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胎儿窘迫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陈莉娟 朱剑文 邹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58-559,共2页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nucleatedredbloodcells,NRBC)数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对54名孕龄32~42周,年龄19~35岁(包括19名急性胎儿窘迫,15名慢性胎儿窘迫)的孕妇外周血进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对分离后的细胞进行制片...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nucleatedredbloodcells,NRBC)数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对54名孕龄32~42周,年龄19~35岁(包括19名急性胎儿窘迫,15名慢性胎儿窘迫)的孕妇外周血进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对分离后的细胞进行制片、染色,显微镜下进行NRBC计数,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5名慢性胎儿窘迫孕妇外周血中NRBC数目为(23.26±6.75)个/7mL;同孕龄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中NRBC数目为(9.43±4.01)个/7m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19名急性胎儿窘迫孕妇外周血中NRBC数目为(10.87±4.29)个/7mL,与正常妊娠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胎儿窘迫孕妇外周血中NRBC数目明显升高,为胎儿窘迫的临床预测和评估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外周血 急性胎儿窘迫 胎儿有核红细胞 慢性 孕龄 正常妊娠 升高 结论 差异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外周血中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的产前基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邹丽 朱剑文 +1 位作者 徐可树 张会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39-340,343,共3页
为探讨母血中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 (NRBC)行产前基因分析的可行性 ,对 45名孕妇外周血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 ,显微操作获取单个 NRBC,A组 2 4例进行引物延伸预扩增 (PEP) ,后行 Y染色体特异性 DYZ1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 ,B组 2 1例... 为探讨母血中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 (NRBC)行产前基因分析的可行性 ,对 45名孕妇外周血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 ,显微操作获取单个 NRBC,A组 2 4例进行引物延伸预扩增 (PEP) ,后行 Y染色体特异性 DYZ1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 ,B组 2 1例直接进行 Y染色体特异性 DYZ1基因的 PCR。发现 45名孕妇中有 2 4名检出 NRBC,A组中男胎符合率为 70 % ,总符合率为 83.3% ,B组则均未扩增到 PCR产物。提示用母血中单个胎儿 NRBC经 PEP- PCR法行产前基因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外周血 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乳糖特异性植物凝素分离和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
3
作者 彭佳 府伟灵 +3 位作者 黄庆 王珏 陈鸣 黄君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08-710,共3页
目的采用N-乙酰半乳糖(N-Acetyl-D-galactosamine,GalNAc)包被的玻片分离和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FNRBCs)。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胎儿脐血中的FNRBCs,然后将其与不同浓度的大豆凝聚素(SBA)混合,所形... 目的采用N-乙酰半乳糖(N-Acetyl-D-galactosamine,GalNAc)包被的玻片分离和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FNRBCs)。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胎儿脐血中的FNRBCs,然后将其与不同浓度的大豆凝聚素(SBA)混合,所形成的“FNRBCs-SBA”复合物用GalNAc包被的玻片来分离和富集,分析SBA工作浓度对FNRBCs分离和富集效率的影响。结果当GalNAc包被玻片的浓度为100μg/ml时,20μg/ml的SBA浓度是分离和富集FNRBCs的最适浓度;此时WBC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较低(27.7%),而FNRBCs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最高(3.7%)。结论N-乙酰半乳糖特异性植物凝素可用于选择性地分离和富集FNRBCs,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无需特殊仪器与设备,简便快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乳糖 大豆凝聚素 胎儿有核红细胞 无创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胎儿有核红细胞建立遗传性耳聋无创产前诊断的新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娜 蒋刈 +9 位作者 宋立强 鲍文琪 高搏 袁永一 高志英 游艳琴 侯伟 张弢 杨贵和 王明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基于原位捕获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 FNRBCs)建立遗传性耳聋产前无创诊断的新方法。方法将FNRBCs抗体固定在一种功能和结构化医疗导丝上,制备成FNRBCs采集器。利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对3例... 目的基于原位捕获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 FNRBCs)建立遗传性耳聋产前无创诊断的新方法。方法将FNRBCs抗体固定在一种功能和结构化医疗导丝上,制备成FNRBCs采集器。利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对3例男性新生儿脐血进行体外捕获和FISH检测以验证体外捕获体系的可行性。然后,对5例孕妇外周血进行FNRBCs捕获,对捕获细胞全基因组扩增产物和孕妇外周血DNA进行STR分型以分析FNRBCs含量和纯度;对耳聋基因的致病性位点进行Sanger测序,并与已知胎儿羊水穿刺结果对比从而判断捕获细胞来源。结果 FISH结果显示,捕获细胞为有核细胞,即体外捕获体系可行;STR分型表明捕获细胞中存在一定数量的FNRBCs;Sanger测序结果表明1例孕妇外周血的捕获细胞为FNRBCs,其余4例均为母体细胞。结论基于原位捕获孕妇外周血中FNRBCs,有望建立遗传性耳聋产前无创诊断的新方法。但是,原位捕获FNRBCs的特异性、效率和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有核红细胞 耳聋 无创 原位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磁珠法的不同筛选方案对胎儿有核红细胞富集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唐苗苗 宾雅棣 +2 位作者 赵蓝波 李奇灵 孙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将密度梯度离心(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DGC)与免疫磁珠法(magnetic-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相结合,应用4种不同的筛选方案,对脐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FNRBC)进行分离,评估不同... 目的:将密度梯度离心(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DGC)与免疫磁珠法(magnetic-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相结合,应用4种不同的筛选方案,对脐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FNRBC)进行分离,评估不同策略富集FNRBC的效果。方法:对10例脐血标本(12 mL/例)按4种不同方案进行筛选:DGC;DGC+MACS阴性筛选(CD45^(-));DGC+MACS阳性筛选(CD71^(+));DGC+MACS阴性/阳性筛选(CD45^(-)/CD71^(+))。通过细胞计数板计数,K-B染色后显微镜下人工FNRBC计数,从获得总细胞量、FNRBC量和FNRBC比例经t检验后评估不同方案富集FNRBC的效果。结果:(1)与其他3组相比,DGC方案可获得的总细胞量(0.95×10^(7)/mL)最多,FNRBC数量(39.87/mL)最多,FNRBC比例最低(0.0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2)与其他3组相比,DGC+MACS阴性/阳性筛选(CD45^(-)/CD71^(+))组合法所获得的总细胞量最少(0.81×10^(6)/mL),获得FNRBC数量也最少(7.47/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3)DGC+MACS单种抗体筛选方案中,DGC+MACS阳性筛选(CD71^(+))所获得总细胞量为1.99×10^(6)/mL,较DGC+MACS阴性筛选(CD45^(-))(2.56×10^(6)/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两方案所得FNRBC数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0);(4)DGC+MACS阴性筛选(CD45^(-)),DGC+MACS阳性筛选(CD71^(+)),DGC+MACS阴性/阳性筛选(CD45^(-)/CD71^(+))所得FNRBC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30、0.050、0.210)。结论:DGC方案获得FNRBC数量最多;DGC+MACS阴性/阳性筛选(CD45^(-)/CD71^(+))方案去除混杂细胞能力最强。在不降低获取目标细胞数量基础上,DGC+MACS阳性筛选(CD71^(+))方案富集FNRBC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有核红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 免疫磁珠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丽平 龚瑞龙 +2 位作者 周洁琼 戴翔 宋晓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649-2651,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孕妇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了解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9例孕12~18周孕妇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单个核细胞后使用PE...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孕妇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了解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9例孕12~18周孕妇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单个核细胞后使用PE-GPA/FITC-CD71单克隆抗体标记胎儿有核红细胞后进行流式细胞计数,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较正常妊娠者增多,对照组和病例组中GPA+/CD71+百分比分别为(0.89±0.81)%和(3.57±3.4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增多,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增加提示有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有核红细胞 流式细胞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核红细胞全血分选微管芯片实验研究
7
作者 刘洁 张佳荣 +4 位作者 庄研 贺银燕 张晟泓 陈鑫 龚晓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3-909,共7页
目的设计微流控芯片分离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fNRBCs),实现有核红细胞的快速便捷获取。方法利用有核细胞在血流作用下的边集效应以及细胞抗原抗体特异性黏附特点,设计微管流控芯片,分离全血中的fNRBCs... 目的设计微流控芯片分离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fNRBCs),实现有核红细胞的快速便捷获取。方法利用有核细胞在血流作用下的边集效应以及细胞抗原抗体特异性黏附特点,设计微管流控芯片,分离全血中的fNRBCs。以脐血全血为例,通过免疫荧光计数,分析不同剪切率对fNRBCs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相较于简单静置黏附,增加剪切率可以增加直微管黏附有核红细胞的数量,细胞的富集效果随血流剪切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结论利用直微管能够实现fNRBCs的全血快速有效捕获。研究结果为无创产前诊断的发展以及胎儿细胞转移机制的探究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产前诊断 胎儿有核红细胞 滚动黏附 微管流控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母血FNRBC水平与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晓菊 赵金霞 +1 位作者 刘刚 张颖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26-828,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水平及其红细胞免疫黏附(RCIA)调节因子活性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4例为研究组,同期1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单密度梯度离心法,富...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水平及其红细胞免疫黏附(RCIA)调节因子活性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4例为研究组,同期1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单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计算FNRBC数量;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孕妇血清RCIA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活性及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分析指标变化及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孕妇外血中FNRBC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RBC-C3bR花环促进率(RFE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BC-C3bR花环抑制率(RF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BC-C3bR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RBC-ICR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NRBC水平与RBC-C3bRR呈负相关(r=-0.568,P<0.05)、而与RFIR、RBC-ICR呈正相关(r=0.673,P<0.05;r=0.712,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中FNRBC数量增多能引起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活性增加,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胎儿物质向母血的渗漏增多,机体免疫调控失衡和紊乱,均可能是重度子痫前期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妊娠 有核红细胞 胎儿 红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抗CD71用于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富集分选母血中的胎儿细胞
9
作者 赵跃宏 黄小林 +3 位作者 任景慧 徐宏里 王新根 李富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162-2164,共3页
目的:研究转铁蛋白受体(CD71)抗体对单个核细胞的标记情况,探讨该单克隆抗体识别胎儿细胞的有效性。方法:选用CD71抗体对92例正常孕妇外周血、15例未孕妇女外周血和15例胎儿脐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标记,并用于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富集分选母... 目的:研究转铁蛋白受体(CD71)抗体对单个核细胞的标记情况,探讨该单克隆抗体识别胎儿细胞的有效性。方法:选用CD71抗体对92例正常孕妇外周血、15例未孕妇女外周血和15例胎儿脐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标记,并用于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富集分选母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结果:孕10~35周的孕妇外周血中CD71阳性细胞的比例为(5.59±4.83)×10-2,与未孕妇女外周血及胎儿脐血中CD71阳性细胞的比例比较,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细胞,单抗CD71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识别抗体用于母血中胎儿细胞的分选,从而为进一步的无创性产前诊断工作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转铁蛋白 胎儿有核红细胞 流式细胞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VEGF在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胎儿缺氧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晓菊 杨宗利 +1 位作者 王学芹 戴淑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2-966,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糖控制效果和胎儿缺氧的关系。方法:选取GDM孕妇64例,其中血糖控制不良组(A组)22例,血糖控制良好组(B组)42例,同期分娩正常孕妇27...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糖控制效果和胎儿缺氧的关系。方法:选取GDM孕妇64例,其中血糖控制不良组(A组)22例,血糖控制良好组(B组)42例,同期分娩正常孕妇27例为对照组(C组)。采用Giemsa染色法计数脐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技术测定HIF-1α和VEGF蛋白和mRNA在胎盘中表达;分析GDM组FNRBC水平与HIF-1αmRNA及VEGF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3组胎盘中均有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A、B组胎盘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呈较强阳性和强阳性。②A、B、C组胎盘组织中HIF-1α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A、B、C组胎盘组织中HIF-1α及VEGFmRNA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④A、B、C组脐血FNRBC计数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⑤A、B组脐血FNRBC水平与胎盘组织中HIF-1α、VEGF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A、B组胎盘组织中HIF-1α与VEGFmRNA表达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GDM胎盘中HIF-1α和VEGF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病过程,其表达水平与孕妇血糖控制效果有关,且能导致胎儿缺氧和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胎盘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胎儿有核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中稀有细胞分离和富集方法研究进展
11
作者 宋婉云 王惠宇 +1 位作者 王明明 张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1-489,共9页
近年来,对血液中含量低于100个/mL的稀有细胞进行高效率、高纯度富集或捕获,并对捕获得到的靶细胞进行无损释放,是肿瘤精准治疗、早期疾病诊断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对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胎儿有核红细胞(NRBCs)两类稀有细胞的富集... 近年来,对血液中含量低于100个/mL的稀有细胞进行高效率、高纯度富集或捕获,并对捕获得到的靶细胞进行无损释放,是肿瘤精准治疗、早期疾病诊断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对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胎儿有核红细胞(NRBCs)两类稀有细胞的富集研究最为广泛。针对这两类稀有细胞,从分离与富集原理、实验方法、分离效率等角度入手,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综合来看,稀有细胞的分离原理和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物理分选法和免疫亲和法两类,前者利用稀有细胞的物理特性(如尺寸大小等)进行分选,后者利用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与抗体、核酸适配体进行的免疫亲和反应所产生的差异来分离和富集稀有细胞。此外,进一步介绍稀有细胞的物理学特性以及纳米技术、微流控技术、单细胞操作等新兴技术在分离富集领域的运用,并对各种分离方法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细胞 循环肿瘤细胞 胎儿有核红细胞 分离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和EPO、FNRBC水平变化与胎盘组织学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晓菊 赵金霞 +1 位作者 戴淑真 王大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氧化应激状态与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水平变化及其与胎盘组织形态学异常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8例GDM患者(GDM组)和22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采集其母血和脐血及对应...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氧化应激状态与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水平变化及其与胎盘组织形态学异常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8例GDM患者(GDM组)和22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采集其母血和脐血及对应的胎盘标本,检测母血和脐血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脐血EPO浓度和FNRBC计数,同时对胎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GDM组患者母血和脐血中的MDA及脐血中EPO浓度和FNRBC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OD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GDM组患者胎盘病理检查提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绒毛成熟不良、干绒毛小动脉增厚和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充盈明显的发生比例增加(P<0.05),并且母血和脐血中的MDA浓度与胎盘绒毛成熟不良的发生比例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胎盘绒毛发育和成熟的复杂过程可能受母胎氧化应激与抗氧化环境的影响,胎盘病理组织学显示GDM时绒毛血管发育与成熟的异常可能导致胎儿缺氧和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胎盘 氧化应激 红细胞生成素 胎儿有核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