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清学诊断结果和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周超 徐军 +2 位作者 马继华 金小波 陈学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9-1223,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FNAIT)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分析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为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本院新生儿科6例FNAIT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实... 目的:探讨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FNAIT)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分析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为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本院新生儿科6例FNAIT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实验室诊断、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例患儿发生在初次妊娠,4例发生在再次妊娠;6例患儿在入院时或住院期间血小板计数均出现降低,母子血清同种免疫性血小板抗体检测均为阳性;5例患儿不同程度地出现皮肤、颜面部出血点或瘀点瘀斑、颅内出血等症状。4例患儿经丙种球蛋白和(或)类固醇激素治疗,其中1例输注交叉配合型血小板治疗,另2例自行好转。5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患儿未愈,家属自行要求出院。4例患儿住院天数在2周内,2例患儿因合并其他疾病或因素(如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肠炎、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窒息等)而超过2周。结论:FNAIT表现为血小板数降低,可伴或不伴出血症状,可发生在初次和再次妊娠,可自行好转或经治疗后预后良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因素可能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实验室诊断 血小板抗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 被引量:3
2
作者 马伴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35-236,共2页
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有被动免疫性、同族免疫性及药物所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3种,如防治不当,可引起生命危险,现就前二种疾病的防治加以讨论如下。
关键词 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 防治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6基因缺失与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助人 李剑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2-1235,共4页
CD36蛋白在人体中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CD36基因表达缺失者如通过输血、移植或妊娠等途径接触CD36抗原,则可能产生CD36同种抗体,导致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输注无效甚至发生输血反应。本文作者综述了国内外不同地区... CD36蛋白在人体中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CD36基因表达缺失者如通过输血、移植或妊娠等途径接触CD36抗原,则可能产生CD36同种抗体,导致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输注无效甚至发生输血反应。本文作者综述了国内外不同地区和人群CD36基因缺失频率和相关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CD36基因突变、抗原及抗体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6基因缺失 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输注无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次数及孕产妇血型增加血小板抗体阳性率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娜 魏华 +2 位作者 杨世明 任冬霞 卫国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对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及其特异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15名无输血史的孕产妇,采用固相凝集法对其进行血小板抗体筛选,并对结果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孕产妇血小板抗体产生率为8.84%,其中妊娠1次组(2.83%)与妊娠2次... 目的研究妊娠对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及其特异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15名无输血史的孕产妇,采用固相凝集法对其进行血小板抗体筛选,并对结果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孕产妇血小板抗体产生率为8.84%,其中妊娠1次组(2.83%)与妊娠2次组(13.85%)及妊娠≥3次组(15.91%)相比,孕产妇血小板抗体产生率明显增加;与O型孕妇相比,A型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妊娠年龄无关。孕妇的血小板抗体中,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类抗体占比83.3%,HLA-Ⅰ和人血小板抗原5b(HPA-5b)抗体占比5.6%,HPA-5b抗体占比11.1%。结论妊娠次数及孕产妇血型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孕产妇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以抗HPA-5b为主。应对有多次孕产史或异常分娩史的孕产妇,尤其是A型孕产妇进行血小板抗体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次数 孕产妇血型 血小板抗体阳性率 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地区1025例孕妇抗-HPA抗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军 王彩莲 +1 位作者 陈丽 陆褚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1-617,共7页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孕妇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基因型分布情况,为中国孕妇是否进行产前血小板抗体筛查提供基础数据和统计学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02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外周血,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孕妇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基因型分布情况,为中国孕妇是否进行产前血小板抗体筛查提供基础数据和统计学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02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外周血,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血小板抗原固定术对孕妇血清进行血小板抗体初筛,对于初筛阳性标本用二磷酸氯喹去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作用后重复进行初筛实验,仍为阳性的标本利用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小板抗体抗原特异性分析。对于抗-HLA抗体阳性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进行HLA基因型检测,对人类血小板抗原(抗-HPA)抗体阳性标本用PCR-SSP法进行HLA和HPA基因型检测。结果:1025例孕妇中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共45例,总阳性率为4.39%,其中41例为抗-HLA抗体阳性,4例为抗-HLA抗体和抗-HPA抗体同时阳性;初次妊娠孕妇(410例)与多次妊娠孕妇(615例)比较,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分别为6例和39例,阳性率分别为1.46%和6.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P<0.05);在多次妊娠孕妇中,有2次妊娠史(388例)、3次妊娠史(188例)、4次及以上妊娠史(89例)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分别为18例、10例、11例,阳性率分别为4.64%、7.25%、12.36%,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1,P<0.05)。结论:皖北地区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4.39%,其中抗-HLA抗体阳性率为4.39%,抗-HPA抗体阳性率为0.39%,且抗-HPA抗体阳性孕妇同时伴有抗-HLA抗体阳性;孕妇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妊娠次数有着密切的关系,抗体阳性率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在皖北地区人群中致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致病抗体可能为抗-HPA-5b抗体;皖北地区血小板抗体阳性孕妇的基因分型中,频率较高的HLA-A特异性抗原有A2、A24、A11、A33,HLA-B特异性抗原有B46、B13、B60、B62、B58,HLA-DQ特异性抗原有DQ6、DQ2、DQ9、DQ5、DQ7,HLA-DR特异性抗原有DR9、DR4、DR15、DR7、DR12、DR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血小板抗体 抗-HLA抗体 抗-HPA抗体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