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格尔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植被群落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鑫 张登山 +4 位作者 田丽慧 吴汪洋 张明远 王俏雨 汪海娇 《青海农林科技》 2018年第2期15-20,共6页
根据格尔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的数据调查,对天然沙地植被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和生长特征,测定植被重要值、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等。结果表明:1、记录到的植物种类有80种,分属24科,55属。其中以柽柳和... 根据格尔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的数据调查,对天然沙地植被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和生长特征,测定植被重要值、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等。结果表明:1、记录到的植物种类有80种,分属24科,55属。其中以柽柳和唐古特白刺灌木为主,草地植被型以芦苇群落为主。柽柳、枸杞、白刺是该区盐碱沼泽地、退化草地、半固定沙地优势灌木物种,柽柳最具代表性。2、该研究区植物群落普遍较少,物种多样性较小。组成以灌木群落为主,草本群落次之,仅有胡杨纯林为乔木群落。柽柳占有较高的重要值比例,是灌木层的绝对优势树种,草本层中芦苇体现出群落优势种较为明显的局面。3、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草本层。灌木盐碱地群落以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值(J)大小排序,其顺序为:群落三(大叶白麻+柽柳+枸杞)>群落二(白刺+柽柳)>群落一(柽柳纯林),草本中芦苇相较于其余6种植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沙地 植物多样性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调查初报
2
作者 布早拉木.吐尔逊 蔡新斌 +3 位作者 米热古丽.亚森 江晓珩 刘丽燕 齐成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8期91-92,共2页
利用"3S"技术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塔里木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境内的湿地类型、面积、动植物状况、受危害情况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塔里木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总面积5.77万hm2,以沼泽湿地为主。境内的湿地类型... 利用"3S"技术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塔里木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境内的湿地类型、面积、动植物状况、受危害情况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塔里木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总面积5.77万hm2,以沼泽湿地为主。境内的湿地类型退化较严重。植被类型逐渐趋于少数种群为主,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破坏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3S”技术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中游塔里木马鹿对生境选择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艾尼瓦尔.吐米尔 马合木提.哈力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47-853,共7页
开展塔里木马鹿生境选择的研究,对分析塔里木马鹿生境丧失的原因和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7月和12月在塔里木河中游塔里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对塔里木马鹿夏季和冬季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选择5类生态因子,并设置180个10... 开展塔里木马鹿生境选择的研究,对分析塔里木马鹿生境丧失的原因和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7月和12月在塔里木河中游塔里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对塔里木马鹿夏季和冬季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选择5类生态因子,并设置180个10×10(m)样方。选择指数的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喜欢胡杨和芦苇、植物覆盖度较大、水源距离较近和认为干扰距离>1000 m的环境。其中夏季多选择芦苇灌丛和胡杨林,冬季选择胡杨林,芦苇和柽柳灌丛。对生境特征的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夏季达到61.683%,冬季达到60.039%,可以反映塔里木马鹿的生境特征,同时表明,影响塔里木马鹿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人为干扰、植被类型和距水源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生境选择 塔里木河中游 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