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晓华 江湖 +2 位作者 李海星 李超波 曹郁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49-253,共5页
为建立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研究材料,通过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地塞米松和胰岛素联合诱导其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通过葡萄糖消耗实验研究胰岛素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浓度和时间关系,发现... 为建立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研究材料,通过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地塞米松和胰岛素联合诱导其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通过葡萄糖消耗实验研究胰岛素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浓度和时间关系,发现10-7mmol/L胰岛素诱导处理48h是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的最适条件,该细胞模型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可维持48h。通过高浓度胰岛素成功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具有建模周期短、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优点,该细胞模型可以用于抗胰岛素抵抗天然产物的筛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3t3-l1脂肪细胞 细胞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3T3-L1脂肪胰岛素抵抗细胞的建立 被引量:23
2
作者 聂绪强 杨建文 +3 位作者 史海霞 张玉金 张建永 卞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3T3-L1脂肪胰岛素抵抗细胞(insulin resistant 3T3-L1 adipocytes cell,IR-3T3-L1)最佳的建立条件。方法采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EX)、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3-isobutyl-methylxanthine,IBMX)和不同浓度的胰岛素(10... 目的探讨3T3-L1脂肪胰岛素抵抗细胞(insulin resistant 3T3-L1 adipocytes cell,IR-3T3-L1)最佳的建立条件。方法采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EX)、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3-isobutyl-methylxanthine,IBMX)和不同浓度的胰岛素(10^-8、10^-7、10^-6mol·L-1)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Oil red O染色确定最佳胰岛素诱导浓度,继而用1μmol·L-1DEX诱导建立IR-3T3-L1脂肪胰岛素抵抗细胞。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GOD-POD)法对IR-3T3-L1细胞的最佳诱导时间(24~120 h)及其稳定时间(24~48 h)进行了考察。结果 Oil red O染色发现3T3-L1前脂肪细胞用DEX、IBMX和10-6mol·L-1胰岛素诱导9 d,〉90%的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用1μmol·L-1DEX培养96 h后,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率达到最大(P=0.0003);稳定时间考察发现,在36 h内葡萄糖消耗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3T3-L1前脂肪细胞在1μmol·L-1DEX、0.5 mmol·L-1IBMX和10-6mol·L-1最佳胰岛素浓度作用下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后,用1μmol·L-1DEX培养96 h即可成功诱导成IR-3T3-L1-IR脂肪胰岛素抵抗细胞,且在36 h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3-l1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地塞米松 葡萄糖消耗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堡茶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滕翠琴 刘仲华 +2 位作者 龚受基 彭雨轩 马蕊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0-238,共9页
采用软脂酸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后,给予不同剂量的六堡茶水提物治疗,探讨六堡茶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的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 mmol·L-1的软脂酸对3T3-L1脂肪细胞作用24 h后,葡萄糖摄取量减少,建立胰岛素抵抗... 采用软脂酸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后,给予不同剂量的六堡茶水提物治疗,探讨六堡茶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的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 mmol·L-1的软脂酸对3T3-L1脂肪细胞作用24 h后,葡萄糖摄取量减少,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六堡茶对模型细胞干预24 h后,与模型组比较,细胞培养基的残留液中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降低;对糖脂代谢相关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和葡萄糖转运子基因表达都有上调作用,并下调乙酰辅酶A羧化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基因表达。低剂量的六堡茶下调肉碱脂酰转移酶-I基因的表达,但是高剂量能显著上调肉碱脂酰转移酶-I基因表达。实验证明了六堡茶能够提高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同时促进细胞内糖脂代谢,六堡茶有改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糖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3t3-l1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荭草素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何彦峰 李刚 +2 位作者 盖祥云 林鹏程 王洪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21-1226,共6页
目的研究荭草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传统鸡尾酒法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检测荭草素对前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质积累,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 目的研究荭草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传统鸡尾酒法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检测荭草素对前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质积累,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含量。地塞米松诱导成熟的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荧光标记2-脱氧葡萄糖(2-[N-(7-nitrobenz-2-oxa-1,3-diaxol-4-yl)amino]-2-deoxyglucose,2-NBDG)摄入法观察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 A carboxylase,ACC)的磷酸化水平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GLUT4)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GLUT4的向膜转位能力。结果荭草素可浓度依赖性地减少细胞脂滴的积累及细胞内TG的含量,但对细胞活力无明显的影响(P>0.05)。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荭草素明显增加脂肪细胞对2-NBDG的摄取(P<0.05),明显上调AMPK、ACC的磷酸化水平(P<0.05),促进GLUT4的向膜转位及表达。结论荭草素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同时,荭草素通过上调AMPK/GLUT4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达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荭草素 3t3-l1脂肪细胞 分化 胰岛素抵抗 p-ACC p-AMPK GLUt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发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模型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凯艺 朱文娟 +2 位作者 谢宁 叶华琼 杨述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75-1485,共11页
本研究旨在突变3T3-L1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基因序列,造成GluT4功能障碍,从而获得一种稳定、自发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模型。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3T3-L1细胞的GluT4编码区进行定向切割,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基因测序筛选稳定突变... 本研究旨在突变3T3-L1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基因序列,造成GluT4功能障碍,从而获得一种稳定、自发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模型。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3T3-L1细胞的GluT4编码区进行定向切割,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基因测序筛选稳定突变的细胞株;使用CCK-8法检测所筛选细胞株的增殖活力;对细胞进行成脂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以判断细胞成脂分化能力;以胰岛素刺激下葡萄糖摄入量确定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程度;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抵抗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第九外显子处13 bp的缺失导致3T3-L1细胞GluT4蛋白功能障碍,这一突变不影响细胞的增殖活力;成脂诱导分化过程中,该细胞株表现出严重且稳定的自发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摄取受阻,与成脂分化和脂质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综上所述,GluT4功能障碍阻碍了脂肪细胞响应胰岛素的葡萄糖摄取,从而造成脂肪细胞产生自发的胰岛素抵抗;本研究从多个角度对该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进行检测分析,验证了其稳定性和有效性,为脂肪营养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4 胰岛素抵抗 3t3-l1细胞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RP3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新 姜黎 +3 位作者 杨杪 吴玉文 孙苏欣 孙家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33-1838,共6页
目的:观察脂肪因子C1q/TNF相关蛋白3(CTRP3)对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效应及机制。方法:通过软脂酸培养构建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以不同浓度重组CTRP3蛋白(10、50、250、1 250μg/L)干预12 h,以及250μg/L C... 目的:观察脂肪因子C1q/TNF相关蛋白3(CTRP3)对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效应及机制。方法:通过软脂酸培养构建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以不同浓度重组CTRP3蛋白(10、50、250、1 250μg/L)干预12 h,以及250μg/L CTRP3干预不同时间(2、6、12、24 h),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以2-脱氧-[3H]-葡萄糖摄入法检测葡萄糖转运率,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以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TNF-α、IL-6及葡萄糖转运子4(GLUT-4)的mRNA表达水平,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GLUT-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NC)相比,胰岛素抵抗组(IR)葡萄糖摄取率及葡萄糖消耗量分别降低了50.6%及57.9%(均P<0.01);与IR组相比,干预组随CTRP3浓度增加,葡萄糖消耗量分别增加22.1%、42.9%、76.6%及80.5%(均P<0.01),葡萄糖摄取率分别增加39.0%、68.0%、108.0%及111.0%(均P<0.01);250μg/L CTRP3干预时间增加,葡萄糖摄取率分别增加23.0%、79.0%、109.0%及114.0%(均P<0.01);250μg/L CTRP3干预12 h,上清中的TNF-α及IL-6浓度分别降低了17.4%及17.1%(均P<0.01),其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下降了26.0%及18.9%(均P<0.01),而GLUT-4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了61.5%及55.6%(均P<0.01)。结论:CTRP3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胰岛素信号转导和增加葡萄糖转运子表达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tNF相关蛋白3 3t3-l1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痰方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NF-κB、脂联素和抵抗素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保良 张琪 +2 位作者 林冠凯 费建平 居凌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方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NF-κB表达和脂联素、抵抗素分泌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IR)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将3T3-L1小鼠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通过地塞米松诱导建立IR细胞模型,将脂肪...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方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NF-κB表达和脂联素、抵抗素分泌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IR)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将3T3-L1小鼠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通过地塞米松诱导建立IR细胞模型,将脂肪细胞分为正常组(基础培养液加10%空白组血清培养正常脂肪细胞)、模型组(基础培养液加10%空白组血清培养IR脂肪细胞)、健脾化痰组(基础培养液加10%健脾化痰组血清培养IR脂肪细胞)和吡格列酮组(基础培养液加10%吡格列酮组血清培养IR脂肪细胞),培养48 h,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浓度,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脂联素和抵抗素量,RT-q PCR检测NF-κB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葡萄糖消耗量和脂联素含有量显著降低(P<0.05),抵抗素含有量显著升高(P<0.05),NF-κB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化痰组和吡格列酮组葡萄糖消耗量和脂联素含有量明显升高(P<0.05),抵抗素含有量显著降低(P<0.05),NF-κB表达下调(P<0.05)。结论 NF-κB、脂联素和抵抗素参与IR发生,健脾化痰方可能通过抑制IR脂肪细胞NF-κB异常表达,增加脂联素分泌、减少抵抗素分泌,改善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健脾化痰方 NF-ΚB 脂联素 抵抗 3t3-l1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立 杨明炜 +4 位作者 库宝庆 莫阔 汪继敏 王晓翠 马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9-1001,共3页
目的对比地塞米松、游离脂肪酸、高糖高胰岛素3种不同方法诱导的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及葡萄糖转运子4(Glut4)的表达。方法采用3种不同方法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分别检测各组细胞12、24、36、48、60 h... 目的对比地塞米松、游离脂肪酸、高糖高胰岛素3种不同方法诱导的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及葡萄糖转运子4(Glut4)的表达。方法采用3种不同方法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分别检测各组细胞12、24、36、48、60 h时的葡萄糖消耗量及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在24 h内,地塞米松组、游离脂肪酸组、高糖高胰岛素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以后,游离脂肪酸组葡萄糖消耗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地塞米松组葡萄糖消耗量相较正常对照组仍显著降低,高糖高胰岛素组葡萄糖消耗量较地塞米松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及游离脂肪酸组的Glut4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于地塞米松组及游离脂肪酸组,高糖高胰岛素组的Glut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糖高胰岛素能够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更强的胰岛素抵抗,这种抗性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抑制了Glut4蛋白的表达获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3t3-l1细胞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消耗 葡萄糖转运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痰汤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保良 张琪 +4 位作者 林冠凯 吴菁 姚李吉 沈璐 费建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46-1549,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汤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TNF-α和IL-6的影响,探讨其改善IR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将3T3-L1小鼠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通过地塞米松诱导建立IR细胞模型,将脂肪细胞分...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汤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TNF-α和IL-6的影响,探讨其改善IR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将3T3-L1小鼠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通过地塞米松诱导建立IR细胞模型,将脂肪细胞分为正常组(基础培养液加10%空白组血清培养正常脂肪细胞)、IR组(基础培养液加10%空白组血清培养IR脂肪细胞)、中药组(基础培养液加10%健脾化痰组血清培养IR脂肪细胞)和西药组(基础培养液加10%比格列酮组血清培养IR脂肪细胞),培养48 h,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浓度,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脂联素、TNF-α和IL-6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R组葡萄糖消耗量和脂联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TNF-α和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葡萄糖消耗量和脂联素含量明显升高(P<0.05),TNF-α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脂联素、TNF-α和IL-6参与IR发生,健脾化痰汤可能通过调节IR脂肪细胞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改善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健脾化痰汤 含药血清 脂联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6 3t3-l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3T3-L1脂肪细胞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夏云 薛耀明 +1 位作者 沙建平 李晨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了解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3T3-L1脂肪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3种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10、100、1000nmol/L)建立3种不同程度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分别称为模型组1、模型组2、模型组3),同时设立空白对... 目的了解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3T3-L1脂肪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3种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10、100、1000nmol/L)建立3种不同程度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分别称为模型组1、模型组2、模型组3),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2-脱氧-3H-D-葡萄糖摄入法检测葡萄糖的摄入情况,以葡萄糖摄入减少的百分比反映胰岛素抵抗程度;RT-PCR技术检测各组SAA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SAA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基础状态下葡萄糖的摄取率无明显差异(P>0.05);胰岛素刺激后模型组1、模型组2、模型组3的葡萄糖摄取率分别比对照组减少了15%(P<0.05)、40%(P<0.01)、55%(P<0.01);SAA mRNA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5(P<0.01)、3.33(P<0.01)、4.08倍(P<0.01);SAA蛋白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05(P<0.05)、3.13(P<0.01)、4.23倍(P<0.01);相关分析显示3T3-L1脂肪细胞SAA mRNA的表达量(r=0.773,P<0.01)和蛋白表达量(r=0.832,P<0.01)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均呈正相关。结论采用地塞米松干预3T3-L1脂肪细胞可成功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脂源性炎症因子SAA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它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3t3-l1脂肪细胞 地塞米松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F-1α/自噬途径探讨二氯化钴调控3T3-L1脂肪细胞炎症反应及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岳欣欣 付洋 +3 位作者 李怡然 尹晓燕 于飞 傅全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剂二氯化钴(CoCl_(2))调控3T3-L1脂肪细胞自噬活性从而改善脂肪细胞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和诱导分化3T3-L1脂肪细胞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CoCl_(2)作为低氧诱导剂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条件下干预成...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剂二氯化钴(CoCl_(2))调控3T3-L1脂肪细胞自噬活性从而改善脂肪细胞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和诱导分化3T3-L1脂肪细胞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CoCl_(2)作为低氧诱导剂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条件下干预成熟的脂肪细胞,确认CoCl_(2)干预脂肪细胞自噬活性的最佳时间和浓度,随后根据此时间和浓度分组,分为0 h(对照组)、12 h、24 h、48 h CoCl_(2)处理组,收集细胞样本进行相关指标测定。MTT法评价各组细胞存活情况;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HIF-1α及其下游蛋白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自噬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分泌情况。结果150μmol/L CoCl_(2)是调控3T3-L1脂肪细胞自噬水平的最佳干预浓度;150μmol/L CoCl_(2)干预成熟的脂肪细胞24 h时,自噬活性水平增高,细胞存活率无显著的减低,脂肪细胞中HIF-1α、LC3-Ⅱ、Beclin-1、Glut-1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但炎症因子TNF-α和IL-6分泌水平无明显增加;48 h时自噬水平减低,细胞存活率出现显著减低,脂肪细胞中HIF-1α、LC3-Ⅱ、Beclin-1、Glut-1蛋白的表达水平减低,炎症因子TNF-α和IL-6分泌水平出现增加趋势。结论150μmol/L CoCl_(2)可以调控脂肪细胞自噬水平增加,自噬水平的增加以依赖HIF-1α的方式活化,从而使自噬发挥保护脂肪细胞的作用使其免受炎症损伤和改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自噬 3t3-l1细胞 炎症反应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AM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明江 张德芹 +2 位作者 李盼 石旭柳 刘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3-960,共8页
为探讨柽柳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AM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通过给药后检测细胞对Glu的摄取量和细胞内TG的含量,并采用qRT-PCR对AMPK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进行... 为探讨柽柳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AM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通过给药后检测细胞对Glu的摄取量和细胞内TG的含量,并采用qRT-PCR对AMPK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利用分子对接软件对AMPK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进行分子对接,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进行蛋白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当柽柳黄素作用48 h后,高低剂量组均显著增加细胞对Glu的摄取(P<0.01),高剂量组显著降低细胞内TG含量(P<0.05);作用机制显示柽柳黄素具有显著提高AMPK(P<0.01)和降低FAS(P<0.05)基因的表达,能与FAS蛋白具有较好的分子对接,可增加P-AMPK、P-ACC、P-PKB和PPARα和抑制FAS蛋白的表达。该研究说明柽柳黄素可增强胰岛素抵抗模型3T3-L1脂肪细胞对Glu的摄取,降低TG在细胞内的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MPK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黄素 胰岛素抵抗 3t3-l1脂肪细胞 AMPK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T3-L1脂肪细胞中高糖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慧霞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4-296,共3页
观察 3T3-L1脂肪细胞长期暴露到高浓度葡萄糖对糖的转运活动和胰岛素信号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3T3 -L1脂肪细胞中高浓度葡萄糖 (10 ,15和 2 5mmol·L-1)培养 2 4h ,以一种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基础的和胰岛素刺激... 观察 3T3-L1脂肪细胞长期暴露到高浓度葡萄糖对糖的转运活动和胰岛素信号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3T3 -L1脂肪细胞中高浓度葡萄糖 (10 ,15和 2 5mmol·L-1)培养 2 4h ,以一种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基础的和胰岛素刺激的糖转运活动的减少。高糖降低了细胞内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1)的蛋白表达和它的酪氨酸磷酸化 ,而胰岛素受体底物 2 (IRS2 )蛋白表达呈明显的上调 ;对p85和PKB量无影响。 3T3 -L1脂肪细胞长期暴露到高浓度葡萄糖可以抑制糖的转运活动 ,诱导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胰岛素信号肽的表达和酪氨酸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3-l1脂肪细胞 胰岛素信号蛋白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磷酸化IKKβ Ser181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14
作者 易屏 陆付耳 +3 位作者 陈广 徐丽君 董慧 王开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07,113,共6页
目的:探讨IKKβ及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在高糖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糖加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以2-脱氧-[3H]-D-葡萄糖摄入法观察葡萄糖的转运率,用Western blot检测IKKβ蛋白,IKKβ Ser181磷酸化... 目的:探讨IKKβ及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在高糖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糖加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以2-脱氧-[3H]-D-葡萄糖摄入法观察葡萄糖的转运率,用Western blot检测IKKβ蛋白,IKKβ Ser181磷酸化,IRS-1蛋白,IRS-1Ser307磷酸化,PI-3Kp85蛋白及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仅高糖加胰岛素模型组,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转运减少55%,同时IKKβ Ser181磷酸化、IRS-1Ser307磷酸化的表达显著增加,IRS-1蛋白和PI-3Kp85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而IKKβ蛋白及GLUT4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只有在胰岛素存在的条件下,高糖才可以诱导胰岛素抵抗,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其激活IKKβSer181,使其下游的IRS-1和PI-3Kp85蛋白表达减少抑制葡萄糖转运有关,而与IKKβ蛋白及GLUT4蛋白的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胰岛素抵抗 IKKΒ 3t3-l1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星驿 高丽辉 +3 位作者 冯国华 张媛 刘旭 李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80-1585,共6页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 dihydromyricetin, DMY )对3 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地塞米松诱导3 T3-L1脂肪细胞形成胰岛素抵抗细胞,以1×10-6 mol·L-1罗格列酮为阳性对照,DMY(1×10-5~1×...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 dihydromyricetin, DMY )对3 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地塞米松诱导3 T3-L1脂肪细胞形成胰岛素抵抗细胞,以1×10-6 mol·L-1罗格列酮为阳性对照,DMY(1×10-5~1×10-8 mol·L-1)与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共培养72 h,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含量,计算葡萄糖消耗量;采用 RT-PCR 检测脂肪细胞的GLUT4、Akt 2和脂联素基因的表达量。 DMY (1×10-5~1×10-8 mol·L-1)加入正常3T3-L1脂肪细胞中培养48 h,检测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结果 DMY(5×10-7~1×10-8 mol· L-1)明显增加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3 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和罗格列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5~1×10-8 mol·L-1 DMY处理正常3T3-L1脂肪细胞48 h后,葡萄糖消耗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T-PCR结果显示,DMY作用于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72 h后,脂肪细胞的GLUT4、Akt2和脂联素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地塞米松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MY能改善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GLUT4、Akt2和脂联素基因的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胰岛素抵抗 3t3-l1 细胞 GLUt4 AKt2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endin-4可通过下调内质网应激信号标志蛋白表达改善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丽 官滨斌 +3 位作者 王林曦 刘小莺 陈洲 刘礼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58-1263,共6页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对内质网应激(ERS)诱导剂衣霉素(TM)介导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分别用TM、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及exendin-4进行...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对内质网应激(ERS)诱导剂衣霉素(TM)介导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分别用TM、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及exendin-4进行干预,以MTT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下脂肪细胞的存活情况,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下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下p-Akt、Akt及ERS关键信号标志蛋白肌醇需求蛋白1(IRE1)、p-IRE1、c-Jun末端激酶(JNK)、p-JNK、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p-PERK、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的α亚单位(eIF2a)、p-eIF2a和转录激活因子(ATF)-6的蛋白水平。结果:单独TUDCA或exendin-4作用,可协同胰岛素作用,增加胰岛素刺激的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P<0.05)。TM(5 mg/L)作用5 h后可减少胰岛素刺激的3T3-L1脂肪细胞萄糖消耗量(P<0.05)及p-Akt的蛋白水平(P<0.05)。TUDCA(1 mmol/L)或exendin-4(100 nmol/L)预处理24 h后,均可拮抗TM对胰岛素刺激的3T3-L1脂肪细胞萄糖消耗量(P<0.05)及p-Akt蛋白水平的改变(P<0.05),二者效价相当。TM(5 mg/L)作用5 h后可显著提高ERS标志蛋白的表达。而exendin-4(100 nmol/L)预处理24 h后,可降低TM诱导的ERS标志蛋白的表达,其效价与应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TUDCA(1 mmol/L)预处理24 h相当。不同的处理因素对于总IRE1、JNK、PERK及eIF2a的表达情况并无显著性影响。结论:Exendin-4可改善内质网应激介导的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ENDIN-4 内质网应激 3t3-l1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改善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杨维波 韩福祥 +2 位作者 刘振明 董红昌 张建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3-609,共7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葡萄糖利用和I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为成熟脂肪细胞;用地塞米松诱导建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成功建立模型后,将实验分...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葡萄糖利用和I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为成熟脂肪细胞;用地塞米松诱导建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成功建立模型后,将实验分为5组进行,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葛根素10 mg·L^-1组、葛根素100 mg·L^-1组、葛根素200 mg·L^-1组;其中,空白组不建模,模型组建模但不用药物干预,各葛根素组为在建立模型后,给予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干预。用葛根素干预24小时后,以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bromide,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值活力;然后分别用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 GLUT4)、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PKB/AK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mRNA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葛根素干预后,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均较模型组降低(P <0.01);GLUT4、PI3K、AKT、AMPK、PPARγ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增加(P <0.05)。结论:葛根素能增加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利用、改善IR,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13K、AKT、AMPK、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而增加葡萄糖运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3t3-l1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转运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对脂多糖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志欣 任智宏 +3 位作者 雷一鸣 穆永慧 于莉莉 王明永(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26-2131,共6页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对脂多糖的诱导3T3-L1脂肪细胞炎症反应及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分析细胞分化程度,使用CCK-8检测分化过程中MBL(1、10、20μg/ml)及LPS对细胞增殖能力...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对脂多糖的诱导3T3-L1脂肪细胞炎症反应及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分析细胞分化程度,使用CCK-8检测分化过程中MBL(1、10、20μg/ml)及LPS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ELISA检测细胞炎症因子IL-6、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TNF-α、IL-6及TLR4/NF-κB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并分析Akt、IRS-1 try蛋白磷酸化及GLUT4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BL对3T3-L1细胞摄取葡萄糖的调节作用。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12 d时,3T3-L1前体脂肪细胞已诱导为完全成熟的脂肪细胞;CCK-8结果证实,在细胞分化全过程,不同浓度的MBL (1、10、20μg/ml)及LPS对其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ELISA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脂肪细胞分化至成熟过程中,MBL处理均可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分泌,且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BL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LPS诱导的IκB、IKK磷酸化和TLR4以及核NF-κB表达,且MBL可增强Akt和IRS-1磷酸化,增加GLUT4表达;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MBL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LPS对3T3-L1细胞摄取葡萄糖的抑制,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在脂肪细胞中,MBL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发挥抑炎作用;MBL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分泌,解除LPS对3T3-L1细胞摄取葡萄糖和IRS-1/Akt信号的抑制,减轻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炎症 胰岛素抵抗 3t3-l1细胞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SAA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夏云 罗晓红 +3 位作者 程晓文 李静 杜生明 戴永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063-406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点Rh-SAA干预的3T3-LI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情况,了解Rh-SAA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Rh-SAA(1、10、20μgmL)干预3T3-LI脂肪细胞48h及20μgmLRh-SAA分别干预细胞6、12、24...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点Rh-SAA干预的3T3-LI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情况,了解Rh-SAA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Rh-SAA(1、10、20μgmL)干预3T3-LI脂肪细胞48h及20μgmLRh-SAA分别干预细胞6、12、24、48h,采用3H-2-DG摄入法检测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率。结果:Rh-SAA显著减少3T3-L1脂肪细胞在胰岛素刺激下的葡萄糖摄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结论:Rh-SAA能降低3T3-L1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示炎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抗体 Rh-SAA 胰岛素抵抗 3t3-l1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地塞米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水孔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红文 陈家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通过细胞培养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鄄1)、地塞米松对成熟脂肪细胞水孔蛋白(Aquaporinadipose,AQPap)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与胰岛素的作用相比较,以此了解AQPap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在肥胖及糖尿病发病中所起作用。方法用不... 目的通过细胞培养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鄄1)、地塞米松对成熟脂肪细胞水孔蛋白(Aquaporinadipose,AQPap)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与胰岛素的作用相比较,以此了解AQPap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在肥胖及糖尿病发病中所起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10-6、10-7、10-8、10-9mol/L)的胰岛素、IGF鄄1(10-7、10-8、10-9、10-10mol/L)及地塞米松刺激液(10-6、10-7、10-8mol/L)刺激诱导分化第9天的3T3鄄L1细胞6h;提取细胞RNA,运用半定量RT鄄PCR技术,检测AQPap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9mol/L胰岛素刺激细胞6h可使AQPap基因表达下降16%,10-6mol/L胰岛素使之下降超过50%。IGF鄄1也降低AQPap的基因表达,但相同浓度(10-7mol/L)刺激下,IGF鄄1的作用要弱于胰岛素(P<0.05)。地塞米松对AQPap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不过,同时给予10-6mol/L的地塞米松和胰岛素与单用10-6mol/L胰岛素相比,AQPapmRNA的表达量有所上升(P<0.05)。结论胰岛素对3T3鄄L1脂肪细胞AQPap的表达起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IGF鄄1也有抑制作用,但较胰岛素弱。地塞米松能够拮抗胰岛素对3T3鄄L1脂肪细胞AQPap基因表达的下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3-l1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地塞米松 胰岛素 脂肪水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