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在法洛四联症中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5
1
作者 汪贤臣 赵博文 +4 位作者 李世岩 袁华 彭晓慧 潘美 陈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3-608,613,共7页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在诊断法洛四联症(TOF)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经胎儿心脏超声(FE)初步拟诊为TOF的孕妇66例,以产后随访、手术或尸检为诊断"金标准"。使用三维容积探头采集胎儿心脏图像数据,由...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在诊断法洛四联症(TOF)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经胎儿心脏超声(FE)初步拟诊为TOF的孕妇66例,以产后随访、手术或尸检为诊断"金标准"。使用三维容积探头采集胎儿心脏图像数据,由3位不同诊断经验的超声医师作为观察者(A诊断经验丰富,B、C经验不足;C1和C2为C在2次不同时间的评分),分别应用FINE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读取诊断并进行评分,比较FE与FINE之间、不同医师之间以及同一医师内部诊断评分的一致性。结果17例TOF入选。医师A和B应用FINE所获得的评分与FE、"金标准"有较高的一致性(P均>0.05),而医师C1获得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医师A和B所获得的评分有高度一致性(A评分为5分和3分者分别为15例、2例,B评分为别为8例和9例,P=0.577),医师B和C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评分为5分和3分者分别为4例、13例,P=1.000),而医师A和C1所获得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C1和C2所获得的评分一致性较好(P=0.317)。医师A所需时间明显少于B(P=0.004)和C1(P<0.001)。结论应用FINE可诊断胎儿TOF,观察者内部和观察者之间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法洛四联症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产前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 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C技术辅助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评《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入门精要》
2
作者 张艳 刘怡培 张玮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3-983,共1页
《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入门精要》由李叶阔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64242。本书是一本研究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的书籍。先天性心脏病即母体在怀孕时,胎儿发育产生了一些问题,引发了心脏病的出现。即婴儿在出生之前,便... 《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入门精要》由李叶阔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64242。本书是一本研究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的书籍。先天性心脏病即母体在怀孕时,胎儿发育产生了一些问题,引发了心脏病的出现。即婴儿在出生之前,便出现了心脏病。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下,胎儿会出现胎动停止或者是减少、心率异常、羊水过少或者是过多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C技术 超声诊断 胎儿 先天性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联合5D Heart智能导航技术用于正常胎儿心脏超声筛查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丽蓉 冉海涛 +3 位作者 罗瑜 马晓娟 杨芳 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2-876,共5页
目的评估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医师甲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和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对114胎正常胎儿进行心脏超声筛查,记录2种检查方法采集图像所用时间,并对相... 目的评估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医师甲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和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对114胎正常胎儿进行心脏超声筛查,记录2种检查方法采集图像所用时间,并对相同的9个切面进行评分;1周后,医师甲再次、医师乙首次对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各切面显示合格率,分析同一医师和不同医师间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结果2胎因胎动明显无法确定智能导航点位置而被排除。胎儿心脏容积图像和常规二维超声图像的采集时间分别为(94.76±35.21)s和(595.88±139.2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与常规二维超声对胎儿四腔心、五腔心、右心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切面的显示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对胃泡水平腹部横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显示合格率低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P均<0.05)。不同医师间(除三血管气管和主动脉弓切面)及同一医师不同时间(除主动脉弓切面)对容积数据进行分析后各切面的评分一致性好(Kappa均>0.75)。结论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可缩短检查时间;9个胎儿心脏切面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胎儿心脏超声筛查需要,用于正常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脏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智能导航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接胎儿心脏超声新技术挑战 被引量:4
4
作者 田家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81-1283,共3页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王新房教授最早利用A超检查胎儿心脏[1],80年代Huhta等[2]描述了对胎儿正常心脏进行二维超声图像的过程。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的发展和产前诊断技术的提高,显示胎儿心脏解剖结构更加清晰,许多先天性心脏病均可在...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王新房教授最早利用A超检查胎儿心脏[1],80年代Huhta等[2]描述了对胎儿正常心脏进行二维超声图像的过程。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的发展和产前诊断技术的提高,显示胎儿心脏解剖结构更加清晰,许多先天性心脏病均可在产前得到准确诊断。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现心脏结构异常和评估胎儿心脏功能。1 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由于妊娠期的特殊性,X线、CT等具有辐射的检查方式不适用于胎儿检查。此外,由于胎儿在母体子宫羊膜腔内,胎儿心电图检查无法完成。超声因其操作简便、图像清晰、实时动态和无辐射等优点,成为胎儿心脏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功能 超声技术 心脏超声检查 二维超声图像 心脏解剖结构 先天性心脏 心脏结构异常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自动容积导航技术在胎儿颅脑结构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郭爽萍 黄汉林 +4 位作者 马小燕 尚宁 林慧娟 林慧芳 安思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60-2464,共5页
目的评估产科自动容积导航技术(Smart Planes)在三维容积中自动识别胎儿颅脑切面并获取颅脑测量数据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11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进行Ⅲ级产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孕妇299例,获取三维容积并应用Smart Pla... 目的评估产科自动容积导航技术(Smart Planes)在三维容积中自动识别胎儿颅脑切面并获取颅脑测量数据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11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进行Ⅲ级产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孕妇299例,获取三维容积并应用Smart Planes后处理成像,自动获取胎儿的小脑切面(TCP)、丘脑切面(TTP)、侧脑室切面(TVP)和正中矢状面(MSP)及双顶径(BPD)、头围(HC)、侧脑室(LVW)、小脑横径(TCD)和小脑延髓池(CM)等测量数值。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二维超声与Smart Planes软件对胎儿颅脑测量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对两种技术完成数据测量所需的时间进行比较,并计算不同操作者测量的一致性。结果 299例胎儿中共有297例(99.3%)应用Smart Planes成功获取4个诊断切面及测量数据。两项技术之间获得的BPD、HC、LVW和TCD测量值一致性较好,ICC分别为0.965,0.948,0.849和0.828,而CM测量ICC为0.725。同一操作者或两名不同操作者间获得的多次测量数据比较重复性较好。使用Smart Planes软件测量各数据所需时间比二维超声测量显著缩短(13.7 s vs 49.0 s,P <0.000 1)。结论应用Smart Planes可快速识别胎儿颅脑诊断切面并获得测量数值,其重复性及稳定性较好,在胎儿颅脑检查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颅脑结构 超声 自动容积导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脏超声规范化检查及结果解读 被引量:4
6
作者 孟红 王剑鹏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298-302,共5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主要指心脏及大血管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具有高致残性和高致死性,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心血管疾病。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筛查、诊断CHD重要的无创诊断技术,可在妊娠18~22周行胎儿心...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主要指心脏及大血管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具有高致残性和高致死性,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心血管疾病。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筛查、诊断CHD重要的无创诊断技术,可在妊娠18~22周行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并在合适孕周进行随诊。目前常用的超声检查方法包括二维灰阶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建立的新技术,具有多种成像模式,可实现对心脏解剖结构显示和CHD诊断。规范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及专业的超声结果解读可提高CHD的产前诊断质量,给予孕妇合理的产前咨询和产科管理,降低致死性CHD胎儿的出生,提高CHD患儿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 胎儿心脏超声 预后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文娇 赵旭 葛婷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究组织多普勒(TDI)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20例GDM孕妇(血糖控制良好组133例,血糖控制不良组87例)和22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按照孕周分为24~27+6周、28~31+6周、32~35+6周、36~40... 目的:探究组织多普勒(TDI)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20例GDM孕妇(血糖控制良好组133例,血糖控制不良组87例)和22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按照孕周分为24~27+6周、28~31+6周、32~35+6周、36~40周。应用TDI技术测量胎儿心脏房室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收缩期运动速度(Sa)、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心室射血时间(ET),并计算Ea/Aa比值及Tei指数[Tei指数=(ICT+IRT)/ET]。结果:在孕32周后,GDM血糖控制良好组、血糖控制不良组和正常妊娠组间二尖瓣环Ea/Aa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DM血糖控制良好和不良组二尖瓣环Ea/Aa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GDM血糖控制良好与不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孕周3组间三尖瓣环Ea/Aa、二尖瓣环Sa、三尖瓣环Sa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孕28周后,3组间左、右心室Tei指数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DM血糖控制良好组与不良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GDM血糖控制良好与不良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DM对胎儿心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表现为孕晚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心脏整体功能下降,而在孕中、晚期收缩功能无显著变化,孕妇血糖控制情况与胎儿心脏功能改变无明显相关性。应用TDI技术对评估GDM胎儿心脏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胎儿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技术 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脏疾病的产前超声诊断
8
作者 闻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89年第2期15-16,共2页
一、资料和方法本文13例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的孕妇,经超声诊断发现胎儿心脏畸形,经引产或分娩后尸解证实。仪器用EUB27、EUB40、Aloka 256,SAL-38等,频率自2.5~3.5兆赫。超声对胎儿心脏的探测步骤:
关键词 胎儿心脏 产前超声 超声诊断 卵圆孔瓣 彩色多普勒技术 腹部脏器 合并畸形 房间隔 左心房 心底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测量正常胎儿二尖瓣环面积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孙雪 张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76-479,共4页
目的评价实时双平面成像(Bi-Plane)技术在测量不同孕周正常胎儿二尖瓣环面积中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常规二维超声和实时Bi-Plane技术观察159胎二尖瓣形态结构,测量二尖瓣环面积,分析测值与孕周的相关性,记录成像率和采集时间,并进行统计... 目的评价实时双平面成像(Bi-Plane)技术在测量不同孕周正常胎儿二尖瓣环面积中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常规二维超声和实时Bi-Plane技术观察159胎二尖瓣形态结构,测量二尖瓣环面积,分析测值与孕周的相关性,记录成像率和采集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二维超声和实时Bi-Plane技术所测二尖瓣环面积与孕周均呈正相关(r=0.71、0.75,P均<0.05)。2种方法测量二尖瓣环面积的成像率(x^2=4.375,P=0.036)和采集时间(t=6.1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Bi-Plane技术测量二尖瓣环面积直接、准确、方便、快捷,可以评估胎儿二尖瓣的异常改变,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面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心脏 二尖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测量正常胎儿主动脉瓣环面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彧 孙雪 张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1-653,663,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观察正常胎儿主动脉瓣的瓣膜结构,探讨测量不同孕周胎儿主动脉瓣环面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孕妇180例。应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 目的应用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观察正常胎儿主动脉瓣的瓣膜结构,探讨测量不同孕周胎儿主动脉瓣环面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孕妇180例。应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观察胎儿主动脉瓣,记录图像采集时间和成像率并比较分析。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测量胎儿主动脉瓣环面积,线性回归分析主动脉瓣环面积与孕周关系。结果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的主动脉瓣成像率和采集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测量的主动脉瓣环面积与孕周正相关(P <0.05)。结论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更容易观测胎儿主动脉瓣结构,主动脉瓣环面积与孕周正相关。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测量主动脉瓣环面积可为临床上评估胎儿心脏发育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 产前超声 胎儿心脏 主动脉瓣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及自然转归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树宝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1-243,共3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CHD)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生率为3/1000~8/1000活产婴儿,较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6.5倍,较神经管缺陷发生率高4倍。在欧洲国家中,重要先天性畸形的发病率为23.9/1000活产婴儿,心脏畸形在非染色...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CHD)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生率为3/1000~8/1000活产婴儿,较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6.5倍,较神经管缺陷发生率高4倍。在欧洲国家中,重要先天性畸形的发病率为23.9/1000活产婴儿,心脏畸形在非染色体异常中最常见,占6.5/1000活产婴儿。胎儿CHD中约1/2为严重心血管畸形,在围生期因先天性畸形死亡的婴儿中约占40%。20%~30%心脏缺陷胎儿在宫内死亡,40%~60%在新生儿期死亡,长期存活率低[1]。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进行CHD的产前诊断以来,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逐渐成熟、规范,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许多经验。产前诊断胎儿CHD对出生后的处理及转归的影响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先天性心脏 自然转归 发病率 超声心动图技术 缺陷发生率 染色体异常 先天性畸形 宫内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