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旋舞、胡腾舞与柘枝舞——对安伽墓与虞弘墓中舞蹈归属的浅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海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60,91,共6页
在北朝隋唐时期传入中原的众多异域艺术中,就舞蹈而言,无疑是以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最为典型。但由于对它们的具体形式和特点,史籍记载多语焉不详,导致对它们的认识长期以来一直含混不清。在新近公布的北周安伽墓与...
关键词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安伽墓 虞弘墓 舞蹈 归属 北周 考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中亚的胡腾舞考释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春 李金梅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7-132,共6页
本文运用文献和墓葬壁画的资料,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反复穷搜和比较、分析,界定了"胡腾舞"不同于"胡旋舞",考释了胡腾舞的形态和竞技特征,由此使学界对胡腾舞有个更全面真实的了解。
关键词 胡腾舞 壁画 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腾舞曲
3
作者 何占豪 《音乐创作》 2008年第3期49-64,共16页
关键词 卜尸 叫口 司卜 月卜 音乐创作 艺术创作 三兰 一刁 胡腾舞 二目 尸气 卜力 口口 何占豪 尸曰 二翻 一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时期西域乐舞在中原的传播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文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6-113,177,共9页
西域乐舞包括龟兹乐舞、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及高昌乐舞等,由于其本身音律悦耳、舞姿优美,人们普遍喜爱,加之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几代皇帝的提倡,隋唐特别是在唐代在中原许多地区广为传播,京城长安。
关键词 西域乐舞 龟兹乐舞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高昌乐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代胡人乐舞纹玉带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吕富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7-181,共5页
玉带,是我国古人所使用的一种饰玉腰带。目前出土的辽代玉带并不是很多,有十几副,完整的较少,且大多数玉带素面无纹饰,这就使得敖汉旗出土的这组胡人乐舞纹玉带显得尤为突出。这套玉带饰由玉铊尾及8块玉带銙组成。8件玉带銙上的胡人皆... 玉带,是我国古人所使用的一种饰玉腰带。目前出土的辽代玉带并不是很多,有十几副,完整的较少,且大多数玉带素面无纹饰,这就使得敖汉旗出土的这组胡人乐舞纹玉带显得尤为突出。这套玉带饰由玉铊尾及8块玉带銙组成。8件玉带銙上的胡人皆为半盘坐,分别作饮酒、吹笙、打拍板、吹长笛、弹琵琶、击毛员鼓、击鸡娄鼓、吹觱篥状。所刻人物服饰和面部略同,均为卷发,深目,高鼻,长须,身穿胡服,足蹬长靴。本文通过对玉带乐舞图案的考释,初步确定胡人玉带的主题为西域乐舞,并从乐器的组合情况分析出演奏的音乐为龟兹乐,从舞姿判断玉带的铊尾上表现的是胡腾舞,最后延伸探讨了与玉带有关的其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胡人乐舞纹玉带 龟兹乐 胡腾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玉銙话“乐舞”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光青 《文博》 2006年第2期58-59,共2页
  笔者曾在<文博>1993年增刊第2号玉器研究专刊发表过<西安发现唐代乐舞玉带銙>之后,一直对唐代乐舞题材有兴趣.在小小的玉銙纹饰上,记述了历史,再现当年霓裳的羽衣,歌舞升平的兴盛景象.……
关键词 乐舞 西安 民间舞蹈 陕西 胡腾舞 龟兹乐 胡人 玉带 音乐演奏 乌兹别克斯坦 拨弦乐器 琵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醉舞与醉拳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伟良 《体育文化导刊》 1985年第6期19-22,共4页
醉拳是我国武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拳种之一。形式上它模仿人们酒醉后跌撞摇摆,前俯后仰的神态,但实际上内含闪展腾挪、指东打西的拨击特点,特别是对腰腿的柔软性、关节的灵活性、内脏功能及意志品质等,均有着较高的锻炼价值,长期以来... 醉拳是我国武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拳种之一。形式上它模仿人们酒醉后跌撞摇摆,前俯后仰的神态,但实际上内含闪展腾挪、指东打西的拨击特点,特别是对腰腿的柔软性、关节的灵活性、内脏功能及意志品质等,均有着较高的锻炼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代表性 意志品质 锻炼价值 柔软性 武术套路 拳种 胡腾舞 舞蹈 士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