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血管瘤分期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冯亮 罗鸣 +1 位作者 邹音 柯江维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浓度来判断血管瘤是处于增生期还是消退期,为临床确定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个临床检测手段。方法本组40例血管瘤患儿,其中20例增生期,20例消退期,;阴性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粘...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浓度来判断血管瘤是处于增生期还是消退期,为临床确定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个临床检测手段。方法本组40例血管瘤患儿,其中20例增生期,20例消退期,;阴性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浓度。结果对测得的I-CAM-1浓度通过SPSS软件统计分析,发现血管瘤增生期的ICAM-1显著高于消退期和阴性对照组,而消退期血管瘤和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别没有显著意义。结论血清ICAM-1测定对于血管瘤的分期诊断是无创、有效的方法,可推荐为血管瘤术前分期诊断和治疗的辅助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诊断 胞间粘附分子1/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玉琴 沈燕 +2 位作者 王春华 李锋 张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9-335,共7页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维生素D37MU·kg-1ip1次制备大鼠AS模型。造模12周后治疗性ig给予TSG30,60和120mg·kg-1·d-1。给药6周后,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维生素D37MU·kg-1ip1次制备大鼠AS模型。造模12周后治疗性ig给予TSG30,60和120mg·kg-1·d-1。给药6周后,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主动脉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主动脉ICAM-1和VCAM-1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S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提高,主动脉ICAM-1,VCAM-1及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TSG给药6周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对主动脉ICAM-1,VCAM-1及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TSG对大鼠实验性AS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动脉粥样硬化 粘附分子1 血管细粘附分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对肾小球内皮细胞表达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启河 陈香美 +2 位作者 傅博 叶一舟 于力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5-167,共3页
观察体外培养的肾小球内皮细胞(GEC)表面原位形成纤维蛋白凝胶对GEC表达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结果:85%~93%在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的GEC表达ICAM-1阳性。纤维蛋白显著促进... 观察体外培养的肾小球内皮细胞(GEC)表面原位形成纤维蛋白凝胶对GEC表达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结果:85%~93%在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的GEC表达ICAM-1阳性。纤维蛋白显著促进GEC表达ICAM-1(P<0.01),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放线菌酮和放线菌素D均可阻断纤维蛋白诱导的ICAM-1表达增强,Northern杂交显示,纤维蛋白刺激GEC4h可诱导ICAM-1mRNA的表达增强。立止血催化形成的des-AA-纤维蛋白与凝血酶催化形成的des-AABB-纤维蛋白对GEC表达ICAM-1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且肝素对纤维蛋白介导的ICAM-1表达增强没有阻抑作用。说明纤维蛋白促进GEC表达I-CAM-1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与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 纤维蛋白 粘附分子-1 内皮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宋水江 闻树群 黄鉴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 - 1(s ICAM- 1)的含量变化 ,探讨其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 5 5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 s ICAM- 1含量变化 ,并与 32例非脑梗死疾病患者和 30例...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 - 1(s ICAM- 1)的含量变化 ,探讨其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 5 5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 s ICAM- 1含量变化 ,并与 32例非脑梗死疾病患者和 30例正常健康者血清 s ICAM- 1含量比较。结果 :1脑梗死患者无论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其血清s ICAM- 1含量 [分别为 (766± 179) μg/ L和 (60 2± 15 5 ) μg/ L]均较两对照组 [分别为 (5 30± 77) μg/ L和 (5 2 1± 116)μg/ L]明显升高 (P<0 .0 1) ;2脑梗死急性期血清 s ICAM- 1含量与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r=0 .2 85 ,P<0 .0 5 ) ,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呈负相关 (r=- 0 .333,P<0 .0 5 ) ;3脑皮质梗死组与基底节区梗死组间血清 s ICAM- 1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分别为 (773± 178) μg/ L和 (75 8± 183) μg/ L;4脑梗死伴有高血压组与不伴高血压组间血清 s ICAM- 1含量差异亦无显著性 (P>0 .0 5 ) ,分别为 (774± 189) μg/ L和 (75 4± 165 ) μg/ L。结论 :ICAM- 1通过炎症性白细胞变化机制参与了脑梗死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 ;急性期时测定血清 s ICAM- 1含量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发作的一个指标 ;脑梗死时血清 s ICAM- 1的浓度变化与病灶部位和有无高血压关系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诊断 粘附分子-1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高水平表达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万云乐 郑树森 +2 位作者 吴丽花 张文瑾 周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 6、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在稳定存活的肝移植受者血清中的表达程度。方法 :ELISA法检测 2 2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和 12例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 - 6、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 6、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在稳定存活的肝移植受者血清中的表达程度。方法 :ELISA法检测 2 2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和 12例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 - 6、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T细胞表型。同时对近期 6例临床原位肝移植病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肝移植病人外周血CD3+ 、CD4 + 、CD8+ 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 + /CD8+ 比值与正常人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 0 5 ) ,但肝移植组CD3+ CD2 5 + T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P <0 . 0 5 )。白细胞介素 - 6、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水平肝移植组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5 )。近期 6例临床原位肝移植病例血清白细胞介素 - 6、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水平的动态观察 ,未发现规律性变化。结论 :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参与了肝移植后效应T细胞的活化过程 ,肿瘤坏死因子 -α和白细胞介素 - 6则可能分别介导了对移植物的免疫损伤和修复。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 6、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在稳定存活的肝移植受者血清中的表达程度。方法 :ELISA法检测 2 2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和 12例正常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白细介素6 粘附分子1 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细胞间粘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弘 沈茜 +3 位作者 章同华 郑兴 秦永文 张国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95-597,共3页
应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 45min ,再灌注 2 4h) ,观察抗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单抗对心肌坏死面积、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结果表明 ,实验组心肌梗死范围 (19 2 5 %±5 6 1% )与手术对照组 (3... 应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 45min ,再灌注 2 4h) ,观察抗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单抗对心肌坏死面积、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结果表明 ,实验组心肌梗死范围 (19 2 5 %±5 6 1% )与手术对照组 (31 71%± 6 46 % )差异显著 (P <0 0 5 ) ;实验组左心室收缩期压力峰值 (LVSP)、心室等容收缩期室内压上升的最大速率 (+P′max)、左心室舒张末期压 (LVEDP)、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 (-P′max)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大鼠心肌坏死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抗ICAM 1单抗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改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 ,这种保护作用可持续到再灌注 2 4h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粘附分子-1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健 叶锦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 :检测各型冠心病患者循环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水平并分析它们与冠心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SAP组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UAP组 ) ,急性心肌梗... 目的 :检测各型冠心病患者循环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水平并分析它们与冠心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SAP组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UAP组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AMI组 )和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血清sICAM 1和sVCAM 1浓度。结果 :SAP组、UAP组和AMI组血清sICAM 1浓度高于对照组 (SAP组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UAP组及AMI组与对照组比较P <0 0 0 1)。相关分析表明 ,sICAM 1水平与冠心病的活动性显著相关 (r=0 6 6 5 ,P <0 0 0 1)。四组间血清sVCAM 1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循环中sICAM 1水平升高 ,并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 ,而sVCAM 1水平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粘附分子1 SICAM-1 SV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水平的研究
8
作者 吴玉泉 沈企周 +4 位作者 陈清勇 马炬明 卢小军 张存海 王彦刈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3-274,共2页
为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CAM 1的表达及化疗对其的影响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5 2例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CAM 1的含量 ,与 32例健康老人及 35例肺部良性疾患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老年肺癌外周血ICAM ... 为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CAM 1的表达及化疗对其的影响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5 2例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CAM 1的含量 ,与 32例健康老人及 35例肺部良性疾患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老年肺癌外周血ICAM 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老人及肺部良性疾患 ;Ⅲ、Ⅳ期和Ⅰ、Ⅱ期肺癌患者之间ICAM 1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且化疗后外周血中ICAM 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表明外周血I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1 流式细 肺肿瘤 老年人 化疗前后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
9
作者 李坚 温红 +5 位作者 李韶光 杨清绪 杨莉芬 武彤彤 赖林秀 吕汉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探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彩超、放射免疫法及病理HE染色法检查10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研究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肝... 目的探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彩超、放射免疫法及病理HE染色法检查10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研究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肝质量越重,病理肝纤维化程度越明显,并随着肝质量的增加,肝血流减少;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不同质量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和血清Ⅳ型胶原(C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组织质量越重,血清HA、HPCⅢ和CⅣ含量越高;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血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612,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组织质量 肝硬化 粘附分子1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对人内皮细胞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量的影响
10
作者 李红燕 张秀芳 庄逢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9-179,共1页
胞间粘附分子(ICAM)是参与介导细胞和细胞、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以及细胞和与之接触的生物医用材料表面发生相互作用的一类重要的穿膜蛋白。其表达量及构型的变化会引起细胞间或细胞和与之接触的生物材料间粘附力的相应改变,直接影... 胞间粘附分子(ICAM)是参与介导细胞和细胞、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以及细胞和与之接触的生物医用材料表面发生相互作用的一类重要的穿膜蛋白。其表达量及构型的变化会引起细胞间或细胞和与之接触的生物材料间粘附力的相应改变,直接影响细胞的粘附、贴壁、生长、分裂和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介素 粘附分子-1 内皮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浩 刘开祥 俸军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组)、丹参酮ⅡA小剂量治疗组[小剂量组,15mg/(kg·d)]和丹参酮...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组)、丹参酮ⅡA小剂量治疗组[小剂量组,15mg/(kg·d)]和丹参酮ⅡA大剂量治疗组[大剂量组,30mg/(kg·d)];线拴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治疗组大鼠于手术前连续生理盐水灌胃后给予不同剂量的丹参酮Ⅱ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脑组织含水量及梗死灶体积。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24h,缺血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阳性的血管数为(63.00±4.74)根/5个高倍视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42±0.04)U/g,与假手术组[0和(0.03±0.01)U/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小剂量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阳性的血管数为(41.20±4.55)根/5个高倍视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33±0.02)U/g,大剂量组分别为(26.40±3.78)根/5个高倍视野和(0.23±0.03)U/g,均低于缺血组(P<0.01),两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组脑组织含水量为(92.13±2.62)%,梗死灶体积为(194.10±10.99)mm3,与假手术组[(81.09±1.47)%和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小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为(87.88±1.86)%,梗死灶体积为(140.86±5.25)mm3,大剂量组分别为(83.36±2.90)%和(112.20±10.78)mm3,均低于缺血组(P<0.01),两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再灌注损伤 粘附分子1 过氧化物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糖基化产物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宏 侯凡凡 梁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34-1937,共4页
目的:探讨终末糖基化产物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分离正常人脐静 脉内皮细胞(HUVECs),将终末糖基化终产物(AGE)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AGE-HSA)、人血清白蛋白(HSA)与HU VECs在体外共同培养,并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染... 目的:探讨终末糖基化产物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分离正常人脐静 脉内皮细胞(HUVECs),将终末糖基化终产物(AGE)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AGE-HSA)、人血清白蛋白(HSA)与HU VECs在体外共同培养,并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 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结果:正常人HUVEC表达ICAM-1和VCAM-1。AGE-HSA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 方式上调ICAM-1、VCAM-1的表达(P<0.05),而HSA对HUVECs上述粘附分子的表达均无影响。结论:AGE能上 调HUVECs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促进AS时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动脉硬化 内皮细 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检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青 韩涛 李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中检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住院及门诊就诊的PBC患者61例,其中初发患者29例,缓解期患者21例,复发患者11例;AIH患者共59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中检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住院及门诊就诊的PBC患者61例,其中初发患者29例,缓解期患者21例,复发患者11例;AIH患者共59例,其中初发患者26例,缓解期患者20例,复发患者13例。健康对照50例。血清sICAM-1测定方法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生物化学酶法测定血清ALT、TBil。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PBC患者中,初发组和复发组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均=0.000);初发组和复发组之间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4);缓解组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AIH患者中,初发组和复发组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均=0.000);初发组和复发组之间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缓解组和对照组之间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PBC、AIH患者血清sICAM-1与ALT呈正相关(r=0.664,P=0.000;r=0.784,P=0.000);PBC、AIH患者血清sICAM-1与TBil呈正相关(r=0.715,P=0.000;r=0.580,P=0.000)。结论 sICAM-1可能参与PBC、AIH的免疫损伤机制,PBC、AIH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程度与肝损害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动态观察其血清水平的变化,可望在病情活动评估、判断预后、指导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1 肝硬化 胆汁性 肝炎 自身免疫性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469K/E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
14
作者 商青 路方红 +4 位作者 温培娥 苏国海 吴凡 赵颖馨 田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基因4 6 9K/E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2 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17例非冠心病住院患者(对照组)的4 6 9K/...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基因4 6 9K/E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2 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17例非冠心病住院患者(对照组)的4 6 9K/E突变基因型。结果 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冠心病组KK +KE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EE型,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1) ;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K等位基因、吸烟增加了冠心病发病的危险,K等位基因与吸烟对冠心病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ICAM 1基因4 6 9K/E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粘附分子1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受体激动剂抑制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脏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东 曾邦雄 +2 位作者 张诗海 耿智隆 张世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58-1561,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脏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 INC)-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ROSI组、GW 9662(PPARγ拮...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脏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 INC)-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ROSI组、GW 9662(PPARγ拮抗剂)组、脂多糖(LPS,6 mg/kg iv)组、ROSI-LPS组(ROSI 0.3 mg iv+LPS)和GW 9662-ROSI-LPS组(ROSI给药前20 m in iv 0.3 mg/kg GW 9662)。注射LPS后4 h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和C INC-1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CAM-1蛋白表达。结果:ROSI预处理能显著抑制LPS所致肺组织MPO活性和MDA含量升高,减轻肺水肿,并降低C INC-1和ICAM-1的蛋白表达(P<0.01)。上述效应可被PPARγ拮抗剂逆转。结论:ROSI预处理能减轻LPS诱导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PPARγ,从而抑制肺组织ICAM-1和C INC-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1 肺损伤 急性 脂多糖类 粘附分子1 炎症趋化因子类 罗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爽 李义召 边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沙土鼠全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沙土鼠短暂性全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63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沙土鼠全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沙土鼠短暂性全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63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组)和阿司匹林干预组(阿司匹林组)。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干预对二者表达的影响。结果(1)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脑缺血-再灌注24h,脑缺血组动物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开始增加,3d后明显增强,至7d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阿司匹林组动物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在所有观察时限均明显低于脑缺血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变化: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限,脑缺血组动物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均呈弱阳性;而阿司匹林组表达则呈强阳性。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上调,并抑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和增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而获得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脑缺血 粘附分子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再灌注损伤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LDL通过LOX-1双重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惠莲 夏敏 +2 位作者 唐志红 侯孟君 凌文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64-1469,共6页
目的:探讨LOX-1/PPARγ信号途径对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聚肌苷酸[poly(I)]、卡拉胶(carrageenan)、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以及Ox-LDL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用,用realtime RT-PCR测定LOX-1和PPA... 目的:探讨LOX-1/PPARγ信号途径对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聚肌苷酸[poly(I)]、卡拉胶(carrageenan)、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以及Ox-LDL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用,用realtime RT-PCR测定LOX-1和PPARγ、RT-PCR测定ICAM-1和E-selectin的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PPARγ、ICAM-1和E-sele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Ox-LDL可以显著上调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oly(I)和carrageenan可以显著抑制Ox-LDL对PPARγ的上调作用。在HUVECs中预先单独加入15 d-PGJ2或与polyinosonic acid一起预先作用,然后再加入Ox-LDL。15d-PGJ2可以降低Ox-LDL诱导的ICAM-1、E-selectin和LOX-1的表达;PPARγ的受体激动剂与LOX-1的受体阻断剂联合作用,其降低ICAM-1和E-selectin表达的作用比单独使用15d-PGJ2或polyinosonicacid要显著。结论:Ox-LDL一方面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炎性损伤,另一方面启动细胞抗炎作用,在炎性反应过程中呈现双重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类 LDL 受体 脂蛋白 血管内皮细 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霞敏 严常开 +2 位作者 徐诗强 胡先敏 曾繁典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研究抑制白细胞浸润和粘附分子表达是否为人参皂苷Rg1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之一。方法大鼠给予人参皂苷Rg125,50和100 mg·kg-1ig,7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 目的研究抑制白细胞浸润和粘附分子表达是否为人参皂苷Rg1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之一。方法大鼠给予人参皂苷Rg125,50和100 mg·kg-1ig,7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分别用Longa等的计分法和TTC染色法测定大鼠神经功能及脑梗死面积;用伊文思蓝法测定脑缺血2 h再灌注4 h后对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大脑缺血区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前给予人参皂苷Rg1(50和100 mg·kg-1)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症状,减少脑梗死面积,减轻血脑屏障的损伤,降低缺血再灌注所致脑组织内MPO活性及I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增高。结论人参皂苷Rg1可通过抑制白细胞浸润和粘附分子表达的途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脑缺血 粘附分子-1 E-选择素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对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间s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倩 梁焕友 +3 位作者 刁惠波 宁波 刘国萍 钟梓川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 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 培养液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 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IL1β诱发sICAM1 表达的情况,并采...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 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 培养液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 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IL1β诱发sICAM1 表达的情况,并采用ELISA 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sICAM1 的含量。结果:正常HGF培养液中有微量sICAM1 的表达,随着IL1β浓度的增加,sICAM1 的表达量亦显著增加。结论:HGF培养液中,sICAM1 的表达与IL1β浓度呈等级相关,其含量的改变可能在牙周炎症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介素1/类似物和衍生物 粘附分子 牙龈 成纤维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及ICAM-1在脑出血大鼠及过氧化氢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20
作者 智屹惠 黎杏群 +2 位作者 罗云 万赛英 李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3-698,共6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炎症反应机制及核因子-κB(NF-κB)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间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及过氧化氢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炎症反应机制及核因子-κB(NF-κB)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间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及过氧化氢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NF-κB和ICAM-1的表达。结果:大鼠脑出血后NF-κB及ICAM-1表达均增强,ICAM-1的表达高峰(1 d)先于NF-κB(4 d),但在体外实验中,过氧化氢损伤后即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表达即增加,2 h后ICAM-1表达也上调,NF-κB的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可下调NF-κB及ICAM-1表达。结论:在活性氧损伤中NF-κB作为ICAM-1的活化因子,可上调ICAM-1表达,但在脑出血这一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尚有其它因素参与对NF-κB及ICAM-1表达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粘附分子1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