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蒙古绵羊25日龄胚胎转录组学差异分析
1
作者 陈陆 苏红 +2 位作者 王佳业 王大清 曹贵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5,共8页
不同品种的绵羊尾部脂肪含量不同,为了更好地鉴定导致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及其功能途径,试验使用mRNA-Seq技术对尾型差异的两种蒙古绵羊25日龄(E25)胚胎进行了比较转录组分析。筛选出差异显著的基因,并通过基因本体(GO)数据... 不同品种的绵羊尾部脂肪含量不同,为了更好地鉴定导致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及其功能途径,试验使用mRNA-Seq技术对尾型差异的两种蒙古绵羊25日龄(E25)胚胎进行了比较转录组分析。筛选出差异显著的基因,并通过基因本体(GO)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丰富基因功能,共富集到272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与尾部脂肪沉积相关的基因,包括JUNB、ZFP36、TIMP2、GADD45B、MAP3K8、FOS等。DEG参与了MAPK信号通路、Axon guidance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酸代谢等重要的信号通路。结果表明,除了脂质代谢途径的影响外,与“白细胞介素反应”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的一系列丰富的功能术语可能有助于蒙古绵羊尾部脂肪的沉积。使用RNA-Seq分析的结果筛选出参与脂肪酸代谢和脂肪沉积调节的重要候选基因,为绵羊尾脂代谢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珠穆沁羊 呼伦贝尔短尾羊 25胚胎 m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猪囊胚内细胞团分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冯秀亮 高志敏 +3 位作者 杨春荣 雷安民 樊敬庄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0,共6页
以 PMEF为饲养层培养猪 7~ 9日龄囊胚分离 ES细胞 ,ICM初次传代时间为 4~ 7d,ES细胞传代时间为 4~ 5 d,ES细胞传至 1~ 5代的胚胎数分别为 1 2 (1 8.8% ) ,8(1 2 .5 % ) ,5 (7.8% ) ,3(4 .7% ) ,2 (3.1 % ) ,并进行体外分化和 AKP染... 以 PMEF为饲养层培养猪 7~ 9日龄囊胚分离 ES细胞 ,ICM初次传代时间为 4~ 7d,ES细胞传代时间为 4~ 5 d,ES细胞传至 1~ 5代的胚胎数分别为 1 2 (1 8.8% ) ,8(1 2 .5 % ) ,5 (7.8% ) ,3(4 .7% ) ,2 (3.1 % ) ,并进行体外分化和 AKP染色鉴定。对影响猪 ES细胞分离与克隆的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 ) 9和 1 4日龄小鼠胎儿 PMEF饲养层培养 9日龄猪囊胚 ,贴壁率 (83.3% ,88,9% ) ,ICM形成率 (75 .0 % ,77.8% )和 1代 ES细胞克隆率(2 5 .0 % ,2 2 .2 %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2 ) 7,8和 9日龄胚胎随胚龄增加 ,胚胎贴壁率 (5 .9% ,5 7.1 % ,87,9% )和 ICM形成率 (0 .0 % ,2 8.6 % ,81 .8% )升高 ,差异显著 (P<0 .0 1 )。(3) 9日龄囊胚直径 0 .8~ 1 .2 m m培养36~ 4 8h贴壁 ,贴壁率 1 0 0 % ,ICM形成率 1 0 0 % ;直径 >1 .2 mm囊胚贴壁时间为 4 8~ 72 h,贴壁率 5 7.1 % ,ICM形成率 5 7.1 % ,差异显著 (P<0 .0 5 )。去除直径 >1 .2 m m囊胚部分滋养层细胞培养 36~ 4 8h,贴壁率 91 .7% ,ICM形成率 83.3% ;(4 )添加外源 L IF没有提高贴壁率 (86 .4 % ,90 .9% ;P>0 .0 5 )和 ICM形成率 (81 .8% ,81 .8%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 内细胞团 分离 胚胎干细胞 胚胎日龄 培养基 胚胎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