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CAPS标记的PARMS转换及其应用
1
作者 陈金金 赵威 +4 位作者 徐小万 衡周 王恒明 吴智明 徐晓美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1,共7页
Co1Mod1-CAPS是一个可广泛应用于筛选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源的CAPS分子标记。为了将其转化为可高通量检测的分子标记以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以Co1Mod1-CAPS标记扩增10份不同类型的辣椒三系材料,分析其扩增产物在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Co1Mod1-CAPS是一个可广泛应用于筛选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源的CAPS分子标记。为了将其转化为可高通量检测的分子标记以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以Co1Mod1-CAPS标记扩增10份不同类型的辣椒三系材料,分析其扩增产物在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材料间的序列差异,从而基于序列差异将其转化为PARMS高通量检测标记并对321份辣椒种质材料进行恢复源筛选。结果表明,在Co1Mod1-CAPS标记扩增产物第601个碱基处存在一个T→C碱基的变异,即不育系和保持系材料在该处的碱基均为T,而恢复系材料在该处的碱基为C,后基于该碱基变异成功将Co1Mod1-CAPS转化为高通量标记Co1Mod1-PARMS,并在321份种质材料中筛选出146份资源携带纯合恢复基因RfRf,其中小果形且辣味重的辣椒类型携带RfRf基因型的个体占比高,指形椒的占比最高,为59.5%,樱桃椒占比次之,为56.5%,甜椒类型辣椒(灯笼椒)携带RfRf基因型的个体占比最低,为8.3%。该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较为一致,表明该标记有效。因此,Co1Mod1-PARMS高通量检测标记可应用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从而促使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选育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系 高通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抗根肿病、萝卜胞质雄性不育(Ogura CMS)大白菜材料的创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雅兰 胡靖锋 +2 位作者 杨红丽 董相书 和江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81-86,104,共7页
为获得耐热、抗根肿病的Ogura胞质雄性不育(Ogura CMS)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材料,以耐热大白菜为母本,抗根肿病娃娃菜为父本获得F_(1),经鉴定后和抗根肿病Ogura胞质雄性不育娃娃菜杂交,获得CMSF_(1),再将F_(1)自交获... 为获得耐热、抗根肿病的Ogura胞质雄性不育(Ogura CMS)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材料,以耐热大白菜为母本,抗根肿病娃娃菜为父本获得F_(1),经鉴定后和抗根肿病Ogura胞质雄性不育娃娃菜杂交,获得CMSF_(1),再将F_(1)自交获得的F_(2)经鉴定筛选后作为父本,CMSF_(1)鉴定筛选后作为母本进行回交,得到BC_(1)。抗根肿病表型鉴定结果显示F_(1)、CMSF_(1)、BC_(1)表现为抗病,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F_(1)植株均携带根肿病抗性基因,CMSF_(1)和BC_(1)大部分植株携带根肿病抗性基因。耐热鉴定结果表明,F_(1)、CMSF_(1)、BC_(1)在高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幅大于迷您黄1号。CMSF_(1)和BC_(1)花器官观察结果表明雄蕊败育无花粉,是Ogura胞质雄性不育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 根肿病 耐热 Ogura胞质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育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沈火林 《中国瓜菜》 CAS 2005年第5期6-9,共4页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玻里玛(Polima)为不育胞质供体,不结球白菜(BrassicacapmestrisL.ssp.ChinensisMakino)为受体,通过种间远缘杂交,经过连续回交和选择,育成了3份不育株率100%的具有甘蓝型油菜不育细胞质的不结球白菜异源...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玻里玛(Polima)为不育胞质供体,不结球白菜(BrassicacapmestrisL.ssp.ChinensisMakino)为受体,通过种间远缘杂交,经过连续回交和选择,育成了3份不育株率100%的具有甘蓝型油菜不育细胞质的不结球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其中不育系19302A育性不易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播种期处理下育性较稳定。其他不育系的育性在不同播期处理中育性不稳定,其育性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但结合不同的采种方法可克服部分玻里玛异源胞质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育性不稳定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胞质雄性不育系 稳定性 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 稳定性研究 育性 甘蓝型油菜 选育 不育细 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胞质雄性不育花蕾生化物质含量和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4
作者 苗锦山 杨文才 +3 位作者 刘彩霞 李美芹 乔宁 沈火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2-1148,共7页
以葱胞质雄性不育系CA及其同核异质保持系CB为试材,研究了花蕾发育过程中IAA、GA3、ZR、ABA含量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和ATP酶(ATPase)活性、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葱不育系花蕾的IAA和... 以葱胞质雄性不育系CA及其同核异质保持系CB为试材,研究了花蕾发育过程中IAA、GA3、ZR、ABA含量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和ATP酶(ATPase)活性、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葱不育系花蕾的IAA和GA3含量在败育过程中显著低于保持系,而ZR和ABA含量则较保持系有不同程度的盈积。不育系花蕾COD和ATPase活性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中蕾期后显著低于保持系,可溶性糖在不同发育时期均基本低于保持系。(2)不育系花蕾IAA和GA3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不育系ZR和保持系ABA含量则分别与COD、ATPase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葱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蕾中IAA和GA3亏缺,而ZR和ABA盈余,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和营养物质含量与能量代谢有关酶活性相关性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质雄性不育系 内源激素 营养物含量 ATP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制种技术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述彬 赵华仑 +2 位作者 刘金兵 孙洁波 丁犁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43-146,共4页
自 198 0年开始 ,利用从法国引进的长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LANES”为不育源 ,通过回交转育方法 ,于 1984年选育出羊角形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 1A”、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和“17A”。至 2 0 0 0年测配6 17个辣 (甜 )... 自 198 0年开始 ,利用从法国引进的长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LANES”为不育源 ,通过回交转育方法 ,于 1984年选育出羊角形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 1A”、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和“17A”。至 2 0 0 0年测配6 17个辣 (甜 )椒杂交组合 ,其中F1育性完全恢复的组合为 196个 ,占全部组合数的 31.7%。在这 196个组合中 ,辣 /辣组合 12 7个 ,占 6 4.8% ;甜 /甜组合仅 11个 ,占 5 .6 %。经配合力测定 ,选育出 3个具有优质、抗病、丰产特点的一代杂种 2 1/LS3 (“苏椒 3号A”)、2 1A/LS2 和 8A/LS7(“碧玉”)。辣椒雄性不育系繁种、制种技术研究表明 ,利用大棚繁种 ,不育系∶恢复系为 2∶1,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生产的杂交种子量明显高于露地繁种。应用辣椒雄性不育系繁制一代杂交种子 ,比常规去雄繁种节省工本 5 0 % ,且纯度达到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技术 胞质雄性不育系 杂种优势利用 辣椒 甜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椒胞质雄性不育(CMS)系及其保持系花药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金兵 侯喜林 +1 位作者 王述彬 潘宝贵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分析了不同核背景的甜椒胞质雄性不育(CMS)系ZTA、17A、8A和相应保持系ZTB、17B、8B花药中17种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和游离赖氨酸含量均明显低于相应的保持系;不育花药中严重缺乏游离脯氨酸;不育花药中游离苏氨... 分析了不同核背景的甜椒胞质雄性不育(CMS)系ZTA、17A、8A和相应保持系ZTB、17B、8B花药中17种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和游离赖氨酸含量均明显低于相应的保持系;不育花药中严重缺乏游离脯氨酸;不育花药中游离苏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相应保持系的可育花药;不育系花药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则明显低于保持系。核遗传背景差异导致3份同质异核甜椒不育系花药中同种游离氨基酸含量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胞质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 花药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花器形态结构与育性表现 被引量:17
7
作者 曾志红 王永清 +1 位作者 陈学群 康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0-44,共5页
以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胞质雄性不育系欧新A为不育胞质供体,以菜用芥菜中笋子芥(B.juncea var.crassicaulis)、茎瘤芥(B.juncea var.tumida)和大头芥(B.juncea megarrhiza)为受体,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育成了莱用... 以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胞质雄性不育系欧新A为不育胞质供体,以菜用芥菜中笋子芥(B.juncea var.crassicaulis)、茎瘤芥(B.juncea var.tumida)和大头芥(B.juncea megarrhiza)为受体,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育成了莱用芥菜三个变种的胞质雄性不育系。每世代全部植株的花器结构均具有典型的雄不育特征,表现为雄蕊增长、柱头突出蕾外。不育系蜜腺发育良好,大而浓绿,在蕾期和花期间存在明显的“突柱期”。初花期比保持系推迟3~7天,整个花期延长1~3天。其雌蕊育性正常,人工授粉后平均单荚结籽15.6粒,比保持系多1.2粒。不育系花粉败育,无生活力花粉94%以上,不育株率100%,不育性世代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胞质雄性不育系 突柱期 雌蕊育性 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杂交种陕油8号的选育 被引量:14
8
作者 董振生 刘创社 +2 位作者 董军刚 刘绚侠 李红兵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陕油 8号是利用 2 1 2 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改良恢复系 1 1 0 2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种 ,1 998~ 1 999年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 ,2年综评居参试品种第 1位 ,平均单产 2 0 87.3 3 kg/hm2 ,比对照品种秦油2号 (单产 1 978.88kg/hm2 ... 陕油 8号是利用 2 1 2 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改良恢复系 1 1 0 2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种 ,1 998~ 1 999年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 ,2年综评居参试品种第 1位 ,平均单产 2 0 87.3 3 kg/hm2 ,比对照品种秦油2号 (单产 1 978.88kg/hm2 )增产 5 .48%。1 999年参加陕西省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 2 2 66.8kg/hm2 ,比对照秦油 2号 (平均单产 2 0 90 .2 5 kg/km2 )增产 8.45 %。陕油 8号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毒病、耐菌核病 ,适应性广 ,芥酸含量 0 .2 8% ,硫甙含量 2 5 .71μmol/g,含油量 41 .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胞质雄性不育 杂交种 陕油8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的RAPD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齐元 刘飞虎 +2 位作者 黄海泉 何宽信 肖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6-830,共5页
用124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烟草2对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线粒体DNA的RAPD分析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间有112个引物未扩增出多态性片段,占引物总数的92.56%,这反映了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的同源性。同时,在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线粒体基因组间也... 用124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烟草2对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线粒体DNA的RAPD分析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间有112个引物未扩增出多态性片段,占引物总数的92.56%,这反映了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的同源性。同时,在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线粒体基因组间也发现了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片段与雄性不育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胞质雄性不育系 线粒体DNA B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POD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许忠民 巩振辉 +2 位作者 王妍妮 张恩慧 程永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育成稳定多代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试材,以盛花期的根、叶、花蕾和花以及9d和13d幼苗的叶和根为试样,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分析了POD同工酶的谱带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POD同工酶存在谱带增减,活性... 以育成稳定多代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试材,以盛花期的根、叶、花蕾和花以及9d和13d幼苗的叶和根为试样,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分析了POD同工酶的谱带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POD同工酶存在谱带增减,活性强弱变化和器官特异表达等差异;不育系和保持系间POD同工酶差异以花、大蕾和小蕾最大,叶和根间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胞质雄性不育系 POD同工酶 电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11
作者 龚义勤 汪隆植 +4 位作者 柳李旺 邓代信 崔群香 徐彦 瞿国英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8-50,共3页
介绍了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在形态学、细胞学、遗传学、生化特性和生产应用方面的研究概况,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萝卜 胞质雄性不育 CMS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58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忠民 张恩慧 +2 位作者 程永安 巩振辉 马青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8-121,共4页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Ogura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CMS158及其保持系B158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解剖学观察比较。结果表明,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小孢子发育有明显差异,不育系CMS158小孢子败育时期发生在四分体时期至单核花粉期,与可育花药相...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Ogura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CMS158及其保持系B158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解剖学观察比较。结果表明,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小孢子发育有明显差异,不育系CMS158小孢子败育时期发生在四分体时期至单核花粉期,与可育花药相比,不育系的绒毡层细胞高度液泡化,挤压小孢子,导致小孢子相互粘连,不能形成正常花粉粒而导致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胞质雄性不育系 小孢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器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明方 陈竹君 +1 位作者 汪炳良 董伟敏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采用HPLC法分析比较了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器发育过程中内源IAA、ZT和ABA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系雄蕊内源IAA和ZT含量随花器发育而缓慢增长,在大花蕾和盛花时期,每枚雄蕊IAA含量为1.8ng和8.0... 采用HPLC法分析比较了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器发育过程中内源IAA、ZT和ABA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系雄蕊内源IAA和ZT含量随花器发育而缓慢增长,在大花蕾和盛花时期,每枚雄蕊IAA含量为1.8ng和8.0ng;ZT含量为19.2ng和22.4ng,分别为同期保持系雄蕊的17%、41%和40%、15%,IAA和ZT出现明显亏损.从小花蕾→大花蕾→盛开花,不育系雄蕊中ABA含量分别为同期保持系的47%、12%和15%.随着花粉的发育和成熟,不育系雄蕊内ABA亏损更明显.两系雌蕊中内源IAA含量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 胞质雄性不育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魏兵强 张淼 +4 位作者 王兰兰 陈灵芝 张茹 侯栋 张建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利用植物胞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子,不仅无需人工去雄,还能降低制种成本、确保杂交种子纯度,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简要综述了辣椒雄性的败育时期、能量代谢、物质差异、激素变化,并分别从遗传分析、QTL定位和分子生物学等... 利用植物胞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子,不仅无需人工去雄,还能降低制种成本、确保杂交种子纯度,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简要综述了辣椒雄性的败育时期、能量代谢、物质差异、激素变化,并分别从遗传分析、QTL定位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了辣椒胞质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雄性不育白菜败育过程中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史公军 侯喜林 胡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109-2112,共4页
通过对胞质雄性不育白菜败育过程中叶片和花药组织中IAA、ZRs、GAs、ABA和Put、Spd、Spm含量及IAA/ZRs比值的变化研究,发现IAA、GA、多胺尤其是Spd含量的不足,ZRs、ABA的盈积以及IAA/ZRs比值的失衡导致了白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的败育.
关键词 胞质雄性不育 白菜 内源激素 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主要植物学性状初步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丽梅 刘玉梅 +3 位作者 王晓武 孙培田 庄木 方智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4-25,共2页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主要植物学性状初步观察杨丽梅刘玉梅王晓武孙培田庄木方智远(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一代与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相比,具有杂交率高、亲本繁殖成...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主要植物学性状初步观察杨丽梅刘玉梅王晓武孙培田庄木方智远(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一代与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相比,具有杂交率高、亲本繁殖成本低等优点。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又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胞质雄性不育系 植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胞质雄性不育及保持系的RAPD技术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范昌发 孙春昀 +4 位作者 孙毅 王景雪 贾敬芬 何军贤 郭骁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8-302,共5页
以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 A1Tx6 2 3 A/B,A2 V4 A/B为材料 ,考察了 Mg2 + ,Taq酶 ,d NTP,引物 ,模板等的用量、循环参数及不同的 PCR仪对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 2 5 μL体系中 ,Mg Cl2 2 .0 mmol/L,... 以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 A1Tx6 2 3 A/B,A2 V4 A/B为材料 ,考察了 Mg2 + ,Taq酶 ,d NTP,引物 ,模板等的用量、循环参数及不同的 PCR仪对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 2 5 μL体系中 ,Mg Cl2 2 .0 mmol/L,Taq酶 0 .75 U(1 U=1 μmol/min) ,d NTP0 .1 5mmol/L,引物 1 6 .5 ng,模板 3 0 ng,明胶 0 .0 0 1 % ,KCl5 0 mmol/L,Tris1 0 mmol/L(p H8.3 )为最佳反应混合物组合。对 Peltier Thermal Cycler 2 0 0而言 ,94℃预变性 5 min,94℃变性 1 min,3 5℃退火 1 min,72℃延伸 2 min,最后 72℃保温 5 min,共计 40个循环为最佳扩增条件 ;对 Perkin ElmerCetus DNA Thermal Cycler- 480而言 ,采用 94℃预变性 3 min后 ,前 3个循环 ,94℃变性 1 min,3 5℃退火 1 min,72℃延伸 2 min,后 3 7个循环 ,94℃变性 3 0 s,3 6℃退火 45 s,72℃延伸 1 min,最后72℃保温 5 min的循环程序可获得理想扩增。并阐述了优化 RAPD实验体系的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梁 胞质雄性不育 保持系 RAPD技术 技术优化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烟85胞质雄性不育烟草雄蕊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齐元 刘飞虎 +2 位作者 杨建兵 侯玉平 何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6-160,共5页
雄性不育烟草MS云烟85的雄性败育发生在雄蕊原基分化后至孢原细胞形成前,在开放花朵中常能见到败育的雄蕊,其特征是花丝缩短,花药畸形、内无花粉或花粉空瘪。与正常烟草(保持系)子房由2心皮组成不同,雄性不育烟草MS云烟85子房都由3心皮... 雄性不育烟草MS云烟85的雄性败育发生在雄蕊原基分化后至孢原细胞形成前,在开放花朵中常能见到败育的雄蕊,其特征是花丝缩短,花药畸形、内无花粉或花粉空瘪。与正常烟草(保持系)子房由2心皮组成不同,雄性不育烟草MS云烟85子房都由3心皮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胞质雄性不育系 雄蕊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C50-2选育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姜平 朱朝辉 +2 位作者 郑益嫩 陈继兵 陈文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39-41,共3页
用具有 Ogura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花椰菜雄性不育材料 NYAcms为母本 ,不同花椰菜品种为父本 ,通过连续 6代回交选育 ,育成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 C5 0 - 2及其相应的保持系 5 0 11- 2。C5 0 - 2不育系具有生长发育正常、抗病、农艺性状优、... 用具有 Ogura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花椰菜雄性不育材料 NYAcms为母本 ,不同花椰菜品种为父本 ,通过连续 6代回交选育 ,育成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 C5 0 - 2及其相应的保持系 5 0 11- 2。C5 0 - 2不育系具有生长发育正常、抗病、农艺性状优、配合力好等特点 ,通过组合配制试验 ,初步筛选出 2个优良组合在生产上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Ogura不育源 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 回交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邓晓辉 张蜀宁 +1 位作者 侯喜林 杨寅桂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2-525,共4页
对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不同时期的蕾和花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 对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不同时期的蕾和花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均低于其保持系;SOD、POD和CAT活性则是不育系高于其保持系;POD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不育系和保持系也存在差异,这说明上述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变化可能与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Pol胞质雄性不育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