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塔里木河上游胡杨种群特征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吴俊侠
张希明
邓潮洲
刘国军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3-929,共7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大咨询项目新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文摘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编制胡杨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生存率曲线、累计死亡率曲线、种群死亡密度曲线和危险率曲线,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同时,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及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上游区域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级所占比例较大;存活曲线接近DeeveyC(凹)型,且动态指数>0,表明胡杨种群结构合理,为增长型种群;生存曲线、累计死亡率曲线、死亡密度曲线和危险率曲线表明,胡杨种群前期幅度变化较大,后期趋于稳定;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由于丰富的后续资源,种群能够稳定的生长。
-
关键词
胡杨种群
特定时间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动态指数
时间序列
-
Keywords
P. euphratica populations
static life table
survivorship curve
survival analysis
development index
time sequence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62
- 2
-
-
作者
张绘芳
李霞
-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25-213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600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XJEDU2004119)
-
文摘
在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分布集中的英苏、喀尔达依断面,设置了6条样带38块样地进行植被种类、高度、胸径、冠幅、株数等因子调查,研究了不同离河距离胡杨格局分布类型、聚集强度及其格局规模.结果表明:胡杨在不同离河距离大都表现为聚集分布,在离河最远的地方有扩散趋势,呈随机分布;不同离河距离的两断面均表现出随离河距离加大胡杨格局规模加大、聚集强度加强的趋势,同一离河距离喀尔达依断面比英苏断面胡杨格局规模小,这主要是地下水条件和当地地形不同所致.喀尔达依断面个别离河距离并未遵从随离河距离加大胡杨格局规模也随之加大的规律,则是胡杨种群对异质环境响应的表征.
-
关键词
胡杨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塔里木河下游
-
Keywords
Populus euphratica Oliv.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
分类号
Q948.156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塔里木河河岸带胡杨种群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马淑琴
杨丽丽
薛正伟
康佳鹏
马盈盈
韩路
-
机构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5期1-5,12,共6页
-
基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5AG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182
+1 种基金
31060066)
塔里木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2016009)
-
文摘
在塔里木河上游垂直河岸设置样带,研究胡杨种群数量特征与空间格局沿地下水位梯度的动态及相互关系,探讨其生存发展的合理生态地下水位及胁迫水位。结果表明:胡杨具有伴河生长的特性,在距河道100m以内胡杨以幼苗为主,种群属进展型;随着离河道距离的增加,胡杨种群幼龄比例减少,胸径逐渐增大,远离河道区老龄个体占优势,种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形,趋向衰退。胡杨种群密度、幼苗比例、长势与林分郁闭度随离河道距离增加而降低,平均胸径、最大胸径与树冠疏失度则增加;密度、郁闭度与离河道距离(地下水位)呈显著负相关,平均胸径与离河道距离呈正相关。河岸带胡杨空间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近河岸区则呈随机分布,随距离增加空间格局转为聚集分布,这是种群集群抵御干旱环境而采取的生态适应对策。地下水位是影响河岸带胡杨种群生长与分布的主要因素,而维系河岸带胡杨种群正常生长的合理地下水位应<4.1m,胁迫临界地下水位为5.5m。
-
关键词
河岸带
胡杨种群
数量特征
空间分布格局
临界地下水位
-
Keywords
riparian zone
P.euphratica population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threshold groundwater level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塔里木河中游胡杨种群蒴果形态特征分析
- 4
-
-
作者
史军辉
刘茂秀
王新英
-
机构
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
-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78-1885,共8页
-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跨区域重点推广示范项目([2011]TK126)
-
文摘
【目的】胡杨是乔木优良抗逆性基因资源库。以胡杨蒴果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开展胡杨种群生态类型多样性的研究,为胡杨资源保护、遗传多样性维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塔河流域胡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南北宽3~6 km,东西长度约为80 km区域内的带状连续或片状分布的胡杨林,在胡杨朔果成熟期对胡杨雌株分别进行了标定与果实样品采集,以蒴果色泽为表型指标、蒴果长度为数量指标,对胡杨蒴果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将胡杨种群划分为不同类型。【结果】胡杨蒴果表皮色泽可以明显分为红色蒴果与黄绿色蒴果两类。果序长度和蒴果长度的雌株数量分布,呈现多峰曲线特征,表明胡杨蒴果形态数量特征具有多态性。胡杨果序长度变异范围最大,平均值6.28 cm,变异系数为21.16%;果序蒴果个数,平均有果粒21.22个,变异系数为15.56%;胡杨果序宽度、蒴果长度和宽度平均分别为3.56、1.49和0.51 cm,变异系数分别为12.26%、12.29%和11.76%。采集不同类型雌株数量比,黄绿色大果、红果和黄绿色小果类型样本数量,分别约占蒴果类型雌株数量比的14%、2.1%和83.9%。【结论】(1)胡杨蒴果形态特征具有多态性。根据色泽与长度为分类指标,可以将胡杨类型划分为红色大果、红色小果、黄绿色大果、黄绿色小果4个类型。相同类型蒴果长度变异系数较小,因此,类型的划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红果、大果类型胡杨自然分布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红果类型。
-
关键词
胡杨种群
蒴果形态特征
蒴果色泽
聚类分析
-
Keywords
Populus euphratica population
capsule morphology characters
capsule colour
cluster analysis
-
分类号
S757.2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新疆肖塘地区胡杨的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3
- 5
-
-
作者
王思奇
陆亦农
于瑞德
于洋
-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79-382,共4页
-
基金
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GYHY201206014)
-
文摘
采用样线法在新疆塔里木河中游的肖塘地区设置4块100m×100m的样地,对样地内的胡杨种群进行每木调查并获得野外资料。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胡杨的种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胡杨种群的径级结构分布整体上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随着样地与河道的距离变大,样地的胡杨密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大龄级个体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Ⅲ龄级以下个体所占比例减小;随着龄级的增加,种群致死率出现的2个高峰在Ⅳ~Ⅴ龄级间和Ⅷ龄级以上。此外,对种群动态指数与时间序列的分析表明:I、Ⅱ龄级的动态值为负,由于没有低龄个体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龄个体的死亡必将导致肖塘地区胡杨种群的衰退。
-
关键词
胡杨种群
生命表
动态指数
时间序列
-
分类号
Q948.155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