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胞内劳森氏菌GXNN株4个抗原性候选基因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肖爱欢 谢丽华 +5 位作者 廖承球 兰家暖 李茂宁 侯韶毅 陆仕勇 黄伟坚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参考GenBank上已发表的胞内劳森氏菌相关蛋白序列,设计了4对引物,分别扩增了4个抗原性候选基因(3个外膜蛋白基因和1个表面脂蛋白基因),并将4个抗原性候选基因构建好原核表达载体后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SD... 参考GenBank上已发表的胞内劳森氏菌相关蛋白序列,设计了4对引物,分别扩增了4个抗原性候选基因(3个外膜蛋白基因和1个表面脂蛋白基因),并将4个抗原性候选基因构建好原核表达载体后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SDS-PAGE电泳检测初步确定重组融合蛋白pET32a-LI0902、pET32a-LI1022能够进行表达,分别得到53、37kDa的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则初步确定pET32a-LI1022具有抗原性。研究结果首次验证胞内劳森氏菌外膜蛋白基因是否具有抗原性,为诊断试剂盒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劳森氏菌 抗原性 候选基因 SDS-PAGE电泳 Western BLOT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劳森氏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丹丹 周俊明 +4 位作者 倪艳秀 祝昊丹 朱雪蛟 周金柱 李彬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6-401,444,共7页
为建立胞内劳森氏菌(LI)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构建了含有LI外膜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pET32-LI1022并进行原核表达。结果显示LI1022基因在BL21(DE3)宿主菌内以可溶性表达重组LI1022蛋白(rLI102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LI1022具... 为建立胞内劳森氏菌(LI)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构建了含有LI外膜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pET32-LI1022并进行原核表达。结果显示LI1022基因在BL21(DE3)宿主菌内以可溶性表达重组LI1022蛋白(rLI102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LI1022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可作为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包被抗原。进一步经Ni柱纯化获得纯化r LI1102,以其为包被抗原,对ELISA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纯化的rLI1022以4.69 ng/孔4℃过夜包被最佳;血清最佳反应条件为1:100稀释,37℃作用1 h;羊抗猪IgG-HRP最佳反应条件为1:10000稀释,37℃作用1 h;25℃TMB底物显色15 min。对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包被抗原与PRRSV、PRV、FMDV、PEDV等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仅可特异性检测LI抗体;当LI阳性血清稀释倍数为1:400时仍为阳性,表明该方法敏感性较好;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国外商品化ELISA检测试剂盒对比,二者的符合率达94.44%;利用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江苏部分地区319份临床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其中LI阳性检出率为87.77%,表明LI在江苏猪群中普遍存在。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检测LI的间接ELISA方法,为临床LI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劳森氏菌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LI1022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劳森氏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董炳梅 唐娜 +2 位作者 王金良 苗立中 沈志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0-373,共4页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临床检测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比较提取粪便样品基因组DNA的不同方法,结合PCR方法特异性扩增aspA基因检测临床样品中的LI。敏感性试验表明,阳性样本最低检出量为1.7×10...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临床检测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比较提取粪便样品基因组DNA的不同方法,结合PCR方法特异性扩增aspA基因检测临床样品中的LI。敏感性试验表明,阳性样本最低检出量为1.7×102copies/μL;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流行性腹泻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102份临床样品阳性检出率为12.75%,与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符合率达88.04%;不同方法提取粪便样品基因组DNA对PCR检测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相吸附法最低检出量为2.9×102copies/μL,显著优于Chelex-100+Triton X-100法(3.32×103copies/μL)和蛋白酶K-CTAB法(2.45×106copies/μL)。因此,固相吸附法结合PCR方法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特异、敏感、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猪增生性肠炎的临床发病诊断及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劳森氏菌 猪增生性肠炎 PCR 固相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猪肠道寄生虫和胞内劳森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4
作者 王斌 李旭廷 +2 位作者 曹良 黄伟 龚雪 《中国猪业》 2011年第11期15-16,共2页
笔者对四川德阳某发酵床猪场肥育猪发病情况、诊断、治疗进行了阐述,并对发酵床养猪存在的疫病防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寄生虫 胞内劳森氏菌 混合感染 发酵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胞内劳森氏菌lscN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5
作者 张敏 尹会方 屠晶 《湖北畜牧兽医》 2017年第12期10-12,共3页
胞内劳森氏菌是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试验设计4条引物,采用半巢式PCR从目的 DNA中扩增出1317bp的胞内劳森氏菌lscN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lscN与Gen Bank中PHE/MN1-00、N343同源性为99%,是劳森氏菌三型分泌系统组件的编码基因。
关键词 胞内劳森氏菌 三型分泌系统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劳森氏菌lsa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玉红 郑新添 +1 位作者 李晓华 戴爱玲 《福建畜牧兽医》 2015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克隆并分析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lsa A基因,为研究该基因提供基础。方法:根据已发表的LI基因组序列,设计2条引物,提取猪回肠黏膜的LI基因组,并用PCR技术扩增lsa A基因,将其克隆、测序,进行序列同源性、蛋白... 目的:克隆并分析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lsa A基因,为研究该基因提供基础。方法:根据已发表的LI基因组序列,设计2条引物,提取猪回肠黏膜的LI基因组,并用PCR技术扩增lsa A基因,将其克隆、测序,进行序列同源性、蛋白抗原性预测等分析。结果:扩增出与702 bp引物相符的基因片段,与Gen Bank的序列同源性为98.4%,该基因编码的蛋白预计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胞内劳森菌las A基因的成功克隆为增生性肠炎的防控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劳森氏菌 lsaA基因 序列分析 抗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劳森氏菌鞭毛蛋白Flic的可溶性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7
作者 夏中秋 陈宇婧 +3 位作者 岳凯 管翠翠 杜恩岐 姚伦广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26,共5页
采用PCR扩增出猪回肠炎胞内劳森氏菌的鞭毛蛋白基因Flic(LI0710),再将目的基因和Msyb标签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表达质粒pET28a-Msyb-Flic。然后将测序正确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中,0.5 mmol IPTG诱导阳性菌株进行... 采用PCR扩增出猪回肠炎胞内劳森氏菌的鞭毛蛋白基因Flic(LI0710),再将目的基因和Msyb标签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表达质粒pET28a-Msyb-Flic。然后将测序正确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中,0.5 mmol IPTG诱导阳性菌株进行蛋白表达,采用超声破碎仪破碎菌体收集蛋白。最后使用NI柱摸索纯化条件获得目的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特异性,免疫小鼠检测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胞内劳森氏菌鞭毛蛋白Flic(LI0710),用Flic(LI0710)蛋白免疫小鼠后能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表达蛋白与小鼠胞内劳森氏菌抗血清可发生特异性反应。结果为胞内劳森氏菌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劳森氏菌 鞭毛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部分地区猪场胞内劳森氏菌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梅小伟 谭涛 +2 位作者 肖海君 索熊熊 方六荣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第5期78-81,共4页
为了解胞内劳森氏菌在海南省各猪场中的流行情况,应用普通PCR技术检测了来自该省不同地区14家猪场的348份猪粪便样品中的胞内劳森氏菌。结果表明,送检的猪场全部存在胞内劳森氏菌流行情况,场阳性率达到100%;348份猪粪便样品中有133份检... 为了解胞内劳森氏菌在海南省各猪场中的流行情况,应用普通PCR技术检测了来自该省不同地区14家猪场的348份猪粪便样品中的胞内劳森氏菌。结果表明,送检的猪场全部存在胞内劳森氏菌流行情况,场阳性率达到100%;348份猪粪便样品中有133份检测为阳性,阳性率达38.22%,其中母猪粪便的阳性率为40.74%,4~9周龄猪的粪便阳性率为35.42%,11~20周龄猪的粪便阳性率为37.5%,20周龄之后的猪粪便阳性率为52%。可见海南省部分地区猪场都存在胞内劳森氏菌的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劳森氏菌 PCR 流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胞内劳森菌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裴艳艳 张梦琳 +6 位作者 许浒 相丽润 张洪亮 彭金美 王倩 田志军 周国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0,69,共7页
猪增生性肠病(PPE),通常被称为猪回肠炎(PI),由胞内劳森氏菌(LI)感染引起。为建立检测LI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构建LI外膜蛋白基因(LI0841)的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LI0841,经测序无误后转化BL21(DE3)宿主菌,经IPTG诱导表达,采用SDS-... 猪增生性肠病(PPE),通常被称为猪回肠炎(PI),由胞内劳森氏菌(LI)感染引起。为建立检测LI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构建LI外膜蛋白基因(LI0841)的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LI0841,经测序无误后转化BL21(DE3)宿主菌,经IPTG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LI0841蛋白(rLI0841)的表达形式,经Ni柱纯化后采用western blot鉴定其反应原性。SDS-PAGE结果显示,在32 ku处出现目的条带,且其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 LI0841能够与兔LI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反应,表明纯化的r LI0841具有较强的反应原性,可作为包被抗原用于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初步建立LI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各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4.38 ng/孔的r LI0841以4℃过夜包被最佳;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37℃反应0.5 h;羊抗猪Ig G-HRP最佳稀释度为1∶10000,37℃作用0.5 h;TMB底物37℃显色15 min。利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经美国Biostone PPE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为阳性的猪血清,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将LI阳性血清2倍倍比稀释(1∶100~1∶51200)后,采用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评估该方法的敏感性;以同一批次和不同批次包被的酶标板分别检测5份不同LI抗体水平的猪血清,评估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除能检测到LI阳性血清外,其余相关病原的阳性血清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LI阳性血清1∶800稀释时检测结果仍为阳性,敏感性较高;对5份不同抗体水平的LI阳性血清的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较好。利用该ELISA方法与美国Biostone公司PPE抗体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104份临床猪血清样品,比较二者的检测结果,并计算二者的符合率;采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黑龙江、吉林等地区413份临床猪血清样品,分析LI在上述地区的流行状况。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0.91%,阴性符合率为91.84%,总符合率为91.35%;413份临床猪血清样品中LI的阳性检出率为59.81%(247/413),表明LI在黑龙江、吉林等地区的猪群中普遍存在。本研究建立了检测LI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与准确性均较好,为临床PI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劳森氏菌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LI0841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10
作者 赵艳丽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6期91-91,共1页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亦称猪坏死性肠炎、回肠炎或区域性肠炎等。该病原体具有显著的致病性,其典型病理学特征表现为回肠和结肠隐窝上皮细胞呈现腺瘤样异常增生,导致猪出现持续性腹泻及发育迟缓等临...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亦称猪坏死性肠炎、回肠炎或区域性肠炎等。该病原体具有显著的致病性,其典型病理学特征表现为回肠和结肠隐窝上皮细胞呈现腺瘤样异常增生,导致猪出现持续性腹泻及发育迟缓等临床症状。尽管该病致死率不高,但对猪的生长性能影响较大,从而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劳森氏菌 猪增生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及综合防治
11
作者 刘雄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6期105-106,共2页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猪回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慢性传染病。猪增生性肠炎于1931年首次报道,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在欧美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亚洲国家的猪场中,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该病主要侵害保育猪...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猪回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慢性传染病。猪增生性肠炎于1931年首次报道,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在欧美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亚洲国家的猪场中,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该病主要侵害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导致结肠、盲肠、回肠黏膜发生腺瘤样增生及出血性、间歇性或顽固性下痢,临床表现为腹泻、食欲下降、生长速度缓慢等。虽然该病死亡率不高,但会严重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劳森氏菌 猪增生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小勇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6期17-18,共2页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慢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增生性肠炎 胞内劳森氏菌 诊断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13
作者 王叶娜 王井新 +2 位作者 刘俊波 刘凯 刘小平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23期112-113,共2页
猪增生性肠炎也被称为猪回肠炎或猪肠道腺瘤病,是一种由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引起的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自193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特别是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主要生猪生产... 猪增生性肠炎也被称为猪回肠炎或猪肠道腺瘤病,是一种由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引起的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自193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特别是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主要生猪生产国,均有不同程度的报道和流行。在我国,猪增生性肠炎的感染率和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增生性肠炎 猪肠道 胞内劳森氏菌 养猪业 肠道传染病 腺瘤病 诊断与防控 首次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规模化猪场的回肠炎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14
作者 曲向阳 姚火春 +2 位作者 张璇 黄涛 李喜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73-877,共5页
为调查回肠炎在华东地区三省一市规模化猪场的感染状态,本研究利用商品化的胞内劳森氏菌快速检测试剂盒Lawsonia FirsttestTM对来自21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的321份粪便样品进行胞内劳森氏菌检测。经检测21个规模化猪场100%存在回肠炎感染,... 为调查回肠炎在华东地区三省一市规模化猪场的感染状态,本研究利用商品化的胞内劳森氏菌快速检测试剂盒Lawsonia FirsttestTM对来自21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的321份粪便样品进行胞内劳森氏菌检测。经检测21个规模化猪场100%存在回肠炎感染,而且感染率随着猪只日龄增长而逐渐升高。4周龄仔猪即存在感染,感染率为9.1%,8周龄(41.5%)~10周龄(67.9%)为主要感染开始期,12周龄(94.3%)~14周龄(87.9%)为感染高峰期,所检测样品的总体阳性率为59.81%,强阳性率为31.2%,结果表明,华东地区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亚临床型回肠炎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回肠炎 胞内劳森氏菌 流行病学调查 Lawsonia FIRSTtest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肥育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海忠 李良华 +3 位作者 宋忠旭 孙华 彭先文 梅书棋 《养猪》 2021年第3期95-96,共2页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发生腺瘤样的增生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增多、肠管增厚为特征。猪增生性肠炎在世界范围内...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发生腺瘤样的增生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增多、肠管增厚为特征。猪增生性肠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增生性肠炎 肠腺上皮细 肠道传染病 胞内劳森氏菌 肠黏膜上皮细 结肠隐窝 诊治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广芝 赵鸿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9-171,共3页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肠道疾病,该疾病有急性、慢性症状,被视为亚临床疾病。作者对其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类症鉴别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增生性回肠炎 胞内劳森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杰 杨小燕 +1 位作者 李国平 郑新添 《福建畜牧兽医》 2008年第6期13-15,共3页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专性寄生回肠上皮细胞内的劳森氏菌引起猪的接触性肠道病。该文介绍了其病原学、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猪增生性肠炎 胞内劳森氏菌 寄生回肠 皮细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燕 薛青红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9期41-44,共4页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本文介绍了其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猪增生性肠炎 胞内劳森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猪增生性回肠炎的临床诊疗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国信 张少飞 《云南畜牧兽医》 2020年第4期9-11,共3页
山西省阳城县凤城镇某养猪场发生猪增生性回肠炎,详细介绍发病情况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以及对该病的治疗和体会。
关键词 胞内劳森氏菌 猪增生性回肠炎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肠炎的研究现状
20
作者 陈彤 黄仁美 《福建畜牧兽医》 2010年第3期22-25,共4页
猪增生性肠炎是一种由专性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猪小肠黏膜腺窝上皮细胞腺瘤样增生的接触性传染病。文章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组织学观察、诊断、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猪增生性肠炎 胞内劳森氏菌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