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在水泥基材料孔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曙光 袁盼 +4 位作者 王发洲 聂帅 刘云鹏 朱瑶宏 叶俊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6-320,共5页
优化了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BSE-IA)法在水泥基材料孔结构研究中孔隙阈值的确定方法,以降低主观因素影响,推导出统计所需图像最少张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孔隙阈值确定方法和图像放大倍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将BSE-IA法与压汞法(MIP)测得... 优化了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BSE-IA)法在水泥基材料孔结构研究中孔隙阈值的确定方法,以降低主观因素影响,推导出统计所需图像最少张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孔隙阈值确定方法和图像放大倍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将BSE-IA法与压汞法(MIP)测得的孔隙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选用灰度面积累计分布曲线的二次导数来确定水泥净浆孔隙阈值以及500倍背散射电子图像统计出的结果较为合理,工作量适中,而BSE-IA法较MIP法测得的孔隙率小,但BSE-IA法可以直接观察孔隙形态及分布,因此在表征水泥基材料孔结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 背散射电子图像 孔隙阈值 微观结构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图像在碳酸盐岩微区分析中的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秦玉娟 张天付 +1 位作者 胡圆圆 朱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79-484,共6页
碳酸盐岩成分虽然简单,然而结构却非常复杂,微区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因显微镜等常规仪器性能有限,难以用来进一步提高微区分析的精度。电子探针的使用则大大提高了微区分析研究的精度与深度。使用该仪器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几千倍甚至十万... 碳酸盐岩成分虽然简单,然而结构却非常复杂,微区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因显微镜等常规仪器性能有限,难以用来进一步提高微区分析的精度。电子探针的使用则大大提高了微区分析研究的精度与深度。使用该仪器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几千倍甚至十万倍的显微结构观察,可以发现高清晰的微米级、纳米级的微观地质现象;同时可以定位分析相应微观结构的成分,即将化学成分与显微结构一一对应起来,真正实现原位、可靠的精细微区分析。本文重点研究了电子探针中的一种最重要的图像——背散射电子图像,在碳酸盐岩微区分析中所起的作用。除了其在上述显微结构与微区分析精确定位方面的意义之外,它在岩石矿物识别方面的意义也不容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散射电子图像 电子探针 显微结构 微区分析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系统数据库的扩充
3
作者 黄海波 李凡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82-382,共1页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 衍射分析 系统数据库 数字图像技术 扩充 电荷耦合器件 计算机应用 电子衍射 云母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镜图像分析法测定硅丙乳液粒度分布 被引量:3
4
作者 许秀玲 李正民 +1 位作者 虞伟钧 岳秀英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84-785,共2页
关键词 图像分析 测定 硅丙乳液 粒度分布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树脂 建筑外墙涂料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点法与灰度阈值法在聚合物水泥水化程度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彭宇 张林 +2 位作者 赵国荣 王培铭 刘贤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77-483,共7页
本文介绍了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技术的两种定量数据处理方法:数点法与灰度阈值法。并对两种方法在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水化程度分析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对比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得到如下结论:若图像的质量不佳,可采用数点法进行分析,... 本文介绍了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技术的两种定量数据处理方法:数点法与灰度阈值法。并对两种方法在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水化程度分析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对比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得到如下结论:若图像的质量不佳,可采用数点法进行分析,但需要增加图像数量以把误差降至最低;灰度阈值法可在图像数量较少时得到较精准的结果,但需要高质量的背散射电子图像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为减小误差,数点法在进行统计之前应试验确定合适的网格点数;而除定量计算面积分数与体积分数外,灰度阈值法还可对颗粒形态、粒径分布等进行分析,是一个更全面的分析方法。本质上数点法与灰度法是同样的方法,在掌握了一定规律之后两种方法都是可靠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应熟练掌握并扬长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 水化程度 数点 灰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不锈钢制品中“麻点”缺陷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赛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62,66,共3页
针对某厂不锈钢在后续加工中出现的“麻点”缺陷,用电子探针(EPMA)对缺陷做了形貌、定量及面扫描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为生产高的表面质量的不锈钢制品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麻点 面扫描 背散射电子图像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浆体中矿渣反应程度测试方法
7
作者 丰曙霞 王培铭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8-1032,共5页
分别采用选择性化学溶解法(以下简称溶解法)和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以下简称图像法)定量测试掺磨细矿渣粉水泥混合浆体1~360 d龄期中矿渣的反应程度,综合其他性能测试结果比较两种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并探讨测试误差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 分别采用选择性化学溶解法(以下简称溶解法)和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以下简称图像法)定量测试掺磨细矿渣粉水泥混合浆体1~360 d龄期中矿渣的反应程度,综合其他性能测试结果比较两种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并探讨测试误差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相同硬化浆体溶解法测得矿渣反应程度值显著低于图像法,前者由于溶解不完全导致测试值低于矿渣反应程度真值,后者由于背散射电子图像中颗粒边界效应及图像处理中的过滤操作使测试值高于真值;图像法所得的矿渣反应程度与硬化体抗压强度、微观图像分析结果较溶解法有更好的一致性,说明在定量测试水泥混合浆体中矿渣反应程度方面图像法较溶解法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 反应程度 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 化学溶解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彭宇 赵昕 +1 位作者 徐世烺 李庆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6-244,共9页
利用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BSE-IA)研究了高温对混杂钢纤维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基体及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影响,揭示了钢纤维高温锈蚀机理。研究发现:常温下UHTCC基体结构较疏松,界面过渡区内孔隙率较大;而后,温度升高促使... 利用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BSE-IA)研究了高温对混杂钢纤维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基体及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影响,揭示了钢纤维高温锈蚀机理。研究发现:常温下UHTCC基体结构较疏松,界面过渡区内孔隙率较大;而后,温度升高促使粉煤灰二次水化,基体与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趋于致密,在400 ℃达到最密实状态;400 ℃以后,氢氧化钙等水化产物逐渐分解,导致基体内因缺陷增多而变疏松,大量裂缝沿着骨料界面产生并逐渐扩展成网络。常温下钢纤维与基体间存在一结构疏松过渡区,随着温度升高,该过渡区消失。钢纤维在400 ℃时局部发生点蚀,而后随着温度升高锈蚀区域逐渐扩大,直至完全锈蚀。以上结果表明,400 ℃以下高温对UHTCC微观结构有益;而500 ℃及以上,在水化产物高温分解与钢纤维锈蚀的共同作用下,UHTCC微观结构迅速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高温 钢纤维 微观结构 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强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纳米压痕表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何智海 钱春香 +1 位作者 张异 赵飞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2-1086,共5页
通过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结合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等强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性能.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不同程度改善了等强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性能,同时也增加了其非匀质性.双掺偏高岭土和石灰石粉可减小等强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厚度,明显降低其... 通过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结合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等强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性能.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不同程度改善了等强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性能,同时也增加了其非匀质性.双掺偏高岭土和石灰石粉可减小等强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厚度,明显降低其弹性模量增长幅度,但提高了基体的弹性模量,而粉煤灰仅仅降低了等强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弹性模量的增长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强混凝土 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 纳米压痕 界面过渡区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雷管高精度延时对爆破振动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文胜 陈能革 +4 位作者 朱末琳 仪海豹 李伟 谢亮波 邓国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7-43,共7页
以国家重点推广数码雷管为契机,在和尚桥铁矿开展了不同高精度延时的现场爆破试验,对比分析了延时间隔对爆破振动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爆破块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微差时间对近区爆破振动的影响大于远区,且测点与爆区的距离越近,微... 以国家重点推广数码雷管为契机,在和尚桥铁矿开展了不同高精度延时的现场爆破试验,对比分析了延时间隔对爆破振动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爆破块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微差时间对近区爆破振动的影响大于远区,且测点与爆区的距离越近,微差时间影响越显著。(2)在近区,随着微差时间增加,测点振动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较大幅度波动变化规律;在远区,振动速度波动幅度明显减小。(3)为削弱爆破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应根据建筑物与爆区的距离远近选择不同的微差时间,近区适宜的微差时间为16 ms,远区适宜的微差时间为40 ms。(4)微差时间对爆破块度分布影响不大,爆破块度整体上呈现正偏态分布特征,50%的爆破块度可控制在70 mm以内,80%的块度可控制在130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数码电子雷管 高精度延时 回归分析 图像分析 爆破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变形Al-Cu合金再结晶Σ3晶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智强 王卫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2-237,共6页
选用经反复多向锻造和再结晶退火的晶粒组织细小均匀且晶体取向均匀的Al-1.2%Cu合金(质量百分数)为实验材料,三个平行试样分别进行厚度减缩量为10%、20%和30%的室温轧制变形后,在390℃退火2min,利用基于体视学原理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 选用经反复多向锻造和再结晶退火的晶粒组织细小均匀且晶体取向均匀的Al-1.2%Cu合金(质量百分数)为实验材料,三个平行试样分别进行厚度减缩量为10%、20%和30%的室温轧制变形后,在390℃退火2min,利用基于体视学原理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的五参数分析法(FPA)对其Σ3晶界比例和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退火前的轧制变形量对Al-Cu合金再结晶Σ3晶界有显著影响。轧制变形量为10%时,再结晶Σ3晶界相对比例由初始状态时的13%提高到22%;轧制变形量增加到20%时,这一比例提高到32%;轧制变形量进一步增加到30%时,这一比例有所下降。随着轧制变形量由10%增加到30%,再结晶Σ3晶界中的共格成分、即共格孪晶界比例在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合金 Σ3晶界 电子背散射衍射 五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影技术及其装置
12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6期46-46,共1页
TB853.1 2003064292台阶法测量CCD成像系统MTF的原理及方法=Principleand method of measuring CCD imaging’s MTF with stepsample[刊,中]/王云秀(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光电系物理教研室.四川,成都(610041)),王婉丽∥光电子技术.-2002,22(... TB853.1 2003064292台阶法测量CCD成像系统MTF的原理及方法=Principleand method of measuring CCD imaging’s MTF with stepsample[刊,中]/王云秀(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光电系物理教研室.四川,成都(610041)),王婉丽∥光电子技术.-2002,22(3).-171-174简要叙述了用台阶法测量高能闪光照相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原理及方法,并针对具体的闪光图像对数据进行了处理。这些对于实验的布局以及对成像系统性能的定性分析都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图6参4(严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传递函数 台阶 电子技术 成像系统 信息工程学 闪光图像 闪光照相 定性分析 物理教研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