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迅与胡应麟的学术联系 |
张杰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
|
胡应麟“格以代降”说的诗学意义与文化意义 |
王明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3
|
胡应麟典藏学理论探析 |
吕斌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胡应麟与王世贞的关系考论 |
王明辉
刘俭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5
|
胡应麟生平考辨三题 |
王嘉川
|
《保定学院学报》
|
2009 |
0 |
|
6
|
中国古代自传文学中的仕与隐——以白居易、胡应麟为例 |
许菁频
|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0 |
|
7
|
胡应麟在中国文献史研究上的贡献 |
谢灼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6 |
1
|
|
8
|
《诗薮》中胡应麟宋元诗观之比较 |
毋云潇
|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1 |
0 |
|
9
|
《诗薮》撰年新证 |
陈卫星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6 |
4
|
|
10
|
杜甫《赠花卿》浅解 |
吴明贤
|
《杜甫研究学刊》
|
1998 |
3
|
|
11
|
关于《诗薮》创作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
王明辉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12
|
由鲁迅对唐传奇之评述察其小说观及影响 |
刘克敌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3
|
试论《诗薮》体例对文学史写作的意义 |
王明辉
|
《阴山学刊》
|
2004 |
2
|
|
14
|
《诗薮》的体制特点及理论特色 |
王明辉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5
|
《登高》究竟表现什么精神?——兼论“潦倒”的两重意义 |
赵晓晖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6
|
强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 |
程千帆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2 |
15
|
|
17
|
元明文学史观散论 |
郭英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18
|
大历诗坛上一支独异的花朵——论韦应物诗歌的艺术特征 |
沈文凡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5
|
|
19
|
关于私人藏书家的分类 |
程焕文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
1985 |
5
|
|
20
|
杜甫与花卿──杜甫《赠花卿》《戏作花卿歌》解释商榷 |
户崎哲彦
陆建林
|
《杜甫研究学刊》
|
199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