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边缘曲线”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姚喜州 张世民 +2 位作者 胡孙君 杜守超 马卓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后外侧髁弧形轮廓的角度及长度,为临床钢板塑形和设计新型水平带状钢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0例成人膝关节CT数据[男31例,女19例,平均(37.68±12.76)岁]。在横断面平扫图像下,以腓骨头尖初次显露为标准图片...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后外侧髁弧形轮廓的角度及长度,为临床钢板塑形和设计新型水平带状钢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0例成人膝关节CT数据[男31例,女19例,平均(37.68±12.76)岁]。在横断面平扫图像下,以腓骨头尖初次显露为标准图片,在胫骨平台外侧髁边缘标记A、B、C、D、E五点。分段测量并记录其连线的长度与夹角,计算后外侧髁曲线长度和曲线的转折角。结果胫骨平台后外侧髁曲线长度平均(44.04±11.33)mm (19.50~75.50 mm),由前向后的三点折弯角平均为(163.36±7.67)°、(127.95±20.85)°和(160.50±11.99)°。手术中按照该测量参数进行钢板折弯与塑形,5例患者术后CT显示,钢板形状与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贴服紧密,对皮质轮廓包绕良好。结论按照骨骼测量的边缘曲线参数进行术中钢板折弯和设计新型解剖钢板,能够提高钢板与后外侧髁的贴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 胫骨平台轮廓 边缘曲线 水平带状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