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izarov外固定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光 魏有强 +4 位作者 郭启发 张海云 洛松久美 卢仲琳 李长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2期1718-1722,共5页
目的:Ilizarov外固定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本院收治的79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行Ilizarov外固定技术,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 目的:Ilizarov外固定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本院收治的79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行Ilizarov外固定技术,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记录骨骼愈合时间与日常步行情况,并对不同时间Rasmussen评分、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IL-6水平、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下肢BI指数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日常步行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骨骼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6、12个月Rasmussen评定分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CAM-1与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CAM-1与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下肢BI指数评分均大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下肢BI指数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zarov外固定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可促进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骨骼愈合,明显改善其日常步行情况,炎症得到缓解,膝关节功能与下肢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 抗生素 胫骨感染性骨不连 骼愈合时间 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梯度多孔假体在胫骨骨缺损修复中的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徐志国 海几哲 +3 位作者 单春龙 徐庆宇 王海旭 李海杰 《医用生物力学》 2025年第4期908-915,共8页
目的 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径向梯度和均质化两种结构多孔假体对胫骨应力传导的影响。方法 基于逆向工程技术构建胫骨模型,设计孔棱直径呈梯度变化的仿生骨小梁结构假体和均质化仿生骨小梁结构假体。利用Vicon动捕平台获取的人体步态及屈... 目的 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径向梯度和均质化两种结构多孔假体对胫骨应力传导的影响。方法 基于逆向工程技术构建胫骨模型,设计孔棱直径呈梯度变化的仿生骨小梁结构假体和均质化仿生骨小梁结构假体。利用Vicon动捕平台获取的人体步态及屈曲时胫骨-股骨关节轴向作用力,作为边界条件导入ANSYS Workbench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 近端缺损情况下,径向梯度结构假体使骨骼von Mises应力提升3.68 MPa,远端缺损情况下提升7.34 MPa;与均质化结构假体相比,近端和远端缺损情况下von Mises应力分别平均降低171、190.4 MPa。结论 径向梯度结构假体的应力沿假体从外侧向中间高孔隙率区域扩散,可有效传递胫骨平台载荷,降低假体应力集中,提高骨骼应力,延长假体服役寿命。研究结果为临床假体置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感染缺损 径向梯度 均质化 仿生小梁 多孔假体 生理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