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ISL1)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石琼 王卫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2-246,共5页
在人类发育过程中,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ISL1)被认为是一个胚胎性基因。成年后,ISL1只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表达,例如胰腺和大脑。近年来,在多种肿瘤中检测到ISL1的异常表达,不仅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神经肿瘤中高表达(与之相应的正常... 在人类发育过程中,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ISL1)被认为是一个胚胎性基因。成年后,ISL1只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表达,例如胰腺和大脑。近年来,在多种肿瘤中检测到ISL1的异常表达,不仅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神经肿瘤中高表达(与之相应的正常组织也表达ISL1),而且在淋巴瘤、胃癌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中呈现表达(其正常组织不表达ISL1)。ISL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本文针对ISL1与肿瘤的相关性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 异常表达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结合蛋白3和上游移码蛋白1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刘玉莹 万浩然 +3 位作者 江泽宇 陈红丽 魏文迎 杨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的ACS患者138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血管再狭窄情况分为ISR组21例和非ISR组117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数据,检测IMP3、UPF1及VEG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VEGF、IMP3及UPF1对ISR的预测价值。结果ISR组患者血清VEGF、IMP3水平低于非ISR组,血清UPF1水平高于非ISR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OR=1.095,95%CI:1.034~1.151,P=0.001)、IMP3(OR=3.413,95%CI:1.824~6.381,P=0.014)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保护因素,UPF1(OR=0.252,95%CI:0.047~0.965,P=0.006)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MP3与VEGF呈正相关(r=0.665,P=0.000),UPF1与VEGF呈负相关(r=-0.580,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UPF1和IMP3及VEGF联合是预测ISR的最优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796~1.000,P=0.000),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3.33%。结论IMP3可通过促进VEGF表达,抑制ISR的发生;UPF1可抑制VEGF的表达,导致ISR的发生。UPF1和IMP3及VEGF联合可有效预测PCI术后ISR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冠状动脉再狭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 上游移码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宏伟 李忠 +1 位作者 罗相忠 邹桂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8-303,共6页
为研究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IGFBP1)的特征,阐明IGFBP1基因在不同性别黄颡鱼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IGFBP1蛋白在雌、雄黄颡鱼肌肉中的表达差异,克隆IGFBP1基因的c DNA全长,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 为研究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IGFBP1)的特征,阐明IGFBP1基因在不同性别黄颡鱼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IGFBP1蛋白在雌、雄黄颡鱼肌肉中的表达差异,克隆IGFBP1基因的c DNA全长,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黄颡鱼IGFBP1基因c DNA全长为1 259 bp,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14 bp,编码237个氨基酸,3'端和5'端非翻译区分别为407 bp和138 bp;黄颡鱼IGFBP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鲇形目斑点叉尾鮰的相似度(89%)较高,与鲢、鲤、鲫、草鱼和团头鲂等的差异较大;肝脏是黄颡鱼IGFBP1基因m RNA表达最丰富的组织,IGFBP1基因在雄性个体心脏、肾脏、肌肉和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性的(P<0.05);IGFBP1蛋白在雌、雄黄颡鱼肌肉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雄性个体中的表达量高于在雌性个体中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 心脏 肾脏 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秀华 李满雨 刘国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51-153,共3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是IGFBP-1家族的重要成员,它具有很多生物学功能。现介绍了IGFBP-1基因的定位、基因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IGFBP-1的表达、多态及遗传效应研究,进而阐述了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研究进展
5
作者 郝小静 戴正浩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2年第9期63-65,共3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IGF BPs)在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 Factor,IGF)生理效应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发挥独立于IGF分子网络的作用。IGFBP-1在多种组织和体液中...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IGF BPs)在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 Factor,IGF)生理效应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发挥独立于IGF分子网络的作用。IGFBP-1在多种组织和体液中表达,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血糖等生理过程。本文综述了IGFBP-1的基因定位、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在猪上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的调节 被引量:1
6
作者 裘佳 马晓骊 +2 位作者 王欣 陈虹 黄秉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1,222,共7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作用的调节。方法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检测IGFBP-3与TRα1之...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作用的调节。方法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检测IGFBP-3与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采用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过表达IGFBP-3对甲状腺素T3激活的生长激素启动子的影响。结果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结果证明IGFBP-3与TRα1在体内和体外都可以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GFBP-3和TRα1可以共定位于HEK-293细胞的细胞核。通过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到过表达IGFBP-3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对生长激素启动子的激活作用(P<0.01)。结论 IGFBP-3通过与TRα1相互作用抑制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的转录,为IG-FBP-3在核内发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非依赖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甲状腺激素受体α1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生长激素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锌指E盒增强子结合蛋白1(ZEB1)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登宇 褚一凡 +3 位作者 郑庆委 徐志本 周平 李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通过RNA靶向干扰降低人胃癌BGC823细胞中锌指E盒增强子结合蛋白1(ZEB1)基因表达,观察ZEB1低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的侵袭、迁移及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检测相关基因lncRNA HOTAIR、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表达情况。方法用载体构建针对... 目的通过RNA靶向干扰降低人胃癌BGC823细胞中锌指E盒增强子结合蛋白1(ZEB1)基因表达,观察ZEB1低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的侵袭、迁移及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检测相关基因lncRNA HOTAIR、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表达情况。方法用载体构建针对人ZEB1基因表达的干扰质粒sh ZEB1,脂质体转染胃癌BGC823细胞后,经G418及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GC823细胞ZEB1 mRNA和蛋白水平,MTT法检测其增殖能力,TranswellTM小室侵袭试验检测转染细胞侵袭能力、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HOTAIR、E-cadherinmRNA水平。结果成功构建干扰质粒sh ZEB1,敲低BGC823细胞ZEB1水平后,BGC823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lncRNA HOTAIR水平降低、而E-cadherin表达增高。结论靶向降低BGC823胃癌细胞ZEB1的水平,可降低lncRNA HOTAIR水平及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锌指E盒增强子结合蛋白1(ZEB1) RNA干扰 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本反义RNA(HOTA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因子结合蛋白-3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许珊珊 顾学范 +4 位作者 潘慧 朱惠娟 龚凤英 李玉凤 邢艳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05-1110,共6页
目的建立中国6~18岁年龄段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正常参考值,并探讨其与年龄、性别、发育阶段及体质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了大庆市、北京市、上海市不同中小学校的837名体检正常的儿童、... 目的建立中国6~18岁年龄段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正常参考值,并探讨其与年龄、性别、发育阶段及体质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了大庆市、北京市、上海市不同中小学校的837名体检正常的儿童、青少年(男416名,女421名),由内分泌医师记录其发育状况。用化学发光法(IMMULITE1000)测定血清IGF-1和IGFBP-3。用t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IGF-1及IGFBP-3与年龄、性别、发育阶段及体质指数(BMI)的关系。结果男孩血清IGF-1于13岁组时出现峰值,女孩11岁组出现峰值;男孩血清IGFBP-3值14岁组时达到峰值,女孩11岁组达到峰值;高峰值出现后,IGF-1和IGFBP-3水平随年龄增长缓慢下降或维持高峰值在平台期;同年龄组相比,男孩血清IGF-1值高于女孩,女孩的IGFBP-3值高于男孩。发育阶段对血清IGF-1水平的影响大于对IGFBP-3的影响,而BMI对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建立了与年龄、性别、发育阶段相关的儿童青少年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的正常参考值,这些数据对于生长监测、临床诊断及GH治疗后随访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正常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月内婴儿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变化与体格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覃月和 潘革 +1 位作者 李惠玲 林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6个月内婴儿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与体格发育值的关系。方法对85例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及29例足月适于胎龄儿于生后3d、3个月、6个月时进行放射免疫法... 目的探讨6个月内婴儿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与体格发育值的关系。方法对85例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及29例足月适于胎龄儿于生后3d、3个月、6个月时进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GH、IGF-1、IGFBP-3,同时测量婴儿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结果生后3d小于胎龄儿的体格发育值和血清GH、IGF-1、IGFBP-3均分别低于适于胎龄儿(P均<0.05),早产儿均小于足月适于胎龄儿(P<0.05)。3、6个月时LBWI的体格发育值和血清GH、IGF-1、IGFBP-3浓度均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P<0.05)。生后3d、3个月、6个月时各体格发育值与各激素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血清GH、IGF-1、IGFBP-3浓度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LBWI生后6个月血清GH、IGF-1、IGFBP-3仍存在相对低水平状态,体格发育值仍落后于正常足月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体格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3与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立阳 杜敏联 +1 位作者 李燕虹 苏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3与生长的关系。[方法]对31例 单纯性肥胖儿童及48例同龄正常儿童的生长参数及FIns、IGF-1、IGFBP3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相互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 果]肥胖组与对...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3与生长的关系。[方法]对31例 单纯性肥胖儿童及48例同龄正常儿童的生长参数及FIns、IGF-1、IGFBP3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相互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 果]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NS、IGFBP3显著增高,而IGF-1则无显著性差异,血清INS浓度与BMI、IGFBP3呈正相关,而 身高SDS与INS、IGF-1正相关。[结论]肥胖儿童存在有非GH依赖性生长的代偿机制。其中高胰岛素血症参与了这一过程, 它既可以通过增加IGFBP3的合成来间接提高IGF-1的生物活性,又可以直接发挥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BP3 单纯性肥胖 IGF-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清胰岛素 结合蛋白 儿童 生物活性 身高 G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甲基化调控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丹瑜 李霞 +3 位作者 钟捷 齐晓光 董文杰 乔敏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mR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调控。方法分别培养胃癌细胞株高分化MKN-28、中分化SGC-7901和AGS、低分化MKN-45以及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提取细胞RNA,采用RT-PCR法检测IGFBP7mRN...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mR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调控。方法分别培养胃癌细胞株高分化MKN-28、中分化SGC-7901和AGS、低分化MKN-45以及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提取细胞RNA,采用RT-PCR法检测IGFBP7mRNA在各细胞株中的表达。提取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后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SP)分析其CpG岛甲基化状态。采用不同浓度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嘧啶(5-aza-dc)处理细胞株后,经Real-timePCR定量药物处理前后各细胞株IGFBP7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各肿瘤细胞株中IGFBP7mRNA表达较GES-1降低或消失。MSP检测IGFBP7mRNA表达降低和消失的细胞株均有CpG岛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不同浓度5-aza-dc处理细胞后,IGFBP7mRNA的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增高。结论IGFBP7mRNA在胃癌细胞株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其表达下调与其CpG岛甲基化有关。5-aza-dc可使IGFBP7mRNA表达降低的胃癌细胞株重新表达IGFBP7mRNA,提示IGFBP7基因CpG岛甲基化可能是IGFBP7在胃癌细胞系中表达缺失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基因 胃癌细胞株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岁小于胎龄儿血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亚颖 宋光耀 +3 位作者 赵秀勉 周利霞 井丽娟 尹建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2-687,共6页
目的:探讨Ghrelin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轴的关系,以及对小于胎龄儿(SGA)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生儿期足月小于胎龄、现年龄为2~7岁儿童30例作为SGA组,根据有无追赶生长(CUG)分为SGA-CUG组(19例)和SGA-无CUG组... 目的:探讨Ghrelin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轴的关系,以及对小于胎龄儿(SGA)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生儿期足月小于胎龄、现年龄为2~7岁儿童30例作为SGA组,根据有无追赶生长(CUG)分为SGA-CUG组(19例)和SGA-无CUG组(11例);足月适于胎龄(AGA)的2~7岁矮小儿童20例作为AGA矮小组;同时选择足月适于胎龄的2~7岁正常身高儿童19例作为对照组。计算体质量的标准差计分(SDS)、身高SDS、72h摄入热卡,检测空腹血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血糖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SGA-CUG组和SGA-无CUG组血浆Ghrelin水平(mg.L-1)(0.371±0.093和0.446±0.076)均高于AGA矮小组及对照组(0.263±0.174和0.245±0.080)(均P<0.05),SGA-无CUG组升高最为显著,SGA-CUG组与SGA-无CU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矮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1和IGFBP-3水平(mg.L-1)在SGA-无CUG组(123.882±46.275和33.310±8.836)和AGA矮小组(171.83±65.77和42.150±13.515)明显低于SGA-CUG组(380.037±137.548和147.389±46.430)和对照组(354.121±95.023和145.058±30.706)(均P<0.05)。SGA-CUG组和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Ghrelin与摄入热量、体质量SDS、IGF-1和IGFBP-3均呈负相关关系(SGA-CUG组r=-0.628,P<0.01;r=-0.658,P<0.05;r=-0.854,P<0.000 1;r=-0.685,P<0.001;对照组r=-0.808,P<0.000 1;r=-0.664,P<0.001;r=-0.771,P<0.000 1;r=-0.502,P<0.05);与年龄、身高SDS及血糖无明显相关关系(SGA-CUG组r=0.255,r=-0.218,r=-0.135,均P>0.05;对照组r=0.203,r=-0.328,r=-0.228,均P>0.05)。结论:Ghrelin与GH-IGF轴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生长发育。SGA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Ghrelin抵抗及GH-IGF轴损害,且生后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GHRELIN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与宫颈Bishop评分在预测临产时间中的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秀华 宋风丽 +1 位作者 马丽丽 贺笑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24-1726,共3页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妇女宫颈分泌物中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和宫颈Bishop评分预测临产时间的价值。方法:对200例妊娠37~41周、未临产、胎膜完整的孕妇,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宫颈分泌物IGFBP-1测定,比较IGFBP-1和宫颈...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妇女宫颈分泌物中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和宫颈Bishop评分预测临产时间的价值。方法:对200例妊娠37~41周、未临产、胎膜完整的孕妇,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宫颈分泌物IGFBP-1测定,比较IGFBP-1和宫颈评分预测72h内临产的成功性。结果:宫颈Bishop评分≥7分者IGFBP-1阳性率为95.12%,明显高于<7分者49.69%(P<0.001)。随着宫颈成熟度的增加,IGFBP-1阳性率逐渐升高,IGFBP-1阳性率与宫颈成熟度呈正相关。110例72h内临产者中IGFBP-1阳性108例(98.18%),IGFBP-1阴性2例(1.82%),90例>72h临产者中IGFBP-1阳性10例(11.11%),IGFBP-1阴性80例(88.8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IGFBP-1预测72h内临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18%、88.89%、91.53%、97.56%,而宫颈Bishop评分是31.82%、93.33%、85.37%、52.83%。结论:宫颈分泌物IGFBP-1能反映宫颈成熟度,可作为预测临产时间的一个客观指标。检测IGFBP-1预测临产时间明显优于宫颈评分,其阳性可预测在72h内临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宫颈评分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2种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基因克隆及在成鱼和早期发育期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健 温海深 +8 位作者 关健 官曙光 何峰 李吉方 史丹 马瑞芹 刘淼 母伟杰 张远青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146,共8页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在调节IGF的生物学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简并引物扩增及RACE克隆技术,首次克隆得到大菱鲆IGFBP-1,-2基因cDNA全长序列。两个基因氨基酸序列都分为保守的N端和C端以及高度特异的L区域3个部分,其中...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在调节IGF的生物学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简并引物扩增及RACE克隆技术,首次克隆得到大菱鲆IGFBP-1,-2基因cDNA全长序列。两个基因氨基酸序列都分为保守的N端和C端以及高度特异的L区域3个部分,其中N端和C端共包含18个半胱氨酸残基,N端存在一段保守的(GCGCCXXC)结构,C端存在一段保守的(CWCV)结构,这些结构在与IGF相互作用以及调节与IGF结合的亲和性和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组织表达分析表明,igfbp-1主要在肝脏及脾中大量表达,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较少,igfbp-2除在肌肉中没有检测到表达外,在其他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脏脑、心、肾、肠中表达量较高。广泛的组织表达模式表明IGFBP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来调节IGF的功能。对于胚胎发育期表达分析表明,ig-fbp-1在整个发育期均检测到表达,igfbp-2在胚体期开始有表达,结果表明igfbp-1和igfbp-2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生长以及组织器官分化都起着重要的生理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红 樊青霞 +1 位作者 王留兴 赵培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0-361,共2页
目的: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并探讨2者与肿瘤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27例化疗有效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及20例化疗无效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IGF-1、I... 目的: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并探讨2者与肿瘤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27例化疗有效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及20例化疗无效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IGF-1、IGFBP-3水平,并选择4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化疗有效组及无效组化疗前血IGF-1、IGFBP-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2个指标化疗后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后2个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IGF-1、IGFBP-3水平与消化道肿瘤化疗疗效有关,可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消化道肿瘤 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年龄妇女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的周期性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丹青 石一复 董明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 ( IGFBP-1 ) ,在正常月经周期妇女体内变化以及和性激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 EL ISA法和 RIA法 ,测定 3 4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月经期 (周期第 3 d)、增生晚期 (周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 ( IGFBP-1 ) ,在正常月经周期妇女体内变化以及和性激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 EL ISA法和 RIA法 ,测定 3 4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月经期 (周期第 3 d)、增生晚期 (周期第 1 3 d)、黄体期 (周期第 2 3 d)血清 IGF-I和IGFBP-1 ,以及雌二醇 ( E2 )和孕酮 ( P)浓度。结果 :IGF-I浓度在增生晚期 ( 1 1 4.9± 2 3 .1 ) μg/ L及黄体期 ( 1 2 6.6± 2 7.1 )μg/ L ,显著高于月经期 ( 1 0 4.1± 1 5 .4)μg/ L ,P均 <0 .0 5 ,而增生晚期和黄体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IGFBP-1浓度在增生晚期 ( 4.5± 1 .8) μg/ L 显著高于黄体期( 2 .3± 0 .9) μg/ L 及月经期 ( 2 .5± 1 .1 ) μg/ L,P均 <0 .0 1 ,而黄体期和月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相关性分析表明 ,增生晚期血清 IGF-I浓度与 E2 有显著相关性 ( r=0 .5 9,P<0 .0 1 )。结论 :血清 IGF-1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IGFBP-1 月经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结合蛋白3在儿童近视眼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彩平 李毓敏 +2 位作者 金姬 谢华英 朱慧慧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在近视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比较近视儿童和正常儿童血清中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研究其与近视眼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79例近视儿童与40例正常儿童,运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在近视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比较近视儿童和正常儿童血清中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研究其与近视眼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79例近视儿童与40例正常儿童,运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GF1及IGFBP3的质量浓度,分析它们与近视及近视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近视组中IGF1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GFBP3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中IGF1的质量浓度与近视的发生发展有关,而IGFBP3与近视无关。血清IGF1的检测简便,临床上可作为儿童近视程度进展观察的一种方法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近视眼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抑制视网膜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涛 曹晖 +3 位作者 许迅 顾青 许琳 朱弼珺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7,共5页
背景寻求有效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是治疗和预防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关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是一种新发现的抑血管新生因子,推测其在眼内有抑制VEGF的作用。目的探讨IGFBP—rP1对VEGF体外诱... 背景寻求有效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是治疗和预防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关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是一种新发现的抑血管新生因子,推测其在眼内有抑制VEGF的作用。目的探讨IGFBP—rP1对VEGF体外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含质量分数10%FBS的DMEM对猕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株(RF/6A)进行扩增培养,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RF/6A细胞表达IGFBP—rP1的情况。RF/6A细胞血清饥饿法培养24h后分为对照组、10mg/LVEGF组,50、100、200mg/LIGFBP—rP1+10mg/L VEGF组进行干预,分别利用MTS比色法、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比较IGFBP—rP1(0、50、100、200mg/L)联合VEGF(10mg/L)作用后,RF/6A细胞在增生、移行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方面的变化。结果RF/6A细胞用不同质量浓度的IGFBP—rP1培养后细胞质呈FITC激发后的绿色荧光,细胞核呈PI激发后的红色荧光,而对照组细胞仅见细胞核的红色荧光。10mg/LVEGF组RF/6A细胞的A490值、移行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191,P=0.000;t=-21.274,P=0.000),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8,P=0.000)。与10mg/LVEGF组相比,IGFBP—rP1(50、100、200mg/L)+10mg/LVEGF组RF/6A细胞的A490值、移行细胞数明显下降(均P〈0.05)。50、100、200113geLIGFBP—rPl+10mg/LVEGF组RF/6A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提高了(1.26±0.04)%、(1.50±0.07)%和(1.93±0.27)%,各组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273,P=0.000)。结论IGFBP—rP1作为一种内源性因子,通过促细胞凋亡机制抑制VEGF诱导的视网膜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视网膜 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香 顾丽君 +1 位作者 刘建华 张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476-478,共3页
临床判断宫颈成熟度一般用宫颈评分(Bishop评分)结合孕妇自述作出判断,没有相应的实验室指标.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正是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检测结果反映宫颈是否成熟,提示临产的可能性.
关键词 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宫颈分泌物检测 宫颈成熟度 免疫层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猪与杜洛克猪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含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璇 顾以韧 +6 位作者 梁艳 杨雪梅 曾凯 陈晓晖 钟志君 杨跃奎 吕学斌 《养猪》 2015年第2期65-67,共3页
为了解国内、外两类猪种肌肉生长发育及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差异,以我国特有的藏猪和国外杜洛克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6月龄藏猪、杜洛克猪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 为了解国内、外两类猪种肌肉生长发育及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差异,以我国特有的藏猪和国外杜洛克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6月龄藏猪、杜洛克猪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含量及肌纤维面积(CSA)。结果显示:藏猪血清中IGF-1含量及CSA均极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1),IGFBP-3含量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1);CSA与IGF-1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IGFBP-3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IGF-1对猪背最长肌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而IGFBP-3可能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杜洛克猪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1 IGFB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