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应用产时超声预测第二产程时长的可行性研究
- 1
-
-
作者
刘霄
张媛媛
卢媛
曹南南
王谢桐
-
机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产科
-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6-500,共5页
-
基金
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编号:G2023023009)。
-
文摘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产程进展角(AOP)和胎头-会阴距离(HPD)预测第二产程时长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4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35例足月单胎初产妇,产程中均施行药物分娩镇痛,且在宫口开全时超声检查确定胎位为枕前位,于宫缩间期测量AOP和HPD。将所有产妇分为A组(第二产程时长≤60 min)、B组(60 min<第二产程时长≤120 min)和C组(第二产程时长>120 min),对比组间AOP和HPD的差异性,同时评估其对60 min和120 min内阴道分娩的预测效能。结果:(1)A组AOP明显高于B组,HPD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AOP明显高于C组,HPD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OP和HPD预测60min内阴道分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和0.91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6.25°和4.52 cm(P<0.01)。(3)AOP和HPD预测120 min内阴道分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和0.80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6.40°和4.69 cm(P<0.01)。结论:临床上应用产时超声测量AOP与HPD预测第二产程时长是可行的。
-
关键词
产时超声
产程进展角
胎头-会阴距离
第二产程
时长
-
Keywords
Intrapartum ultrasound
Angle of progression
Head-perineum distance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Duration
-
分类号
R71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