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爆轰胞格结构和马赫反射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德良 谢巍 +1 位作者 郭长铭 胡湘渝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7,共7页
采用简化二阶段化学反应模型和改进的高精度时空守恒方法 (CE/SE)对二维可燃气体DDT过程和爆轰波在楔面上的马赫反射进行了数值模拟 。
关键词 DDT过程 爆轰波 马赫反射 CE/SE方法 胞格结构 气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爆轰胞格结构的实验和数值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旭东 范宝春 +1 位作者 潘振华 归明月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7-342,共6页
对爆轰波在环形圆管(预混气体为2H2/O2/Ar)内的传播分别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实验研究采用烟迹板记录了环形圆管内爆轰波的胞格结构。数值计算利用二阶附加半隐的Runge-Kutta法和五阶WE-NO格式分别离散欧拉方程的时间和空间导数项,采... 对爆轰波在环形圆管(预混气体为2H2/O2/Ar)内的传播分别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实验研究采用烟迹板记录了环形圆管内爆轰波的胞格结构。数值计算利用二阶附加半隐的Runge-Kutta法和五阶WE-NO格式分别离散欧拉方程的时间和空间导数项,采用基元反应简化模型描述化学反应过程,得到了旋转爆轰的流场及数值胞格结构。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爆轰波在圆环管中传播时,由于圆环的内壁发散、外壁收敛,圆环内侧爆轰强度小于外侧,胞格尺寸较大;内侧OH的分布区域大于外侧,浓度较低。旋转爆轰的这种性质,使爆轰波能以稳定的角速度绕轴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旋转爆轰 二阶附加半隐的Runge-Kutta法 胞格结构 自持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丙烷-空气混合物爆轰波胞格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晓峰 解立峰 +1 位作者 彭金华 何志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对碳氢燃料云雾爆轰波胞格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初始温度在25℃和100℃条件下碳氢燃料胞格尺寸,发现胞格尺寸相差不大;胞格尺寸随初始压力的降低而增大,在相对压力为负压条件下得到清晰的爆轰波胞格结构;起爆能的增大可以导... 对碳氢燃料云雾爆轰波胞格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初始温度在25℃和100℃条件下碳氢燃料胞格尺寸,发现胞格尺寸相差不大;胞格尺寸随初始压力的降低而增大,在相对压力为负压条件下得到清晰的爆轰波胞格结构;起爆能的增大可以导致更加复杂的爆轰波次胞格结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烷 爆炸力学 爆轰波 胞格结构 碳氢燃料 爆轰参数 起爆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爆轰的胞格结构及横波传播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爱峰 赵伟 姜宗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9-354,共6页
针对30°楔角的驻定斜爆轰特性,选择在临界爆轰马赫数附近6.8、7.0与7.5等3种不同马赫数来流状态进行数值分析。在马赫数为6.8、7.0状态下,在斜激波(oblique shock wave,OSW)、斜爆轰波(oblique detonation wave,ODW)与爆燃波交汇... 针对30°楔角的驻定斜爆轰特性,选择在临界爆轰马赫数附近6.8、7.0与7.5等3种不同马赫数来流状态进行数值分析。在马赫数为6.8、7.0状态下,在斜激波(oblique shock wave,OSW)、斜爆轰波(oblique detonation wave,ODW)与爆燃波交汇处形成的三波点后形成一道激波,在楔面上反射,并透过接触间断面与爆轰波阵面产生的横波相互作用,使得下游流场发生扰动,形成不规则的胞格结构。斜爆轰波阵面产生的横波呈现上游单向传播与下游双向传播同时并存的现象,对斜爆轰的稳定性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胞格结构 波阵面 斜爆轰波 横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燃料爆轰波胞格结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晓峰 解立峰 +2 位作者 彭金华 何志光 惠君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碳氢燃料云雾爆轰波胞格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分析认为:初始温度的变化对胞格尺寸的影响较小;胞格尺寸随初始压力的降低而增大;稀释气体使碳氢燃料的爆轰波胞格尺寸增大,在稀释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胞格尺寸将迅速增...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碳氢燃料云雾爆轰波胞格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分析认为:初始温度的变化对胞格尺寸的影响较小;胞格尺寸随初始压力的降低而增大;稀释气体使碳氢燃料的爆轰波胞格尺寸增大,在稀释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胞格尺寸将迅速增大;起爆能的增大可以导致更加复杂的爆轰波次胞格结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燃料 爆轰波 胞格结构 稀释气体 尺寸 起爆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爆轰波在90°矩形弯管中传播时胞格结构的演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夏昌敬 周凯元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利用烟迹技术实验获得气相爆轰波在90°矩形弯管中传播时留下的胞格图案,详细分析了胞格结构在矩形弯管中的演化规律。同时分析了90°矩形弯管的曲率半径和预混气体初始压力对胞格结构演化的影响。实验所采用的预混气体初始压力... 利用烟迹技术实验获得气相爆轰波在90°矩形弯管中传播时留下的胞格图案,详细分析了胞格结构在矩形弯管中的演化规律。同时分析了90°矩形弯管的曲率半径和预混气体初始压力对胞格结构演化的影响。实验所采用的预混气体初始压力为33. 3、26. 7、24. 0、16. 0、10. 7kPa, 90°矩形弯管的曲率半径分别为100、50mm。研究爆轰波胞格结构在弯管中的演化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气相爆轰波绕射机理和石油天然气等管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胞格结构演化 90°矩形弯管 气相爆轰波 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混气体爆轰胞格结构定性仿真建模 被引量:2
7
作者 曲忠伟 颜事龙 马宏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8,共8页
预混气体的爆轰波具有典型的胞格结构,主要用烟熏技术记录下爆轰波在管道中由横波、入射波和马赫杆交合的三波点运动轨迹。胞格宽度λ作为胞格的特征长度,爆轰的胞格尺寸也是判断可燃混合气体最基本的特征参数,基于胞格尺寸,爆轰的其他... 预混气体的爆轰波具有典型的胞格结构,主要用烟熏技术记录下爆轰波在管道中由横波、入射波和马赫杆交合的三波点运动轨迹。胞格宽度λ作为胞格的特征长度,爆轰的胞格尺寸也是判断可燃混合气体最基本的特征参数,基于胞格尺寸,爆轰的其他动态参数,如临界管径、爆轰极限和直接起爆的临界能量等都可以通过联立爆轰胞格尺寸得到。爆轰胞格结构在研究预混气体爆轰波传播特性方面意义重大,不同初始条件对胞格尺寸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建模方式研究分析爆轰胞格尺寸与初始条件的关系,根据与实验数据的定量比较,验证定性仿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气体 爆轰 胞格结构 定性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爆震波胞格结构的数值模拟
8
作者 陈灯 何立明 +1 位作者 罗俊 郭向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2-514,519,共4页
用时间算子分裂法来分离普通流体流动和化学反应方程,采用加权基本无振荡格式构建了带有复杂状态方程的欧拉方程组;提出一种新的熵修正方法,并结合Roe平均格式来解决激波的不稳定问题。通过对带有详细化学反应的爆震波进行数值模拟,获... 用时间算子分裂法来分离普通流体流动和化学反应方程,采用加权基本无振荡格式构建了带有复杂状态方程的欧拉方程组;提出一种新的熵修正方法,并结合Roe平均格式来解决激波的不稳定问题。通过对带有详细化学反应的爆震波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独特规则的胞格结构,描述了胞格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胞格的长宽比和以往的实验和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新的熵修正方法和加权基本无振荡格式可以很好地进行爆震波结构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算子分裂法 加权基本无振荡 胞格结构 爆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爆轰内部胞格结构实验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严屹然 张英华 +3 位作者 赵焕娟 秦玄烨 牛淑贞 董士铭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3-600,共8页
为研究螺旋爆轰胞格结构,选取预混气C_(2)H_(2)+2.5O_(2)+85%Ar,C_(2)H_(2)+2.5O_(2)+70%Ar与C2H2+5N2O在光滑管中进行爆轰实验,使用烟膜记录管道侧壁与端面胞格结构。编写MATLAB程序处理烟膜记录,比较侧壁横波间距、端面胞格直径平均值... 为研究螺旋爆轰胞格结构,选取预混气C_(2)H_(2)+2.5O_(2)+85%Ar,C_(2)H_(2)+2.5O_(2)+70%Ar与C2H2+5N2O在光滑管中进行爆轰实验,使用烟膜记录管道侧壁与端面胞格结构。编写MATLAB程序处理烟膜记录,比较侧壁横波间距、端面胞格直径平均值,以及相邻端面胞格中心点距离平均值与标准差。其中,侧壁横波间距明显大于管壁附近端面胞格直径平均值。另外,相较于稳定气,不稳定气近管壁与近管轴区域的端面胞格直径差异更大,不同压力下预混气C_(2)H_(2)+5N_(2)O近管壁与近管轴区域的端面胞格直径差异分别为47.91%,59.64%,40.42%与37.21%。为进一步探索爆轰波内部结构,使用CH_(4)+2O_(2)在5,15与25mm宽度的环形管进行实验,对比侧壁及端面烟膜结果,可观测到内部螺旋横波旋转方式。相对环管宽度而言,初始压力是胞格尺寸的主要影响参数,而整体上外侧壁胞格尺寸稍大于内侧壁胞格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爆轰 胞格结构 环形管道 数字化分析 边界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管内胞格爆轰的基元反应数值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昌建 徐胜利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5-416,共12页
基于基元反应和二维欧拉方程,对直管内胞格爆轰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5阶WENO(we ightedessentially nonosc illatory schem e)求解对流项,采用2阶附加半隐的龙格-库塔法处理化学反应源相引起的刚性。获得了密度、压力、温度和典型组元... 基于基元反应和二维欧拉方程,对直管内胞格爆轰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5阶WENO(we ightedessentially nonosc illatory schem e)求解对流项,采用2阶附加半隐的龙格-库塔法处理化学反应源相引起的刚性。获得了密度、压力、温度和典型组元质量分数流场及数值胞格结构等。结果表明:网格精度的差异明显影响胞格的规则性和爆轰的平衡模数,随着网格尺度的减小,胞格由不规则变为规则。预混气组成、初压、初温及管道宽度给定,三波点数收敛为确定值。足够强度的初始扰动可再现胞格爆轰,最终形成的自持胞格爆轰模数与初始扰动的形状、大小、位置均无关。沿胞格中心线,爆轰波速度变化范围为0.88DC J^1.5DC J,爆轰波平均速度与CJ爆轰速度仅偏差0.88%。峰值压力与初压之比为14~50。计算爆轰波平均速度、胞格宽长比与实验值基本一致,但计算胞格宽度比实验值略小。数值模拟加深了对横波的产生和发展、未反应气囊、爆轰胞格的二次起爆等胞格爆轰特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基元反应 数值模拟 爆轰 二次起爆 胞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不同化学反应源项处理方法的胞格爆轰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世杰 林志勇 +1 位作者 孙明波 刘卫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一种改进的化学非平衡流解耦方法对Euler反应流方程进行解耦处理,对流项采用五阶WENO格式进行离散,化学反应源项分别采用梯形公式和α-QSS拟稳态逼近两种方法处理,时间步进采用二阶精度的Runge-Kutta方法,对H2/O2/Ar预混气的胞格爆... 采用一种改进的化学非平衡流解耦方法对Euler反应流方程进行解耦处理,对流项采用五阶WENO格式进行离散,化学反应源项分别采用梯形公式和α-QSS拟稳态逼近两种方法处理,时间步进采用二阶精度的Runge-Kutta方法,对H2/O2/Ar预混气的胞格爆轰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两种处理方法都得到了合理的三波点结构,计算结果接近,但α-QSS拟稳态逼近处理方法的化学反应较完全,爆轰波传播速度较高;揭示了爆轰波结构的发展变化过程,横波与横波、横波与壁面碰撞引起的二次起爆对爆轰波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了数值胞格结构,胞格长宽比与参考文献基本一致,验证了本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 解耦方法 梯形公式 α-QSS拟稳态逼近方法 胞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扰动爆轰实验装置及方法
12
作者 高玉坤 包颖昕 +3 位作者 卢宇轩 刘婧 杨轶芙 赵焕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364-8370,共7页
由于含能材料的高热值及其伴随着易燃易爆的特性,在管道中传播时会影响管道的形状及几何尺寸,导致爆轰的传播受到影响。为了深入探究环形扰动对爆轰波传播的影响,精确、清晰观察环形管道中爆轰波的传播动力学过程,更好地体现边界层效应... 由于含能材料的高热值及其伴随着易燃易爆的特性,在管道中传播时会影响管道的形状及几何尺寸,导致爆轰的传播受到影响。为了深入探究环形扰动对爆轰波传播的影响,精确、清晰观察环形管道中爆轰波的传播动力学过程,更好地体现边界层效应和曲率管壁对爆轰波传播的影响。搭建环形扰动爆轰实验装置,在光滑圆管末段加入不同直径尺寸的扰动管实现环形扰动,利用压力传感器、烟膜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得到爆轰波速度、三波点轨迹、胞格结构等数据。成功搭建了环形扰动爆轰实验系统,并且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传播数据,数据具有显著的规律性和高度的可靠性。经过验证,所搭建的爆轰实验装置具有良好的数据采集能力,所获得的数据证实了装置具备科学性与有效性。所搭建的实验系统有助于为事故防控提供理论支持,使科研仪器充分发挥支撑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实验 环形扰动 胞格结构 三波点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爆轰波面上复杂结构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滕宏辉 王春 +1 位作者 赵伟 姜宗林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1-645,共5页
利用欧拉方程和单步化学反应模型,对斜爆轰波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斜爆轰波面上多维复杂结构的形成机理、数值结果显示在斜爆轰波面上,存在两种小尺度的激波和火焰耦合结构:第1种结构由一道横波和三角形火焰组成,是斜爆轰波中特有... 利用欧拉方程和单步化学反应模型,对斜爆轰波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斜爆轰波面上多维复杂结构的形成机理、数值结果显示在斜爆轰波面上,存在两种小尺度的激波和火焰耦合结构:第1种结构由一道横波和三角形火焰组成,是斜爆轰波中特有的结构;第2种结构由两道横波和凸起的火焰面组成,类似于正爆轰波面上的胞格结构、数值结果表明这两种结构具有相同的形成机理,而且能够相互转化,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受到来流马赫数和化学反应放热速度等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波 横波 胞格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管道内2H_(2)-O_(2)-nAr爆燃到爆轰转捩特性研究
14
作者 吕兆文 李权 +2 位作者 刘虎 王昌建 魏臻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7-822,共6页
文章研究不同灵敏度的2H_(2)-O_(2)-nAr火焰在光滑管道下游的爆轰起爆特性。使用平行放置于管道顶部的压电压力传感器记录爆炸压力,并基于此计算平均速度;同时采用烟迹示踪技术记录爆轰起爆过程的胞格演变规律。通过上述2种方法获得爆... 文章研究不同灵敏度的2H_(2)-O_(2)-nAr火焰在光滑管道下游的爆轰起爆特性。使用平行放置于管道顶部的压电压力传感器记录爆炸压力,并基于此计算平均速度;同时采用烟迹示踪技术记录爆轰起爆过程的胞格演变规律。通过上述2种方法获得爆轰起爆距离,使爆轰的起爆能够可靠、准确地定位;并根据爆燃到爆轰转变过程的化学动力学与特性分析对Silvestrini公式和Saif公式进行修正,从而确定初始点火位置与爆轰起爆距离之间的经验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爆燃转爆轰 胞格结构 临界条件 爆轰起爆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劈诱导的斜爆轰波的精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5
作者 归明月 范宝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0-494,共5页
为了揭示斜爆轰的精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带化学反应的Euler方程,利用五阶WENO格式,对尖劈诱导的斜爆轰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劈面的压缩下,斜爆轰波阵面被分为三种结构,依次是类ZND结构、单三波点阵面结构和双三波点阵面结构... 为了揭示斜爆轰的精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带化学反应的Euler方程,利用五阶WENO格式,对尖劈诱导的斜爆轰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劈面的压缩下,斜爆轰波阵面被分为三种结构,依次是类ZND结构、单三波点阵面结构和双三波点阵面结构。同时,根据三波点的轨迹绘制了胞格结构,其中单三波点的轨迹为平行直线,而双三波点的轨迹为倾斜的蜂窝状结构。讨论了来流马赫数和尖劈角度对劈面压缩性的影响,随着马赫数和劈角的增加,尖劈的压缩更厉害,爆轰波阵面也就越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波 精细结构 胞格结构 压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稀释C_2H_2+2.5O_2预混气高频爆轰的端面结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焕娟 伯玉兰 +1 位作者 张英华 严屹然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1-1129,共9页
为了研究预混气爆轰的内部结构,对不同浓度的Ar稀释的C_2H_2+2.5O_2预混气进行爆轰实验和数值计算。首先,在内径63.5 mm的管道内进行爆轰实验,使用烟熏玻璃记录了不同初始压力下C_2H_2+2.5O_2预混气的爆轰端面结构。使用数字化图像处理... 为了研究预混气爆轰的内部结构,对不同浓度的Ar稀释的C_2H_2+2.5O_2预混气进行爆轰实验和数值计算。首先,在内径63.5 mm的管道内进行爆轰实验,使用烟熏玻璃记录了不同初始压力下C_2H_2+2.5O_2预混气的爆轰端面结构。使用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来分析烟熏玻璃记录的三波点轨迹,以减少人为误差。然后,观察实验结果并描绘规则图形,图像识别程序经过验证后,用于分析实验结果。从端面结构中对封闭图形进行圆的拟合,用胞格半径方差来表示胞格大小的均匀程度;用相邻胞格圆心距的方差来表示胞格分布的规则程度。通过对比不同Ar稀释下半径方差和圆心距方差随胞格数量的变化,给出不同浓度Ar稀释下C_2H_2+2.5O_2预混气的端面胞格尺寸及分布规律,随着Ar浓度的升高,预混气端面胞格分布更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预混气 爆轰实验 烟熏玻璃 稳定性 端面胞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爆震波起爆特性及其波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覃建秀 杨武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1-864,共14页
对斜爆震波起爆特性及其波系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其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总结了斜爆震波起爆和驻定特性研究进展,重点回顾了斜爆震波起爆准则和驻定条件,对斜爆震波的诱导区结构和波面胞格结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斜劈构型... 对斜爆震波起爆特性及其波系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其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总结了斜爆震波起爆和驻定特性研究进展,重点回顾了斜爆震波起爆准则和驻定条件,对斜爆震波的诱导区结构和波面胞格结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斜劈构型对斜爆震波的影响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综述表明,斜爆震波的起爆、驻定和波系结构还需持续开展研究,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平面斜爆震波的起爆准则和驻定条件,在真实流动条件下更深入研究斜爆震波宏观结构和波面结构的形成机理,探索受限空间内斜爆震波起爆、反射和驻定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震波 起爆 驻定 波系结构 斜劈 胞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材料抑制氢气爆轰实验装置研究
18
作者 高玉坤 赵焕娟 +2 位作者 冯芊 康会峰 王秋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1,共7页
由于氢气具有点火能低、燃烧范围宽的特性,因此其爆轰产生的破坏力巨大,在氢气输送管道中安装多孔材料,可阻碍氢气爆轰产生的爆轰波的传播。该文搭建了预混气爆轰实验系统,在圆形光滑管道中改变初始压力、多孔材料的孔隙度及材料类型,... 由于氢气具有点火能低、燃烧范围宽的特性,因此其爆轰产生的破坏力巨大,在氢气输送管道中安装多孔材料,可阻碍氢气爆轰产生的爆轰波的传播。该文搭建了预混气爆轰实验系统,在圆形光滑管道中改变初始压力、多孔材料的孔隙度及材料类型,研究多孔材料抑制氢气爆轰的性能。使用压力传感器、烟膜和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爆轰波数据,分析爆轰波的传播速度、侧壁烟膜结果、胞格线与传播方向的夹角以及胞格结构等,得到了多孔材料对氢气爆轰抑制作用的规律,对减轻氢气爆炸事故造成的危害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有助于推动氢能源的大规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气爆轰 多孔材料 侧壁烟膜 胞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压力对爆轰波在管道内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喻健良 高远 +1 位作者 闫兴清 高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3-417,共5页
建立爆轰管道研究不同初始压力下爆轰波在管道内传播规律.选用CH4+2O2气体,采用光纤探针测量爆轰波在管道内的传播速度,采用烟迹法记录爆轰波胞格结构.结果表明:爆轰波在管道内传播时出现5种不同传播模式,分别为稳态式、快速波动式、结... 建立爆轰管道研究不同初始压力下爆轰波在管道内传播规律.选用CH4+2O2气体,采用光纤探针测量爆轰波在管道内的传播速度,采用烟迹法记录爆轰波胞格结构.结果表明:爆轰波在管道内传播时出现5种不同传播模式,分别为稳态式、快速波动式、结巴式、驰振式与失效模式.在稳态传播模式下,爆轰波局部速度波动很小且平均速度接近理论爆轰CJ速度,并呈现多头胞格结构.随着初始压力的降低,爆轰波局部速度波动增加且其平均速度产生衰减.在驰振式爆轰解耦处,爆轰波胞格结构消失,过载爆轰时,重新形成胞格结构.进一步降低初始压力至爆轰失效时,则无胞格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波 初始压力 爆轰速度 胞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爆轰在T形管中传播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昌建 郭长铭 +1 位作者 徐胜利 张寒虹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3,共8页
对2H2/O2/Ar系统爆轰波在T形管(截面为40mm×40mm)中传播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用烟迹片记录了T形管中爆轰波的胞格结构,用压电传感器记录了分叉口附近指定点压力时间曲线,得到了爆轰波在分叉口附近的平均速度和胞格图案演变.结果表明... 对2H2/O2/Ar系统爆轰波在T形管(截面为40mm×40mm)中传播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用烟迹片记录了T形管中爆轰波的胞格结构,用压电传感器记录了分叉口附近指定点压力时间曲线,得到了爆轰波在分叉口附近的平均速度和胞格图案演变.结果表明:初压P0≥2.67kPa,在水平和垂直支管下游区域(距离分叉口约3.5—6倍方管截面边长),分叉口影响消失,爆轰波恢复稳定,且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在分叉口绕射过程中,爆轰波在膨胀区中衰减,诱导激波阵面弯曲.两个支管中发生马赫反射,三波点迹线清晰可见.该传播特性是爆轰波的诱导激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叉口附近的胞格结构先消失再恢复,在无胞格和平衡胞格之间的区域存在细密胞格的过渡区,表征了在诱导激波与化学反应阵面分离后的区域中出现二次点火.P0=2.00kPa,水平支管中稳定自持爆轰能重建,垂直支管中爆轰熄灭.P0<2.00kPa,分叉口上游已不能形成稳定爆轰.还对胞格结构中的几个特征参数进行了测量,并初步分析了P0对这些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爆轰波 胞格结构 二次点火 绕射 马赫反射 气体动力学 压电传感器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