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妊娠人胎盘绒毛组织克隆HLA-G1 cDNA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军艳 黄亚非 +1 位作者 吴雄文 龚非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0-192,共3页
为系统研究 HL A- G1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采用 RT- PCR技术 ,从人流的胎盘绒毛组织中提取总 RNA,经过逆转录合成 HL A- G1的全长 c DNA,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中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pc DNA3- HL A- G1;转化大肠杆菌 DH5 α,筛选其... 为系统研究 HL A- G1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采用 RT- PCR技术 ,从人流的胎盘绒毛组织中提取总 RNA,经过逆转录合成 HL A- G1的全长 c DNA,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中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pc DNA3- HL A- G1;转化大肠杆菌 DH5 α,筛选其阳性克隆株 ,经酶切、 PCR及测序鉴定 ,证实 HL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G1 克隆 CDNA 妊娠 胎盘绒毛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绒毛组织孕激素受体表达与分娩发动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子燕 肖云山 孙丽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组织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变化与分娩发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印迹杂交法检测正常足月剖宫产产妇胎盘绒毛组织(临产组15例,未临产组15例)孕激素受体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免疫...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组织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变化与分娩发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印迹杂交法检测正常足月剖宫产产妇胎盘绒毛组织(临产组15例,未临产组15例)孕激素受体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5例未临产组均存在核PR染色阳性,15例临产组出现弱阳性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临产组PR-A表达量较未临产组下调,同时临产组PR-B表达量较未临产组也下调,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产组PR-A/PR-B较未临产组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A/PR-B比值升高可能是参与分娩发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绒毛组织 分娩发动 孕激素受体 PR-A/P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绒毛组织悬液支持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
3
作者 马坤 姚慧 +4 位作者 张敏 郭晶晶 程琳 李嘉惠 刘志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83-118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时期的胎盘组织悬液对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进一步了解随着胎龄的增长胎盘造血功能发生的变化。应用早期(B组)、中期(C组)和足月(D组)胎盘绒毛组织悬液,并设定空白对照(A组),以共培养的方式分4组进行体外扩...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时期的胎盘组织悬液对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进一步了解随着胎龄的增长胎盘造血功能发生的变化。应用早期(B组)、中期(C组)和足月(D组)胎盘绒毛组织悬液,并设定空白对照(A组),以共培养的方式分4组进行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并培养观察扩增后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表明,以接种初浓度为对比,共培养7 d后A组细胞呈逐渐衰减趋势,B组扩增效果不明显,仅为扩增前的1.40±0.20倍,C组和D组造血干细胞均能有效扩增,扩增倍数分别为2.93±0.50和4.80±0.40。集落培养14 d后的结果显示,C、D组集落形成总数明显高于A、B组,C组CFU-GM、CFU-GEMM、BFU-E集落数均略高于D组。结论:在没有外源性细胞因子存在的情况下,不同时期的胎盘绒毛组织悬液均可以支持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且随着胎盘发育其支持造血的功能呈不断增强的趋势。扩增后的造血干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却呈先增强后减弱的现象,中期胎盘培养扩增后的干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最强,略强于足月期胎盘扩增后的造血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胎盘绒毛组织 脐血CD34+细胞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