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替吉奥辅助化疗对老年胰腺癌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志鹏 谭向龙 +1 位作者 王维君 李成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6期172-175,共4页
目的 分析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替吉奥辅助化疗对老年胰腺癌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胰头十... 目的 分析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替吉奥辅助化疗对老年胰腺癌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对照组患者联合吉西他滨行辅助化疗,研究组患者联合替吉奥行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Ig)水平、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9-9、CA50、CA125及CA24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 G、Ig A、Ig M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各I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13,P〈0.05)。两组患者厌食、乏力、恶心、皮疹、腹泻的发生率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2年的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替吉奥辅助化疗对老年胰腺癌的效果确切,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吉西他滨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腺癌 预后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贾萌 申权 +3 位作者 余淼 贾江坤 王佳佳 喻本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415-415,共1页
目的对改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治慢性胰腺炎患者50例,采取改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对其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症状,内分泌功能状况以及生活质... 目的对改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治慢性胰腺炎患者50例,采取改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对其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症状,内分泌功能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切除术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手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内分泌功能方面则没有受到影响。结论改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用于慢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保留十二指肠切除 慢性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强 王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方法 分析 7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 ,用 χ2 检验并发症与各种因素的关系。结果 切除术采用Child法吻合 6 8例 ,Whipple法 7例 ,其中保留幽门 2 4例。2 2例术后出现并发...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方法 分析 7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 ,用 χ2 检验并发症与各种因素的关系。结果 切除术采用Child法吻合 6 8例 ,Whipple法 7例 ,其中保留幽门 2 4例。2 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 ,占 31% ,胰瘘是本组最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为 9 3%。本组病死率为 6 6 %。结论 年龄、肿瘤部位和分期、手术时间长短等与并发症的发生无关 ,血清胆红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副作用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胰十二指肠整块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笑微 王黎滨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7年第6期338-339,共2页
1989~1995年行合肠系膜上-门静脉在内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整块切除治疗Ⅱ、Ⅲ期胰头癌3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3%,包括消化道出血4例,腹腔出血3例,胆瘘2例,肝性脑病2例,切口感染4例,霉菌性败血症1例(术后31d死亡)。作者对... 1989~1995年行合肠系膜上-门静脉在内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整块切除治疗Ⅱ、Ⅲ期胰头癌3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3%,包括消化道出血4例,腹腔出血3例,胆瘘2例,肝性脑病2例,切口感染4例,霉菌性败血症1例(术后31d死亡)。作者对该术武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作了探讨。认为,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观察和护理,对该本式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后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分析(附36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伍联华 张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1-463,共3页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通过分析我院10年间36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和诊治经验。结果36例中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包括胰瘘3例、胆瘘1例、...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通过分析我院10年间36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和诊治经验。结果36例中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包括胰瘘3例、胆瘘1例、腹腔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2例,死亡率5.6%。结论提出防治胰瘘、胆瘘、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腹腔感染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重建技术进展 被引量:1
6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65-68,共4页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Whipple在1935年创用,故常被称为Whipple手术。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胰头附近癌肿和慢性胰腺炎。手术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术后常发生胰瘘、胆瘘、出血、感染以及空肠溃疡、营养不良等近...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Whipple在1935年创用,故常被称为Whipple手术。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胰头附近癌肿和慢性胰腺炎。手术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术后常发生胰瘘、胆瘘、出血、感染以及空肠溃疡、营养不良等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而以胰瘘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十二指肠 重建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头与十二指肠的血供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殷永芳 许继凡 +3 位作者 郭涛 戴珏 罗诗樵 孙善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了解胰头及十二指肠的血管走行,为在DPPHR术中如何保护十二指肠的血供及是否行Kocher操作提供更多的形态学资料。方法随机选取40具尸体,充分解剖暴露肠系膜上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对供应十二指肠的动脉及伴... 目的了解胰头及十二指肠的血管走行,为在DPPHR术中如何保护十二指肠的血供及是否行Kocher操作提供更多的形态学资料。方法随机选取40具尸体,充分解剖暴露肠系膜上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对供应十二指肠的动脉及伴行的静脉行径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结果在97.5%的标本中(n=39),胰十二指肠后动脉弓及伴行的静脉均位于胰后筋膜内;在90%的标本中(n=36),胰十二指肠下前动脉及伴行的静脉走行于胰十二指肠沟内,易于保留;在个别标本中(10%,n=4),没有完整的胰十二指肠前动脉弓;其中1例标本(2.5%,n=1),没有完整的胰十二指肠后动脉弓,但供应十二指肠的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仍位于胰后筋膜内。结论 DPPHR手术的关键在于保留胰十二指肠后动脉弓,同时尽可能地保留部分胰十二指肠前动脉弓,而Kocher操作有利于保护胰十二指肠后动脉弓;在个别标本中,没有完整的胰十二指肠前动脉弓,此时施行DPPHR可能伤及十二指肠血供,导致手术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十二指肠切除 十二指肠前动脉弓 十二指肠后动脉弓 Kocher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肿瘤手术方式的新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曲辉 赵平 王成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腺肿瘤 保留脾脏 局部切除 消化系肿瘤 体尾 中段切除 十二指肠切除 低度恶性肿瘤 腺良性肿瘤 保留十二指肠切除 方式 魏氏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损伤34例治疗体会
9
作者 张涛 王炜鹏 张进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腺损伤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