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和紫外消毒过程中胞外抗性基因的产生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付树森 王艺 +5 位作者 王肖霖 王尚杰 程远 卞博 张生博 袁青彬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756-4762,共7页
考察了城市污水氯和紫外消毒过程中不同物理形态的胞外抗性基因的产生行为与及微生物群落的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氯消毒尽管使胞内抗性基因丰度下降,但使结合型胞外抗性基因丰度明显上升(0.7±0.1)log,而游离型胞外抗性基因丰度下降(0... 考察了城市污水氯和紫外消毒过程中不同物理形态的胞外抗性基因的产生行为与及微生物群落的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氯消毒尽管使胞内抗性基因丰度下降,但使结合型胞外抗性基因丰度明显上升(0.7±0.1)log,而游离型胞外抗性基因丰度下降(0.2±0.1)log.紫外消毒也使胞内抗性基因下降,但使游离型胞外抗性基因显著上升(0.4±0.2)log,而结合型胞外抗性基因丰度下降(0.3±0.1)log.氯消毒后,结合型胞外DNA(a-eDNA)中变形菌门丰度下降而其他菌门的丰度上升,细菌多样性指数由4.2上升到4.7;而游离型胞外DNA(f-eDNA)中变形菌门上升了6.6%,多样性指数则从3.5降低到2.8.紫外消毒后,a-eDNA中变形菌门丰度下降了36.6%,多样性则上升到4.8,而f-eDNA中细菌丰度变化较小.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揭示了抗性基因与细菌间广泛的寄存关系,tetA、tetX、sulI和sulII分别与17、15、15和5种菌属间存在共现性,表明抗性基因潜在宿主的变化是导致消毒后胞外抗性基因产生的关键原因.本研究表明氯和紫外消毒不能消除抗性基因风险,反而通过导致不同胞外抗性基因的大量产生,使风险的形式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消毒 紫外消毒 胞外抗性基因 细菌群落 分子生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对城市污水中胞内和胞外抗性基因的富集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文斌 付树森 +3 位作者 毛步云 程远 黄雅梦 袁青彬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34-1440,共7页
作为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微塑料不仅本身具有生物毒性,还能携带多种污染物构成复合污染.然而目前对于微塑料携带抗性基因的污染特征尚鲜有研究.考察了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及再生聚乙烯4种微塑料对城市污水中胞内与胞外抗... 作为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微塑料不仅本身具有生物毒性,还能携带多种污染物构成复合污染.然而目前对于微塑料携带抗性基因的污染特征尚鲜有研究.考察了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及再生聚乙烯4种微塑料对城市污水中胞内与胞外抗性基因的富集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微塑料对胞外抗性基因的富集倍数在3.12×10^(2)~4.07×10^(3)之间,显著高于胞内(4.44×10^(1)~2.14×10^(3)),且对于同种污水类型,最高能达胞内的13.1倍.微塑料对二沉池出水中抗性基因的富集倍数(2.14×10^(3)~4.07×10^(3))显著高于污水厂进水(3.12×10^(2)~7.61×10^(2))和活性污泥(4.44×10^(1)~5.84×10^(2)).微塑料类型对抗性基因的富集有显著影响,其中聚丙烯的富集能力最强,最高达3.03×10^(14) copies g(胞内抗性基因)和6.27×10^(13) copies g(胞外抗性基因);聚苯乙烯对胞外基因的富集倍数高于聚乙烯,而对于胞内基因的富集倍数低于后者;再生聚乙烯与聚乙烯的富集能力无显著差异.微塑料对抗性基因的富集量与微塑料的粒径、浓度均成反比,富集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显示,微塑料能大量富集污水中的抗性基因,特别是胞外抗性基因,从而显著提高抗性基因的迁移能力,增大后续公共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抗生素抗基因 胞外抗性基因 城市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