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后外侧柱损伤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张天宇 王磊 +1 位作者 王辉 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865-2870,共6页
目的 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后外侧柱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4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后外侧柱损伤进行手术治疗的61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单纯应用外侧钢板固定... 目的 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后外侧柱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4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后外侧柱损伤进行手术治疗的61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单纯应用外侧钢板固定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后侧T型钢板联合外侧钢板固定的27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术后切口均无丙级愈合。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发生率(94.1%)高于对照组(70.4%),手术时间(83.8±8.5) min短于对照组(115.7±11.2) min,术后住院时间(12.5±3.1)d短于对照组(14.9±3.2)d,术中出血量(271.0±51.3)mL少于对照组(308.5±60.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KSS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单纯外侧钢板固定法和后侧T型钢板联合外侧钢板固定法均可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伴后外侧柱损伤,但单纯外侧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愈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Ⅳ型骨折 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后外侧柱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在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中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旭 宋关阳 +2 位作者 刘心 张辉 冯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0-955,共6页
目的:明确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在后外复合体损伤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合并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的特点。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统计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发生率。配比一组无前内侧撞击... 目的:明确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在后外复合体损伤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合并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的特点。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统计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发生率。配比一组无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为对照组,与合并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后向不稳定和内翻不稳定的程度;再根据骨折块大小将前内侧撞击骨折组分为边缘型骨折组和压缩型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后向不稳定和内翻不稳定的程度。结果:自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共收治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266例,其中,合并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共19例,发生率为7.1%。与对照组相比,合并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其后向不稳定更为严重(P=0.030),但两组内翻不稳定并无显著性差异(P=0.800);边缘型骨折组和压缩型骨折组相比,其后向不稳定更为严重(P=0.026),两组内翻不稳定同样没有显著性差异(P=0.397)。虽然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合并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后外复合体损伤同时合并神经血管损伤(腘动脉和腓总神经)的风险更大。结论: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在后外复合体损伤中发生率为7.1%。合并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的患者,其后向不稳定更为严重;若前内侧撞击骨折为压缩型,其后向不稳定也较边缘型骨折更为严重。对存在压缩型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的病例,除需检查后向和后外向稳定性外,还需对血管神经情况进行仔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内撞击骨折 后外复合体损伤 后向不稳定 内翻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疗效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增春 李国风 +3 位作者 韩宁 陆晴友 刘养洲 李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75,193,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内侧入路单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间经内侧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21例。取膝关节内侧切口显露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块,撑开骨折间隙,C臂机监视下经此间隙撬拨,植骨... 目的探讨经内侧入路单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间经内侧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21例。取膝关节内侧切口显露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块,撑开骨折间隙,C臂机监视下经此间隙撬拨,植骨填充复位外侧平台满意后以克氏针固定;直视下复位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以4.5mm空心螺钉和支持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终末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和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评分。结果 15例患者随访10~13个月,平均11.5个月。6例患者失访,剔除出组。术后即刻和随访终末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和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终末时,屈膝100°~135°,平均122.3°;伸膝0°~7°,平均2.9°。膝关节HSS评分78~94分,平均86.8分;13.33%(2/15)患者为轻度骨关节炎;无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侧手术入路能够同时修复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和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坚强内固定可以充分防止力线改变和骨折再移位,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内侧骨折 内侧入路 锁定钢板内固定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手术入路的深层解剖及后外侧与后内侧比较 被引量:30
4
作者 胡孙君 张世民 +4 位作者 张英琪 杜守超 马卓 姚勐炜 张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7-501,共5页
目的对比膝关节后内侧与后外侧入路所需显露的深层解剖结构,分析探讨其局限性与损伤重要结构的风险。方法 5个成人下肢尸体标本,解剖测量胫前动静脉穿过骨间膜上裂孔的位置和腓骨头对胫骨后外侧平台的遮挡面积比例;观察膝关节后外侧入... 目的对比膝关节后内侧与后外侧入路所需显露的深层解剖结构,分析探讨其局限性与损伤重要结构的风险。方法 5个成人下肢尸体标本,解剖测量胫前动静脉穿过骨间膜上裂孔的位置和腓骨头对胫骨后外侧平台的遮挡面积比例;观察膝关节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需要显露的深层结构。结合解剖研究,临床应用20例,比较两种入路的优缺点。结果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主要有下列3个缺点:(1)胫前血管束向前穿过胫腓骨间膜上裂孔,三根血管纵向宽度在1 cm左右,其前穿点距离关节面和腓骨头最高点距离平均4.93 cm和3.77 cm;其上方伴行静脉,距二者的距离分别是4.41 cm和3.25 cm,影响切口的纵向显露;(2)腓骨头遮盖后外侧象限平均61.7%,阻挡向外的横向显露宽度;(3)显露后外侧关节面,需破坏部分后外侧角结构,包括腘肌肌腱复合体、韧带、关节囊等。结论显露孤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可能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内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平泉 曹烈虎 +3 位作者 闵重函 沈忠伟 阳青松 苏佳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5-346,共2页
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Ⅳ型骨折在下肢外伤中最为常见,然而若同时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平台止点撕脱,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其治疗目的在于使胫骨平台... 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Ⅳ型骨折在下肢外伤中最为常见,然而若同时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平台止点撕脱,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其治疗目的在于使胫骨平台关节面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修复膝关节韧带,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交叉韧带 骨折 关节镜 微创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成形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健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3-50,共8页
目的 探讨球囊成形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乐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球囊成形术(观察组)和传统开放内固定术(对照组... 目的 探讨球囊成形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乐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球囊成形术(观察组)和传统开放内固定术(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术后情况、膝关节HSS评分、关节面塌陷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2.14±10.86)min]、术中出血量[(32.56±10.31)m L]、切口长度[(5.87±1.41)cm]、骨折愈合时间[(3.12±0.61)个月]、住院时间[(15.98±3.4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57±11.39)min、(100.45±21.09)m L、(14.05±2.76)cm、(6.35±4.53)个月、(23.36±2.8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82.34±15.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1.89±11.24)分],关节面塌陷程度[(4.08±1.49)mm]低于对照组[(8.96±2.2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成形术用于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疗效显著,能够迅速达到解剖复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成形 开放内固定 胫骨平台塌陷骨折 疗效 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髁间棘骨折合并内侧平台后部劈裂骨折25例治疗体会
7
作者 杨明路 李无阴 +2 位作者 尚延春 喻长纯 饶耀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3-1014,共2页
关键词 胫骨髁间棘骨折 胫骨内侧平台后部劈裂骨折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后倾角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兴净 陶周善 程文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9-1663,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后倾角的改变以及其与膝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83例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病例,测出患者健侧、术后患侧及最后一次随访患侧胫骨平台后倾角(PTS),评价并记录Lysholm、HSS及Rasmussen等三种系统的膝关节评分数...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后倾角的改变以及其与膝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83例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病例,测出患者健侧、术后患侧及最后一次随访患侧胫骨平台后倾角(PTS),评价并记录Lysholm、HSS及Rasmussen等三种系统的膝关节评分数据,根据术后PTS角度将患者分为PTS<9°组和PTS≥9°组。将两组三种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数行统计学分析,同时也将术后与最后随访PTS均数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最后随访与健侧PTS的差值,将差值与最后一次随访膝关节功能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TS<9°组膝关节Lysholm、HSS、Rasmussen评分数据均明显高于PTS≥9°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PTS与最后一次随访PT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一次随访与健侧PTS之间的差值(b)与Lysholm、HSS及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数据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术后康复锻炼导致PTS角度发生改变。PTS<9°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好于术后PTS≥9°组患者,最后一次随访PTS与健侧PTS的差值与膝关节功能有相关性。因此手术中尽可能恢复平台骨折的解剖对位或控制术后PTS<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倾角 胫骨平台骨折 术后 骨折塌陷 膝关节功能评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外侧与后内侧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固定胫骨近端1/3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分析
9
作者 许毅博 路遥 +2 位作者 马腾 李忠 张堃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4-24,共1页
目的比较并观察胫骨近端1/3骨折前外侧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与后内侧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选取Sawbones第4代人工胫骨模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3组,每组5例。其中对照组为单纯髓内钉内固定,外侧钢板组为前外侧辅助... 目的比较并观察胫骨近端1/3骨折前外侧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与后内侧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选取Sawbones第4代人工胫骨模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3组,每组5例。其中对照组为单纯髓内钉内固定,外侧钢板组为前外侧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内侧钢板组为后内侧钢板结合髓内钉。骨折模型拟模拟AO分型41-A1型骨折,水平截骨平面位于胫骨髓内钉近端锁定钉远端0.5 cm即近端关节面以远5~6 cm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 生物力学特点 髓内钉固定 关节面 外侧 骨折模型 内侧 AO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数字化设计 被引量:88
10
作者 黄华军 张国栋 +5 位作者 欧阳汉斌 杨洋 吴章林 许靖 谢普生 黄文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内固定植入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例以及常用胫骨平台钢板的CT数据,在Mimics中进行骨折三维重建、虚拟复位以及建立钢板三维模型库,然后进行内固定方案...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内固定植入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例以及常用胫骨平台钢板的CT数据,在Mimics中进行骨折三维重建、虚拟复位以及建立钢板三维模型库,然后进行内固定方案的数字化设计。3D打印出骨折复位模型以及钢板模型,在3D模型上按照数字化设计内固定方案进行模拟手术。比较数字化虚拟手术与3D模型模拟手术的内固定植入效果。结果 3D模型模拟手术的手术效果与内固定数字化设计方案的手术效果一致,二者螺钉长度无明显差异(t=-1.594;v=12;P=0.137)。结论 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设计能有效的提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植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手术 3D打印 数字化设计 计算机辅助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gond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明 夏春明 +3 位作者 何振华 胡阿威 汪平 刘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707-3708,共2页
Segond骨折是指胫骨平台外侧的撕脱骨折[1]主要为膝关节屈曲位受到过度内旋及内翻暴力造成的,此类骨折临床并不少见,因骨折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机制与此基本一致,往往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若对该骨折认识不足而漏诊,通常发生膝关节不稳。
关键词 SEGOND骨折 手术治疗 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屈曲位 膝关节不稳 撕脱骨折 胫骨平台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gond骨折-容易漏诊的疾病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守辉 张晓南 +2 位作者 李宏波 徐鹏 杜心如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4-586,共3页
Segond骨折是膝关节外侧关节囊韧带的撕脱骨折,位于胫骨平台前外侧缘处,也称外侧关节囊征。segond骨折绝大多数都合并有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ACL)的断裂,因此,segond骨折可以作为ACL断裂的间接征象。在临床工... Segond骨折是膝关节外侧关节囊韧带的撕脱骨折,位于胫骨平台前外侧缘处,也称外侧关节囊征。segond骨折绝大多数都合并有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ACL)的断裂,因此,segond骨折可以作为ACL断裂的间接征象。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多骨科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未能认识到segond骨折所伴随的ACL的损伤或关节内的其他病损。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对2例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segond骨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GOND骨折 SEGOND骨折 交叉韧带 疾病 漏诊 撕脱骨折 胫骨平台 间接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急性肺栓塞一例报告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鸿 潘宁玲 李海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mol/L 硬膜外麻醉 术中 胫骨平台骨折 重组人胰岛素 血糖 利多卡因 入院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急性肺栓塞二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井郁陌 孙国明 +3 位作者 柴俊龙 王香梅 兰基山 刘雅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80-88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静脉丛血栓形成 腰-硬联合麻醉 髂骨翼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髋臼骨折 左耻骨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单髁假体安装角度对膝关节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鸣昕 郭媛 +3 位作者 王长江 张绪树 纪斌平 张凯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8-38,共1页
目的为了防止单髁置换后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医生常常将整个单髁假体内翻一定角度。建立单髁置换术后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探讨膝关节单髁假体安装角度的变化对膝关节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华晋骨科医院膝关节内侧骨性关节炎(OA)患者1名... 目的为了防止单髁置换后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医生常常将整个单髁假体内翻一定角度。建立单髁置换术后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探讨膝关节单髁假体安装角度的变化对膝关节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华晋骨科医院膝关节内侧骨性关节炎(OA)患者1名,使用Mimics 19.0软件导入患者CT数据,建立完整三维膝关节几何模型,使用UG软件建立单髁假体几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医院 膝关节内侧 单髁假体 单髁置换术 MIMICS 安装角度 CT数据 胫骨内侧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十字韧带在膝关节稳定性中的作用(狗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姚至敏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3期67-69,共3页
虽然后十字韧带断裂例数日趋增多,但是对该韧带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方面的意义尚不够明确。直到近几年以前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焦点都集中于前十字韧带,但是近来后十字韧带也已成为有兴趣研究的题目。Hughsfon等(1976、1980)认为后十字韧带... 虽然后十字韧带断裂例数日趋增多,但是对该韧带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方面的意义尚不够明确。直到近几年以前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焦点都集中于前十字韧带,但是近来后十字韧带也已成为有兴趣研究的题目。Hughsfon等(1976、1980)认为后十字韧带是一个主要的稳定装置;相反,Dandy和Pusey(1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十字韧带 十字韧带 膝关节 实验研究 关节软骨 内侧半月板 半月板撕裂 胫骨平台 骨刺 韧带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