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汽式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在线监测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勇 曹丽华 杨善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4-67,共4页
针对汽轮机热力试验条件与正常运行条件间的差别 ,指出正常运行中汽轮机并不具备热力试验所要求的完全隔离的条件 ,同一电厂中各机组间总有一定的汽 (水 )联系。因此 ,对于正常运行的汽轮机 ,无法采用常规热力试验所采用基金项目 :国家... 针对汽轮机热力试验条件与正常运行条件间的差别 ,指出正常运行中汽轮机并不具备热力试验所要求的完全隔离的条件 ,同一电厂中各机组间总有一定的汽 (水 )联系。因此 ,对于正常运行的汽轮机 ,无法采用常规热力试验所采用基金项目 :国家电力公司重点科技资助项目 (SPKJ0 13 0 7)。的求解汽轮机质量和能量平衡方程的方法在线求解排汽焓 ,从而使在线准确确定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存在一定的困难。文中提出一种在线计算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热力学近似方法 ,该方法基于汽轮机热力循环的基本原理 ,采用一些容易测量的参数来推算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避开了常规的求解排汽焓的难题。通过与汽轮机热力试验结果的比较 ,证明该方法足以满足工程上对计算精度的要求。最后给出该方法在某 10 0MW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在线监测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式汽轮机 相对内效率 在线监测 近似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装低压省煤器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安恩科 马健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92-1495,1500,共5页
加装低压省煤器是火电厂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以350 MW汽轮发电机组为对象,分析了该系统加装低压省煤器对汽轮机热经济性指标的影响.低压省煤器加入热力系统分串联和并联2种模式,降低烟气温度25℃,若汽轮机抽汽点蒸汽参数按等熵规律... 加装低压省煤器是火电厂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以350 MW汽轮发电机组为对象,分析了该系统加装低压省煤器对汽轮机热经济性指标的影响.低压省煤器加入热力系统分串联和并联2种模式,降低烟气温度25℃,若汽轮机抽汽点蒸汽参数按等熵规律变工况,其串联和并联2种模式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影响分别为-0.012 9%和-0.007 2%,使循环热效率分别增大0.606 2%和0.656 7%,相应的汽轮机绝对内效率分别增大0.615 2%和0.691 8%;若汽轮机抽汽点蒸汽参数按照等温规律变工况,其串联和并联2种模式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影响分别为0.020 6%和0.042 7%,使循环热效率分别增大0.602 5%和0.651 4%,相应的汽轮机绝对内效率分别增大0.645 2%和0.736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省煤器 汽轮机 相对内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两种定义方法物理意义上的等价性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曹丽华 李勇 赵会刚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8-280,311,共4页
从汽轮机能量平衡的角度出发,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两种定义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计算分析了回热抽汽量、轴封漏汽量以及汽轮机通流部分状态变化对两种相对内效率的影响,指出在回热抽汽量及门杆和轴封漏汽量较大的变化范围内,其对两... 从汽轮机能量平衡的角度出发,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两种定义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计算分析了回热抽汽量、轴封漏汽量以及汽轮机通流部分状态变化对两种相对内效率的影响,指出在回热抽汽量及门杆和轴封漏汽量较大的变化范围内,其对两种相对内效率定义值的影响均可以忽略。而且,两种定义方法得到的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又都能反映汽轮机通流部分的运行状态,从而说明二者在物理意义上的等价性。同时指出,在相对内效率监测及热力试验中,应该采用测量方法比较简单的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概念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相对内效率 定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相对内效率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利平 王铁生 +1 位作者 高传仓 王伟锋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8-231,240,共5页
根据汽轮机低压缸相对内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多层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数学模型来计算汽轮机的低压缸相对内效率,并以某电厂300MW汽轮机低压缸为例,对其相对内效率进行了实际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汽轮机低压缸相对内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多层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数学模型来计算汽轮机的低压缸相对内效率,并以某电厂300MW汽轮机低压缸为例,对其相对内效率进行了实际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收敛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并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该神经网络数学模型为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在线性能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低压缸 相对内效率 免疫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计算机在线监测及其数值特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建 曹祖庆 杨红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7,共7页
对汽轮机性能进行在线监测已成为开展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国产300MW机组性能监测系统的开发应用,对汽轮机各汽缸相对内效率的在线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其中较详细地讨论了低压缸内效率的在线计算过程。同时,本文还进一... 对汽轮机性能进行在线监测已成为开展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国产300MW机组性能监测系统的开发应用,对汽轮机各汽缸相对内效率的在线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其中较详细地讨论了低压缸内效率的在线计算过程。同时,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迭代计算初值的选取、计算机求解的稳定性以及如何避免方程组的病态现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汽缸 相对内效率 计算机 在线监测 数值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汽轮机最末级组相对内效率应达值的确定 被引量:4
6
作者 周云龙 曹丽华 李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4,共4页
当采用级组的相对内效率来诊断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故障时,需要将各级组的实测相对内效率与对应负荷下的应达值进行比较,来诊断出故障发生的部位以及故障的严重程度。对于由最后一段抽汽与低压缸排汽构成的最末级组,由于其排汽处于湿蒸汽区... 当采用级组的相对内效率来诊断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故障时,需要将各级组的实测相对内效率与对应负荷下的应达值进行比较,来诊断出故障发生的部位以及故障的严重程度。对于由最后一段抽汽与低压缸排汽构成的最末级组,由于其排汽处于湿蒸汽区,目前尚无成熟准确的测量排汽焓的技术,所以很难确定最末级组相对内效率的应达值。在分析了影响凝汽式汽轮机最末级组相对内效率的主要因素后,给出了利用BP神经网络确定汽轮机最末级组相对内效率应达值的方法,为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通流部分 最末级组 相对内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各缸相对内效率变化对整机相对内效率影响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洪文鹏 李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4-145,共2页
首先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概念进行了讨论 ,然后从汽轮机基本原理出发 ,推导出一种计算汽轮机各缸相对内效率变化对整机相对内效率影响的计算模型 。
关键词 汽轮机 相对内效率 汽缸 热经济效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应达值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曹丽华 李勇 张仲彬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9-341,共3页
针对汽轮机采用回热或再热后,汽轮机整机相对内效率不能准确反映汽轮机通流部分的运行经济状态问题,提出采用级组相对内效率来评价汽轮机各段通流部分的运行经济状态。同时,针对喷嘴配汽凝汽式汽轮机中,各个级组相对内效率有不同影响因... 针对汽轮机采用回热或再热后,汽轮机整机相对内效率不能准确反映汽轮机通流部分的运行经济状态问题,提出采用级组相对内效率来评价汽轮机各段通流部分的运行经济状态。同时,针对喷嘴配汽凝汽式汽轮机中,各个级组相对内效率有不同影响因素,分别给出了调节级、中间各个级组以及最末级组相对内效率应达值的确定方法。为识别汽轮机通流部分运行经济状态是否正常并诊断出引起其失常的具体部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确定方法 相对内效率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虞亚辉 孙蔚婷 +2 位作者 宋建彪 陈淼 沙俊辉 《江苏电机工程》 1999年第3期15-19,共5页
采用曲线拟合的计算方法,拟合了一组与本计算有关的水和水蒸气热物性参数(比容、焓和熵)的经验公式,从而整理出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
关键词 汽轮机 等熵焓降 排汽焓 相对内效率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整体效率与内效率实时计算模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项连清 陈黎勇 +3 位作者 李文 叶华浩 赵思嘉 赵俊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0,155,共5页
建立凝汽式汽轮机整体效率、理想循环热效率和高、中、低压缸内效率的计算模型,实时分析负荷和机组状态对汽轮机运行效率和热损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汽轮机整体效率和理想循环热效率随负荷的增加而单调增加,汽轮机内效率随负荷的增... 建立凝汽式汽轮机整体效率、理想循环热效率和高、中、低压缸内效率的计算模型,实时分析负荷和机组状态对汽轮机运行效率和热损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汽轮机整体效率和理想循环热效率随负荷的增加而单调增加,汽轮机内效率随负荷的增加而单调降低,但变化幅度较小。高、中、低压缸做功比例几乎固定,随负荷变动较小,中压缸做功比例最大,低压缸做功比例最小。汽轮机最大的能量损失来源于排汽的冷端热损失,其次汽轮机内部做功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式汽轮机整体效率 相对内效率 理想循环热效率 排汽焓 冷端能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湿蒸汽区蒸汽焓值的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乐乐 张燕平 +1 位作者 黄树红 高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2-277,302,共7页
为了较准确地确定汽轮机湿蒸汽区的抽汽焓值和排汽焓值,定义了级的指示性相对内效率,在能量平衡法和曲线外推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湿蒸汽区蒸汽焓值的计算模型,并对汽轮机的各种工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能量平衡法的迭代... 为了较准确地确定汽轮机湿蒸汽区的抽汽焓值和排汽焓值,定义了级的指示性相对内效率,在能量平衡法和曲线外推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湿蒸汽区蒸汽焓值的计算模型,并对汽轮机的各种工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能量平衡法的迭代初值要求较低,对机组各种工况均有较好的适用性,湿蒸汽区回热抽汽焓值和低压缸排汽焓值的计算精度较现有的计算模型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湿蒸汽区 蒸汽焓值 能量平衡法 曲线外推法 级的指示性相对内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基准值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曹丽华 周云龙 李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4,115,共4页
当汽轮机相对内效率降低时,有时很难判断出是由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故障直接引起的,还是由于回热系统出现经济性下降故障间接引起的,这就给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基准值的确定带来了难度。为此,综合考虑汽轮机通流部分与回热系统的特点... 当汽轮机相对内效率降低时,有时很难判断出是由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故障直接引起的,还是由于回热系统出现经济性下降故障间接引起的,这就给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基准值的确定带来了难度。为此,综合考虑汽轮机通流部分与回热系统的特点后,采用级组的相对内效率来评价汽轮机各段通流部分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各个级组相对内效率影响因素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级组相对内效率基准值的确定方法。运行中,将级组相对内效率的实测值与基准值进行对比,有利于快速确定引起汽轮机整机相对内效率降低的原因和部位,为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汽轮机 通流部分 故障诊断 相对内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带负荷能力下降问题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霍鹏 余天龙 《广东电力》 2005年第11期44-47,共4页
针对华润鲤鱼江有限公司1号机组锅炉爆管停机起动后,汽轮机带负荷能力下降问题,对汽轮机的相关热力参数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调节级组的相对内效率,判断汽轮机带负荷能力下降的原因是通流部分存在故障。
关键词 汽轮机 通流部分 相对内效率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组效率变化对所在汽缸相对内效率影响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勇 孙海波 曹祖庆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5-78,共4页
给出一种计算级组相对内效率变化对汽缸相对内效率影响的计算模型,为汽轮机热经济性诊断及预测通流部分改造热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手段。
关键词 汽轮机 级组 相对内效率 汽缸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压式供热机组供电煤耗折算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鹏 李建锋 +4 位作者 韩琴 刘九洲 冷杰 丛日成 宋金礼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46-351,共6页
为准确评价背压式或抽背式燃煤供热机组能效水平,根据叠加原理建立背压式或抽背式燃煤供热机组煤耗折算方法,假定供热抽汽或汽轮机高背压排汽不供热,而是继续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那么汽轮机组将多发电,将该虚拟电量与实发电量之和作为... 为准确评价背压式或抽背式燃煤供热机组能效水平,根据叠加原理建立背压式或抽背式燃煤供热机组煤耗折算方法,假定供热抽汽或汽轮机高背压排汽不供热,而是继续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那么汽轮机组将多发电,将该虚拟电量与实发电量之和作为基准来计算机组的发电煤耗与供电煤耗。以3台不同类型的燃煤机组为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折算机组煤耗时,折算的煤耗与纯凝状态下的煤耗值相差不超过2 g/kWh,相对误差不足1%,因此该方法能较真实的反映机组的实际能效水平,可用来对背压式或抽背式机组的能效水平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 供电煤耗 厂用电率叠加折算 背压式汽轮机相对内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热降法的改进计算方法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勇 曹丽华 林文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43-247,共5页
目前采用的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受到相对内效率影响而不能准确反映汽轮机热力系统运行经济状态。同时,等效热降法计算中需要预先已知汽轮机排汽焓及回热抽汽状态点的焓值,而凝汽式汽轮机排汽焓及处于湿蒸汽区回热抽汽点焓值不能准确确... 目前采用的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受到相对内效率影响而不能准确反映汽轮机热力系统运行经济状态。同时,等效热降法计算中需要预先已知汽轮机排汽焓及回热抽汽状态点的焓值,而凝汽式汽轮机排汽焓及处于湿蒸汽区回热抽汽点焓值不能准确确定,从而导致等效热降法计算结果产生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文中首先对理想循环热效率的定义方法进行了改进。然后,基于改进的理想循环热效率,提出了等效热降法的改进算法。该方法利用蒸汽等熵膨胀过程来确定等效热降,不仅避开了求解汽轮机排汽焓的难题,而且还可以分析引起热力系统经济性降低的原因和部位,从而为汽轮机热力系统经济性诊断提供了依据。通过与常规等效热降法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该改进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热效率 排汽焓 汽轮机 抽汽 等效热降法 回热 相对内效率 热力系统 经济性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动给水泵组性能在线监测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勇 李仁杰 +1 位作者 曹丽华 张炳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6,95,共6页
建立机组热力系统和低压缸-低压回热开口热力系统,联立2个热力系统的热平衡方程式消去共有的凝汽器冷源损失,求出给水泵焓升带入给水的能量,进而得到给水泵的轴功率和驱动给水泵汽轮机(小汽轮机)的实际内功率,在线监测给水泵的效率和小... 建立机组热力系统和低压缸-低压回热开口热力系统,联立2个热力系统的热平衡方程式消去共有的凝汽器冷源损失,求出给水泵焓升带入给水的能量,进而得到给水泵的轴功率和驱动给水泵汽轮机(小汽轮机)的实际内功率,在线监测给水泵的效率和小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从而实现汽动给水泵组性能的在线监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台660 MW汽轮机组的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热力学计算方法吻合较好,可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在线监测、分析汽动给水泵组的性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动给水泵 性能 在线监测 汽轮机 相对内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热力循环等效焓降法的计算通式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曙 曹赛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0,62,共5页
等效焓降法是进行汽轮机经济性诊断的有力工具,但随着热力系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等效焓降法越来越难以直接应用。通过火电厂回热系统的矩阵方程、功率方程和热量方程进行数学推导,提出了热量比的概念,推导出抽汽效率和热量比的一般通式... 等效焓降法是进行汽轮机经济性诊断的有力工具,但随着热力系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等效焓降法越来越难以直接应用。通过火电厂回热系统的矩阵方程、功率方程和热量方程进行数学推导,提出了热量比的概念,推导出抽汽效率和热量比的一般通式,指出机组在发生扰动时吸热量的变化可以如同功率的变化量按抽汽效率计算一样按热量比进行计算。以典型二次再热机组和带抽汽背压式小汽轮机(MC)的机组为例,分析了复杂热力循环下等效焓降法的应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汽效率 热量比 等效焓降 二次再热 带抽汽背压式汽轮机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