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卫星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3X期143-143,共1页
目的:探讨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0例患者实施了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束后,... 目的:探讨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0例患者实施了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束后,观察这30例患者骨折部位的复位情况、康复的优良率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对这30例患者中的14例患者进行了满意复位,对13例患者进行了解剖复位,对3例患者进行了不良复位。结果显示,在进行满意复位的14例患者中,复位效果为优者有9例,复位效果为良者有4例,复位效果为可者有1例,没有复位效果为差的患者,复位率的优良率为92.9%。在进行解剖复位的13例患者中,复位效果为优者有9例,复位效果为良者有3例,复位效果为可者有1例,没有复位效果为差的患者,复位的优良率为92.3%。在进行不良复位的3例患者中,没有复位效果为优的患者,复位效果为良者有1例,复位效果为可者有1例,复位效果为差者有1例,复位的优良率为33.3%。由此可见,进行满意复位和解剖复位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复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进行不良复位的患者。在患者手术后的25.8±6.9月内,我们对他们的康复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30例患者中康复情况为优者有19例,康复情况为良者有7例,康复情况为可者有3例,康复情况为差者有1例,康复的优良率为86.7%。在这30例患者中,简单性骨折患者康复的优良率为92.3%,复杂性骨折患者康复的优良率为74.2%。结论: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尚可,但患者的治疗效果会受到骨折的类型、术中软组织的修复情况、关节面的复位质量以及术后采取的康复措施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复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牵引复位器在闭合性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曦 常锐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9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自制牵引复位器在闭合性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4例闭合性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使用传统复位方法18例(对照组)、自制复位器复位方法16例(观察组)。记录并比较... 目的观察自制牵引复位器在闭合性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4例闭合性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使用传统复位方法18例(对照组)、自制复位器复位方法16例(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复位时间、透视时间、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各时点(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膝关节屈伸功能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复位时间、透视时间、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各时点膝关节屈伸功能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闭合性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自制牵引复位器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康复且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自制 牵引复位 手法牵引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周金军 邓琳 +3 位作者 翁德雨 王梅生 谭力 陈建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60-67,共8页
目的探讨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 目的探讨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改良组行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中胫骨髁部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手术前后下肢力线[膝关节间隙宽度、胫骨平台塌陷、外侧后倾角(PA)、内翻角(TPA)、股胫角(FTA)]、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改良组骨折复位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膝关节间隙宽度、胫骨平台塌陷、PA、TPA低于常规组(P<0.01);2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F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改良组HSS评分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改良组伸膝最大角度、屈膝最大角度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提高复位质量,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下肢力线及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逐步叠加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平台塌陷 外侧后倾角 股胫角 膝关节功能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王广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868-870,共3页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病例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3 m后,采用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病例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3 m后,采用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和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患者踝关节功能,应用量角器测量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采用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questionnaire,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AOFAS、Baird-Jackson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AOFAS、Baird-Jackson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背伸、跖屈、内翻和外翻活动度数值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缓解患者伤情,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李众 李强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3例,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关节镜组(57例)和传统组(56例)。关节镜组采用关节...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3例,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关节镜组(57例)和传统组(56例)。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传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24h疼痛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术前和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以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变化。结果关节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关节镜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伸直度和屈曲度明显大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后切口感染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抑制疼痛因子释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锁定空心螺钉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疼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诤 程添栋 《安徽医学》 2017年第6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芜湖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Rasmussen评分标准对手术治疗效果给予评价,随访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芜湖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Rasmussen评分标准对手术治疗效果给予评价,随访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膝关节功能优22例,良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6.67%。随访期间出现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功能障碍2例,未出现切口感染、延期愈合、骨筋膜间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达到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 内固定 胫骨平台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张大伟 张秀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胸外伤(均以肋骨骨折为主)患者开展研究,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行保守治疗)、观察组(39例,行切开复...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胸外伤(均以肋骨骨折为主)患者开展研究,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行保守治疗)、观察组(39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中的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1 d、2 d、3 d,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辅助呼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胸外伤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能有效减轻疼痛,提升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重症胸外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抑素对青壮年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有榕 王刚 +2 位作者 舒振云 罗正理 魏强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对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107例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对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107例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延迟愈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延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内皮抑素对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 107例患者术后延迟愈合发生率为12.15%(13/107)。延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内皮抑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抑素为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OR=1.067,P<0.05),VEGF、BALP为保护因素(OR=0.942、0.762,P<0.05)。内皮抑素预测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结论 内皮抑素可影响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可将其作为预测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青壮年 切开复位内固定 内皮抑素 延迟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碱乙酰转移酶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姚有榕 魏强强 +1 位作者 罗正理 王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71-74,共4页
目的 观察血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83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 目的 观察血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83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分为发生组(20例)、未发生组(63例)。比较血清ChAT和基线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清ChAT和相关指标与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hAT与相关指标对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血清ChAT、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hAT(OR=0.811,95%CI:0.716~0.918)与NO(OR=0.845,95%CI:0.732~0.976)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hAT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60;NO对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较低,曲线下面积为0.679。结论 血清ChAT、NO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且血清ChAT对其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胆碱乙酰转移酶 切开复位内固定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监视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玮 金先跃 +2 位作者 庄小强 白宇 刘德淮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组及对照组均25例,均为SchatzkerⅠ型10例,Ⅱ型8例,Ⅲ型7例。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钢板内固定25例,对照组25例行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组及对照组均25例,均为SchatzkerⅠ型10例,Ⅱ型8例,Ⅲ型7例。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钢板内固定25例,对照组25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无关节镜监视,切开关节囊)。结果 50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患膝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治疗组:优20例(80.0%),良3例(12.0%),可2例(8.0%),总体优良率92.0%;对照组:优,17例(68.0%),良5例(20.0%),可2例(8.0%),差1例(4.0%),总体优良率88.0%。并对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患膝功能的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6个月两组评分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膝评分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镜监视下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好,不打开关节囊,同时还能处理关节内并发伤及其他疾病,骨折复位更满意,手术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更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15
11
作者 骆永锋 龚劲纯 +3 位作者 吴俊 陈晓军 杨成佐 邓剑君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n=50)和经皮组(n=56)。...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n=50)和经皮组(n=56)。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经皮组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采用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功能及活动度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经皮组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均小于传统组(P<0.05);经皮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Kofoed评分均改善,但经皮组术后的疼痛、功能及活动度评分均优于传统组(P<0.05);经皮组手术优良率为92.85%(52/56)明显高于传统组80.00%(40/50)(P<0.05);经皮组1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传统组3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2例出现皮下血肿,2例皮肤坏死,术后经皮组并发症发生率1.78%(1/56)明显低于传统组14.00%(7/50)(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术可加快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速度,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接骨板 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超平 许关富 +1 位作者 吕松浩 万云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2期2101-2102,共2页
目的 比较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和传统切开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28例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关节镜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例.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 目的 比较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和传统切开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28例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关节镜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例.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9~14个月(平均11.6个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关节面平整度、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行膝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关节镜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R 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关节镜组膝关节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检查示两组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关节镜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能避免切开膝关节囊,提高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质量,减少手术创伤,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切开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凯宁 巫松辉 陈晓明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0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采用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采用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Rasmussen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70%(23/33)(P<0.05);观察组患者Rasmussen评分为(48.07±6.6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6.79±3.54)分(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19±0.4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22±1.36)分(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39±2.56)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3.24±3.63)d(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2%(1/32),低与对照组患者的24.24%(8/33)(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确切,复位精准,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可作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 切开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羟基磷灰石支撑自体骨植骨钢板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万勇 白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羟基磷灰石(HA)支撑自体骨植骨钢板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TPF)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100例SchatzkerⅡ型TPF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羟基磷灰石(HA)支撑自体骨植骨钢板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TPF)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100例SchatzkerⅡ型TPF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HA支撑自体骨植骨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KSS)评分、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疼痛数字等级量表(NRS)评分以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疗效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6个月,2组膝关节伸直度、屈曲度均较术前增大,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大(P<0.05)。术后3、6个月,2组KSS、H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NR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KSS、HSS评分较对照组高,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2组血清NGF、PⅠNP、AL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HA支撑自体骨植骨钢板治疗SchatzkerⅡ型TPF的效果良好,能进一步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羟基磷灰石 自体骨植骨 时间 膝关节活动度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时友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3期65-65,68,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加以观察和评价。结果:Rasmussen临床评分结果显示,优37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 目的:探讨并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加以观察和评价。结果:Rasmussen临床评分结果显示,优37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2.31%。Rasmussen放射评分结果显示,优35例,良1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4.23%。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Rasmussen临床和放射评分结果优良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2期248-249,共2页
目的:研究对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天水市清水县人民医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9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对比组(CPR组,n=46)与研究组(RSC组,n=46)。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 目的:研究对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天水市清水县人民医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9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对比组(CPR组,n=46)与研究组(RSC组,n=46)。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对RSC组患者与CPR组患者分别进行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端愈合的时间及术后6个月其患肢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结果:经护理,RSC组患者术后骨折端愈合的时间短于CPR组患者,术后6个月其患肢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高于CPR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显著缩短其术后骨折端愈合的时间,促进其患肢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4期289-290,共2页
目的 :探讨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2例患者均根据其骨折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 目的 :探讨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2例患者均根据其骨折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5~20个月的随访,并使用X线对其进行复查。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这32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有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良,有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合格,治疗的优良率为93.75%。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康复的速度。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切开复位内固定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固定植骨术结合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在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毅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0期233-235,共3页
目的给予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双钢板固定植骨术结合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 目的给予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双钢板固定植骨术结合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双板固定植骨术进行治疗,实验组25例患者给予双钢板固定植骨术结合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1)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2.0%)较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6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采取双钢板固定植骨术结合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进行治疗有效的降低了对膝关节周围软组织造成的伤害,加速了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固定植骨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经皮复位有限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切开复位术联合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诚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用切开复位术联合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8... 目的:探讨用切开复位术联合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8例患者。我院联合使用切开复位术和限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切开复位术和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手术的用时和术后恢复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和术后恢复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切开复位术联合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具有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和患者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联合进行切开复位术和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可作为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PILON骨折 切开复位 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 联合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海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5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88例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4例患者。为... 目的:探讨使用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88例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4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使用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显著,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得较快。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 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