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猫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损毁对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
1
作者
潘胜军
李丽蓉
王雨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损毁猫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观察其对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红藻氨酸(KA)微量注射入猫(6只)双侧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每侧6μg),损毁该区域。通过脑电活动和肌电活动测量损毁前后动物的觉醒-睡眠状态,统计损毁...
目的:损毁猫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观察其对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红藻氨酸(KA)微量注射入猫(6只)双侧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每侧6μg),损毁该区域。通过脑电活动和肌电活动测量损毁前后动物的觉醒-睡眠状态,统计损毁前后各时相数据占每次睡眠描记时间的百分比、每次睡眠描记的快眼动(REM)睡眠次数及每次REM睡眠时间。结果:损毁后觉醒时间的百分比从损毁前的(14.68±1.37)%增加到(20.78±3.37)%(t=-1.350,P=0.235);慢波睡眠时间从(65.07±2.73)%减少到(64.65±4.35)%(t=0.089,P=0.932);REM睡眠时间从(20.26±2.74)%减少到(13.65±2.25)%(t=3.843,P=0.012);REM睡眠次数从损毁前的(12.2±1.6)次/6h减少到(10.0±1.4)次/6h(t=1.976,P=0.119);REM睡眠时间从(6.3±0.6)min/次减少到(5.5±0.5)min/次(t=0.939,P=0.401)。有4只动物在双侧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损毁后的REM睡眠过程中仍维持一定的肌张力,而在正常睡眠描记过程中肌张力完全消失,只出现时相性的肌肉颤搐。损毁部位的组织学观察显示距损毁部位1~2mm内的神经细胞消失,损毁区域的神经纤维破坏不明显。结论: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的神经细胞在REM睡眠的维持及其伴随的颈肌迟缓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觉醒状态
快眼动睡眠
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
肌迟缓
红藻氨酸
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猫中脑“怒叫中枢”的定位与传入连接
被引量:
2
2
作者
路长林
《心理学报》
1983年第2期219-226,共8页
本实验观察了电刺激猫中脑“怒叫中枢”引起的心电、脑电、呼吸、血压及行为变化,确定了“怒叫中枢”的组织学部位,并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转运方法研究了“怒叫中枢”区域的传入连接。结果表明,猫中脑“怒叫中枢”位于中脑尾侧滑...
本实验观察了电刺激猫中脑“怒叫中枢”引起的心电、脑电、呼吸、血压及行为变化,确定了“怒叫中枢”的组织学部位,并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转运方法研究了“怒叫中枢”区域的传入连接。结果表明,猫中脑“怒叫中枢”位于中脑尾侧滑车神经核水平,外侧被盖的楔状下核内,其范围局限于约1×1×1.5mm。电刺激此区可引起怒叫反应,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慢性实验动物还表现出攻击或逃避行为。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转运实验结果表明,此区主要接受同侧下丘脑外侧核、后核、背内侧核、中脑中央灰质外侧部及邻近被盖区的直接投射纤维,同时也接受部分来自前脑与情绪有关脑区的纤维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外侧
核
中枢
中脑
中央灰质
外侧
部
被盖
区
电刺激
组织学
实验结果
慢性实验
情绪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猫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损毁对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
1
作者
潘胜军
李丽蓉
王雨若
机构
黄淮学院护理系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5-1217,共3页
文摘
目的:损毁猫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观察其对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红藻氨酸(KA)微量注射入猫(6只)双侧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每侧6μg),损毁该区域。通过脑电活动和肌电活动测量损毁前后动物的觉醒-睡眠状态,统计损毁前后各时相数据占每次睡眠描记时间的百分比、每次睡眠描记的快眼动(REM)睡眠次数及每次REM睡眠时间。结果:损毁后觉醒时间的百分比从损毁前的(14.68±1.37)%增加到(20.78±3.37)%(t=-1.350,P=0.235);慢波睡眠时间从(65.07±2.73)%减少到(64.65±4.35)%(t=0.089,P=0.932);REM睡眠时间从(20.26±2.74)%减少到(13.65±2.25)%(t=3.843,P=0.012);REM睡眠次数从损毁前的(12.2±1.6)次/6h减少到(10.0±1.4)次/6h(t=1.976,P=0.119);REM睡眠时间从(6.3±0.6)min/次减少到(5.5±0.5)min/次(t=0.939,P=0.401)。有4只动物在双侧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损毁后的REM睡眠过程中仍维持一定的肌张力,而在正常睡眠描记过程中肌张力完全消失,只出现时相性的肌肉颤搐。损毁部位的组织学观察显示距损毁部位1~2mm内的神经细胞消失,损毁区域的神经纤维破坏不明显。结论: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的神经细胞在REM睡眠的维持及其伴随的颈肌迟缓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睡眠-觉醒状态
快眼动睡眠
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
肌迟缓
红藻氨酸
猫
Keywords
sleep-waking states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dorsolateral pontomesencephalic tegmentum
muscle atonia
kainic acid
cat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猫中脑“怒叫中枢”的定位与传入连接
被引量:
2
2
作者
路长林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
出处
《心理学报》
1983年第2期219-226,共8页
文摘
本实验观察了电刺激猫中脑“怒叫中枢”引起的心电、脑电、呼吸、血压及行为变化,确定了“怒叫中枢”的组织学部位,并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转运方法研究了“怒叫中枢”区域的传入连接。结果表明,猫中脑“怒叫中枢”位于中脑尾侧滑车神经核水平,外侧被盖的楔状下核内,其范围局限于约1×1×1.5mm。电刺激此区可引起怒叫反应,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慢性实验动物还表现出攻击或逃避行为。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转运实验结果表明,此区主要接受同侧下丘脑外侧核、后核、背内侧核、中脑中央灰质外侧部及邻近被盖区的直接投射纤维,同时也接受部分来自前脑与情绪有关脑区的纤维投射。
关键词
下丘脑
外侧
核
中枢
中脑
中央灰质
外侧
部
被盖
区
电刺激
组织学
实验结果
慢性实验
情绪反应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猫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损毁对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
潘胜军
李丽蓉
王雨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猫中脑“怒叫中枢”的定位与传入连接
路长林
《心理学报》
198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