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马齿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基因SpLea5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付桂 范伟 +1 位作者 畅文军 张治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89-93,共5页
根据筛选文库时获得的EST序列信息,利用RACE技术从海马齿根中分离获得了一个海马齿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SpLea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pLea5基因cDNA全长685 bp,含有一个294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97个氨基酸残基... 根据筛选文库时获得的EST序列信息,利用RACE技术从海马齿根中分离获得了一个海马齿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SpLea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pLea5基因cDNA全长685 bp,含有一个294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97个氨基酸残基;推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柽柳、杨木樨、烟草、甜橙、温州蜜柑、麻风树和陆地棉中相应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54%、52%、48%、47%、47%、46%、44%、41%,在聚类分析时与高等植物聚为一类。SpLea5在海马齿植株中呈组成型表达,但根中表达最为丰富,茎和叶次之;海水、NaCl、PEG、ABA处理均能够诱导根部SpLea5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SpLea5基因可能参与了海马齿对盐和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齿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基因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基因AhLEAL的克隆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娜 程果 +8 位作者 陈明娜 姜健美 潘丽娟 陈静 王通 王冕 杨珍 迟晓元 禹山林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2,共7页
低温、高盐和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花生的生长和产量,而花生中有关非生物胁迫的研究及抗性基因的挖掘较少。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LEA)是一类亲水性蛋白,其功能主要是参与调控植物应答脱水相关的非生... 低温、高盐和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花生的生长和产量,而花生中有关非生物胁迫的研究及抗性基因的挖掘较少。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LEA)是一类亲水性蛋白,其功能主要是参与调控植物应答脱水相关的非生物胁迫包括耐盐、抗旱和抗冻等。本研究以花生品种花育33号为试验材料,根据cDNA文库中已知的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到该基因。该基因全长为555bp,开放阅读框为291bp,编码97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与花生中已注册基因AhARG2(XM_016113504)同源性为100%,与AhLEA6-1(HM543588)同源性为99%。蛋白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Genbank上已经注册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牧豆树(Prosopis juliflora)和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等植物中的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同源性达到近65%。我们将该基因命名为AhLEAL(Arachis hypogaea 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Like)。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液、线粒体、内质网和叶绿体中。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hLEAL在花生叶片和根中的表达受低温和高盐胁迫的强烈诱导,在根中受干旱胁迫的强烈诱导,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花生对三种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性调控;此外,AhLEAL在花生叶片和根中的表达也明显受ABA的诱导,说明该基因对花生逆境胁迫的调控可能是以依赖ABA的方式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 克隆 非生物胁迫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冬青胚胎晚期发生丰富蛋白基因序列及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师静 刘美芹 +3 位作者 史军娜 赵晓鑫 卢存福 尹伟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9,共6页
从沙冬青叶片EST文库中获得了胚胎晚期发生丰富蛋白(LEA)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AmLEA14。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579bp,含有一个459bp编码152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6.6ku。二级结构预测显示此编码蛋白属于... 从沙冬青叶片EST文库中获得了胚胎晚期发生丰富蛋白(LEA)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AmLEA14。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579bp,含有一个459bp编码152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6.6ku。二级结构预测显示此编码蛋白属于第4类LEA蛋白。系统发生分析表明,此编码蛋白与大豆LEA14蛋白(P46519.1)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mLEA14的表达量在低温、干旱、盐胁迫条件下升高,但是主要在低温胁迫后期富集。推测AmLEA14基因可能在沙冬青抵御低温、干旱、盐胁迫中发挥作用,主要是参与沙冬青的低温防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胚胎晚期发生丰富蛋白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胚胎晚期丰富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喻修道 王真辉 +1 位作者 袁坤 杨礼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7期1304-1308,共5页
根据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分离的EST片段,采用3'-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胶乳中获得HbLEA14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其ORF长456 bp,编码151个氨基酸,预测HbLEA14蛋白分子量为16.58 ku,等电点为5.10。同源性比对显示,HbLEA14与蓖麻RcLEA14、... 根据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分离的EST片段,采用3'-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胶乳中获得HbLEA14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其ORF长456 bp,编码151个氨基酸,预测HbLEA14蛋白分子量为16.58 ku,等电点为5.10。同源性比对显示,HbLEA14与蓖麻RcLEA14、乳浆大戟EeLEA14、陆地棉GhLEA14、大豆GmLEA14、拟南芥AtLEA14、番茄SlER5的同源性分别为88%、80%、75%、73%、65%和61%,属于非典型第2组LEA蛋白。RT-PCR结果显示,死皮植株胶乳中HbLEA14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胚胎晚期丰富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丽 姬向楠 +2 位作者 何非 潘秋红 段长青 《热带生物学报》 2012年第2期191-196,共6页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蛋白)是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生成的一类应激蛋白,它可以通过稳定细胞膜、结合金属离子等机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笔者对植物LEA蛋白的分类及其相应的结构,以及LEA蛋白响应干旱、低温及其他胁迫响应中功能的研究进...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蛋白)是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生成的一类应激蛋白,它可以通过稳定细胞膜、结合金属离子等机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笔者对植物LEA蛋白的分类及其相应的结构,以及LEA蛋白响应干旱、低温及其他胁迫响应中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抗逆性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种胚发育过程中胚胎晚期丰度蛋白基因表达量与种子含水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盛江源 张荻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81,120,共8页
通过莲胚形态观察、生理指标测定、蛋白质谱鉴定与基因表达量分析,筛选出莲胚脱水成熟过程中显著富集的LEA蛋白(late embri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并分析其基因表达量与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莲胚发育成熟共需约30 d,形态发育1... 通过莲胚形态观察、生理指标测定、蛋白质谱鉴定与基因表达量分析,筛选出莲胚脱水成熟过程中显著富集的LEA蛋白(late embri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并分析其基因表达量与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莲胚发育成熟共需约30 d,形态发育15~18 d,随后进入脱水成熟阶段。在种胚脱水阶段种胚含水量由80%下降到6.7%,细胞内蛋白含量上升2.75倍。对不同脱水阶段莲胚进行蛋白单向电泳,筛选出7条显著富集的蛋白条带,其中包含7种LEA家族蛋白:EMB564-like、Dehydrin Rab18、Lea14-A与4种D-34类蛋白。Dehydrin Rab18、D-34、D-34-like-1表达量随莲胚脱水而递增,与种子含水量呈负相关;EMB564-like、Lea14-A、D-34-like-2、D-34-like-3基因表达水平呈单峰曲线,在莲胚发育20 d时达到峰值。其中Dehydrin Rab18、EMB564-like与D-34-like-2在莲胚脱水阶段上调表达幅度最大,表达量分别是莲胚脱水前的38.7、11.5、19.0倍,可能与莲胚的逆境保护与耐储存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胚 脱水成熟 胚胎发育晚期丰度蛋白 质谱鉴定 基因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晚期胚胎蛋白基因SmLE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丛玲 王喆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84,共5页
对丹参EST序列进行Blast分析,发现一条序列与晚期胚胎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引物,分别从cDNA和gDNA水平克隆到该基因的全长(Genbank注册号:AY725206),命名为SmLEA。该序列全长739 bp... 对丹参EST序列进行Blast分析,发现一条序列与晚期胚胎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引物,分别从cDNA和gDNA水平克隆到该基因的全长(Genbank注册号:AY725206),命名为SmLEA。该序列全长739 bp,无内含子,包含1个长为49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64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序列与番茄的晚期胚胎丰富蛋白Lemmi9有较高的相似性(69%),推测该编码蛋白属于晚期胚胎蛋白LEA14家族成员。生物信息学显示,SmLEA所编码蛋白SmLE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34 kD,理论等电点为4.51,富含天冬氨酸及AS、IP、KV、VS、TIP肽段,定位于细胞质中,为稳定类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丹参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为组成型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胚胎丰富蛋白 生物信息学 组成型基因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洪登礼研究员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成果,揭示胚胎发育组织维持干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及发育疾病起源的机制
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9-1569,共1页
2024年12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洪登礼研究员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题目为“Fetal hepatocytes protect the HSPC genome via fetu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胚胎造血发育为模型,揭示了胚胎发育组织维持干细胞... 2024年12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洪登礼研究员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题目为“Fetal hepatocytes protect the HSPC genome via fetu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胚胎造血发育为模型,揭示了胚胎发育组织维持干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及胚胎发育相关疾病起源的机制。通过体外共培养实验发现,肝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胎球蛋白A(fetuin-A)可以保护造血干祖细胞(ha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HSPC)的基因组。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胚胎发育组织保护其干细胞基因组的机制,并证明该机制与发育疾病(如儿童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院 基因组稳定性 上海交通大学 肝细胞分泌 儿童肿瘤 胎球蛋白A 胚胎发育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胚胎发育时期特异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梁文裕 陈伟 吕柳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103,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胚胎发育时期特异蛋白的研究进展,包括胚胎特异蛋白的分离、鉴定和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调控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植物 胚胎发育 特异蛋白 分离 鉴定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_ζ对小鼠受精卵发育早期基因组转录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伟 赵咏梅 +8 位作者 武迪迪 冯晨 宗志宏 王亚杰 刘莹 刘奕 于爱鸣 陈菲 于秉治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0-244,共5页
为研究蛋白激酶Cζ (proteinkinaseCζ ,PKCζ)在小鼠受精卵细胞早期发育过程中对胚胎基因组活化影响 ,采用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的方法 ,观察PKCζ的抑制剂对小鼠受精卵 1 细胞期G1和G2 不同时期小鼠受精卵基因组活化的影响 .小鼠 1... 为研究蛋白激酶Cζ (proteinkinaseCζ ,PKCζ)在小鼠受精卵细胞早期发育过程中对胚胎基因组活化影响 ,采用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的方法 ,观察PKCζ的抑制剂对小鼠受精卵 1 细胞期G1和G2 不同时期小鼠受精卵基因组活化的影响 .小鼠 1 细胞期受精卵蛋白激酶C (PKC)的活性不断增加 ,并在G2 期达到最高 .PKC的抑制剂calphostinC可以明显抑制PKC的活性达 4 7% .同时calphostinC对受精卵 1 细胞期基因组的早期活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1) .在小鼠 1 细胞期受精卵的G2 期 ,具有活性的磷酸化PKCζ的含量明显多于G1期和卵母细胞MⅡ期 ,分别比它们高2 7%和 110 % .PKCζ的特异性抑制剂可以抑制受精卵 1 细胞期基因的转录和活化 (P <0 0 5 ) .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ζ 受精卵 早期发育 基因组活化 基因组转录 哺乳动物 胚胎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基因在家蚕胚胎期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丽华 沈卫德 +2 位作者 李兵 秦佳梅 刘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3,45,共6页
【目的】研究家蚕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基因(CyclinA、CyclinB、CyclinB3、CyclinE、CyclinLl)在滞育卵与即时浸酸处理的滞育卵发育过程中的转录活性,为家蚕胚胎发育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家蚕品种大造为试材,取产... 【目的】研究家蚕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基因(CyclinA、CyclinB、CyclinB3、CyclinE、CyclinLl)在滞育卵与即时浸酸处理的滞育卵发育过程中的转录活性,为家蚕胚胎发育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家蚕品种大造为试材,取产后1-8d的滞育卵及产后20h即时浸酸的非滞育卵,提取其RNA反转录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家蚕Cyclin家族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转录水平。【结果】在即时浸酸处理的家蚕非滞育卵中均能检测到Cyclin家族基因的表达,但不同发育阶段Cyclin家族基因表达量差异很大,在发育开始的1-3d,Cyclin家族基因变化显著,说明此期细胞分裂频繁,正处于组织和器官活跃形成时期。在胚胎发育晚期,除CyclinLl外的其他基因表达量都很低,表明此时幼虫器官发育几近完成,因此细胞分裂迟缓。而滞育卵从蛾体产下经过3d后,细胞分化停滞于G2期,Cyclin家族基因也进入沉默状态。【结论】Cyclin家族基因在家蚕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细胞周期蛋白 胚胎发育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心肌组织发育过程中Cx43和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泳 刘学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观察连接蛋白43(Cx43)和Bcl-2蛋白在人胚胎心室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心脏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3、4三个月胎龄段Cx43和Bcl-2蛋白在人胚胎心室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第2月胚龄时,人胚心室肌组织内可见单个... 目的观察连接蛋白43(Cx43)和Bcl-2蛋白在人胚胎心室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心脏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3、4三个月胎龄段Cx43和Bcl-2蛋白在人胚胎心室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第2月胚龄时,人胚心室肌组织内可见单个散在分布的Bcl-2阳性细胞,随着胎龄的增加,Bcl-2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到第4月胎龄时,在心室肌组织内可见三五成群分布的Bcl-2阳性细胞。第2月胚龄时,Cx43蛋白呈斑点状散在分布于心室肌细胞的细胞质,随着胎龄的增加,其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在心室肌细胞与心室肌细胞连接处也出现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到第4月胎龄时,Cx43蛋白在心室壁内逐渐形成成片弥散样分布。结论Cx43和Bcl-2蛋白参与了人胚胎早期心室肌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连接蛋白43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中Wistar大鼠大脑皮层甲基化结合蛋白-2基因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玉稚 潘虹 +2 位作者 王汉森 包新华 吴希如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 :研究甲基化结合蛋白 2 (methyl CpG bindingprotein 2 ,mecp2 )基因在发育中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层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PCR) ,Northern印迹杂交对mecp2基因在正常Wistar大鼠发育的不同阶段 :胚胎第... 目的 :研究甲基化结合蛋白 2 (methyl CpG bindingprotein 2 ,mecp2 )基因在发育中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层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PCR) ,Northern印迹杂交对mecp2基因在正常Wistar大鼠发育的不同阶段 :胚胎第 1 5天 (E1 5 )、第 1 7天 (E1 7)、第 1 9天 (E1 9)、出生当日 (P0 ) ,生后第 7天 (P7)、生后第 1 4天 (P1 4 )、生后第 2 8天 (P2 8) ,成年期大鼠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应用Western印迹杂交对MeCP2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mecp2基因是在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层中表达的mRNA ,约为 1 0kb。从胚胎至成年期的发育过程中 ,mecp2基因mRNA的表达虽有波动 ,但差异无显著性。mecp2基因在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层中仅表达一种MeCP2 ,相对分子质量为 75 0 0 0。在不同发育阶段其表达水平表现为 ,胚胎E1 5表达水平最低 ,自胚胎E1 9始至成年期MeCP2表达水平较E1 5明显增高。生后第 7日至成年期 ,各时间点间表达水平的变化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随着正常Wistar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发育成熟 ,MeCP2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 ,说明MeCP2对神经元的成熟有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WISTAR 大鼠 大脑皮层 甲基化结合蛋白-2 基因表达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HSPs)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蕾 徐存拴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有关热休克蛋白在动物胚胎发育中动态变化的研究成果 。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胚胎发育 基因表达 发育阶段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斑裸鲤胚胎/仔鱼型血红蛋白基因家族成员鉴定与时序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发艳 刘丹 +6 位作者 高强 晁燕 聂苗苗 杨朝杰 倪伟琳 王丽晗 祁得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8-724,共7页
为了探讨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血红蛋白时序转换利用花斑裸鲤全基因组数据鉴定胚胎/仔鱼型血红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并通过整胚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花斑裸鲤胚胎/仔鱼型血红蛋白基因在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及定位。结果表明,花斑... 为了探讨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血红蛋白时序转换利用花斑裸鲤全基因组数据鉴定胚胎/仔鱼型血红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并通过整胚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花斑裸鲤胚胎/仔鱼型血红蛋白基因在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及定位。结果表明,花斑裸鲤基因组中共鉴定到5个胚胎/仔鱼型血红蛋白基因,分别为hbae1、hbae4、hbae5、hbbe1和hbbe3,与斑马鱼(Danio rerio)相比,花斑裸鲤基因组缺少hbae3和hbbe2基因,暗示第四轮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后所经历的小规模基因删除事件在花斑裸鲤特异性血红蛋白基因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bae1基因在胚胎发育的120h至432h内持续表达,hbbe1基因在96h开始表达持续至432h,hbbe3基因杂交信号出现在胚胎发育120h至384h内,在胚胎发育全过程中未能观察到hbae4和hbae5基因的杂交信号。杂交信号主要位于胚胎正中轴、后部侧向中胚层、背主动脉腹侧区、尾部造血区及卵黄。正义探针作为阴性对照,在胚胎发育阶段均无任何杂交信号。花斑裸鲤具有与其他鱼类不同的胚胎/仔鱼型血红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及血红蛋白转换表达特征;hbae1、hbbe1和hbbe3基因在花斑裸鲤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hbae4和hbae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可能有所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基因 胚胎发育 时序转换 造血系统发育 整胚原位杂交 花斑裸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蝗卵发育过程中血蓝蛋白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香香 闫蒙云 +9 位作者 张敏 余成敏 于非 王晗 扈鸿霞 袁亮 何岚 王伟亮 季荣 叶小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2-920,共9页
【目的】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是新疆草原的主要优势危害种,以卵在土壤中越冬。呼吸代谢可反映蝗卵的生理状态,呼吸蛋白对于呼吸系统不完善的蝗卵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明确意大利蝗卵发育过程中血蓝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目的】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是新疆草原的主要优势危害种,以卵在土壤中越冬。呼吸代谢可反映蝗卵的生理状态,呼吸蛋白对于呼吸系统不完善的蝗卵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明确意大利蝗卵发育过程中血蓝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发育阶段的蝗卵以及1龄蝗蝻的血蓝蛋白2个亚基基因Hc1和Hc2的表达量。【结果】根据解剖形态观察,将意大利蝗越冬卵的整个发育过程分为10个阶段,包括9个卵发育阶段(C-Ⅰ-C-Ⅹ)和1龄蝗蝻阶段(C-Ⅹ)。Hc1和Hc2在越冬蝗卵各发育阶段以及1龄蝗蝻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蝗卵早期发育阶段(C-Ⅰ,C-Ⅱ和C-Ⅲ),Hc1表达量逐渐增加,C-Ⅲ阶段表达量显著高于C-Ⅰ和C-Ⅱ阶段;滞育阶段(C-Ⅳ,C-Ⅴ和C-Ⅵ),胚胎发育停滞,Hc1表达量较C-Ⅲ,C-Ⅶ和C-Ⅷ阶段低;滞育后发育阶段(C-Ⅶ和C-Ⅷ),蝗卵解除滞育,快速发育,Hc1表达量较早期发育阶段和滞育阶段高,其中,C-Ⅷ阶段Hc1表达量最高(212.3156±10.5470),显著高于其他所有阶段;1龄蝗蝻(C-Ⅹ)的Hc1表达量最低,为0.4017±0.1010。Hc2表达量在C-Ⅴ阶段最高(679.7511±54.5719),显著高于其他所有阶段;除C-Ⅴ阶段外,其他各阶段之间Hc2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Hc1在蝗卵滞育后阶段高表达,而Hc2在蝗卵滞育阶段高表达。【结论】血蓝蛋白亚基基因Hc1和Hc2在整个意大利蝗卵发育过程均有表达,且具有阶段特异性。Hc1与Hc2协同作用为蝗卵发育供氧,其中,Hc1主要负责蝗卵滞育后发育期间的氧气运载,而Hc2主要维持滞育期间的氧气运载,且载氧效率较低。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意大利蝗卵的抗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蝗 越冬卵 胚胎发育 血蓝蛋白 基因表达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催青期胚胎蛋白质图谱的建立 被引量:16
17
作者 颜新培 钟伯雄 +3 位作者 曹家树 徐孟奎 沈飞英 姚国华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8-33,共6页
胚胎发育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主题之一。通过家蚕各个时期胚胎蛋白质的研究 ,可以从蛋白质水平探讨胚胎蛋白质的构成和基因顺序表达的规律。应用蛋白质组的研究方法 ,以连续发育的家蚕胚胎为材料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 ,对催青期各... 胚胎发育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主题之一。通过家蚕各个时期胚胎蛋白质的研究 ,可以从蛋白质水平探讨胚胎蛋白质的构成和基因顺序表达的规律。应用蛋白质组的研究方法 ,以连续发育的家蚕胚胎为材料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 ,对催青期各个时期的胚胎蛋白质进行了分离 ,建立了家蚕催青期各个胚胎蛋白质参考图谱。从催青期各个时期的胚胎蛋白质图谱中发现 :从临界期胚胎到气管显现期的胚胎 ,结构基因表达变化不大 ;从点青期开始 ,一些酸性蛋白有关的结构基因被激活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催青期 胚胎 蛋白质图谱 发育 结构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修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瑾 汪晖 +2 位作者 张本坚 王婷婷 平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1-594,共4页
表观遗传修饰是生命现象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基因调控方式,对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通常协同调控基因表达,且易受到营养和外源物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表观遗传修饰是生命现象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基因调控方式,对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通常协同调控基因表达,且易受到营养和外源物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胚胎正常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胚胎时期表观遗传修饰异常可能诱导胚胎甚至成年后多种疾病的发生。本文重点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方面,综述表观遗传修饰在基因调控、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胚胎发育 DNA甲基化 蛋白修饰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茄托鲁巴姆LEA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雪凌 周宝利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4,共5页
野生茄托鲁巴姆高抗黄萎病,是研究茄子黄萎病抗性的理想试材。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蛋白)是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生成的一类应激蛋白。研究以1个受黄萎病菌诱导的托鲁巴姆EST为种子序列,结合电子克隆及RT-PCR验证的策略,获得了LEA蛋白... 野生茄托鲁巴姆高抗黄萎病,是研究茄子黄萎病抗性的理想试材。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蛋白)是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生成的一类应激蛋白。研究以1个受黄萎病菌诱导的托鲁巴姆EST为种子序列,结合电子克隆及RT-PCR验证的策略,获得了LEA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StLEA1。该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为291 bp,编码9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10.748 kDa,等电点为9.913。经序列分析,StLEA1为水溶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具有LEA5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和保守序列,预测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表达分析表明,托鲁巴姆受黄萎病菌侵染后,StLEA1在根系中上调表达。为探讨野生茄托鲁巴姆抗黄萎病分子机制提供了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茄托鲁巴姆 黄萎病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因ZNF325在人类早期胚胎中的表达
20
作者 周亮 李永清 +3 位作者 王跃群 朱传炳 黄春霞 吴秀山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是人类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 ,目前已知的很多转录调控因子都是锌指蛋白成员[1 ] .初步克隆了一个与RBAK基因有着高度同源性的人类C2 H2 型锌指蛋白新基因 ,经国际基因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ZNF32 5 .此基因位于染色体 7p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是人类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 ,目前已知的很多转录调控因子都是锌指蛋白成员[1 ] .初步克隆了一个与RBAK基因有着高度同源性的人类C2 H2 型锌指蛋白新基因 ,经国际基因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ZNF32 5 .此基因位于染色体 7p2 2 ,长 2 6 97个碱基 ,含 5个外显子 ,在基因组DNA上长 15kb .它编码的蛋白质全长46 2个氨基酸 ,含 15个C2 H2 型的锌指 .NorthernBolt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人类早期胚胎的各个组织中普遍表达 ,在肺和脑中的表达水平最强 ,但在肝中的表达随着胚胎的发育而逐渐减少 .它的结构和表达特征预示着它编码的是一个具DNA结合功能的转录调控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早期胚胎 ZNF325基因 锌指蛋白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胚胎发育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