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化早期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方艳艳 李华俊 +2 位作者 刘鹏 黄丽华 蒋梅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目的探究结构化早期康复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 目的探究结构化早期康复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结构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患肢肿胀程度、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患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士态度、心理疏导、护理水平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结构化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有效促进其骨折愈合及步行能力的恢复,降低其足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结构化 早期康复护理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内矢状面复位对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指导意义
2
作者 张家凡 龙安华 +2 位作者 韩大成 贾梓超 张亚奎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胫骨平台骨折是累及胫骨近端关节面的骨折,其损伤机制复杂、骨折形态不一,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诊断治疗难度大。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集中于解决胫骨平台后侧柱的复位与固定,因为临床上发现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残留矢状面的复位不足... 胫骨平台骨折是累及胫骨近端关节面的骨折,其损伤机制复杂、骨折形态不一,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诊断治疗难度大。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集中于解决胫骨平台后侧柱的复位与固定,因为临床上发现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残留矢状面的复位不足或复位丢失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胫骨平台后倾角是描述胫骨矢状面力线的重要参数。在自然状态下,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发生改变累及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等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影响膝关节稳定性。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选择合适的PTS能有效增加假体存留率,提高屈伸膝效能,有利于膝关节稳定。在创伤骨科领域,纠正矢状面畸形同样重要,需遵循“逆损伤机制”原则。定量评价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矢状面复位情况,探讨矢状面复位对术后远期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目前认识尚浅,有待进一步的临床和生物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矢状面畸形 胫骨平台后倾角 前交叉韧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周金军 邓琳 +3 位作者 翁德雨 王梅生 谭力 陈建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60-67,共8页
目的探讨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 目的探讨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改良组行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中胫骨髁部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手术前后下肢力线[膝关节间隙宽度、胫骨平台塌陷、外侧后倾角(PA)、内翻角(TPA)、股胫角(FTA)]、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改良组骨折复位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膝关节间隙宽度、胫骨平台塌陷、PA、TPA低于常规组(P<0.01);2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F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改良组HSS评分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改良组伸膝最大角度、屈膝最大角度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提高复位质量,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下肢力线及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逐步叠加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平台塌陷 外侧后倾角 股胫角 膝关节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因子的影响
4
作者 李众 李强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3例,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关节镜组(57例)和传统组(56例)。关节镜组采用关节...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3例,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关节镜组(57例)和传统组(56例)。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传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24h疼痛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术前和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以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变化。结果关节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关节镜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伸直度和屈曲度明显大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后切口感染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抑制疼痛因子释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术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疼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移植与骨替代物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华 黄凌岸 +3 位作者 李皓乾 郭丽 李鹏翠 卫小春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自体骨移植和骨替代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至2022年8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自体骨移植和骨替代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自体骨移植和骨替代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至2022年8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自体骨移植和骨替代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对入选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Cochrane手册中的干预性Meta分析标准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种方法的关节凹陷、关节面二次塌陷率、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感染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研究,424例患者,其中骨替代物组296例,自体骨移植组128例。两组手术时间[MD=-16.79,95%CI(-25.72,-7.85),P=0.0002],出血量[MD=-70.49,95%CI(-79.34,-61.65),P<0.0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关节凹陷[MD=-0.17,95%CI(-0.91,0.58),P=0.66],关节面二次塌陷率[RR=-0.74,95%CI(0.35,1.57),P=0.43],感染率[RR=1.21,95%CI(0.31,4.70),P=0.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替代物与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凹陷、关节面二次塌陷率和感染率方面疗效相近。但骨替代物较自体骨移植,能减少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自体骨移植 骨替代物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
6
作者 吕飞飞 龚立 成金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后内侧倒“L”切口辅助外侧切口复位固定治... 目的探究不同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后内侧倒“L”切口辅助外侧切口复位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Rasmussen胫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VAS)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后3个月后总有效率(70.0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38.00%,19/50)(P<0.05);2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后Rasmussen胫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倒“L”切口辅助外侧切口复位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更充分、牢固,能够早期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切口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血栓弹力图参数变化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发生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7
作者 李永 刘士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66-2969,共4页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血栓弹力图参数变化,并分析其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性关节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膝...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血栓弹力图参数变化,并分析其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性关节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术后即刻检测血栓弹力图参数[血液凝固时间(K值)、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固角(Angle角)、血栓最大振幅(MA值)],术后3个月复诊时观察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情况,分析血栓弹力图参数与骨性关节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术后3个月,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发生骨性关节炎28例(18.67%),未发生骨性关节炎122例(81.33%);发生组血栓弹力图参数K值、R值均低于未发生组,且Angle角、MA值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栓弹力图参数K值、R值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发生骨性关节炎呈负相关(r<0,P<0.05),血栓弹力图参数Angle角、MA值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发生骨性关节炎呈正相关(r>0,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栓弹力图参数预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性关节炎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0.7,具有一定评估价值。结论血栓弹力图参数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且通过观察血栓弹力图参数K值、R值、Angle角、MA值变化对预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术后 血栓弹力图参数 骨性关节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多元化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应激指标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马敏敏 谭丽军 王岩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1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多元化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应激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多元化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应激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针刺联合多元化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膝关节活动度、疼痛应激指标及膝关节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均较对照组大,前列腺素E_(2)(PGE_(2))、P物质(SP)、神经肽Y(NPY)水平均较对照组低,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量表(HS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进行针刺联合多元化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及疼痛应激指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多元化康复训练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 疼痛应激指标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Schatzker Ⅳ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苹 王逸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55-158,180,共5页
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SchatzkerⅣ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手术治疗的52例SchatzkerⅣ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分组法... 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SchatzkerⅣ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手术治疗的52例SchatzkerⅣ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联合功能锻炼,试验组采取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后24 h及1、2、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术后1、2、3、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后24 h,且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1、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3、6个月膝关节ROM、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均高于术后24 h,且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1、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2、3、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膝关节ROM、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SchatzkerⅣ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缓解、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疼痛护理 功能锻炼 SchatzkerⅣ胫骨平台骨折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10
作者 李海建 刘丁硕 赵云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15-1419,共5页
目的对比前、后侧手术入路治疗陈旧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并整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陈旧性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行翻修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共47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两组:A组,经前外侧截骨入路(24例... 目的对比前、后侧手术入路治疗陈旧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并整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陈旧性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行翻修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共47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两组:A组,经前外侧截骨入路(24例);B组,经后方入路(23例)。初次手术至翻修手术间隔6~12个月(平均9.6个月)。两组患者分别经前外、后方入路行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负重时间、Rasmussen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7个月。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Rasmussen评分、HSS评分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侧入路相比,经前外侧关节内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患者骨折复位、功能恢复均良好,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截骨术 关节畸形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贾璐 孙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8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滨州市博兴县人民医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内固...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滨州市博兴县人民医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膝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早于传统组(P<0.001)。术后2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4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2个月,且观察组高于传统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P<0.001)。结论:采用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小切口手术 胫骨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永明 李顺华 罗鸿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评价双侧钢板内固定在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21年6月—2023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8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9例。观察组行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内... 目的:评价双侧钢板内固定在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21年6月—2023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8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9例。观察组行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内侧或外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膝关节僵硬、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0.00%(0/29)、3.45%(1/29)、0.00%(0/29)、0.00%(0/29)、3.45%(1/29),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90%(2/29)、6.90%(2/29)、3.45%(1/29)、3.45%(1/29)、20.69%(6/29),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伸角度分别为(51.45±5.72)min、(10.21±3.37)周、(121.40±6.26)°,对照组分别为(75.20±5.17)min、(13.33±4.28)周、(101.09±5.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内侧或外侧单一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双侧钢板内固定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且有利于术后康复,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钢板内固定 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曾卫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8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揭阳市揭西县五经富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揭阳市揭西县五经富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MIPO。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陈王 范超领 +2 位作者 余添赐 陈俊杰 李铭雄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2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进行溶栓治...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再通数、平均血栓再通时间、血栓再通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栓再通22例,平均血栓再通时间(9.75±3.81)d,血栓再通率为59.46%(22/37)。观察组血栓再通31例,平均血栓再通时间(6.69±2.12)d,血栓再通率为83.78%(31/37)。观察组血栓再通数、平均血栓再通时间、血栓再通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IB、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PTT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前DVT,可显著提高血栓再通率,并缩短再通时间,且可降低FIB和D-D水平,升高PT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胫骨平台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PO技术微创内固定联合膝关节镜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周卫卫 程建和 丁明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297-1299,1335,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iate osteosyndesis,MIPPO)技术微创内固定联合膝关节镜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Tibial plateau fractures,TP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iate osteosyndesis,MIPPO)技术微创内固定联合膝关节镜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Tibial plateau fractures,TP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SchatzkerⅠ-Ⅲ型TPF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30),接受MIPPO技术微创内固定联合膝关节镜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0),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血液流变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1 m及术后2 m,观察组患者HSS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红细胞沉降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MIPPO技术微创内固定联合膝关节镜治疗SchatzkerⅠ-Ⅲ型TPF患者的切口小、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与血液流变学,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微创内固定 膝关节镜 胫骨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卫星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3X期143-143,共1页
目的:探讨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0例患者实施了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束后,... 目的:探讨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0例患者实施了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束后,观察这30例患者骨折部位的复位情况、康复的优良率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对这30例患者中的14例患者进行了满意复位,对13例患者进行了解剖复位,对3例患者进行了不良复位。结果显示,在进行满意复位的14例患者中,复位效果为优者有9例,复位效果为良者有4例,复位效果为可者有1例,没有复位效果为差的患者,复位率的优良率为92.9%。在进行解剖复位的13例患者中,复位效果为优者有9例,复位效果为良者有3例,复位效果为可者有1例,没有复位效果为差的患者,复位的优良率为92.3%。在进行不良复位的3例患者中,没有复位效果为优的患者,复位效果为良者有1例,复位效果为可者有1例,复位效果为差者有1例,复位的优良率为33.3%。由此可见,进行满意复位和解剖复位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复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进行不良复位的患者。在患者手术后的25.8±6.9月内,我们对他们的康复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30例患者中康复情况为优者有19例,康复情况为良者有7例,康复情况为可者有3例,康复情况为差者有1例,康复的优良率为86.7%。在这30例患者中,简单性骨折患者康复的优良率为92.3%,复杂性骨折患者康复的优良率为74.2%。结论: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尚可,但患者的治疗效果会受到骨折的类型、术中软组织的修复情况、关节面的复位质量以及术后采取的康复措施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复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53
17
作者 冯晰旻 姜荃月 +1 位作者 刘尊鹏 张海飞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43-44,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7例,随机分为A组17例与B组20例。A组采用外侧解剖锁定加压(LCP)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 目的对比观察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7例,随机分为A组17例与B组20例。A组采用外侧解剖锁定加压(LCP)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及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术后8个月内骨折均愈合,无骨不连病例。B组胫内侧皮肤坏死、骨外露2例,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创面瘢痕愈合,A组无骨外露病例,两组相比,P<0.05。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相比,P均>0.05。结论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均较好,且前者手术创伤小,术后皮肤坏死、骨外露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骨折 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管理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功能锻炼效果 被引量:27
18
作者 刘翠 魏丽丽 +3 位作者 张艳 李雯 胡建 宫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87-90,共4页
目的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功能锻炼效果。方法将82例胫骨平台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功能锻炼护理;观察组采取多层面、多因素、多环节、多干预模式及全程化的多元化功能锻炼管理策略。结果... 目的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功能锻炼效果。方法将82例胫骨平台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功能锻炼护理;观察组采取多层面、多因素、多环节、多干预模式及全程化的多元化功能锻炼管理策略。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对功能锻炼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采取多元化管理策略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从而提高功能锻炼效果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手术 功能锻炼 多元化管理 全程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5
19
作者 陈磊 李江华 +2 位作者 方钦正 孙惠珍 王美华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34,共5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该治疗方法的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对...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该治疗方法的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其中合并半月板游离缘破裂18例,合并前交叉韧带胫侧止点撕脱骨折11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断裂9例。在手术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在手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膝关节功能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1.6±21.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9.7±31.6)min;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概率,并且具有创伤小、复位直观和固定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与创伤性关节炎的防治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兴炎 葛宝丰 +5 位作者 文益民 甄平 傅晨 刘占宏 杨超 高秋明 《中国骨伤》 CAS 1999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受损关节面软骨的早期修复和严重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重建。方法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除重视骨折复位外,对部分剥脱、掀起的关节软骨予以复位并采用丝线或细钢丝抽出缝合修复,对缺如软骨裸露关节面,根据其...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受损关节面软骨的早期修复和严重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重建。方法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除重视骨折复位外,对部分剥脱、掀起的关节软骨予以复位并采用丝线或细钢丝抽出缝合修复,对缺如软骨裸露关节面,根据其大小、深浅分别用骨形成蛋白-纤维蛋白粘合剂(BMP-FS)复合片或附以带蒂骨膜瓣翻转修复。结果本组有9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包括3例严重的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对此3例严重晚期创伤性关节炎采用BMP-FS覆盖,术后随访6~24个月,关节面及关节间隙恢复正常,疼痛消除,膝关节屈伸增加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软骨损伤 软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