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合胜利孤东油田的聚合物/无机铝弱凝胶体系及其试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黄煦 郭雄华 +1 位作者 栾林明 黄启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7-79,共3页
孤东注水开发油田层内、层间矛盾严重 ,注入水和注入聚合物单相锥进 ,注聚井常发生堵塞。为此 ,研制了微凝胶调驱体系 :聚合物 (日本三菱公司的MS35 0 0 ,M =1.9× 10 7,HD =2 6 .4%) 10 0 0mg/L ,交联剂无机铝盐 5 0~2 0 0mg/L ,... 孤东注水开发油田层内、层间矛盾严重 ,注入水和注入聚合物单相锥进 ,注聚井常发生堵塞。为此 ,研制了微凝胶调驱体系 :聚合物 (日本三菱公司的MS35 0 0 ,M =1.9× 10 7,HD =2 6 .4%) 10 0 0mg/L ,交联剂无机铝盐 5 0~2 0 0mg/L ,稳定添加剂 10~ 15mg/L ,用矿化度 390 0mg/L的油田污水配制。铝盐浓度 5 0 ,10 0 ,15 0mg/L的体系(CDG 5 0 , 10 0 , 15 0 ) 6 0℃下的粘度 ,在初配时较相应聚合物溶液 (PS) 6 0℃下的粘度 (4 1mPa·s)略低 ,在 6 0℃反应后均有所降低 ,但相互之间及与PS之间相差不大 ,在 6 0℃反应 5 6天后约在 30mPa·s上下。在 6 0℃下初配制的PS ,CDG 5 0和CDG 10 0流过气测渗透率 4.2~ 4.3μm2 的人造岩心柱时 ,阻力系数相差不大 ,随着 6 0℃下反应时间的延长 (0~ 42天 ) ,PS的阻力系数趋于下降 ,而CDG 5 0特别是CDG 10 0的阻力系数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在孤东 7 2 9 194井组试用CDG弱凝胶体系进行调驱 ,采用双段塞注入工艺 :10 0 0m3 CDG 10 0 +16 0 0m3 CDG 5 0 ,初步结果良好 ,注水井启动压力由 0 .4上升到 6 .7MPa ,吸水指数由 30下降到 2 8m3 /d·MPa ,对应 6口采油井日产油量由 2 9t上升到 48t,含水由 96 .1%下降到 9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 胶态分散凝胶 聚合/无机铝盐/油田污水体系 深部调剖 驱油现场先导试验 胜利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HM-1)用于孤岛油田含聚污水除油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吕志凤 王宗贤 +2 位作者 战风涛 张锡波 肖建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4,共4页
考虑到孤岛二联污水中含量较高的高酸值亚组分对油水乳状液有稳定作用,将多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类似产物用于含聚污水的脱油处理,一种自制高阳离子度(50%)、高相对分子质量(500万)的丙烯酰胺与阳离子单体共聚物CHM-1的除油率最高,加量5... 考虑到孤岛二联污水中含量较高的高酸值亚组分对油水乳状液有稳定作用,将多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类似产物用于含聚污水的脱油处理,一种自制高阳离子度(50%)、高相对分子质量(500万)的丙烯酰胺与阳离子单体共聚物CHM-1的除油率最高,加量50mg/L时为93.9%,但除聚率较低,约为20%;污水中所含的聚合物似能促进CHM-1的除油作用;质量比3:1的CHM-1与PAC复配物,总加量40mg/L时除油率达93%以上。将水处理剂直接用于孤二联含聚采出液,加量50mg/L,测定脱出污水含油率,使用CHM-1时除油率最高,为87.8%,加大摇振频度或提高加剂处理温度至55℃(井排来油温度)可大大提高除油率,加量10mg/L时除油率即超过90%。CHM-1还可促进所用破乳剂的脱水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净水剂(清水剂) 除油剂 采油污水 含聚污水 除油 胜利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东二元驱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效作用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红艳 曹绪龙 +2 位作者 张继超 李秀兰 张爱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6-361,共6页
报道了孤东PS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中所用胜利石油磺酸盐SLP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间的复配增效作用研究结果。等摩尔比的磺酸盐AS与非离子剂LS54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能迅速达到平衡且平衡值σe低。AS/LS45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随LS45加入... 报道了孤东PS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中所用胜利石油磺酸盐SLP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间的复配增效作用研究结果。等摩尔比的磺酸盐AS与非离子剂LS54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能迅速达到平衡且平衡值σe低。AS/LS45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随LS45加入比例的增大不断降低,σe值则迅速降低并维持低值。当油相为正辛烷、甲苯、甲苯+正辛烷(1∶2)时,在磺酸盐SDBS中加入非离子剂LS45、TX、Tween、AES后,油水界面张力均大幅降低;在正辛烷中加入甲苯,可以降低与水相间的界面张力。用介观尺寸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模拟,求得SDBS+TX在油水界面的分布密度较SDBS大大增加,导致界面张力大幅下降。按以上原理复配的3 g/L SLPS+1g/L非离子剂+1.7 g/L聚合物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室内物模实验中提高采收率18.1%。在孤乐七区西南Ng54-61层10注16采试验区,从2004年6月起注入SP二元体系(4.5 g/L SLPS+1.5 g/L非离子剂+1.7 g/L聚合物),降水增油效果显著,截止2008年3月,试验区提高采收率5.7%,中心井区提高采收率12.7%且采出程度达到54%。图7表2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 混合表面活性剂 石油磺酸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协同效应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 胜利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乳化/水热催化裂解复合降黏开采稠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宋向华 蒲春生 +2 位作者 刘洋 张荣军 秦文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g稠油与30g 0.5%催化荆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Pa·...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g稠油与30g 0.5%催化荆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2,耐矿化度达50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Pa·s降低到1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催化水热裂解 过渡金属催化剂 乳化 降黏 改质 稠油开采 蒸汽吞吐井 胜利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低温油层防砂的FSJ-Ⅳ涂敷砂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国荣 严锦根 +5 位作者 陈应淋 潘纠奔 李红 周秋霞 严锦贵 周月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0,共4页
本文介绍了适用于低温油层防砂的FSJ Ⅳ涂敷砂的性能特点 ,考察了影响FSJ Ⅳ涂敷砂性能的各种因素 ,分析了该涂敷砂在孤东油田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涂敷砂 防砂 低温油层 胜利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蒸汽吞吐井防砂的FSJ-Ⅴ耐高温树脂涂敷砂 被引量:11
6
作者 商祥毅 严锦根 +3 位作者 潘赳奔 李红 严锦桂 周月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用商品含硼酚醛树脂FB ,含胺类化合物的树脂固化剂 ,粒径 0 .4~ 0 .8mm的石英砂 ,商品偶联剂KH5 5 0制成了蒸汽吞吐井防砂用的耐高温树脂涂敷砂FSJ Ⅴ。树脂砂预混物相继在 70℃固化 72h ,12 0℃固化 3h ,140℃固化 5h ,180℃固化 2h ,... 用商品含硼酚醛树脂FB ,含胺类化合物的树脂固化剂 ,粒径 0 .4~ 0 .8mm的石英砂 ,商品偶联剂KH5 5 0制成了蒸汽吞吐井防砂用的耐高温树脂涂敷砂FSJ Ⅴ。树脂砂预混物相继在 70℃固化 72h ,12 0℃固化 3h ,140℃固化 5h ,180℃固化 2h ,32 0℃固化 4h ,制成固结砂样。根据固结砂样的抗压和抗折强度确定了以上 4个组分的质量比为 :10∶0 .9~ 1.1∶10 0∶0 .15~ 0 .2 0。这种固结砂样能耐清水、卤水、原油和 10 %盐酸长时间 (5~ 30d)浸泡 ,但不耐强碱 (5 %NaOH溶液 )。 70℃固化 72h的固结砂样在≤ 30 0℃下热老化 2 4h后 ,保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不低于固砂施工的要求指标 (≥ 6 .0和≥ 3.5MPa)。简介了使用树脂涂敷砂FSJ Ⅴ在 12口蒸汽吞吐井固砂的效果 :平均注汽温度 30 0℃、注汽强度 192t/m·d、采液强度 8t/m·d条件下 ,防砂有效期 30 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井 防砂 FSJ-V耐高温树脂涂敷砂 防砂剂 含硼酚醛树脂 胜利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开发后期的CYL-1型液固两相防砂材料研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潘赳奔 郑伟林 +5 位作者 商祥毅 林恺 陈应淋 李晓庆 易尚德 陈淑萍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液固两相防砂剂CYL 1为可固化的悬浮液 ,固相为密度 1.15~ 1.30 g/cm3 、粒径 0 .2~ 0 .5mm(适用于弧东油田 )的矿渣颗粒 ,液相为加有固化剂、偶联剂 (KH 5 5 0 )及增孔剂 (清水 ) ,密度 1.10~ 1.2 0 g/cm3 的改性脲醛树脂 (UF K)溶... 液固两相防砂剂CYL 1为可固化的悬浮液 ,固相为密度 1.15~ 1.30 g/cm3 、粒径 0 .2~ 0 .5mm(适用于弧东油田 )的矿渣颗粒 ,液相为加有固化剂、偶联剂 (KH 5 5 0 )及增孔剂 (清水 ) ,密度 1.10~ 1.2 0 g/cm3 的改性脲醛树脂 (UF K)溶液。该防砂剂可满足油藏开发后期分层防砂施工的要求。报道了主要组分 (脲醛树脂、偶联剂 )品种和矿渣颗粒粒度的选择。基于各组分用量和液固比的优选 ,根据固结样抗折强度和渗透率两项性能 ,确定了基本配方 :液固体积比 1∶0 .6~ 0 .8,UF K、固化剂、偶联剂、增孔剂质量比 10 0∶0 .7∶1.0∶5 0。基本配方悬浮液粘度在2 0 0mPa·s左右 ,在 6 0℃能保持稳定 2h ,固化时间 >1h ,固结样抗折强度 >3.0MPa ,渗透率 2 .6 μm2 ,耐 6 0℃的清水、污水、卤水、柴油和原油 ,在 6 0℃的 10 %盐酸和 5 %NaOH溶液中破坏。用基本配方液相固结孤东地层砂 ,在5 0℃放置 2d后 ,抗折强度 3.1MPa ,渗透率 2 .1μ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1型 液固两相防砂材料 油田开发后期 改性脲醛树脂/矿渣颗粒悬液液 固砂 砂岩油藏 胜利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防砂功能的蒸汽吞吐稠油井改性硅酸盐蒸汽转向剂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鹏 赵修太 +2 位作者 魏芳 吴琼 陈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报道了针对易发生蒸汽窜、后期出砂严重的孤东稠油油藏蒸汽吞井研制的一种蒸汽转向剂。该剂基料为表面经10%金属氧化物、5%有机硅改性的G级油井水泥,增渗剂为质量比8:0.05:1:1.5的石油树脂+铝粉+苯甲酸+直径0.1~0.3mm、长5~10mm的植... 报道了针对易发生蒸汽窜、后期出砂严重的孤东稠油油藏蒸汽吞井研制的一种蒸汽转向剂。该剂基料为表面经10%金属氧化物、5%有机硅改性的G级油井水泥,增渗剂为质量比8:0.05:1:1.5的石油树脂+铝粉+苯甲酸+直径0.1~0.3mm、长5~10mm的植物秸杆纤维,用量为基料的60%,用清水配浆,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水灰比0.6,固化温度60℃,固化时间72小时。固结体油相(煤油)渗透率为0.01219μm2,抗压强度6.43MPa,经300℃高温蒸汽和60℃煤油处理后渗透率>1.0μm2,抗压强度5MPa。注入并联填砂管并固化后,高、低渗填砂管的吸汽能力之比由2.4:1变为1:1.9。在两口蒸汽吞吐井使用该蒸汽转向剂,注入量分别为8和10m3,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转向剂 油井水泥浆 表面改性水泥 增渗剂 组成与配方 深部调剖 防砂 蒸汽吞吐井 胜利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