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70~2.48 MeV质子在F和Mg上160°背散射截面测量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旭芳 王荣 +1 位作者 刘运宏 王广甫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5-878,共4页
应用北京师范大学2×1.7MV串列静电加速器提供的质子束,采用相对测量方法测量了0.70~2.48MeV宽能区质子在轻核F和Mg上160°(实验室坐标系)背散射截面。测量得到F、Mg各自对应能区的质子共振背散射截面数据,为含F、Mg轻元素的... 应用北京师范大学2×1.7MV串列静电加速器提供的质子束,采用相对测量方法测量了0.70~2.48MeV宽能区质子在轻核F和Mg上160°(实验室坐标系)背散射截面。测量得到F、Mg各自对应能区的质子共振背散射截面数据,为含F、Mg轻元素的新型薄膜材料的高灵敏分析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 F Mg 背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子束荷电效应评价致密储集层储集空间——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晓琦 孙亮 +5 位作者 朱如凯 金旭 李建明 吴松涛 毕丽娜 刘晓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2-480,共9页
根据对致密储集层含油样品荷电现象的研究,提出基于电子束荷电效应的扫描电镜背散射截面二次成像法,研究储集层中残留油(未在实验真空条件下散失的原油)分布,并采用荷电显影剂注入法研究致密储集层孔隙连通性,形成有效储集空间的定量评... 根据对致密储集层含油样品荷电现象的研究,提出基于电子束荷电效应的扫描电镜背散射截面二次成像法,研究储集层中残留油(未在实验真空条件下散失的原油)分布,并采用荷电显影剂注入法研究致密储集层孔隙连通性,形成有效储集空间的定量评价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集层样品进行研究发现,储集层含油样品强烈的荷电效应来源于孔隙中填充的残留油,有机质裂解生成的原油广泛存在于有机质附近孔隙中,贫有机质区也有残留油存在。背散射截面二次成像法分析面积大,能克服样品非均质性导致的分析区代表性差的问题。荷电显影剂注入法刻画孔隙连通性更加准确有效,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含油样品总面孔率为12.56%,总孔隙连通率达90%,储集空间有效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荷电效应 背散射截面二次成像 有效储集空间 孔隙连通性 致密油 准噶尔盆地 吉木萨尔凹陷 芦草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