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对亚砷酸钠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陈峣 于漫 +4 位作者 李昕 尉玉婷 刘旭丹 王欢欢 王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及其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在亚砷酸钠(NaAsO_(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aAsO_(2)暴露HT-22细胞,建立体外NaAsO_(2)暴露模型。...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及其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在亚砷酸钠(NaAsO_(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aAsO_(2)暴露HT-22细胞,建立体外NaAsO_(2)暴露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4、6、8、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5 mmol/L)独立干预组,NAC(5 mmol/L)与NaAsO_(2)(10μmol/L)联合干预组。二氯荧光素检测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6、8、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升高,细胞核中p-ER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p-CREB、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8、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相比,NAC与NaAsO_(2)联合干预组细胞中ROS水平显著降低,细胞核中p-ERK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p-CREB、Bcl-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NaAsO_(2)暴露激活细胞氧化应激反应,通过阻碍p-ERK核易位过程抑制CREB信号通路,从而诱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凋亡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通路在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莉莉 赖东平 +5 位作者 王秀玉 郑东诞 郭润民 沈宁 陈培熹 冯鉴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 1/2)通路在阿霉素(doxorubicin,DOX)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在DOX处理前应用ERK 1/2抑制剂PD98059抑制ERK 1/2的活化;检测细胞存活率、ERK ...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 1/2)通路在阿霉素(doxorubicin,DOX)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在DOX处理前应用ERK 1/2抑制剂PD98059抑制ERK 1/2的活化;检测细胞存活率、ERK 1/2的活化、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胱硫醚γ-裂解酶(CSE,为内源性硫化氢的合成酶)的表达。结果 5μmol·L-1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1~6 h,呈时间依赖性地促进ERK1/2的活化;5μmol·L-1DOX对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表现为细胞存活率下降、ROS水平升高、MMP丢失及CSE表达降低;在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30min,应用ERK1/2抑制剂10μmol·L-1PD-98059预处理能明显拮抗DOX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使ROS水平降低,细胞存活率MMP和CSE表达水平均升高。结论 ERK1/2通路参与DOX对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肌毒性 H9C2心肌细 氧自由基 线粒体膜电位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与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兰兰 惠延年 曾光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miRNA和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P-ERK)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手术切除获取Rb组织标本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分为低分化、中分化... 目的探讨miRNA和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P-ERK)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手术切除获取Rb组织标本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分为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Rb组织,肿瘤外的正常视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常视网膜组织和不同分化程度Rb组织中mi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视网膜组织和不同分化程度Rb组织中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Rb组织中miRNA基因表达(低分化0.214±0.140、中分化0.246±0.200、高分化0.256±0.180)、P-ERK蛋白表达(低分化0.367±0.270、中分化0.562±0.190、高分化0.609±0.11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视网膜组织(miRNA:0.200±0.190、P-ERK蛋白:0.211±0.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iRNA、P-ERK蛋白表达与Rb组织分化程度有相关性;miRNA和P-ERK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iRNA和P-ERK蛋白在Rb组织中表达均高于正常视网膜组织,并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 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微小RNA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甲虫小胸鳖甲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基因的克隆与低温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孟闪闪 李洁琼 +2 位作者 阮梦鸽 陆雪莹 马纪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7-995,共9页
昆虫属变温生物,冷胁迫是其最常见的环境刺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与细胞应对外界刺激密切相关,为了解MAPK信号通路在荒漠甲虫小胸鳖甲耐寒机制中的作用,从小胸鳖甲4℃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基因的全长... 昆虫属变温生物,冷胁迫是其最常见的环境刺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与细胞应对外界刺激密切相关,为了解MAPK信号通路在荒漠甲虫小胸鳖甲耐寒机制中的作用,从小胸鳖甲4℃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基因的全长c DNA,命名为Mp ERK。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p ERK全长1125 bp,编码374个氨基酸。Mp ERK的理论分子量是43 k Da,含有ERK激酶所共有的磷酸化位点,属于MAPK超家族,与其它物种ERK的一致性达80%以上。实时定量PCR检测Mp ERK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谱发现,4℃处理1 h后,Mp ERK基因的表达上调为对照的7.5倍,5 h时达到高峰,为对照的15倍。-4℃处理1 h后,Mp ERK基因的表达上调为对照的8.4倍,5 h时达到高峰,为对照的13.75倍。研究结果表明Mp ERK基因是冷响应的,可能在小胸鳖甲应对低温时发挥信号转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通路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小胸鳖甲 低温 ER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激酶1/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参与C反应蛋白诱导的心肌细胞MMP-10活性上调 被引量:1
5
作者 崔传珏 魏英杰 +2 位作者 史强 刘晓艳 白媛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5-888,共4页
为探讨心肌细胞中Janus激酶1(JAK1)在C反应蛋白(CRP)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活性上调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炎症细胞因子CRP诱导MMP-10上调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JAK1的特异磷酸化抗体,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查JAK1的... 为探讨心肌细胞中Janus激酶1(JAK1)在C反应蛋白(CRP)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活性上调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炎症细胞因子CRP诱导MMP-10上调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JAK1的特异磷酸化抗体,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查JAK1的磷酸化水平的激活情况.应用Western印迹技术和酶谱法分别检测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磷酸化水平和MMP-10的活性变化.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RP组,CR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组.结果显示,磷酸化的JAK1在CRP刺激后1/12 h即可出现,在1 h达到高峰,而总的JAK1不改变;JAK1抑制剂piceatannol可以使磷酸化的ERK水平减弱,也可以使MMP-10的活性明显降低(P<0.01).研究结果提示,JAK1是通过激活ERK,从而上调MMP-10的活性,为心力衰竭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激酶1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10 心肌细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噻米对辣椒素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何雁冰 万丽 +1 位作者 黄焕森 高崇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阳离子-氯离子联合转运蛋白(CCC)阻断剂在辣椒素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活化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大鼠脊髓700μm厚切片,分成空白对照组、辣椒素组、呋噻米组、辣椒素+呋噻米组,予以相应药物处理后固定,再行冰冻切片,进行... 目的:观察阳离子-氯离子联合转运蛋白(CCC)阻断剂在辣椒素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活化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大鼠脊髓700μm厚切片,分成空白对照组、辣椒素组、呋噻米组、辣椒素+呋噻米组,予以相应药物处理后固定,再行冰冻切片,进行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程序。对脊髓背角Ⅰ、Ⅱ层的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传导激酶阳性(pERK IR)细胞计数,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辣椒素组、呋噻米组、呋噻米+辣椒素组pERK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19±0.42;26.83±1.14;12.31±0.90;12.14±0.72(P<0.001)。呋噻米+辣椒素组阳性细胞数比辣椒素组减少(P<0.001)。结论:呋噻米可抑制辣椒素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具抗伤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氯离子联合转运蛋白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建茹 刘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26-2129,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病因多样性和病机复杂性的疾病,其病理改变涉及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巨噬细胞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增殖等。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 5,ERK5)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家族中的成员... 动脉粥样硬化是病因多样性和病机复杂性的疾病,其病理改变涉及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巨噬细胞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增殖等。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 5,ERK5)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家族中的成员之一。ERK5信号通路通过三级酶促级联反应将氧化应激、剪切力、缺血、低氧、炎症等刺激信号传到细胞核内,调控着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衰老、凋亡等,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ERK5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 动脉粥样硬化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通过抑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促进HeLa细胞凋亡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永周 夏纪毅 +4 位作者 唐小平 唐利 毛熙光 张宇骄 喻小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7-1512,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U0126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He La细胞先用(1、2、5、10、20、50、100、200、300)μmol/L黄芩素,(1、2、5、10、20、30)μmol/L U0126处理24 h后,CCK-8法筛选最佳的处理浓度。而后分别用200μmol/...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U0126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He La细胞先用(1、2、5、10、20、50、100、200、300)μmol/L黄芩素,(1、2、5、10、20、30)μmol/L U0126处理24 h后,CCK-8法筛选最佳的处理浓度。而后分别用200μmol/L黄芩素、10μmol/L U0126、200μmol/L黄芩素联合10μmol/L U0126处理He La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实时定量PCR检测He La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Bax和Bcl-2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Bax和Bcl-2蛋白水平。结果 He 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黄芩素或经不同浓度的U0126处理后,CCK-8法证明黄芩素最佳抑制浓度为200μmol/L,U0126最佳抑制浓度为10μmol/L;He La细胞经200μmol/L黄芩素处理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采用200μmol/L黄芩素联合10μmol/L U0126处理He La细胞24 h,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10μmol/L U0126和200μmol/L黄芩素单独处理He La细胞,引起明显细胞凋亡,二者联合处理凋亡更明显;He La细胞经200μmol/L黄芩素或10μmol/L U0126单独处理或联合处理24 h后,ERK1/2和Bcl-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ax的mRNA水平升高;蛋白水平上,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Bax蛋白水平增加,Bcl-2的蛋白水平降低。结论黄芩素和U0126均可抑制He La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U0126 宫颈癌 HELA细 凋亡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性抗肿瘤融合蛋白-表皮生长因子-腺病毒早期转录区4第4编码蛋白在细胞内的转运及对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存琳 陈虹 +2 位作者 马晓骊 王欣 黄秉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4-678,797-798,共7页
目的探讨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进入肿瘤细胞的融合蛋白表皮生长因子-腺病毒早期转录区4第4编码蛋白(EGF-E4orf4)在细胞内的转运及对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MDA-M... 目的探讨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进入肿瘤细胞的融合蛋白表皮生长因子-腺病毒早期转录区4第4编码蛋白(EGF-E4orf4)在细胞内的转运及对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MDA-MB-231和BGC823细胞中的转运和代谢特点,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引起的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结果融合蛋白可在细胞内累积,向细胞核周围聚集,并与细胞早期内体和晚期溶酶体共定位;融合蛋白能快速触发细胞内ERK发生磷酸化,磷酸化水平在10 min时最强,之后逐渐回落至刺激前水平,活化ERK的能力较表皮生长因子弱。结论融合蛋白EGF-E4orf4在细胞内经内体-溶酶体途径发生缓慢降解;在MDA-MB-231和BGC823细胞中,融合蛋白的作用特点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是导致融合蛋白对二者抑瘤率不同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表皮生长因子-腺病毒早期转录区4第4编码蛋白 内体-溶酶体途径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0
作者 王天月 崔晓燕 +1 位作者 吴骁 王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9-982,共4页
目的:观察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在胚龄(E)18d以及生后不同日龄(P)小鼠海马不同阶段的表达,探讨其在海马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取E 18d和P 1、3、7、14、21和28d小鼠的海马组织,每个时间点均作为观察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观察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在胚龄(E)18d以及生后不同日龄(P)小鼠海马不同阶段的表达,探讨其在海马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取E 18d和P 1、3、7、14、21和28d小鼠的海马组织,每个时间点均作为观察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时间点海马组织中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ERK蛋白主要在海马齿状回(DG)颗粒细胞层和阿蒙角(CA)锥体细胞层神经元的细胞核中表达。E 18d,海马DG和CA区pERK表达染色浅,排列稀疏,表达水平很低;E 18d^P 7d,pERK染色逐渐加深、密集,pERK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与其他6个时间点比较,P 7d时pERK表达水平最高(F=34.537,P<0.01)。P 14~21d,pERK染色逐渐变浅,密集程度逐渐降低,pERK表达水平逐渐下降(F=28.754,P<0.01);P 28d时pERK表达水平处于稳定的较低水平(F=6.075,P>0.05)。免疫印迹检测,各时间点均有pERK表达,E 18d^P 7d,pERK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与其他6个时间点比较,P 7d时pERK表达水平最高(F=33.856,P<0.01);P 14~21d时pERK表达水平逐渐降低(F=22.627,P<0.01);P 28d时pERK表达处于稳定的较低水平(F=7.421,P>0.05)。结论:小鼠生后早期阶段,即E 18d^P 7d,海马发育明显增速,pERK表达水平也随之逐渐升高,P 7d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直至稳定,pERK参与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海马发育 昆明种小鼠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在骨肉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军 徐世红 +5 位作者 张辰 姜朝阳 王培鑫 李玙璠 朱欢 王晓帅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4-1260,共7页
骨肉瘤(OS)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其恶性程度高,侵袭广泛,预后差,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健康。目前OS的标准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但手术广泛切除后影响肢体功能,化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使得OS的治疗进入平台... 骨肉瘤(OS)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其恶性程度高,侵袭广泛,预后差,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健康。目前OS的标准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但手术广泛切除后影响肢体功能,化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使得OS的治疗进入平台期。中医药在OS的治疗中具有阻滞OS细胞周期,降低其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等作用,同时中医药还可以通过介导相关通路活性调节OS细胞凋亡,从而抑制OS的恶性增殖,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恶性增殖 中医药 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锂通过蛋白激酶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调节海马神经元延迟整流钾通道(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焦国慧 刘朝巍 +1 位作者 张涛 杨卓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14-821,共8页
碳酸锂可以用于治疗创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的脑部损伤.研究表明其保护效应与蛋白激酶C(PKC)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有关.研究表明PKC激动剂PDBu可以抑制延迟整流钾通道(IK)电流并使其激活电压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碳酸锂(50 μmol... 碳酸锂可以用于治疗创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的脑部损伤.研究表明其保护效应与蛋白激酶C(PKC)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有关.研究表明PKC激动剂PDBu可以抑制延迟整流钾通道(IK)电流并使其激活电压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碳酸锂(50 μmol/L)可以抑制PDBu的反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预先加入MEK/ERK抑制剂U0126(20 μmol/L),碳酸锂不能逆转PDBu对IK的作用.因此,PKC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级联反应通路可能在钾离子通道的磷酸化调节中起作用.另外,AC-cAMP和GC-cGMP的交互作用也可能参与碳酸锂对PKC激活作用的调节,成为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碳酸锂 延迟整流钾通道 蛋白激酶C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通过调节mGluR1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生长与凋亡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萍 冯吉 +2 位作者 杨荟敏 谷利 张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2-340,共9页
血清因子能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凋亡,但是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通过细胞培养基中血清存在与否,研究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激酶B(PKB/AKT)通路的活化及其对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在过量表达mGluR1的HE... 血清因子能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凋亡,但是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通过细胞培养基中血清存在与否,研究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激酶B(PKB/AKT)通路的活化及其对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在过量表达mGluR1的HEK293细胞中,血清饥饿促进了mGluR1对ER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细胞凋亡剂STS应激损伤时,受体激动剂DHPG可降低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凋亡.在大鼠胶质瘤细胞中,与过表达mGluR1的HEK293细胞的结果相反,血清有助于mGluR1对ERK,AKT通路的活化作用;STS应激损伤时,内源性mGluR1的活化抑制了细胞凋亡.结果表明:血清中存在的细胞因子,通过细胞中表达水平不同的mGluR1受体,调节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从而调控细胞生长与凋亡.本文可能揭示了一种血清调节细胞生长与凋亡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mGluR1)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蛋白激酶B(PKB/AKT) 凋亡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加快肝细胞周期进程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杨季云 张思仲 +2 位作者 郭红 曾祥元 马布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4-610,共7页
在慢性炎症部位有易发肿瘤的倾向,大约有20%的恶性肿瘤发生与慢性炎症相关,肝细胞癌是世界第三大癌症死亡病因,其患者多数有慢性炎症病史,当炎症慢性迁延,肝细胞癌发生率明显增加.但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与发展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 在慢性炎症部位有易发肿瘤的倾向,大约有20%的恶性肿瘤发生与慢性炎症相关,肝细胞癌是世界第三大癌症死亡病因,其患者多数有慢性炎症病史,当炎症慢性迁延,肝细胞癌发生率明显增加.但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与发展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利用人肝细胞株L-02细胞,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ERK1/2活化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期能更确切地阐明炎症介质TNF-α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发现TNF-α能促进肝细胞从G0/G1期向S期转换.蛋白质印迹检测表明,TNF-α能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cyclinD1表达,而对cyclinE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同时TNF-α能激活NF-κB,ERK1/2,抑制NF-κB活化降低了TNF-α诱导的cyclinD1表达,导致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抑制ERK1/2活化则对细胞周期和cyclinD1表达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TNF-α通过活化NF-κB信号通路,诱导cyclinD1表达,加快细胞周期进程,这可能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重要机制.针对TNF-α和NF-κB的治疗可能延长慢性炎症相关性肿瘤的潜伏期和抑制肿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核因子κB(NF-κB)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周期 慢性炎症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总黄酮、槲皮素对鸡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作用机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洪柱 李垚 +4 位作者 陈鑫 赵伟 张丽欣 欧阳文文 刘红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78-1385,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沙棘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TFH)及槲皮素(quercetin)对爱拔益加(AA)肉鸡鸡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成骨细胞分别采用基础培...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沙棘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TFH)及槲皮素(quercetin)对爱拔益加(AA)肉鸡鸡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成骨细胞分别采用基础培养液、基础培养液添加β-雌二醇(β-estradiol,E2)、TFH或槲皮素培养细胞24 h;细胞经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拮抗剂处理2 h,再分别于基础培养液、基础培养液添加TFH或槲皮素中培养24 h;细胞经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抑制剂处理2 h,再分别于基础培养液、基础培养液添加TFH或槲皮素培养24 h;收集细胞,测定细胞ALP活性。基础培养液添加TFH、槲皮素,于孵育0、2、5、15、30、60 min 6个时间点收集细胞,ELASA法测定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p-ERK)浓度。细胞采用基础培养液培养细胞24 h后经基础培养液、基础培养液分别添加E2、TFH、槲皮素培养细胞30min;经ER拮抗剂处理15 min,再分别于基础培养液、基础培养液添加E2、TFH或槲皮素培养30 min;收集细胞,ELASA法测定p-ERK浓度。结果表明:1)培养液添加TFH、槲皮素可以显著提高ALP活性(P<0.05),ER拮抗剂、MEK抑制剂可完全阻断这2种黄酮的作用(P<0.05);2)培养液添加TFH在培养后5、15 min,槲皮素在培养后2、5、15、30、60 min ERK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5);3)培养液添加TFH、槲皮素可显著提高细胞ERK磷酸化水平(P<0.05),ER拮抗剂可完全阻断这一作用(P<0.05)。结果提示:TFH、槲皮素可以显著提高ALP活性和ERK磷酸化水平,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二者可能是通过ER途径和ERK途径调节ALP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总黄酮 槲皮素 成骨细 碱性磷酸酶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隆霜 沈宜 +3 位作者 谢莹珊 范维珂 姜蓉 陈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促增殖作用,并初步探讨MAPK/ERK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低温超速离心及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采用MTT法分...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促增殖作用,并初步探讨MAPK/ERK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低温超速离心及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采用MTT法分别检测50、100、200、400μg/ml Exosomes对HUVECs促增殖作用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200μg/ml Exosomes对HUVECs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200μg/ml Exosomes诱导下HUVECs细胞内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可促进HUVECs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00μg/ml Exosomes作用HUVECs细胞24h后,S期细胞比例(27.8%±3.37%)较对照组(15.34%±0.71%)增加(P<0.05),G1/S期细胞比例(2.22%±0.37%)与对照组(4.67%±0.47%)比较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200μg/ml Exosomes作用HUVECs细胞24、48、72h后,磷酸化ERK表达(0.3378±0.0415,0.4967±0.0511,0.9205±0.0462)与磷酸化Akt蛋白表达(0.4091±0.0361,0.5484±0.0382,0.7496±0.0481)与对照组(磷酸化ERK 0.1836±0.0324,磷酸化Akt 0.2582±0.0215)相比有所增加(P<0.05)。结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能促进HUVECs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改变,以及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持续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OMES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蛋白激酶B 增殖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参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的过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萍 邓元俊 +6 位作者 裴广畅 许楚瓯 常晓燕 曾锐 姚颖 徐钢 韩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向间充质转分化的模型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以HUVECs为研究对象,分组如下: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模型组、TGF-β1+DMSO组以及TGF-β1+抑制剂干预组。TGF-β1模型组应用5ng/mL ... 目的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向间充质转分化的模型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以HUVECs为研究对象,分组如下: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模型组、TGF-β1+DMSO组以及TGF-β1+抑制剂干预组。TGF-β1模型组应用5ng/mL TGF-β1刺激HUVECs 72h;TGF-β1+DMSO组应用5ng/mL TGF-β1及1μL/mL DMSO刺激HUVECs 72h;TGF-β1+抑制剂干预组分别应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5mmol/L)或ERK抑制剂U0126(10mmol/L)或JNK抑制剂SP600125(5mmol/L)干预TGF-β1诱导的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VE-钙粘蛋白(VE-cadherin)和α-肌动蛋白(α-SMA)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E-cadherin和α-SM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5ng/mL)刺激HUVECs 72h后,内皮细胞形态由卵圆形铺路石状向梭形转变,与0h相比,V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抑制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可维持HUVECs内皮细胞表型以及VE-cadherin在内皮细胞的表达,抑制α-SMA蛋白表达,与TGF-β1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p38MAPK和JNK通路,与TGF-β1模型组相比,HUVECs表型、VE-cadherin和α-SMA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TGF-β1可诱导内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应用U0126抑制ERK1/2信号途径可抑制内皮细胞转分化的进展,提示ERK1/2的活化可能是该过程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脐静脉内皮细 内皮细向间充质转分化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80调控羊驼黑色素细胞MAPK/ERK信号通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斌 刘学贤 +4 位作者 姬凯元 杨姗姗 刘博 张俊珍 范瑞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6-883,共8页
miR-380是不同羊驼毛色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之一,但是否与黑色素生成有关未见报道。为了丰富调控黑色素生成的机制,挖掘黑色素生成路径中所涉及到的更多新的基因并揭示miR-380在黑色素细胞中的功能,本实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出MAPK信... miR-380是不同羊驼毛色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之一,但是否与黑色素生成有关未见报道。为了丰富调控黑色素生成的机制,挖掘黑色素生成路径中所涉及到的更多新的基因并揭示miR-380在黑色素细胞中的功能,本实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出MAPK信号通路的成员MAP3K6是miR-380的靶基因之一。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miR-380和MAP3K6后,与对照组相比双荧光报告酶活性下降(28.92±25.63)%(P<0.01),下降趋势明显,说明MAP3K6可能是miR-380的靶基因之一;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转染miR-380后,MAP3K6、MEK1、ERK1/2、CREB和MITF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量与NC组相比具有显著下降趋势,其中CREB下降趋势尤为显著(64.20±54.30)%(P<0.01),Western印迹检测MAP3K6、p-MEK1、p-ERK1/2、CREB和MITF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与NC组相比下降趋势明显且p-MEK1和CREB基因下降极为显著,分别为(29.09±10.68)%(P<0.001)和(47.12±6.70)%(P<0.001),抑制组则反之。通过Masson-Fontana黑色素颗粒染色法检测miR-380抑制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颗粒,用紫外分光度法检测真黑素(eumelanin,EM)和褐黑素(pheomelanin,PM),含量结果提示EM与PM含量分别下降为(38.63±2.00)%(P<0.01),(54.10±5.73)%(P<0.001)且PM含量下降极为显著。综上所述miR-380通过靶向抑制MAP3K6等基因的表达,从而对MAPK/ERK信号通路起调控作用,最终影响黑色素生成生物学功能,此研究对哺乳动物毛色形成机制和防止皮肤受紫外辐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80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6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小眼畸形转录因子 黑色素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和U0126体外协同抗人膀胱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伍连春 陈杰翔 +4 位作者 喻小兰 唐小平 王晓燕 张宇骄 夏纪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6-1340,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U0126体外协同抗人膀胱癌T-24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用黄芩素、U0126及二者联合处理T-24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数量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U0126体外协同抗人膀胱癌T-24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用黄芩素、U0126及二者联合处理T-24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数量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24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yclin D1、GSK-3β和AKT RNA水平、蛋白水平,分析黄芩素与U0126对膀胱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T-24细胞经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24细胞经黄芩素处理24 h,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细胞数减少,采用黄芩素联合U0126处理T-24细胞24 h,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黄芩素或U0126单独处理T-24细胞引起明显细胞凋亡,二者联合处理凋亡更明显;利用两种药物单独或联合作用T-24细胞24 h,GSK-3β、ERK1/2、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ERK1/2、Cyclin D1的mRNA表达减少,联合处理作用更显著。结论:黄芩素和U0126均可诱导T-24细胞凋亡,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U0126 膀胱癌 T-24 凋亡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Raf激酶抑制蛋白促进LX-2人肝星状细胞增殖 被引量:2
20
作者 聂金兰 白法承 +2 位作者 黄权芳 谭实美 林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6,61,共5页
目的研究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在LX-2人肝星状细胞增殖中作用。方法将RKIP小干扰RNA(siRNA-RKIP)重组质粒转染至LX-2细胞,培养5 d,并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MTT法检测沉默RKIP后LX-2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目的研究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在LX-2人肝星状细胞增殖中作用。方法将RKIP小干扰RNA(siRNA-RKIP)重组质粒转染至LX-2细胞,培养5 d,并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MTT法检测沉默RKIP后LX-2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实时定量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1型胶原蛋白(Col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KIP、α-SMA、Col1及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KIP低表达明显诱导LX-2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增加G2期细胞比例,提高Col1、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此外,RKIP的沉默明显提高ERK/MAPK磷酸化水平。结论敲低RKIP的水平促进LX-2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激活ERK/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增殖 胶原蛋白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