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背越式跳高摆动腿动作的技术原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跃兵 赵凤英 +1 位作者 谭元发 洪元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5,共2页
依据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动作方法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 ,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角度 ,对背越式跳高技术中 ,摆动腿在起跳阶段的
关键词 跳高 摆动腿 折叠 速率 节奏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两轴一杆平行”过杆技术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涛 刘建国 吴新宇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1-52,60,共3页
在对 3H、4H观点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两轴一杆平行”观点。此观点反映了人体在三维空间的实际运动情况。
关键词 跳高 过杆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有关技术理论及训练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林明 娄春风 韩敬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5-76,81,共3页
采用追踪监测、理论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背越式跳高技术原理并运用于指导训练实践。研究表明,适宜的弧线曲率,具有双动力性质的起跳技术、速度潜力的挖掘利用、不同训练时期技术训练要点等方面的研讨,其思路和方法可行,对寻... 采用追踪监测、理论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背越式跳高技术原理并运用于指导训练实践。研究表明,适宜的弧线曲率,具有双动力性质的起跳技术、速度潜力的挖掘利用、不同训练时期技术训练要点等方面的研讨,其思路和方法可行,对寻求运动成绩的再突破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 训练方法 弧线助跑 起跳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的技术综述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劲松 王志明 王新国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54,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过程进行分析 ,阐释了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与身体重心运动轨迹、身体重心垂直速度及位移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动作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跳高 起跳过程 摆动腿 摆动技术 身体重心 运动轨迹 垂直速度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动技术对背越式跳高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苏文革 李保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4-76,共3页
以我国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技术参数为依据 ,探讨了摆动技术对提高背越式跳高成绩的重要性 ,合理的摆动技术不仅可以提高H1 和H2 的值 ,而且为选择最适宜的H3值创造了条件。从理论上分析了摆动技术对提高跳高成绩的制因。
关键词 摆动技术 成绩 跳高 女子跳高 运动员 适宜 优秀 影响因素 分析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的创新研究——跳高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与起跳效果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保成 王川 罗会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5,109,共5页
运用生物力学解析、数理统计、文献等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双动力起跳技术与理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直接影响起跳效果和起跳技术;摆动腿着地方式对起跳脚着地时腾起水平初速度和腾起垂直初速度有影响。主... 运用生物力学解析、数理统计、文献等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双动力起跳技术与理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直接影响起跳效果和起跳技术;摆动腿着地方式对起跳脚着地时腾起水平初速度和腾起垂直初速度有影响。主要结论:摆动腿的支撑效果与起跳腿的蹬伸效果共同构成了起跳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动力起跳 助跑 跳高 摆运腿支撑 起跳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苏斌 吕乙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5,共4页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训练实验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身体重心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垂直速度是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增大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训练实验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身体重心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垂直速度是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增大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中完成的,起跳垂直速度是摆动腿支撑和起跳腿支撑下的“双动力”起跳中获得。弧线助跑起跳最大的优越性是经济实效地降低和升高身体重心,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提早积累创造有利条件。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训练的中心是围绕以速度为核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结合;四个平衡;五个途径;六个转化”进行起跳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 双动力 起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劲松 潘华山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得出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重心速度、位移等运动变化情况。同时...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得出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重心速度、位移等运动变化情况。同时证明 ,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技术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 男子优秀运动员 助跑最后一步 摆动腿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摆动动作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英梅 何秋华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5-117,共3页
通过采用不同研究模型对我国优秀男子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摆动动作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我国优秀男子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动作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效果约占50%... 通过采用不同研究模型对我国优秀男子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摆动动作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我国优秀男子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动作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效果约占50%,且摆动效果的大小与技术类型无关,与高度的增加没有线性相关。但当高度增加到本人最好成绩时,摆动作用达到最大值。选用中国男性青年模型与扎齐奥尔斯基模型对背越式跳高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 摆动动作 起跳效果 研究模型 技术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技术的特征及其动能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劲松 徐佶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68,共4页
通过三维摄影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跳高 助跑最后一步 起跳 摆动腿 支撑 摆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技术的快速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敏 陈亚中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4-75,78,共3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助跑、起跳、过杆三个技术环节深入分析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技术 的"三快"特点。得出以下结论:助跑阶段起跳脚着地瞬间较高的质心水平速度和最后两步良好的助跑节奏是取得 成功的必要条件...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助跑、起跳、过杆三个技术环节深入分析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技术 的"三快"特点。得出以下结论:助跑阶段起跳脚着地瞬间较高的质心水平速度和最后两步良好的助跑节奏是取得 成功的必要条件。起跳快表现为起跳脚蹬伸速度快,摆臂摆腿快且节奏明显。过杆快体现在头肩开始过杆时展体 快,头肩过杆后挺髋快、臀部过杆后收腹举腿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 技术 快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 被引量:12
12
作者 阳国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88,95,共3页
运用背越式跳高运动学参数,构建了国内外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动作技术模型。借鉴力学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及其衔接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背越式跳高快速助跑起跳训练的练习手段。
关键词 跳高 助跑 起跳 技术模型 原理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2
13
作者 汪学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94,共4页
根据多年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经验,对目前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依据背越式跳高需要弧线助跑的要求和原理,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目前在背越式跳高技术中教科书对起跳技术的解释和说... 根据多年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经验,对目前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依据背越式跳高需要弧线助跑的要求和原理,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目前在背越式跳高技术中教科书对起跳技术的解释和说明不够详细和深入,导致师生对起跳技术的理解不够,造成教学水平低,错误动作多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 起跳技术 教学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汪丽华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6-38,共3页
: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反馈系统 EIMG90 ,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摆动腿蹬离地面至起跳腿着地支撑阶段 ,我国运动员两腿着地点近 ,身体重心向下垂直速度小 ,这有利于保持起跳前的速度 ,起跳脚着地瞬间至最大... :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反馈系统 EIMG90 ,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摆动腿蹬离地面至起跳腿着地支撑阶段 ,我国运动员两腿着地点近 ,身体重心向下垂直速度小 ,这有利于保持起跳前的速度 ,起跳脚着地瞬间至最大缓冲阶段 ,摆动腿摆动角速度与起跳腿蹬离地面瞬间的重心向上垂直速度相关 ,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起跳技术 跳高 摆动腿 心向 起跳腿 学分 三维运动 体内 地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骆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0-44,共5页
通过对背越式与俯卧式跳高的助跑速度、着地起跳时的人体重心投影点离着地点的距离、起跳时的摆腿特点的对比分析,找到了这两种方式跳高起跳的动力学差距;根据曲腿摆动的起跳与过竿特点,分析了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过程的必然性;依据背越... 通过对背越式与俯卧式跳高的助跑速度、着地起跳时的人体重心投影点离着地点的距离、起跳时的摆腿特点的对比分析,找到了这两种方式跳高起跳的动力学差距;根据曲腿摆动的起跳与过竿特点,分析了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过程的必然性;依据背越式起跳时的骨盆转动特点,分析了背越式跳高起跳后身体自然转向背对横竿的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 相对直腿摆动起跳 曲腿摆动起跳 有效力值 骨盆转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和训练中的心理诱导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达平 李素玲 黄伟章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6-57,共2页
本文通过研究指出,在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和训练中,结合正常教学步骤和教法有的放矢地对助跑、起跳、过竿技术中的诸环节实施必要的心理诱导,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并加快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关键词 跳高 技术教学 心理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的快速助跑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洪元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7-48,共2页
快速助跑是背越式跳高技术进步与发展的产物,本文在大量文献资料研究基础上,对快速助跑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跳高 快速助跑 助跑方 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演进与最佳动作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6
18
作者 柳方祥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4-56,共3页
背越式跳高经历了正心起跳与偏心起跳的争议,空中转体与地面转体的区分,速度型与力量型的比较,技术日臻成熟。本文从技术的演进着眼,构建了一种最佳动作模式。
关键词 跳高 演进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斌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75,共3页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身体重心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垂直速度是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增大,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身体重心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垂直速度是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增大,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中完成的,起跳垂直速度是摆动腿支撑和起跳腿支撑下的“双动力”起跳中获得。弧线助跑起跳最大的优越性是经济实效地降低和升高身体重心,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提早积累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 双动力 起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技术教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爱萍 唐青 《体育学刊》 CAS 1997年第3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跳高 辅助练习 技术教法 跳高技术 简化教学 新教法 完整技术 技术特点 教学效果 教学组织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