Ⅱ水平在孕中期及分娩时均下降,而IGFBP-3水平却升高。结论:IGF-Ⅰ、Ⅱ及IGFBP-3可能与FG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GF-Ⅰ、Ⅱ的降低及IGFBP-3的升高可能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迟缓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罗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cDNA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秀梅 徐黎明 +6 位作者 王晓玉 纪锋 赵景壮 刘淼 曹永生 卢彤岩 尹家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4-609,共6页
为了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Ⅱ,IGF-Ⅱ)在哲罗鲑Hucho taimen生长繁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根据Gen Bank收录的大西洋鲑IGF-Ⅱ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NCBI登录号:NM_001123647)设计用于哲罗鲑IGF-Ⅱ开放阅读框... 为了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Ⅱ,IGF-Ⅱ)在哲罗鲑Hucho taimen生长繁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根据Gen Bank收录的大西洋鲑IGF-Ⅱ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NCBI登录号:NM_001123647)设计用于哲罗鲑IGF-Ⅱ开放阅读框扩增的引物,以哲罗鲑肝脏总RNA反转录成的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克隆获得哲罗鲑IGF-Ⅱ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哲罗鲑IGF-Ⅱ基因的长度为645 bp,编码含有214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554,等电点为9.92;哲罗鲑IGF-Ⅱ前肽由信号肽、B、C、A、D、E肽6部分构成;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哲罗鲑IGF-Ⅱ与鲑科鱼类IGF-Ⅱ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聚为一支,其中与大西洋鲑的IGF-Ⅱ同源性最高(98.6%),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有着高度保守的进化特性;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龄哲罗鲑IGF-Ⅱ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心脏、鳃、脾、后肠、头肾、胃中的表达量次之,而在前肠和脑中的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鲑 胰岛素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SE含量变化影响
12
作者 车玉琴 沈京连 +1 位作者 刁尧 高杰 《广西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137-139,共3页
为了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海马皮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的影响,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4只健康Spre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缺血... 为了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海马皮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的影响,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4只健康Spre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缺血再灌注组和IGF-组。缺血再灌注组于脑缺血2h后根据再灌注不同时间(12h、24h、48h、72h、96h)分为5个亚组(每亚组4只);IGF-组于脑缺血2h侧脑室内注射IGF-10μg后也根据再灌注不同时间(12h、24h、48h、72h、96h)分为5个亚组(每亚组4只)。于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每只鼠缺血侧海马皮层NSE含量。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12h和24h组缺血侧海马皮层NSE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1),48h和72h组也有明显下降,但(P<0.05),96h组基本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脑缺血2h侧脑室内注射IGF-10μg后再灌注,48h和72h组与相应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明显上升(P<0.05),96h组基本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IGF-组NSE含量恢复比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快,IGF-可能具有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酶联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克隆表达与抗体制备 被引量:2
13
作者 商汉桥 罗晓松 +3 位作者 邹世平 伍晓雄 吴小平 龙良启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68,共4页
从鲤(Cyprinus carpio)肝脏总RNA中成功地克隆和诱导表达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并用间接ELISA法和Western-blot对其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鲤IGF-Ⅱ基因与已报道的序列相比,有1个... 从鲤(Cyprinus carpio)肝脏总RNA中成功地克隆和诱导表达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并用间接ELISA法和Western-blot对其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鲤IGF-Ⅱ基因与已报道的序列相比,有1个位点发生同义突变;经SDS-PAGE电泳分析,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表达量占菌体总量的35%。经ELISA测定,制备的抗体效价为640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Cyprinus carpio) 胰岛素生长因子- 克隆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蛋白的变化
14
作者 朱凤莲 付桂玲 +2 位作者 石太新 郭学鹏 钱惠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6期1315-1317,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及其结合蛋白(IGFBPs)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儿各30例,以非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的同龄儿作为对照组。脑脊液中IGF-Ⅰ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及其结合蛋白(IGFBPs)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儿各30例,以非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的同龄儿作为对照组。脑脊液中IGF-Ⅰ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IGF-Ⅱ、IGFBP3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结果(1)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IGF-Ⅰ、IGF-Ⅱ、IGFBP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患儿及对照儿(P<0·01),而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2)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IGF-Ⅰ的浓度与蛋白质浓度呈正相关(r=0·862,P<0·01),与葡萄糖浓度和白细胞数无相关性(r=-0·355、0·346,P>0·05)。(3)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IGF-Ⅱ、IGFBP3的浓度与蛋白质浓度呈正相关(r=0·821、0·855,P<0·01),与葡萄糖浓度呈负相关(r=-0·742、-0·605,P<0·01),与白细胞数无相关性(r=0·272、-0·033,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蛋白参与了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生理过程。脑脊液中IGF-Ⅰ、IGF-Ⅱ、IGFBP3的浓度可作为鉴别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一项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髓液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GF-Ⅱ、TGF-β1及IL-10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4
15
作者 宋培军 刘会春 +1 位作者 周磊 金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40-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GF-Ⅱ、TGF-β1及IL-1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FA)、手术切除的患者各20例及对照组10例入院后第1天、术后7 d及30 d患者的血清中IGF-Ⅱ、TGF-β1及IL-10含量进...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GF-Ⅱ、TGF-β1及IL-1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FA)、手术切除的患者各20例及对照组10例入院后第1天、术后7 d及30 d患者的血清中IGF-Ⅱ、TGF-β1及IL-10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手术组和RFA组IGF-Ⅱ、TGF-β1和IL-10入院后第1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和RFA组IGF-Ⅱ、TGF-β1术后第7天、术后第30天与入院后第1天比较(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和RFA组IL-10术后7天和术后30天相比较(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Ⅱ、TGF-β1及IL-10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与甲胎蛋白(AFP)等其他诊断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胰岛素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检测IGF-Ⅱ基因SNP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运动能力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何子红 常芸 王升启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 :杰出运动能力受控于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由多基因控制。寡核苷酸芯片技术是近年出现的一类基因结构分析技术 ,此项技术出现使基因突变检测更加程序化和规模化。本研究选取与运动能力有关的胰岛素生长因子Ⅱ (IGF -Ⅱ )基因为... 目的 :杰出运动能力受控于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由多基因控制。寡核苷酸芯片技术是近年出现的一类基因结构分析技术 ,此项技术出现使基因突变检测更加程序化和规模化。本研究选取与运动能力有关的胰岛素生长因子Ⅱ (IGF -Ⅱ )基因为该方法学及其应用研究的突破点 ,尝试把DNA芯片技术引入体育科研。方法 :寡核苷酸芯片技术。结果 :(1)IGF -Ⅱ基因SNP的分析中 ,基因组DNA采用 1∶2 0的套式扩增 ,杂交液中加氯化四甲氨 ,杂交温度 4 2℃ ,杂交时间 6 0min效果最好 ;(2 )国家自行车队的 6名队员基因型相同。结果表明 :(1)PCR产物可以直接用于检测突变 ,不对称PCR产物杂交阳性点信号更强 ;(2 )由碱基组成计算的Tm值与其实际的Tm值有一定的差距 ,会影响杂交温度 ;(3)有效的DNA载波片的处理效果直接影响杂交结果 ,是芯片制备中关键环节之一 ;(4)IGF -Ⅱ是研究运动能力相关基因的一个很好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芯片 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运动能力 基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前后IGF-Ⅱ、IGFBP-2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赖机 叶家才 +2 位作者 邓瑾 李健 张秀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48-235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三雏适形放疗(3D—CRT)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肝癌患者3D-CRT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F.U、IGFBP一2的水平...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三雏适形放疗(3D—CRT)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肝癌患者3D-CRT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F.U、IGFBP一2的水平。结果:肝癌患者3D—CRT前血清中IGF-Ⅱ、IGFBP-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D-CRT后患者血清IGF-Ⅱ、IGFBP-2的水平显著低于3D-CRT前的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肝癌患者CR9例,PR30例,NC7例,PD2例,总有效率(CR+PR)为81.3%。结论:血清IGF-Ⅱ、IGFBP-2水平的监测可以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及放疗疗效的监测:3D-CRT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Ⅱ在早期胚胎发育终止蜕膜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月成 辛晓燕 +2 位作者 高晓康 陈必良 赵海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2-474,共3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 Ⅱ )在早期胚胎发育终止中的表达以及母体血中IGF Ⅱ水平的改变与胚胎发育终止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早期胚胎发育终止蜕膜中IGF Ⅱ蛋白的表达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早期胚胎发育...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 Ⅱ )在早期胚胎发育终止中的表达以及母体血中IGF Ⅱ水平的改变与胚胎发育终止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早期胚胎发育终止蜕膜中IGF Ⅱ蛋白的表达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早期胚胎发育终止蜕膜中IGF ⅡmRNA的表达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正常妊娠及早期胚胎发育终止孕妇血中IGF Ⅱ水平的变化。结果 正常妊娠的蜕膜组织中IGF Ⅱ的表达明显高于胚胎发育终止组 (P<0 .0 1) ;正常妊娠组蜕膜中IGF Ⅱ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胚胎发育终止组 (P <0 .0 1) ;正常妊娠组母血中IGF Ⅱ水平也明显高于胚胎发育终止组 (P <0 .0 1)。结论 IGF Ⅱ在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胚胎发育密切相关 ,其含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胚胎死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早孕 胚胎发育终止 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Ⅱ、VEGF和IL-2、IFN-γ在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前、后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博艺 韩琼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76-578,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前后,IGF-Ⅱ、VEGF和IL-2、IFN-γ的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67例,均进行了肝癌的根治术。于入院后1d和手术后第7天抽血检测血清IGF-Ⅱ、VEGF、IL-2、AFP和IFN-γ,同时抽取正常人群血液标...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前后,IGF-Ⅱ、VEGF和IL-2、IFN-γ的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67例,均进行了肝癌的根治术。于入院后1d和手术后第7天抽血检测血清IGF-Ⅱ、VEGF、IL-2、AFP和IFN-γ,同时抽取正常人群血液标本20例进行对照。比较肝癌患者与正常人群以上指标的差异,并比较根治术对它们的影响。结果:(1)肝癌组血清IGF-Ⅱ、VEGF、和AFP含量明显增加,IL-2、IFN-γ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肝癌患者临床分期增高,血清IGF-Ⅱ、VEGF、和AFP含量明显增加,而IL-2、IFN-γ含量明显下降,IIa期组与III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肝癌患者手术后血清IGF-Ⅱ、VEGF、和AFP含量明显下降,IL-2、IFN-γ含量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Ⅱ可直接或通过增加VEGF的合成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判断愈后与跟踪随访的重要指标。监测与细胞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可帮助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肿瘤和免疫调节药物,有利于肿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细胞因子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IGF-Ⅱ、IGFBP-6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晶 赵杨 +2 位作者 张建伟 焦艳 申兴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8-632,共5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6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6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及RT-PCR法检测50例CRC组织和50例对应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IGF-Ⅱ及IGFBP-6的表达。结果 (1)CRC组织中IGF-Ⅱ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CRC组织中IGFBP-6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2)IGF-Ⅱ和IGFBP-6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IGF-Ⅱ及IGFBP-6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IGF-Ⅱ及IGFBP-6的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量与CRC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性。联合检测IGF-Ⅱ及IGFBP-6有可能作为CRC发生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为CRC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