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比湖地区荒漠草地、胡杨林地土壤甲烷排放日变化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楠 秦璐 +3 位作者 刘东 魏雪峰 冉启阳 吕光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定量分析艾比湖地区荒漠草地和胡杨林地土壤甲烷排放通量的日变化,探讨影响土壤CH4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该地区环境因子对荒漠生态系统土壤CH4排放的影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静态暗箱法结合Li-7 700快速CH4分析... 【目的】定量分析艾比湖地区荒漠草地和胡杨林地土壤甲烷排放通量的日变化,探讨影响土壤CH4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该地区环境因子对荒漠生态系统土壤CH4排放的影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静态暗箱法结合Li-7 700快速CH4分析仪测定荒漠草地和胡杨林地土壤生长季的甲烷排放通量,同步进行气温、风速、大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的观测。【结果】观测期内荒漠草地的平均通量为2.19μg/(m2·s),最大值为48.96μg/(m2·s),最小值为-38.58μg/(m2·s);胡杨林地的平均通量为-0.96μg/(m2·s),最大值为36.15μg/(m2·s),最小值为-16.82μg/(m2·s)。荒漠草地CH4排放具有较明显的昼夜变化,呈双峰曲线;胡杨林地则不明显。荒漠草地、胡杨林地土壤CH4通量排放与不同深度土壤温度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荒漠草地甲烷通量与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相关性高于胡杨林地,且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地表温度与甲烷通量相关性不强;大气相对湿度和风速与甲烷通量日变化之间相关均不显著。【结论】观测时间内的甲烷排放通量几乎为负通量,表明土壤以吸收CH4为主,故荒漠草地和胡杨林地均是甲烷的吸收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地 胡杨林地 静态暗箱法 土壤甲烷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林地土壤水盐动态及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宗杰 田青 宋玲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6-131,共6页
以甘肃河西走廊金塔县沙漠森林公园作为典型胡杨林地的研究区域,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和植被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不同土层土壤水盐动态变化以及对胡杨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距离地表60cm以内,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层中水分的含量随之增高... 以甘肃河西走廊金塔县沙漠森林公园作为典型胡杨林地的研究区域,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和植被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不同土层土壤水盐动态变化以及对胡杨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距离地表60cm以内,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层中水分的含量随之增高;而在60cm以下,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层水分的含量在不断减少,但变化平缓.土壤盐分的变化总体趋势为随着土层的不断加深,土层中盐分的含量在不断的减少,其中以0~10cm层土壤的盐分最高.在不同的水分和盐分条件下,胡杨林的生长状况为,随着水分的增加,不管是树高、胸径还是地径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植被的生长状况也趋向良好;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植被的生长状况趋势于不良,区域植被趋于衰落.在一定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是相伴而行的,土壤水分运移的过程带动了土壤盐分的运动,所以在水分和盐分共同作用下,每块样地土壤全盐量和含水量表现出相矛盾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林 土壤 水盐动态 金塔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然胡杨林地区根际微生物的种群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程冬梅 唐雅丽 +1 位作者 张坤迪 方呈祥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1-717,共7页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现存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胡杨林采集了根际土壤样品,共分离纯化得到140个菌株,并真空冷冻干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随机选取其中53株细菌的基因组进行16S rDNA测序,并通过NCBI进行比对来初步鉴定。以16S...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现存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胡杨林采集了根际土壤样品,共分离纯化得到140个菌株,并真空冷冻干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随机选取其中53株细菌的基因组进行16S rDNA测序,并通过NCBI进行比对来初步鉴定。以16S rRNA基因相似性低于97%时作为不同的分类单元定义,这些菌株可以划分为47个不同的分类单元。系统发育树将这些菌株聚类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等5个门。其中优势种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分离菌株中潜在的新分类单元(相似性<97%)所占比例较高,约占分离总数的26.4%。其中,菌株R37与T44相关的多相分类数据已经发表于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上,分别代表了一个新属(Parasegetibacter luojiensis gen.nov.,sp.nov.)与一个新种(Niastella populi sp.nov.)。该研究一方面对胡杨林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进行了种群分析,了解了其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获得了大量新的菌种资源,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林 根际微生物 种群分析 16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林地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动态及与土壤碳氮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琴 李艳宾 何智慧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研究了胡杨林地三大类微生物及主要生理类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其与土壤碳氮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胡杨林三大类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相对较少,从1—6月,三类微生物数量均迅速增加。胡杨林各主要生理类... 研究了胡杨林地三大类微生物及主要生理类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其与土壤碳氮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胡杨林三大类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相对较少,从1—6月,三类微生物数量均迅速增加。胡杨林各主要生理类群中,自生固氮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从1—6月数量明显增长,厌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相对较恒定;自生固氮菌数量最多,其次为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厌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少。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各月份的变化幅度很小,从1—6月含量呈现缓慢递增的趋势。林地三大类微生物和主要生理类群数量与有机碳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除厌氧纤维素分解菌与有机碳含量关系不显著外,其余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真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和厌氧纤维素分解菌与全氮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林 土壤微生物 类群 动态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胡杨林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
5
作者 哈丽古丽·艾尼 伊丽米努尔 +4 位作者 阿丽亚·拜都热拉 卡依拉·阿布都艾尼 玉米提·哈力克 海妮肯·山台 吴天忠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1-788,共8页
根据8个不同胡杨林附近的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水化学成分以及胡杨林的生长指标,探讨了南北疆不同生境胡杨林地下水的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与胡杨生长的关系;对地下水中氢氧同位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生境胡杨林地... 根据8个不同胡杨林附近的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水化学成分以及胡杨林的生长指标,探讨了南北疆不同生境胡杨林地下水的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与胡杨生长的关系;对地下水中氢氧同位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生境胡杨林地下水的δ^(2)H为-83.710‰~-35.826‰,平均值为-55.086‰;δ^(18)O为-12.351‰~-5.175‰,平均值为-8.656‰.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关系为:δ^(2)H=7.18δ^(18)O+7.23,r^(2)=0.97.不同生境胡杨林地下水主要阳离子为Na^(+)、Mg^(2+)、Ca^(2+)、K^(+),主要阴离子为HCO^(-)_(3)、SO_(4)^(2-)和Cl^(-),其地下水的水质类型以Cl^(-)-SO_(4)^(2-)-HCO^(-)_(3)-Na^(+)-Mg^(2+)、Cl^(-)-HCO^(-)_(3)-SO_(4)^(2-)-Na^(+)-Mg^(2+)、HCO^(-)_(3)-Cl^(-)-SO_(4)^(2-)-Na^(+)-Ca^(2+)、SO_(4)^(2-)-Cl^(-)-HCO^(-)_(3)-Na^(+)-Mg^(2+)、SO_(4)^(2-)-Cl^(-)-HCO^(-)_(3)-Na^(+)-Ca^(2+)、HCO^(-)_(3)-Na^(+)、SO_(4)^(2-)-HCO^(-)_(3)-Na^(+)和SO_(4)^(2-)-Cl^(-)-HCO^(-)_(3)-Na^(+)-Ca^(2+)为主.基于采集水样点附近的胡杨生长量的调查数据,于田县(阿日系马扎)幼龄胡杨的平均树高[(6.80±0.62)m]和成熟胡杨的平均胸径[(110.67±15.95)cm]高于其他地点;甘家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幼龄胡杨的平均胸径[(19.11±0.37)cm]和树冠[(5.12±0.43)m]高于其他地点;成熟胡杨在于田县(喀尔克)的平均树高[(22.40±4.13)m]和树冠[(15.52±1.63)m]高于其他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生境 胡杨林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氢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Kiyik废弃古河道天然胡杨林地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吐尔逊阿依.麦麦提依明 玛依古丽.库尔班 +5 位作者 马丽艳木.阿木东 米尔班古丽.阿卜杜如苏力 努斯热提古丽.安外尔 艾克拜尔.木哈塔尔 祖丽皮亚.玉努斯 艾尔肯.热合曼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1-934,共14页
【目的】研究新疆塔里木河中游的Kiyik废弃古河道天然胡杨林地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方法】从Kiyik废弃古河道胡杨林两个采样点(采样点I,采样点II)采集样品,采用LB、TSA和YPG等3种不同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并对它们进行16 S r ... 【目的】研究新疆塔里木河中游的Kiyik废弃古河道天然胡杨林地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方法】从Kiyik废弃古河道胡杨林两个采样点(采样点I,采样点II)采集样品,采用LB、TSA和YPG等3种不同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并对它们进行16 S r DNA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108株菌来自于采样点I,85株菌来自于采样点II,共分离纯化了不同表型的193株菌。16 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93株菌分别属于5个大类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59.6%,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占29.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7.3%,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占2.6%,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占1.6%,26个属,62个种。其中有34株菌的16 S r DNA相似率﹤98.0%,分别属于11个属的25个物种,是胡杨林本源的潜在新菌种。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34.3%)是采样点I中分离到的优势细菌属,而采样点II的优势细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54.1%)。芽孢杆菌属和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是两个采样点共有的属,在物种水平上仅有芽孢杆菌属的4个物种为两个采样点共有,而其他菌种仅发现于单个样点。【结论】在两个采样位点中分离到的可培养细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两个样点菌种分布的差异极显著。存在的潜在新细菌菌种资源较丰富,具有进一步发掘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yik河 胡杨林 可培养细菌 16S r DNA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林地灌溉支渠渠线的最佳选择
7
作者 龙步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2期73-74,共2页
淤积是胡杨林地引洪灌溉渠道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冲不於坡降”为引洪渠道坡降设计所要求。为此,支渠与干渠间的最大夹角可按α=arccos K/L计算。
关键词 胡杨林 引洪灌溉 干渠 支渠 渠线选择 最大夹角 坡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天然胡杨林柳脊虎天牛幼虫龄数划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少刚 李玉春 +7 位作者 王霞 巴依苏拉 鲍婉婷 李红霞 乔轶华 贾雨桥 陆鹏飞 程业森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1,共8页
柳脊虎天牛Xylotrechus namanganensis Heyden是危害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榆树Ulmus pumila L.等多种阔叶树的蛀干性害虫,2013年柳脊虎天牛被国家林业局列入“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因其隐蔽性极强,龄数划分十分困难。本... 柳脊虎天牛Xylotrechus namanganensis Heyden是危害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榆树Ulmus pumila L.等多种阔叶树的蛀干性害虫,2013年柳脊虎天牛被国家林业局列入“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因其隐蔽性极强,龄数划分十分困难。本研究通过在额济纳旗天然胡杨林区定期收集不同发育阶段的柳脊虎天牛幼虫,并选取体长、体宽、头壳宽度、触角孔间距、前胸背板宽度5项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利用频次分布图初步判定龄数,同时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柳脊虎天牛幼虫龄数可以划分为6龄,体宽、头壳宽度、触角孔间距、前胸背板均符合Dyar法则,测量值与龄数呈现显著的拟合关系。其中前胸背板宽(Y)与虫龄(X)的拟合度最高,回归方程为Y=0.5192e^(0.3782x)(r^(2)=0.9667),是幼虫龄数划分的最佳指标。本文对研究柳脊虎天牛发生规律及生物生态学特性,制定防治策略和预测预报害虫发生规律都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珍稀胡杨林保护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林 柳脊虎天牛 幼虫龄数 头壳宽 前胸背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9
作者 贾雨桥 王霞 +7 位作者 李玉春 巴依苏拉 鲍婉婷 李红霞 乔轶华 彭少刚 陆鹏飞 程业森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1-745,I0004-I0012,共24页
本研究调查了额济纳胡杨林昆虫资源现状,分析了昆虫群落多样性,为额济纳胡杨林昆虫资源建立数据基础和保护胡杨林提供生态学依据。于2023年5-7月,采用色板法、马氏网法、灯诱法、扫网法和糖醋液法,对额济纳天然和不同干扰类型胡杨林昆... 本研究调查了额济纳胡杨林昆虫资源现状,分析了昆虫群落多样性,为额济纳胡杨林昆虫资源建立数据基础和保护胡杨林提供生态学依据。于2023年5-7月,采用色板法、马氏网法、灯诱法、扫网法和糖醋液法,对额济纳天然和不同干扰类型胡杨林昆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昆虫标本182973头,隶属于12目170科793种,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昆虫为优势类群,且双翅目昆虫个体数量远大于其他目,占总个体数量的52.434%,其次是半翅目占21.134%。在天然胡杨林中,个体数量为优势类群的有半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个体数量表现为:过熟林>幼龄林>中龄林>衰亡林,中龄林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大,衰亡林大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最大,5月昆虫多样性指数最低,幼龄林中植食性昆虫的个体数量(16752头)和捕食性昆虫的个体数(6854头)最多。在不同干扰类型胡杨林中,个体数量为优势类群的有半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个体数量表现为:放牧区胡杨林>旅游区胡杨林>农田区胡杨林,放牧区胡杨林中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最大,5月昆虫多样性指数最低,放牧区胡杨林中植食性昆虫的个体数量(7846头)和捕食性昆虫的个体数量(4664头)最多。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额济纳胡杨林昆虫的种类、数量和群落的多样性,实时了解昆虫群落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管理胡杨林和害虫防治提供生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 胡杨林 昆虫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下游胡杨林土壤碳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殷一丹 鱼腾飞 +2 位作者 韩拓 谭天逸 陈小玲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4,共11页
荒漠河岸林土壤碳的分布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以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区域,通过采集20个胡杨林样地0~100 cm土层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无机碳(SIC)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0~100 cm SOC和SIC均值... 荒漠河岸林土壤碳的分布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以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区域,通过采集20个胡杨林样地0~100 cm土层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无机碳(SIC)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0~100 cm SOC和SIC均值分别为2.90 g·kg^(-1)和10.79 g·kg^(-1),SIC为SOC的3.72倍。(2)垂直方向上SOC和SIC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水平方向上从东河上段至下段SOC与SIC虽然均呈现减少趋势,但SIC总量仍大于SOC,说明SIC是干旱区内陆河下游土壤碳的主要赋存形式。(3)土壤理化性质对SOC的解释程度较高,而对SIC的解释程度较低。其中,土壤化学性质(EC、Na^(+)、SO_(4)^(2-)、Cl^(-)、Ca^(2+)、Mg^(2+)、K^(+))对SOC的影响程度最大。综上,黑河流域下游荒漠河岸林土壤碳库是以SIC为主,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土壤理化性质对SOC和SIC空间分异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碱性阳离子是影响SOC的主要因素,而土壤砂粒含量和容重是影响SIC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胡杨林 土壤碳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尔羌河引洪补水对流域三县核心胡杨林区效益影响研究
11
作者 木塔里甫·托和提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4期105-108,共4页
该研究针对叶尔羌河引洪补水对流域三县(柯坪县、阿瓦提县、泽普县)核心胡杨林区的效益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引洪补水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了淹灌面积及淹灌效率、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变化、胡杨植被生长情况、生态环境质量效益。... 该研究针对叶尔羌河引洪补水对流域三县(柯坪县、阿瓦提县、泽普县)核心胡杨林区的效益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引洪补水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了淹灌面积及淹灌效率、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变化、胡杨植被生长情况、生态环境质量效益。结果显示,引洪补水扩大了流域三县胡杨林区淹灌面积,提高了淹灌效率,使地下水埋深抬升,胡杨林覆盖度、固碳能力、植被叶面积指数及植被景观指数均有所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效益显著。然而,当前仍存在局部生态引水配套工程建设滞后、联动协商机制与生态输水监管考核不完善等问题。为提升效益,建议加快重点生态输水调控设施建设,加强联动并强化考核,以确保生态输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洪补水 胡杨林 质量效益 效益影响 叶尔羌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林业生态环境中的木垒胡杨林群落特征研究
12
作者 张琴 李倩 单奇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对新疆林业生态环境中木垒胡杨林群落的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胡杨林群落的相似度变化趋势,通过个体数对数和失稳率研究胡杨林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多样性特征中,中、下游区域临界点的胡杨林群落丰富度最高,中游区域的丰富... 对新疆林业生态环境中木垒胡杨林群落的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胡杨林群落的相似度变化趋势,通过个体数对数和失稳率研究胡杨林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多样性特征中,中、下游区域临界点的胡杨林群落丰富度最高,中游区域的丰富度最小;生态输水前,下游区域的胡杨林群落均匀度指数最小,中游区域的均匀度指数最大,生态输水后,中、下游区域临界点处的均匀度指数最大,下游区域的均匀度指数最小;生态输水后的物种多样性高于生态输水前的物种多样性,下游区域的物种多样性受生态输水的影响较小;在相似性特征中,Jaccard指数和Sorenson指数在不同区域内的变化趋势相似;在胡杨林结构与动态特征中,胡杨林种群在上游区域中的数量较多,种群的个体数与高度级呈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环境 木垒胡杨林群落 Sorenson指数 Jaccard指数 失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胡杨林核心区退耕地初始年土壤及植被养分特征数值分析
13
作者 张优 刘茂秀 +3 位作者 史军辉 王新英 艾吉尔·阿不拉 张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9-707,共9页
【目的】研究塔河中下游胡杨林核心区退耕地初始年土壤和植被的养分特征,为胡杨林公益林核心区退耕地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支撑数据。【方法】以塔河中下游胡杨林核心区退耕地初始年的土壤和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S”形布点法、野外标准木... 【目的】研究塔河中下游胡杨林核心区退耕地初始年土壤和植被的养分特征,为胡杨林公益林核心区退耕地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支撑数据。【方法】以塔河中下游胡杨林核心区退耕地初始年的土壤和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S”形布点法、野外标准木全株收割法、多点混合方法分别采集植被和土壤样品,结合室内测定植被和土壤养分特征数值进行分析。【结果】(1)土壤养分含量和植被营养成分积累量均集中分布在Ⅳ区和Ⅴ区。(2)土壤垂直深度上,养分集中在表层土壤,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依次递减,但是在60~100 cm土层处,呈现小幅增加。不同样地与不同土层深度之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3)不同样地中残存棉花(棉秆、根系)及草本植物中全N、全P、全K、有机碳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退耕地初始年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有利于荒漠植被群落的生长和发育,提高群落演替速率,有利于塔河胡杨林退耕地植被恢复与环境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生态过渡带植被恢复与区域生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林 退耕地 初始年 养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腹地达里雅布依绿洲胡杨林健康评价
14
作者 崔传登 师庆东 +3 位作者 李想 史浩伯 万彦博 李鼎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4-1141,共8页
【目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的普遍退化严重威胁着干旱区绿洲的生态安全,因此,摸清胡杨林的健康状况,对胡杨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沙漠腹地达里雅布依绿洲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区域内68个典型样地进行野外调查... 【目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的普遍退化严重威胁着干旱区绿洲的生态安全,因此,摸清胡杨林的健康状况,对胡杨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沙漠腹地达里雅布依绿洲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区域内68个典型样地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从森林生产力、森林群落结构和生境因子指标等方面选取了17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构建适用于该区域胡杨林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计算森林健康指数,综合评价该地区胡杨林的健康状况。【结果】①达里雅布依绿洲胡杨林整体森林健康状况较差,有29.4%处于不健康状态,33.8%处于中健康状态,30.9%处于亚健康状态,5.9%处于健康状态。地下水埋深、全氮、郁闭度、Simpson指数以及Shannon-Wiener指数是影响森林健康程度的主要因子。②达里雅布依绿洲胡杨林中,深地下水埋深森林健康指数显著低于浅地下水埋深和中地下水埋深(P<0.05),森林健康水平相对较低。浅地下水埋深森林健康水平相对较高。整体来看,不同地下水埋深森林健康指数:浅地下水埋深(0.65)>中地下水埋深(0.45)>深地下水埋深(0)。③在达里雅布依绿洲不同区域胡杨林中,北部胡杨林的森林健康指数显著低于中部和南部,显示出较低的健康水平,南部森林健康水平相对较高。从北部、中部到南部,森林健康指数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各区域森林健康指数:南部(0.61)>中部(0.58)>北部(−0.01)。【结论】达里雅布依绿洲整体胡杨林健康水平较差,地下水位越浅,胡杨健康指数就越高,不同区域中,从南部、中部到北部胡杨林健康指数呈现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健康评价 胡杨林 达里雅布依绿洲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胡杨林春尺蠖飞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丽丽 王雨 +2 位作者 斯琴 王秀梅 江振斌 《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近年来,春尺蠖在新疆天然胡杨林中呈多发、高发态势,对天然胡杨林造成严重威胁。为有效防治胡杨林中春尺蠖,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始采用飞防法防治。本文从飞防工作实践中总结出胡杨林春尺蠖飞防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飞防防效的措施,... 近年来,春尺蠖在新疆天然胡杨林中呈多发、高发态势,对天然胡杨林造成严重威胁。为有效防治胡杨林中春尺蠖,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始采用飞防法防治。本文从飞防工作实践中总结出胡杨林春尺蠖飞防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飞防防效的措施,以期为今后胡杨林春尺蠖飞防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胡杨林 春尺蠖 飞防 存在的问题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土壤盐分离子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胡杨林分因子的影响
16
作者 莫治新 韦良焕 侯春蕾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7,共8页
为了明确叶尔羌河流域上游段(莎车县段)、中游段(麦盖提县段)和下游段(夏河林场段)土壤盐分对胡杨生长的限制程度,对胡杨林分因子(密度、冠幅、树高、盖度、胸径)进行野外调查,并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利用SPSS20.0和Canoco5.0软件对土壤盐... 为了明确叶尔羌河流域上游段(莎车县段)、中游段(麦盖提县段)和下游段(夏河林场段)土壤盐分对胡杨生长的限制程度,对胡杨林分因子(密度、冠幅、树高、盖度、胸径)进行野外调查,并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利用SPSS20.0和Canoco5.0软件对土壤盐分离子和胡杨林分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分析和RDA排序分析,明确土壤盐分离子空间分布特征对胡杨林分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不同河段不同土壤深度的盐分离子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表层(0~20 cm)土壤总盐以及Cl^(-)、SO_(4)^(2-)、Ca^(2+)、Mg^(2+)和K^(+)+Na^(+)盐分离子的含量均显著高于20 cm以下各层.土壤盐分离子间存在相关性,其中SO_(4)^(2-)、Ca^(2+)、Mg^(2+)和总盐均与Cl^(-)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Mg^(2+)与SO_(4)^(2-)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K^(+)+Na^(+)和总盐均与SO_(4)^(2-)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总盐与Ca^(2+)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K^(+)+Na^(+)与Mg^(2+)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总盐与Mg^(2+)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总盐与K^(+)+Na^(+)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胡杨林分因子的分布特征为密度、盖度和胸径是下游>中游>上游,树高和冠幅是上游>下游>中游;密度在上游属中等强度变异,在中游和下游的变异程度较弱;胸径在中游和下游属于中等强度变异,上游变异程度较小;胡杨盖度、株高和冠幅在上游、中游及下游的变异程度均较低.胡杨林分因子间具有相关性,其中密度与盖度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株高与胸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冠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胸径与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80~100 cm Ca^(2+)、60~80 cm K^(+)+Na^(+)和20~40 cm SO_(4)^(2-)是胡杨林分因子特征的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河 胡杨林分因子 土壤盐分离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州县胡杨林退化原因及保护措施
17
作者 范伟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6期205-207,共3页
近年来,甘肃省瓜州县胡杨林退化问题逐渐加重。为有效遏制胡杨林退化趋势,保护和恢复其生态功能,分析导致退化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导致水源减少、土壤盐渍化及养分失衡、人为干扰与利用压力、病虫害侵袭等,提出优化水资源配置;改良土壤... 近年来,甘肃省瓜州县胡杨林退化问题逐渐加重。为有效遏制胡杨林退化趋势,保护和恢复其生态功能,分析导致退化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导致水源减少、土壤盐渍化及养分失衡、人为干扰与利用压力、病虫害侵袭等,提出优化水资源配置;改良土壤,恢复植被;构建科学管理制度;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林 退化 水资源配置 土壤改良 甘肃省瓜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胡杨林生态修复 改善阿瓦提生态环境
18
作者 张文强 《新疆林业》 2024年第6期13-15,共3页
近年来,阿瓦提县大力开展胡杨林生态修复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积极争取生态补水指标,建立健全定期补水机制,持续推动林区生态环境向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阿瓦提县胡杨林生态修复基本情况阿瓦提县地处... 近年来,阿瓦提县大力开展胡杨林生态修复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积极争取生态补水指标,建立健全定期补水机制,持续推动林区生态环境向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阿瓦提县胡杨林生态修复基本情况阿瓦提县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现有公益林总面积15.94万公顷(239.1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7.78万公顷(116.69万亩),地方公益林面积8.16万公顷(122.42万亩);天然林活立木总蓄积85.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林 林区生态 阿瓦提县 生态环境 天山南麓 生态修复 森林覆盖率 活立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金色胡杨林发展的一些思考
19
作者 刘桐 满多清 《甘肃林业》 2024年第5期21-22,共2页
胡杨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特有的森林资源,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因其具有抗风沙、耐干旱、耐盐碱等特性,自古以来以荒漠河岸林著称,形成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为维护绿洲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防沙止漠、保持水土、减缓土壤水分蒸... 胡杨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特有的森林资源,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因其具有抗风沙、耐干旱、耐盐碱等特性,自古以来以荒漠河岸林著称,形成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为维护绿洲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防沙止漠、保持水土、减缓土壤水分蒸发及抑制土地盐渍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潜在的遗传多样性、生态作用与文化旅游价值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特别是深秋季节树叶由绿变成金黄色,形成金色林带,观赏价值高。近年来,通过天然胡杨林保护与人工林发展,西北地区的胡杨林已成为季节性旅游热点,如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金色胡杨林,河西黑河流域的金塔与内蒙古额济纳的胡杨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林 深秋季节 土壤水分蒸发 森林资源 土地盐渍化 绿洲生态系统 塔里木河流域 内陆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干旱区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生态耗水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瑞文 赵成义 +2 位作者 王丹丹 施枫芝 郑金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0-278,共9页
以极端干旱区胡杨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和胡杨生态耗水特征。结果表明:HYDRUS-1D模型对极端干旱区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和蒸散发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和生态... 以极端干旱区胡杨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和胡杨生态耗水特征。结果表明:HYDRUS-1D模型对极端干旱区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和蒸散发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和生态耗水变化差异明显。随着下垫面水分条件趋于湿润,土壤水分含量和湿润锋入渗深度均出现增加,入渗深度分别达到100,120,150cm。下垫面水分条件改变导致土壤水分存蓄情况发生变化。下垫面水分补给增加的同时胡杨林蒸散发呈明显增加,其中植被蒸腾增加显著。随着水分条件逐渐湿润植被蒸腾占总蒸散比例由55%升至65%。研究显示,随着下垫面水分条件逐渐湿润,极端干旱区胡杨林生态耗水量逐渐增加,其中植物蒸腾消耗是造成水分耗散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林地 HYDRUS-1D模型 土壤水分变化 水分条件 蒸散发耗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