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散射电子衍射与透射电镜在单晶铝形变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晓旭 蔡大勇 +1 位作者 刘庆 姚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9-454,共6页
本文采用背散射电子衍射 (EBSD)及透射电镜 (TEM)技术对拉伸变形单晶铝 ([110 ]方向平行于拉伸轴 )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表征 ,直接对比了两种分析手段所得结果的异同。结果发现 ,单晶铝形变显微组织中表现为明显的带状特征 ,TEM及EBSD技术... 本文采用背散射电子衍射 (EBSD)及透射电镜 (TEM)技术对拉伸变形单晶铝 ([110 ]方向平行于拉伸轴 )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表征 ,直接对比了两种分析手段所得结果的异同。结果发现 ,单晶铝形变显微组织中表现为明显的带状特征 ,TEM及EBSD技术的表征结果非常吻合 ,但EBSD不能完全反映出位错界面的分割特征 ;相对于TEM而言 ,EBSD技术所能分析的试样区域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铝 显微组织 背散射电子衍射 透射电镜 塑性变形 形变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塑性变形的原位背散射电子衍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峰 陈鹏 +3 位作者 毛圣成 张跃飞 张泽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91-397,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中的拉伸台和原位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研究了Al-Zn-Mg合金在单轴拉伸过程中塑性变形的显微结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晶粒的取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转动行为。晶粒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取向,其转动会沿近似的趋势进行... 利用扫描电镜中的拉伸台和原位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研究了Al-Zn-Mg合金在单轴拉伸过程中塑性变形的显微结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晶粒的取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转动行为。晶粒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取向,其转动会沿近似的趋势进行。〈101〉取向附近的晶粒其取向转动按照Sachs模型进行,向〈001〉-〈111〉连线方向转动;〈001〉-〈111〉连线附近的晶粒其取向转动按照Taylor模型向〈111〉方向转动,或按照Sachs模型向〈001〉-〈111〉方向转动。取向转动可以导致Schmid因子的增大或减小。实验结果说明,晶粒取向的转动行为受邻近晶粒的取向、变形行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合金 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 晶体取向转动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征文通知
3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2,共2页
继2008年、2009年连续两届EBSD会议之后,2011年全国应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将于2011年7月上旬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EBSD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工业大学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联合举办。
关键词 背散射电子衍射 学术交流 征文通知 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EBSD 专业委员会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征文通知
4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1-582,共2页
继2008年、2009年连续两届EBSD会议之后,2011年全国应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将于2011年7月上旬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EBSD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工业大学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联合举办。
关键词 背散射电子衍射 学术交流 征文通知 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EBSD 专业委员会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及征文通知(第一轮)
5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4-404,共1页
关键词 背散射电子衍射 EBSD技术 学术交流 征文通知 专业委员会 科技工作者 学术委员会 学术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及征文通知(第一轮)
6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背散射电子衍射 EBSD技术 学术交流 征文通知 专业委员会 科技工作者 学术委员会 学术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征文通知
7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24-424,共1页
关键词 学术交流 科学交流 背散射电子衍射 研讨会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 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态X80钢韧性不均匀问题分析
8
作者 牛靖 周海斌 +4 位作者 魏可嘉 程俊 王鹏 黄铎 刘迎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1,47,共5页
为了解决热处理态X80管线钢韧性不均匀问题,选择典型冲击试样进行了断口分析、微观组织及背散射电子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微观组织不均匀性,存在大块状准多边形铁素体,导致大角度晶界含量低,有效晶粒尺寸大且均匀性差,是热处理态X80钢部... 为了解决热处理态X80管线钢韧性不均匀问题,选择典型冲击试样进行了断口分析、微观组织及背散射电子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微观组织不均匀性,存在大块状准多边形铁素体,导致大角度晶界含量低,有效晶粒尺寸大且均匀性差,是热处理态X80钢部分冲击试样发生解理脆断的根本原因。设法获得细小的准多边形铁素体可以提高X80中的大角度晶界含量,细化有效晶粒尺寸,可以兼顾热处理态X80钢的强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冲击韧性 背散射电子衍射 有效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高纯铝柱状晶粒的组织与微取向的不均匀性 被引量:8
9
作者 邓运来 张新明 +2 位作者 刘瑛 唐建国 周卓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73-1178,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术与SEM-EBSD技术观测了经65%压下量冷轧后高纯铝多晶体中不同取向柱状晶粒的微观组织与微取向图.结果表明:形变晶粒各部分具有不同的转动趋势,靠近晶界部分(BP)的转动角度小于远离晶界部分(IP)的;〈001〉∥RD取向的晶粒向... 采用光学显微术与SEM-EBSD技术观测了经65%压下量冷轧后高纯铝多晶体中不同取向柱状晶粒的微观组织与微取向图.结果表明:形变晶粒各部分具有不同的转动趋势,靠近晶界部分(BP)的转动角度小于远离晶界部分(IP)的;〈001〉∥RD取向的晶粒向α-取向线聚集,其BP与IP部分的转动角度相差5°~6°;〈121〉∥ND取向的晶粒向β-取向线聚集,其BP和IP部分的转动角度相差5°~12°;这表明轧制变形晶粒各部分的微观组织与微取向分布与其初始取向和所处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铝 冷轧 微观组织 局部取向 背散射电子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镍和轧制镍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对比 被引量:8
10
作者 夏天东 张晓宇 +2 位作者 徐仰涛 丁万武 赵文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33-3140,共8页
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衍射等多种材料分析方法对国内外不同商用电沉积镍和轧制纯镍进行显微组织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不同轧制工艺N6纯镍的强度和韧性。结果表明:电沉积镍板的化学成分均优于国内外相关标准... 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衍射等多种材料分析方法对国内外不同商用电沉积镍和轧制纯镍进行显微组织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不同轧制工艺N6纯镍的强度和韧性。结果表明:电沉积镍板的化学成分均优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国内电沉积镍板的杂质含量低。电沉积镍晶粒尺寸为30~300 nm,晶粒取向随机。国内电沉积镍板在水平和重力方向上抗拉强度分别为479 MPa和581 MPa。国外电沉积镍板在水平和重力方向上抗拉强度分别为681 MPa和687 MPa。冷轧冷加工态纯镍抗拉强度最高,为695 MPa;热轧热加工态纯镍塑性韧性最好(伸长率最大,为47.1%;冲击功最大,为33.59 J),两种电沉积镍两个方向上的伸长率均高于30%。几种纯镍的断口均由等轴韧窝、山脊纹和被拉长的韧窝组成,属于韧性断裂。两种电沉积镍板适合作为制备镍箔的原料进行不经重熔的直接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镍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背散射电子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冷温度对X100管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路兵 武会宾 +2 位作者 任毅 张鹏程 唐荻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1-23,26,共4页
通过光镜、透射电镜、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拉伸与(-20℃)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终冷温度对X100管线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终冷温度降低,针状铁素体(AF)、粒状贝氏体(GB)组织逐渐减少,板条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加,钢板强... 通过光镜、透射电镜、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拉伸与(-20℃)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终冷温度对X100管线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终冷温度降低,针状铁素体(AF)、粒状贝氏体(GB)组织逐渐减少,板条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加,钢板强度增高,塑韧性降低,当终冷温度在380℃左右时,少量AF、GB组织分割原奥氏体晶粒,板条贝氏体束的有效晶粒尺寸得到细化,钢板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为775 MPa,抗拉强度为855 MPa,伸长率为16.6%,-20℃冲击功为218 J,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X100管线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00管线钢 显微结构 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SD在Nimonic 80A动态再结晶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洁琼 陈科 +4 位作者 陈杏芳 田胜 沈治 张澜庭 单爱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6-359,共4页
本文采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对镍基高温合金Nimonic 80A在不同温度下热压变形后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基于对动态再结晶过程关键参数-再结晶体积百分含量(volume fraction of DRX)、晶界取向差分布(misorientation angle distribut... 本文采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对镍基高温合金Nimonic 80A在不同温度下热压变形后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基于对动态再结晶过程关键参数-再结晶体积百分含量(volume fraction of DRX)、晶界取向差分布(misorientation angle distribution)和孪晶界含量(fraction of twin boundaries)的量化分析,实现对动态再结晶机制的辨别。充分发挥了EBSD大面积定量分析的优点,展示了其在量化分析金属材料动态再结晶机制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散射电子衍射 动态再结晶 再结晶体积百分含量 晶界取向差分布 孪晶界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n-Al-Si系TRIP/TWIP钢激光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盼 伍翠兰 +3 位作者 艾倍倍 陈汪林 陈燕 陈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11-218,共8页
采用光纤激光器对两种锰含量分别为20wt.%和29wt.%的Fe-Mn-Al-Si系TRIP/TWIP钢进行激光焊接。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接头的显微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靠近熔合线的焊... 采用光纤激光器对两种锰含量分别为20wt.%和29wt.%的Fe-Mn-Al-Si系TRIP/TWIP钢进行激光焊接。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接头的显微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靠近熔合线的焊缝组织以柱状晶为主,而焊缝心部为细小的等轴晶且出现大量AlN纳米颗粒;焊缝组织的孪晶界比例比母材的大幅度降低,但仍然达到了15.8%;熔合线宽1μm,富Fe、Mn而贫Al、Si;焊缝在凝固过程中,先形成γ-奥氏体,当遇到应力集中时发生局部ε-马氏体的相变来缓解应力,避免裂纹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 TWIP钢 激光焊接 背散射电子衍射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u/Ti火焰加热扩散钎焊界面组织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袁庆龙 苏永安 +1 位作者 唐宾 徐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18,共4页
用保护膜防护 ,并施加一定压力可实现Ti/Cu/Ti氧 -乙炔焰加热扩散钎焊。通过BSE(背散射电子衍射 )、EDS(电镜线扫描 )、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对Ti/Cu/Ti钎焊接头组织、成分及结合强度测定的结果表明 ,在试验温度下 ,接头中Cu、Ti之间发生... 用保护膜防护 ,并施加一定压力可实现Ti/Cu/Ti氧 -乙炔焰加热扩散钎焊。通过BSE(背散射电子衍射 )、EDS(电镜线扫描 )、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对Ti/Cu/Ti钎焊接头组织、成分及结合强度测定的结果表明 ,在试验温度下 ,接头中Cu、Ti之间发生了剧烈的扩散。加热温度为 84 0~ 870℃时 ,钎缝界面中部组织由Cu4Ti与Cu(Ti)固溶体组成 ,结合强度较高。加热温度为 870~ 90 0℃时 ,钎缝界面中部组织由CuTi与Cu4Ti+Cu(Ti)固溶体组成 ,结合强度较低。钎焊结合强度与加热温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箔 扩散钎焊 氧-乙炔焰 界面 背散射电子衍射 电镜线扫描 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电容器用腐蚀箔的SEM与EBSD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新民 吴玉程 +3 位作者 刘衍芳 刘兰花 王跃 翁德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78-482,共5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分析国产铝光箔与进口铝光箔的表面质量、晶粒大小和织构度对阳极氧化腐蚀箔比容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光箔轧制与再结晶退火工艺的原因,国产铝光箔表面缺陷多,粗糙度大,晶粒小和织...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分析国产铝光箔与进口铝光箔的表面质量、晶粒大小和织构度对阳极氧化腐蚀箔比容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光箔轧制与再结晶退火工艺的原因,国产铝光箔表面缺陷多,粗糙度大,晶粒小和织构度低,在相同腐蚀条件下,腐蚀箔的比容比进口铝光箔腐蚀后的比容低,且幅度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电容器 阳极氧化 腐蚀铝箔 背散射电子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晶粒取向和织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卫平 邢丽 +1 位作者 柯黎明 孙德超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4-257,共4页
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分析技术(EBSD)和取像显微分析技术(OIM),通过定量测量变形镁合金AZ80A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的焊核区晶粒取向和织构,探讨了搅拌摩擦焊焊核区形成的微观过程.结果表明:AZ80A合金在搅拌摩擦焊过程中,存在塑性变形和动态... 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分析技术(EBSD)和取像显微分析技术(OIM),通过定量测量变形镁合金AZ80A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的焊核区晶粒取向和织构,探讨了搅拌摩擦焊焊核区形成的微观过程.结果表明:AZ80A合金在搅拌摩擦焊过程中,存在塑性变形和动态再结晶两种微观过程,导致焊核区所形成的晶粒织构密度不强、取向呈多样化的趋势;晶粒为再结晶细晶粒;在焊核区,变形织构{1,-1,0,4}<1,0,-1,0>略偏离板法向20o,且随板厚方向向下越来越强,同时再结晶取向越来越多;焊核区晶粒继承了母材中的{1,-1,0,4}<1,0,-1,0>变形织构,在焊核区所发生的动态再结晶含有一定程度的原位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粒取向 摩擦焊接头 织构分析 搅拌摩擦焊 背散射电子衍射 动态再结晶 微观过程 变形织构 微分析技术 变形镁合金 搭接接头 定量测量 塑性变形 结晶取向 焊核 多样化 细晶粒 板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度钢焊缝金属中针状铁素体的微观组织 被引量:17
17
作者 魏然 吴开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7-50,共4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EBSD(electron backscattering diffraction)分析技术对800MPa级低碳微合金高强度钢的焊缝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缝金属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针状铁素体以夹杂物为核心形核,该夹杂物主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EBSD(electron backscattering diffraction)分析技术对800MPa级低碳微合金高强度钢的焊缝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缝金属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针状铁素体以夹杂物为核心形核,该夹杂物主要是以Al2O3为核心形成的钛氧化物.针状铁素体以夹杂物为核心多维形核呈放射状生长,仅某些方向的针状铁素体晶核迅速长大,生长方向存在取向择优.EBSD分析同样表明针状铁素体晶粒存在取向择优.观察到由同一夹杂物生长,沿同一直线方向背向生长的针状铁素体取向相同,沿不同方向生长的针状铁素体取向不同,说明其沿原奥氏体惯习面生长,并非与夹杂物共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度钢 焊缝金属 针状铁素体 背散射电子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EBSD技术开展晶体学研究型实验的探索 被引量:3
18
作者 万迪 贺哲丰 +2 位作者 王鹏飞 杨平 尚俐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3-116,共4页
通过组织兴趣小组,开发并优化了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实验,将其作为课外兴趣实验,逐步推广。学生独立完成样品的制作和晶体学数据处理,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观察了测定过程,学习了一种先进且应用广泛的材料分析技术,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 通过组织兴趣小组,开发并优化了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实验,将其作为课外兴趣实验,逐步推广。学生独立完成样品的制作和晶体学数据处理,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观察了测定过程,学习了一种先进且应用广泛的材料分析技术,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参与新实验的开发和优化过程,培养了主动性和综合能力,这是建设研究型教学示范课堂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研究型教学 背散射电子衍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挤压板材单向拉伸的取向演变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章刚 张士宏 John. A. Wert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1,共5页
文章利用SEM/EBSD技术,研究了室温下镁合金挤压板材AZ31B单向拉伸时发生的晶粒取向旋转。根据实验结果和Sachs晶体塑性模型计算结果,详细分析了晶粒基体的拉伸轴向旋转变化规律和滑移系的开动机制,并分析了拉伸孪晶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 文章利用SEM/EBSD技术,研究了室温下镁合金挤压板材AZ31B单向拉伸时发生的晶粒取向旋转。根据实验结果和Sachs晶体塑性模型计算结果,详细分析了晶粒基体的拉伸轴向旋转变化规律和滑移系的开动机制,并分析了拉伸孪晶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交滑移系的开动可以解释晶粒拉伸轴的变化规律;初始取向不同的晶粒表现出明显不同孪生行为;拉伸孪生量与拉伸孪生的Schmid因子值,以及晶粒拉伸轴和其c轴间的角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单向拉伸 背散射电子衍射 孪生 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rFeMnNi高熵合金单向拉伸的组织和取向演变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群华 戴品强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3,共5页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室温下CoCrFeMnNi高熵合金在单向拉伸(真应变量为0%~12.4%)过程中的组织和取向演变。结果表明,初始组织表现为等轴晶形貌,退火孪晶形成于等轴晶粒内;拉伸后,等轴晶粒被拉长,小角度晶界急剧增多且主要分...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室温下CoCrFeMnNi高熵合金在单向拉伸(真应变量为0%~12.4%)过程中的组织和取向演变。结果表明,初始组织表现为等轴晶形貌,退火孪晶形成于等轴晶粒内;拉伸后,等轴晶粒被拉长,小角度晶界急剧增多且主要分布在细小孪晶界和大角度晶界附近。该合金通过位错滑移的方式协调其室温下的拉伸变形。在变形过程中,晶粒取向不均匀转动,但晶粒内基体和孪晶的取向大体上沿着相同的方向转动,基体拉伸轴的转动规律为,反极图〈112〉和〈111〉附近的基体拉伸轴向〈111〉方向转动,符合Taylor模型;反极图中心和〈101〉附近的基体拉伸轴向〈001〉-〈111〉连线转动,符合Sachs模型;反极图〈001〉附近的基体拉伸轴转动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单向拉伸 背散射电子衍射 微观组织 取向转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