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乍得盆地Doseo坳陷背形负花状构造成因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小蓉
陈石
+4 位作者
张新顺
丁宝通
宋兴国
潘楚琦
彭梓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6-1154,共9页
南乍得盆地Doseo坳陷是中非剪切带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北东东—南西西向走滑断裂带上发育一种特殊的由正断层组成的花状构造,背形负花状构造。断层在平面上呈现雁列式排布,在地震剖面上兼具正花状和负花状构造的特点,表现为下部“向形...
南乍得盆地Doseo坳陷是中非剪切带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北东东—南西西向走滑断裂带上发育一种特殊的由正断层组成的花状构造,背形负花状构造。断层在平面上呈现雁列式排布,在地震剖面上兼具正花状和负花状构造的特点,表现为下部“向形”、上部“背形”的花状构造。根据断裂的发育特征以及区域应力演化特征,结合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并通过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将Doseo坳陷划分为5个演化期次。结合走滑位移量结果,对坳陷内背形负花状构造进行成因机制分析,认为其是坳陷中部北东东—南西西向的基底正断层在早白垩世张扭期负花状构造形成阶段和古近纪压扭反转期背形构造形成阶段叠加的结果,且早期张扭强度远大于后期压扭改造强度,二者走滑位移分量相差10~30倍,强度的差异使其主要呈现正断层组成的负花状构造样式,并叠加反转期形成的背形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seo坳陷
背形负花状构造
走滑断裂
构造
反转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向平行之共轭式断层成因模拟及其在南堡凹陷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穆立华
高斌
+3 位作者
于福生
吴鑫
张敬艺
陈少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8-1000,共13页
两组倾向相反、走向平行或非平行的正断层在剖面上相互交叉组成共轭式断层。理论模型证明走向平行的共轭式断层在平面上不发育交叉点,在剖面上发育的倾向交叉点的连线构成一条水平直线,其距离基底地垒顶面的高度(H)随着基底地垒顶面的宽...
两组倾向相反、走向平行或非平行的正断层在剖面上相互交叉组成共轭式断层。理论模型证明走向平行的共轭式断层在平面上不发育交叉点,在剖面上发育的倾向交叉点的连线构成一条水平直线,其距离基底地垒顶面的高度(H)随着基底地垒顶面的宽度(Wh)和基底地垒边界断层的倾角(α)增加而增大。构造物理模拟结果表明,基底地垒顶面之上直接覆盖砂层时将产生标准的"X"型共轭式断层,其倾向交叉点之下砂层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基底地垒顶面之上直接覆盖滑脱层时产生的共轭式断层结构复杂,盖层地堑内部次级断层发育,地层产状发生明显旋转;当盖层内部夹有滑脱层时,地堑与地垒分层叠加,地堑内部次级断层发育,地层产状相背倾斜,构成低幅度的"背形负花状构造"。地震剖面解释与物理模拟结果对比表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内发育走向平行的共轭式断层组合样式,经历了沙河街期(Es)地垒发育、东营期(Ed)地堑发育、馆陶期(Ng)背形构造发育、明化镇期(Nm)"背形负花状构造"形成四个阶段。盖层内部发育的东营组底部泥岩滑脱层是形成"背形负花状构造"的主控物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式断层
背形负花状构造
物理模拟
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乍得盆地Doseo坳陷背形负花状构造成因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小蓉
陈石
张新顺
丁宝通
宋兴国
潘楚琦
彭梓俊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事业部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6-1154,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南乍得盆地Doseo坳陷构造演化及其对圈闭控制作用研究”(R2PED-2021-J5-1574)。
文摘
南乍得盆地Doseo坳陷是中非剪切带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北东东—南西西向走滑断裂带上发育一种特殊的由正断层组成的花状构造,背形负花状构造。断层在平面上呈现雁列式排布,在地震剖面上兼具正花状和负花状构造的特点,表现为下部“向形”、上部“背形”的花状构造。根据断裂的发育特征以及区域应力演化特征,结合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并通过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将Doseo坳陷划分为5个演化期次。结合走滑位移量结果,对坳陷内背形负花状构造进行成因机制分析,认为其是坳陷中部北东东—南西西向的基底正断层在早白垩世张扭期负花状构造形成阶段和古近纪压扭反转期背形构造形成阶段叠加的结果,且早期张扭强度远大于后期压扭改造强度,二者走滑位移分量相差10~30倍,强度的差异使其主要呈现正断层组成的负花状构造样式,并叠加反转期形成的背形样式。
关键词
Doseo坳陷
背形负花状构造
走滑断裂
构造
反转
成因机制
Keywords
Doseo depression
antiformal negative flower structure
strike slip fault
structural inversion
genetic mechanism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向平行之共轭式断层成因模拟及其在南堡凹陷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穆立华
高斌
于福生
吴鑫
张敬艺
陈少勇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8-1000,共13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堡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增储领域"(2016ZX05006-006)
文摘
两组倾向相反、走向平行或非平行的正断层在剖面上相互交叉组成共轭式断层。理论模型证明走向平行的共轭式断层在平面上不发育交叉点,在剖面上发育的倾向交叉点的连线构成一条水平直线,其距离基底地垒顶面的高度(H)随着基底地垒顶面的宽度(Wh)和基底地垒边界断层的倾角(α)增加而增大。构造物理模拟结果表明,基底地垒顶面之上直接覆盖砂层时将产生标准的"X"型共轭式断层,其倾向交叉点之下砂层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基底地垒顶面之上直接覆盖滑脱层时产生的共轭式断层结构复杂,盖层地堑内部次级断层发育,地层产状发生明显旋转;当盖层内部夹有滑脱层时,地堑与地垒分层叠加,地堑内部次级断层发育,地层产状相背倾斜,构成低幅度的"背形负花状构造"。地震剖面解释与物理模拟结果对比表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内发育走向平行的共轭式断层组合样式,经历了沙河街期(Es)地垒发育、东营期(Ed)地堑发育、馆陶期(Ng)背形构造发育、明化镇期(Nm)"背形负花状构造"形成四个阶段。盖层内部发育的东营组底部泥岩滑脱层是形成"背形负花状构造"的主控物质因素。
关键词
共轭式断层
背形负花状构造
物理模拟
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Keywords
conjugate normal faults
antiformal negative flower structure
analogue modelling
Bohai Bay Basin
Nanpu Sag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乍得盆地Doseo坳陷背形负花状构造成因分析
周小蓉
陈石
张新顺
丁宝通
宋兴国
潘楚琦
彭梓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走向平行之共轭式断层成因模拟及其在南堡凹陷中的应用
穆立华
高斌
于福生
吴鑫
张敬艺
陈少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