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解剖学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8
1
作者 夏江 俞光荣 +3 位作者 周家钤 袁锋 张世民 张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为经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福尔马林浸泡的防腐成人下肢标本20例,解剖观察并测量与膝关节后外侧入路相关的主1要血管、神经的走行特点,膝关节后外侧主要肌肉、韧带的分布。(2)新鲜冷藏下... 目的为经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福尔马林浸泡的防腐成人下肢标本20例,解剖观察并测量与膝关节后外侧入路相关的主1要血管、神经的走行特点,膝关节后外侧主要肌肉、韧带的分布。(2)新鲜冷藏下肢标本4例,按照设计的入路进行模拟手术,评估该入路的可行性。(3)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临床应用12例,观察该入路的临床效果。结果膝关节后外侧入路的手术切口全长均不经过腓总神经主干;深层经腓肠肌外侧头外侧和比目鱼肌肌间隙分离,保护了内侧的血管神经束;胫前血管在腓骨头下方(4.15±0.36)cm处自腘动脉发出,影响了远端的显露,但足够复位固定简单的后外侧骨折。临床应用12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经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简单的胫骨平台单纯后外侧骨折具有安全,损伤小,暴露充分,临床效果良好等优点,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后外侧入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手术入路的深层解剖及后外侧与后内侧比较 被引量:30
2
作者 胡孙君 张世民 +4 位作者 张英琪 杜守超 马卓 姚勐炜 张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7-501,共5页
目的对比膝关节后内侧与后外侧入路所需显露的深层解剖结构,分析探讨其局限性与损伤重要结构的风险。方法 5个成人下肢尸体标本,解剖测量胫前动静脉穿过骨间膜上裂孔的位置和腓骨头对胫骨后外侧平台的遮挡面积比例;观察膝关节后外侧入... 目的对比膝关节后内侧与后外侧入路所需显露的深层解剖结构,分析探讨其局限性与损伤重要结构的风险。方法 5个成人下肢尸体标本,解剖测量胫前动静脉穿过骨间膜上裂孔的位置和腓骨头对胫骨后外侧平台的遮挡面积比例;观察膝关节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需要显露的深层结构。结合解剖研究,临床应用20例,比较两种入路的优缺点。结果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主要有下列3个缺点:(1)胫前血管束向前穿过胫腓骨间膜上裂孔,三根血管纵向宽度在1 cm左右,其前穿点距离关节面和腓骨头最高点距离平均4.93 cm和3.77 cm;其上方伴行静脉,距二者的距离分别是4.41 cm和3.25 cm,影响切口的纵向显露;(2)腓骨头遮盖后外侧象限平均61.7%,阻挡向外的横向显露宽度;(3)显露后外侧关节面,需破坏部分后外侧角结构,包括腘肌肌腱复合体、韧带、关节囊等。结论显露孤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可能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后内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荷下3种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岩 范鑫斌 +4 位作者 梁旭 杨铁毅 叶维光 邵进 龚璐璐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索不同轴向载荷下3种固定方式(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差异。方法利用胫骨平台CT图片的相关数据建立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1/4骨折3种固定方式的实体模型,进行网格... 目的探索不同轴向载荷下3种固定方式(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差异。方法利用胫骨平台CT图片的相关数据建立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1/4骨折3种固定方式的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分析不同轴向载荷作用下,3种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1/4骨折模型的受力状况。结果 1 k N轴向载荷下,对于1/2骨折固定模型,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骨折块的位移分别为552.082、67.964、54.085μm,内固定物的应力分别为306.745、231.844、73.047 MPa;对于1/4骨折固定模型,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骨折块的位移分别为416.072、302.107、150.639μm,内固定的应力分别为306.673、208.467、73.607 MPa。1.5 k N轴向载荷下,各种固定方式下骨折块的位移和内固定物的应力都相应增加,数据的变化趋势同1 k N载荷情况相似。结论两种载荷下,不同骨折模型均显示前后拉力螺钉组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具优势,后侧钢板螺钉亦可以获得相近的力学特性。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移位不明显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前后拉力螺钉固定方式可以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后外侧骨折 固定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切口金属植入物内固定修复配合伤骨再生汤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明艳 张宁 董桂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653-1655,共3页
目的:研究双切口金属植入物内固定修复配合中药伤骨再生汤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96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按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8例。... 目的:研究双切口金属植入物内固定修复配合中药伤骨再生汤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96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按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施行双切口金属植入物内固定修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伤骨再生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Rasmussen放射学与膝关节功能评分、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1. 67%(44/48)高于对照组的72. 92%(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及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CTX、PI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CTX、PINP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2. 08%(1/48)低于对照组的16. 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双切口金属植入物内固定修复疗法配合伤骨再生汤可有效降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因子含量,促进骨折愈合,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植入物内固定 伤骨再生汤 胫骨平台骨折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胫骨外侧平台骨折的关节镜下治疗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琦 蒋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 研究关节镜技术在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2例Schatzker Ⅰ-Ⅲ型的胫骨平台骨折老年患者行关节镜监视下的复位加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患者并发症并用Rasmussen评分系统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 无... 目的 研究关节镜技术在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2例Schatzker Ⅰ-Ⅲ型的胫骨平台骨折老年患者行关节镜监视下的复位加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患者并发症并用Rasmussen评分系统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 无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13.5个月,Rasmussen评分平均为27.3分,所有患者疼痛缓解和关节稳定性评分为优。 结论 关节镜技术应用于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胫骨外侧平台骨折 关节镜 术后并发症 内固定术 半月板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边缘曲线”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姚喜州 张世民 +2 位作者 胡孙君 杜守超 马卓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后外侧髁弧形轮廓的角度及长度,为临床钢板塑形和设计新型水平带状钢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0例成人膝关节CT数据[男31例,女19例,平均(37.68±12.76)岁]。在横断面平扫图像下,以腓骨头尖初次显露为标准图片...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后外侧髁弧形轮廓的角度及长度,为临床钢板塑形和设计新型水平带状钢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0例成人膝关节CT数据[男31例,女19例,平均(37.68±12.76)岁]。在横断面平扫图像下,以腓骨头尖初次显露为标准图片,在胫骨平台外侧髁边缘标记A、B、C、D、E五点。分段测量并记录其连线的长度与夹角,计算后外侧髁曲线长度和曲线的转折角。结果胫骨平台后外侧髁曲线长度平均(44.04±11.33)mm (19.50~75.50 mm),由前向后的三点折弯角平均为(163.36±7.67)°、(127.95±20.85)°和(160.50±11.99)°。手术中按照该测量参数进行钢板折弯与塑形,5例患者术后CT显示,钢板形状与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贴服紧密,对皮质轮廓包绕良好。结论按照骨骼测量的边缘曲线参数进行术中钢板折弯和设计新型解剖钢板,能够提高钢板与后外侧髁的贴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 胫骨平台轮廓 边缘曲线 水平带状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外侧髁骨折塌陷对关节轴线及接触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白波 F.Kummer +2 位作者 D.Sala K.J.Koval P.Wolinsky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7-290,294,共5页
目的:研究在胫骨外侧髁骨折中关节面塌陷和外侧半月板切除对膝关节轴线、接触面积及压力的影响。方法:6个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制成胫骨外侧髁劈裂骨折模型,通过使用支撑垫片制成关节面塌陷0、1、2、4和6mm。膝关节在屈膝0°,负荷500... 目的:研究在胫骨外侧髁骨折中关节面塌陷和外侧半月板切除对膝关节轴线、接触面积及压力的影响。方法:6个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制成胫骨外侧髁劈裂骨折模型,通过使用支撑垫片制成关节面塌陷0、1、2、4和6mm。膝关节在屈膝0°,负荷500N和屈膝30°,负荷350N。通过数码相机记录关节轴线的变化;而关节内外间隙的压力和压力扩散则由F-Scan感应器记录。每个标本在保留和切除外侧半月板下进行测试。结果:随着关节面塌陷高度的增加,膝关节外翻角度、外侧间隙的平均和最大的接触压力逐渐增加,而接触面积则逐渐减少。在屈膝0°,关节面塌陷6mm时,外翻角度平均增加7.6°,平均接触压力和最大接触压力分别增加208%和97%;而接触面积则减少33%。在同一关节面塌陷高度,切除半月板平均增加38%的外翻角度和外侧间隙45%的接触压力;而接触面积则减少26%。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胫骨外髁劈裂骨折中,减少关节面的塌陷十分重要,特别是在需切除半月板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外侧 骨折 半月板切除 接触压力 关节面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髁间棘骨折合并内侧平台后部劈裂骨折25例治疗体会
8
作者 杨明路 李无阴 +2 位作者 尚延春 喻长纯 饶耀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3-1014,共2页
关键词 胫骨间棘骨折 胫骨内侧平台后部劈裂骨折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带状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孙君 张世民 +4 位作者 李双 杜守超 马卓 熊文峰 张英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比较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力学稳定性效果。方法采用Synbone人工合成胫骨18个,切割构建孤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外侧水平带状钢板固定、外侧低切迹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后侧直形重... 目的比较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力学稳定性效果。方法采用Synbone人工合成胫骨18个,切割构建孤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外侧水平带状钢板固定、外侧低切迹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后侧直形重建钢板固定。将固定好的骨折模型置于万能水压材料测试机进行测试,分别进行静态加载、疲劳测试和极限加载,检测骨块的相对空间位移。结果以10 mm/min加载至总载荷1050 N,重复加载10000次后,带状钢板组骨折块的纵向位移(2.77±1.79)mm,外侧锁定钢板组的纵向位移为(2.69±1.14)mm;后方重建钢板组骨折块的纵向位移为(1.62±0.60)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加载荷到骨或内固定的结构破坏后,带状钢板组的极限支撑力为(2055±263)N,外侧锁定钢板组的为(1968±209)N,后方重建钢板组的极限支撑力为(2272±130)N,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孤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侧方带状钢板水平固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后外侧平台 平台骨折 钢板内固定 疗效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祥如 姜伟 +5 位作者 单宇宙 孙健宁 刘旭 钱玉 杨春 杨太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45-951,共7页
目的探讨经骨隧道微创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对25例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应用Mimics20.0软件行术前规划,术中经胫骨骨隧道空心顶棒锤击复位胫骨... 目的探讨经骨隧道微创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对25例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应用Mimics20.0软件行术前规划,术中经胫骨骨隧道空心顶棒锤击复位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Jail螺钉固定。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slope angle,PS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术后第2天、术后1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35~60 min,(55.6±4.4)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20.6±9.2)ml。骨折均Ⅰ期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2周,(10.5±1.3)周。25例随访12~36个月,(16.5±4.1)月。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由术前(9.2±2.2)mm恢复至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1.0±0.4)、(1.1±0.1)mm(均P=0.000);PSA由术前21.2°±2.1°恢复至术后第2天8.9°±0.9°分和术后1年9.2°±0.6°(均P=0.000);Rasmussen解剖评分由术前(7.8±1.8)分恢复至术后第2天(17.1±1.0)分和术后1年(16.3±0.7)分(均P=0.000)。与术后第2天比较,术后1年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胫骨平台PS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HSS评分(94.8±3.2)分,明显高于术后第2天(76.8±3.5)分(t=18.713,P=0.000)。结论经胫骨隧道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可避免继发性的关节面塌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后外侧骨折 Jail螺钉技术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关节镜下缝合联合骨道打压植骨治疗胫骨髁间嵴合并平台盲区骨折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永辰 齐岩松 锡林宝勒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9-572,共4页
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是临床中少见的膝关节损伤类型[1],主要导致膝关节前、后向不稳定,且游离的骨折块移位时会导致髁间窝产生撞击[2,3],加速膝关节退变进程,影响膝关节功能,导致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胫... 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是临床中少见的膝关节损伤类型[1],主要导致膝关节前、后向不稳定,且游离的骨折块移位时会导致髁间窝产生撞击[2,3],加速膝关节退变进程,影响膝关节功能,导致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常伴有胫骨平台盲区骨折,该部位骨折类型特殊,局部组织结构复杂,对骨关节科医生是一个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胫骨平台 骨性关节炎 打压植骨 胫骨间嵴 骨折类型 骨折块移位 间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后外侧柱损伤的疗效比较
12
作者 张天宇 王磊 +1 位作者 王辉 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25年第18期2865-2870,共6页
目的 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后外侧柱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4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后外侧柱损伤进行手术治疗的61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单纯应用外侧钢板固定... 目的 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后外侧柱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4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后外侧柱损伤进行手术治疗的61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单纯应用外侧钢板固定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后侧T型钢板联合外侧钢板固定的27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术后切口均无丙级愈合。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发生率(94.1%)高于对照组(70.4%),手术时间(83.8±8.5) min短于对照组(115.7±11.2) min,术后住院时间(12.5±3.1)d短于对照组(14.9±3.2)d,术中出血量(271.0±51.3)mL少于对照组(308.5±60.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KSS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单纯外侧钢板固定法和后侧T型钢板联合外侧钢板固定法均可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伴后外侧柱损伤,但单纯外侧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愈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Ⅳ型骨折 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后外侧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单髁假体安装角度对膝关节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鸣昕 郭媛 +3 位作者 王长江 张绪树 纪斌平 张凯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8-38,共1页
目的为了防止单髁置换后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医生常常将整个单髁假体内翻一定角度。建立单髁置换术后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探讨膝关节单髁假体安装角度的变化对膝关节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华晋骨科医院膝关节内侧骨性关节炎(OA)患者1名... 目的为了防止单髁置换后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医生常常将整个单髁假体内翻一定角度。建立单髁置换术后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探讨膝关节单髁假体安装角度的变化对膝关节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华晋骨科医院膝关节内侧骨性关节炎(OA)患者1名,使用Mimics 19.0软件导入患者CT数据,建立完整三维膝关节几何模型,使用UG软件建立单髁假体几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医院 膝关节内侧 假体 置换术 MIMICS 安装角度 CT数据 胫骨内侧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康复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郑桂芬 王玉 姜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34-935,共2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各类膝关节功能障碍76例,男49例,女27例;年龄18—62岁,平均36.7岁;股骨髁上骨折20例,股骨干骨折18例,髌骨骨折12例,胫骨平台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9例,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6例。76例中有69例采用石膏外固定。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各类膝关节功能障碍76例,男49例,女27例;年龄18—62岁,平均36.7岁;股骨髁上骨折20例,股骨干骨折18例,髌骨骨折12例,胫骨平台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9例,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6例。76例中有69例采用石膏外固定。病程2周—1年,平均129天。全组7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1例(术后行系统康复治疗)和对照组35例(临床治疗同康复组,术后未行系统康复治疗,门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功能障碍 系统康复治疗 疗效分析 股骨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周围韧带损伤 股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创伤后屈膝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武瑞臣 康少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5-735,共1页
关键词 屈膝功能障碍 综合康复治疗 创伤后 疗效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 surgery 胫骨平台骨折 股骨骨折 髌骨骨折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