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纹捕鸟蛛毒素虎纹毒素-Ⅲ对美洲蜚蠊神经细胞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瑞兰 梁宋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6-132,共7页
HWTX-III是从中国虎纹捕鸟蛛Ornithoctonus huwena粗毒中分离纯化到的一种昆虫神经多肽。通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HWTX-III对美洲蜚蠊Periplaneta americana神经细胞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影响。发现HWTX-III特异性地抑制美洲蜚蠊... HWTX-III是从中国虎纹捕鸟蛛Ornithoctonus huwena粗毒中分离纯化到的一种昆虫神经多肽。通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HWTX-III对美洲蜚蠊Periplaneta americana神经细胞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影响。发现HWTX-III特异性地抑制美洲蜚蠊背侧不成对中间(dorsal unpaired median,DUM)神经细胞的电压门控钠通道(IC_(50)≈1.106μmol/L),而对电压门控钾通道没有明显的影响。HWTX-III通过一种新型的不同于其他蜘蛛毒素的机制抑制昆虫电压门控钠通道,它不影响通道的激活与失活动力学,也不明显地漂移稳态失活曲线。HWTX-III对昆虫神经细胞电压门控钠通道的特异性与新型作用机制为研究电压门控钠通道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开发新的安全的杀虫剂提供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捕鸟蛛 虎纹毒素-Ⅲ 美洲蜚蠊 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细胞 钠离子通道 细胞膜片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捕鸟蛛毒素-Ⅵ,一种新型的抑制昆虫电压门控钠通道失活的狼蛛神经毒素(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瑞兰 潘建议 +2 位作者 肖玉成 王美迟 梁宋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6-802,共7页
通过阳离子交换和反相HPLC柱层析从海南捕鸟蛛(Ornithoconus hainana)粗毒中分离到一种新型的神经毒素,海南捕鸟蛛毒素-Ⅵ(HNTX-Ⅵ),由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HNTX-Ⅵ对电压门控钠... 通过阳离子交换和反相HPLC柱层析从海南捕鸟蛛(Ornithoconus hainana)粗毒中分离到一种新型的神经毒素,海南捕鸟蛛毒素-Ⅵ(HNTX-Ⅵ),由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HNTX-Ⅵ对电压门控钠通道的影响.先前从海南捕鸟蛛粗毒中分离到的几种毒素,具有抑制哺乳动物钠通道激活的特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HNTX-Ⅵ能以类似于δ-atractoxins作用方式延缓蜚蠊背侧不成对中间(dorsal unpaired median,DUM)神经细胞的钠通道的失活,且导致钠通道稳态失活变得不完全,在预钳制电压大于-55 mV时形成不完全失活结构.HNTX-Ⅵ的这种新的功能不仅为探索钠通道的门控机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也为开发新的安全的杀虫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神经毒素 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细胞 钠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