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各布森语言诗学与胡塞尔现象学哲学 被引量:3
1
作者 江飞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8,共5页
在20世纪初反心理主义语言学研究的背景下,罗曼·雅各布森借鉴胡塞尔的整体性、意向性、意义等现象学哲学理论,应用于自己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中,并以这种语言学理论应用于文学研究,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象学结构主义语言诗学。... 在20世纪初反心理主义语言学研究的背景下,罗曼·雅各布森借鉴胡塞尔的整体性、意向性、意义等现象学哲学理论,应用于自己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中,并以这种语言学理论应用于文学研究,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象学结构主义语言诗学。作为一位应用型语言理论研究者,雅各布森结合具体的语言现象、文学文本来实践和阐扬胡塞尔现象学思想,变抽象为具象,融哲学于诗学,正是其结构主义语言诗学的独特价值和成功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曼·雅各布森 语言诗学 胡塞尔现象学 整体性 意向性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研究
2
作者 倪梁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3,共1页
[主持人语]虽然已经时隔一个世纪,胡塞尔现象学的思想资源也还远未穷尽,无论就其深度而言,还是就其广度而言。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是在这个方向上的继续探究和发掘,其内容和主题分别涉及现象学的语言哲学、空间现象学、静态结构现... [主持人语]虽然已经时隔一个世纪,胡塞尔现象学的思想资源也还远未穷尽,无论就其深度而言,还是就其广度而言。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是在这个方向上的继续探究和发掘,其内容和主题分别涉及现象学的语言哲学、空间现象学、静态结构现象学、历史现象学,借此可以管窥胡塞尔的巨大思想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现象学研究 历史现象学 思想资源 语言哲学 静态结构 主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学校动作技能教学的胡塞尔现象学诠释
3
作者 钱明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0-13,共4页
动作技能的习得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无视职业活动价值与意义的存在,强调动作技能机械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致使教学活动陷入"人"被工具化的误区。从胡塞尔现象学诠释职校... 动作技能的习得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无视职业活动价值与意义的存在,强调动作技能机械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致使教学活动陷入"人"被工具化的误区。从胡塞尔现象学诠释职校动作技能教学,则需要回到事实本身,关注生命在场,追求实践智慧,从而彰显出"人"的存在意义,回归教育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动作技能教学 胡塞尔现象学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尚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8-62,共5页
现象学,作为20世纪西方一种普遍哲学运动的名称,从广义上说,是指在无任何前提的条件下,对任何所给的对象进行描述性研究.作为一场哲学运动,它现在已远离了创造人的初衷,从思辨走向现实. 当代现象学运动的奠基人是艾德蒙特·胡塞尔(E... 现象学,作为20世纪西方一种普遍哲学运动的名称,从广义上说,是指在无任何前提的条件下,对任何所给的对象进行描述性研究.作为一场哲学运动,它现在已远离了创造人的初衷,从思辨走向现实. 当代现象学运动的奠基人是艾德蒙特·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思维方式 哲学运动 意向活动 现象学运动 现象学描述 心理学 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 直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历史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单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79,325,共11页
历史问题在胡塞尔晚年获得中心位置,通过胡塞尔早期对人格主义的现象学分析以及静态现象学立场的阐述,揭示胡塞尔的历史现象学在早期就有其根基和发端。但唯有从发生现象学来展示胡塞尔提出历史性问题的真正意图和意涵,澄清内在历史性... 历史问题在胡塞尔晚年获得中心位置,通过胡塞尔早期对人格主义的现象学分析以及静态现象学立场的阐述,揭示胡塞尔的历史现象学在早期就有其根基和发端。但唯有从发生现象学来展示胡塞尔提出历史性问题的真正意图和意涵,澄清内在历史性作为历史现象学的基石,并从观念化与历史意义的原促创来阐释历史现象学的意涵,同时基于这样的发生现象学立场阐明胡塞尔历史目的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 胡塞尔历史现象学 目的论 观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胡塞尔现象学“直观”视角看旅游的本质
6
作者 邓勇勇 魏向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3-168,共16页
本质直观作为一种哲学方法,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哲学生涯。文章回顾了学术界关于旅游本质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评述。阐述了“直观”旅游的发生原理,构建了本质直观的7个步骤:“悬搁”旅游经验事实、选择一次典... 本质直观作为一种哲学方法,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哲学生涯。文章回顾了学术界关于旅游本质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评述。阐述了“直观”旅游的发生原理,构建了本质直观的7个步骤:“悬搁”旅游经验事实、选择一次典型的旅游体验、进行意识的自由想象、整合意识中的旅游体验、形成新的旅游体验摹本、聚焦旅游体验的感知和情感以及逐层地精神递推,并以此展开旅游本质的实践操作。在胡塞尔现象学“直观”视角下,旅游本质的确立不仅与研究者“直观”能力相关,也需要与他者进行深入交流,才能得以澄清并最终形成共识。借助“直观”,文章提出了旅游本质是“自在生活”的观点,阐述了本质直观对于旅游的启示意义,以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观察和反思当前旅游研究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本质 胡塞尔现象学 本质直观 现象学方法 旅游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塞尔现象学中主体性主题的含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崔伟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58-64,共7页
在胡塞尔为他的《观念Ⅰ》所作的说明性评述中,把现象学称为“纯粹的和先验的现象学”,并认为这门崭新科学所涉及和努力达到的是“先验主体性”领域。因此,人们似乎有很充分的理由把现象学看成一种主体性哲学并将它归入笛卡尔以来的欧... 在胡塞尔为他的《观念Ⅰ》所作的说明性评述中,把现象学称为“纯粹的和先验的现象学”,并认为这门崭新科学所涉及和努力达到的是“先验主体性”领域。因此,人们似乎有很充分的理由把现象学看成一种主体性哲学并将它归入笛卡尔以来的欧洲主体主义传统。 确实,胡塞尔在几乎每一部作品中都强凋了他的思考与近代主体性主题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现象学还原 心理主义 先验主体性 《逻辑研究》 唯我论 纯粹自我 实在对象 心理学 明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塞尔现象学的根本观点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克汀 《学术研究》 1981年第3期63-71,共9页
在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在研究某一哲学流派(例如说,胡塞尔现象学)时,怎样正确地处理对它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具体观点的全面分析,掌握与抓住它的根本的、本质的观点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之一。本文是意图通过对胡塞尔现... 在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在研究某一哲学流派(例如说,胡塞尔现象学)时,怎样正确地处理对它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具体观点的全面分析,掌握与抓住它的根本的、本质的观点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之一。本文是意图通过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全面具体观点和根本观点的掌握来阐明在现代西方哲学某一流派的研究工作中,怎样正确地把掌握全面具体观点与抓住根本观点紧密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现象学运动 现象学还原 唯心主义 先验现象学 现代西方哲学 理论体系 观点 十九世纪 自然科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茨现象社会学与胡塞尔现象学
9
作者 谷雨 谢东伟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43-44,15,共3页
在一九九0年第七期《国外社会科学情况》中,我们着重介绍了日本学者横山宁夫对'舒茨现象学社会学与韦伯理解社会学'关系的研究。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产生,不仅受韦伯理解社会学的影响,而且还受胡塞... 在一九九0年第七期《国外社会科学情况》中,我们着重介绍了日本学者横山宁夫对'舒茨现象学社会学与韦伯理解社会学'关系的研究。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产生,不仅受韦伯理解社会学的影响,而且还受胡塞尔后期现象学的影响。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哲学基础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他在胡塞尔现象学和韦伯理解社会学之间起着一种桥梁作用。即他在吸收韦伯理解社会学的一些观点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茨 胡塞尔现象学 社会学传统 现象社会学 宁夫 国外社会科学 知识社会学 社会事实 七期 社会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10
作者 成龙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10-12,21,共4页
胡塞尔现象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成龙胡塞尔现象学对欧洲哲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英美分析哲学都产生了强烈影响。它为当今西方人文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试图通过对现象学与现代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几大哲学流派之间逻辑关系... 胡塞尔现象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成龙胡塞尔现象学对欧洲哲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英美分析哲学都产生了强烈影响。它为当今西方人文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试图通过对现象学与现代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几大哲学流派之间逻辑关系来说明这一问题。一从“现象”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哲学 胡塞尔现象学 分析哲学 人文哲学 逻辑关系 哲学流派 现代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对于胡塞尔现象学的继承和更新
11
作者 罗克汀 《学术研究》 1986年第4期74-80,共7页
本文意图从认识论、反科学思潮及与此二者相结合的人道主义思潮上,阐明从胡塞尔(德1859~1988)的现象学的人道主义到海德格尔(德1899—1976)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演变。后者对前者既有继承也有更新。一从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演变为... 本文意图从认识论、反科学思潮及与此二者相结合的人道主义思潮上,阐明从胡塞尔(德1859~1988)的现象学的人道主义到海德格尔(德1899—1976)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演变。后者对前者既有继承也有更新。一从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演变为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认识论,其继承性主要表现在海德格尔把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彻底反理性主义化,发展成为一种更加彻底的反理性主义的认识论。第一,海德格尔把现象学的本质论的认识论演变为存在主义的存在论的认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胡塞尔现象学 人道主义 认识论 存在主义哲学 形而上学 反理性主义 反科学思潮 主要表现 绝对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世英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共9页
作为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者和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黑格尔为世界哲学史留下了极为丰硕的遗产。如果从历史效应的角度看,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无疑是这其中最重要也最具当代相关性的一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精神现象... 作为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者和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黑格尔为世界哲学史留下了极为丰硕的遗产。如果从历史效应的角度看,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无疑是这其中最重要也最具当代相关性的一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黑格尔的圣经”。因此,凡是希望挖掘黑格尔哲学活的精神的哲学家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目光投向《精神现象学》。狄尔泰、卢卡奇、海德格尔、柯热夫、伊波利特、马尔库塞、阿多诺、伽达默尔……许多彪炳史册的20世纪大哲学家在自己思想发展的重要时刻都曾深入研究、解读过《精神现象学》,并留下极具哲学价值的文献,这就使得《精神现象学》具有了一种明确的当代相关性。这在黑格尔全部哲学遗产中是极为独特的。为了纪念《精神现象学》出版200周年,本刊特别编发了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先生的《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文。张先生是我国当代最重要的黑格尔哲学专家,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黑格尔哲学研究。早在1962年,他就出版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述评》一书,并在2001年出版了《自我实现的历程》,对《精神现象学》进行详细的导读与诠释。在本文中,张先生围绕“面向事情本身”这一口号,对《精神现象学》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关系这一重大然而长期少有人问津的课题进行了重新审理。张先生的研究结论及其面对哲学史的态度,是发人深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哲学 胡塞尔现象学 源头 世界哲学史 传统形而上学 哲学家 百科全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与动感——论胡塞尔与普凡德尔的西费尔德会面之现象学意义
13
作者 陈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1,共12页
在与普凡德尔探讨感知难题的西费尔德会面中,胡塞尔获得了超越论还原的观念。基于这一观念,感知难题被表述为如何理解感知对象固持的同一性与感觉的流动的杂多性之间的统一。胡塞尔对这一感知难题的研究使感知现象学获得一个全新的研究... 在与普凡德尔探讨感知难题的西费尔德会面中,胡塞尔获得了超越论还原的观念。基于这一观念,感知难题被表述为如何理解感知对象固持的同一性与感觉的流动的杂多性之间的统一。胡塞尔对这一感知难题的研究使感知现象学获得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动感构造。动感是身体运动被还原后的感觉,它作为自身并不展示而在功能上使得其他感觉展示出来的特殊感觉具有三个组成部分:动感组元、图像组元和联结这两者的动机引发。动感组元是时间性的流动,贯穿于其中的是纵意向性,图像组元是感觉内容的延展,贯穿于其中的是横意向性,两者通过"如果-那么"的动机引发规则结合成唯一的一条意识流。动感构造处在发生构造之最底层,只有通过动感,感性领域的构造才得以可能,进而,感性对象以及其他经验的构造才得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普凡德尔 动感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塞尔知觉现象学中的“动觉”理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员 靳铁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61,共7页
胡塞尔认为动觉虽然不参与知觉事物的直接构成,但却在每一种知觉行为当中均有动觉的间接参与。动觉是一种预先感知,没有动觉的参与,任何一种知觉行为都是不可能的。在事物感知当中,动觉同时还是空间构成的根据。作为哲学概念的动觉,并... 胡塞尔认为动觉虽然不参与知觉事物的直接构成,但却在每一种知觉行为当中均有动觉的间接参与。动觉是一种预先感知,没有动觉的参与,任何一种知觉行为都是不可能的。在事物感知当中,动觉同时还是空间构成的根据。作为哲学概念的动觉,并不考察动觉的生物学过程,而是着重探讨在动觉之上人类的主体性及其超越性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动觉 知觉 空间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现象学本体论的演变——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研究之三
15
作者 罗克汀 《文史哲》 1985年第4期86-93,共8页
胡塞尔现象学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创立的,它的主要标志是《逻辑研究》一书的出版(两卷集,第一卷出版于1900年,第二卷出版于1901年)。本世纪的二十年代,现象学进入了成熟时期。从这个时期开始,现象学的发展分开两条道路:一方面是... 胡塞尔现象学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创立的,它的主要标志是《逻辑研究》一书的出版(两卷集,第一卷出版于1900年,第二卷出版于1901年)。本世纪的二十年代,现象学进入了成熟时期。从这个时期开始,现象学的发展分开两条道路:一方面是从成熟时期的现象学发展为晚期现象学,另一方面是从现象学演变为存在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运动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胡塞尔现象学 存在主义本体论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主观唯心主义 现象学本体 客观唯心主义 成熟时期 存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塞尔的流形概念——以空间流形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单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42,共5页
胡塞尔早在前现象学时期就专注于数学的哲学基础探察,指明数学意义上的流形概念需要哲学上的彻底阐明,而不是从纯形式概念本身阐明。正是在扩展黎曼流形概念基础上,经由现象学还原,胡塞尔开启其空间现象学基本思路,甚而也展示其现象学... 胡塞尔早在前现象学时期就专注于数学的哲学基础探察,指明数学意义上的流形概念需要哲学上的彻底阐明,而不是从纯形式概念本身阐明。正是在扩展黎曼流形概念基础上,经由现象学还原,胡塞尔开启其空间现象学基本思路,甚而也展示其现象学起源的一般引导线索。借此空间流形概念成为其空间哲学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恰是对空间流形的探讨,借助于观念直观和理念化来表明空间构造不同层阶的现象学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 空间 胡塞尔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中的胡塞尔--专栏导语
17
作者 张任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119,共2页
1933年,胡塞尔的晚年助手欧根·芬克(E.Fink)发表长文《当下批判中的埃德蒙德·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回应了新康德主义者对胡塞尔思想的批判。在这篇得到胡塞尔本人首肯的论文末尾,芬克表明,被误解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宿命,其根... 1933年,胡塞尔的晚年助手欧根·芬克(E.Fink)发表长文《当下批判中的埃德蒙德·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回应了新康德主义者对胡塞尔思想的批判。在这篇得到胡塞尔本人首肯的论文末尾,芬克表明,被误解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宿命,其根源在于它所包含的超越论幻象。2017年,丹麦现象学家丹·扎哈维(D.Zahavi)在《胡塞尔的遗产》序言中感叹,即便胡塞尔研究已经非常出色,仍不能避免对其思想的基本误解,而这些误解严重阻碍了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目标与抱负的合理把握。他建议,为了切实评估胡塞尔思想的价值,我们应该追问:“胡塞尔现象学对21世纪的哲学是否仍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新康德主义 现象学哲学 超越论 埃德蒙德·胡塞尔 核心目标 芬克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塞尔:意识本质的结构
18
作者 赵汀阳 《文史哲》 1987年第3期83-89,共7页
胡塞尔对建立一种作为科学的哲学怀着纯真而真诚的向往。在他看来,科学的哲学虽然不同于经验科学,但它也拥有一个属于它的合理的研究对象,这就是“本质”。要把握“本质”就必须放弃“自然态度”,实行现象学的“悬搁”,“使属于自然态... 胡塞尔对建立一种作为科学的哲学怀着纯真而真诚的向往。在他看来,科学的哲学虽然不同于经验科学,但它也拥有一个属于它的合理的研究对象,这就是“本质”。要把握“本质”就必须放弃“自然态度”,实行现象学的“悬搁”,“使属于自然态度的本质的一般断言失去作用”。而“悬搁”之后留下来的“现象学剩余”便是现象学的内容,便是“本质”。显然,“本质”就是意识的本质,因为,自在的自然世界没有本质,断言自在之物具有本质便必然包含矛盾:我们不能谈论意识之外的本质。因此,现象学就是对意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现象学反思 意向行为 意向性关系 意识行为 自然态度 感觉材料 心理过程 研究对象 经验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庄道论的三重视域及其与现象学直观的可能对话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义民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2-114,共3页
中文"道"字隐含有一个本源性含义——观看,在《老子》文本中"道"有"徼道"、"妙道"和"玄道"三种不同层次但又内在统一的含义。老庄的玄道就是一个构造世界万物的现象学视域意识。同时... 中文"道"字隐含有一个本源性含义——观看,在《老子》文本中"道"有"徼道"、"妙道"和"玄道"三种不同层次但又内在统一的含义。老庄的玄道就是一个构造世界万物的现象学视域意识。同时,借助于胡塞尔的本质直观,我们可以在"道"的世界中不停地发现、创造新的世界,一个超越了自然世界的真、善、美的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胡塞尔现象学 本质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结构的反思与现象学本体论的形成——萨特早期思想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涂成林 《浙江学刊》 1986年第5期110-114,59,共6页
胡塞尔通过分析纯粹意识的本质结构,建立了一门先验现象学本体论;萨特则重新考察意识结构,对现象学本体论作了一番改造与更新。这是一个几乎为人们所忽视、而又在理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形成发展中十分关键的问题。下面,我想以萨特最早... 胡塞尔通过分析纯粹意识的本质结构,建立了一门先验现象学本体论;萨特则重新考察意识结构,对现象学本体论作了一番改造与更新。这是一个几乎为人们所忽视、而又在理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形成发展中十分关键的问题。下面,我想以萨特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自我的超越性》为蓝本,考察萨特与胡塞尔论述纯粹意识的差异与得失,来探讨萨特哲学转变的内在理论契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纯粹意识 现象学本体 先验自我 意识结构 思想研究 先验现象学 超越性 本体论 意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