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道引流管防脱马甲的制作与应用
1
作者 赵惠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1期264-264,共1页
DSA引导下的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已经成为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一种常用的姑息治疗手段,能达到迅速减黄,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大多数患者引流管需终生携带,因此如何做好引流管的自我护理尤为重要,有些患者在带管过程中... DSA引导下的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已经成为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一种常用的姑息治疗手段,能达到迅速减黄,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大多数患者引流管需终生携带,因此如何做好引流管的自我护理尤为重要,有些患者在带管过程中往往由于护理不当、外力牵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引流管 经皮经肝引流 恶性梗阻性黄疸 应用 制作 马甲 防脱 姑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腔胆道引流管用于胰头癌致胆道及十二指肠梗阻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申 朱鸿帆 +2 位作者 从云 王昊 陈挺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94-996,共3页
恶性肿瘤侵犯壶腹部周围,可同时造成胆总管梗阻及十二指肠梗阻[1],临床常用胆道介入引流缓解梗阻症状,但长期引流可能导致机体消化功能紊乱,电解质紊乱,甚至血容量不足。本团队设计一种新型双腔胆道引流管(图1),命名为“一次性使用可肠... 恶性肿瘤侵犯壶腹部周围,可同时造成胆总管梗阻及十二指肠梗阻[1],临床常用胆道介入引流缓解梗阻症状,但长期引流可能导致机体消化功能紊乱,电解质紊乱,甚至血容量不足。本团队设计一种新型双腔胆道引流管(图1),命名为“一次性使用可肠内给养胆道引流管”,既可以做到外引流退黄,又能将引流出的胆汁回输,并且为肠内营养支持提供通道。该产品已经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1510947472.2),完成医疗器械注册(皖械注准20182140154,安徽中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我们于2021年报道应用此引流管对2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进行胆道引流和胆汁回输,与常规内外引流管相比,减黄效果不差[2]。2017年,我们对1例晚期胰腺癌致梗阻性黄疸及十二指肠梗阻患者置入此引流管进行胆道引流、胆汁回输和肠内营养,使患者体力状态恢复,为后续治疗提供基础,带管30个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梗阻 血容量不足 晚期胰腺癌 引流 梗阻性黄疸 胰头癌 消化功能紊乱 壶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患者疼痛及肝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联合腹腔镜手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AC)对患者疼痛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AC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联合腹腔镜手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AC)对患者疼痛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AC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LC治疗;观察组采用PTCD联合LC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BIL、AST、ALT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TBIL、AST、ALT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TBIL、AST、A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C患者采用PTCD联合LC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囊炎 经皮肝穿刺引流 腹腔镜手术 肝功能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对外科术后解剖结构改变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杨英 陈炳芳 +2 位作者 丁炎波 孙克文 陈建平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引流术(EUS-BD)对外科术后解剖结构改变患者并发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外科术后解剖异常伴发恶性胆道梗阻行EUS-BD的患者14例,评估治疗效果及术后短期并发症。结果14...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引流术(EUS-BD)对外科术后解剖结构改变患者并发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外科术后解剖异常伴发恶性胆道梗阻行EUS-BD的患者14例,评估治疗效果及术后短期并发症。结果14例中成功13例,技术成功率为92.86%,成功的13例中,9例行经肝顺行胆管支架引流,1例行经胃经肝内胆管穿刺造瘘术,1例行经胃经食道肝内胆管穿刺造瘘术,2例行经肝经空肠胆道穿刺造瘘术。术后1例发生消化道穿孔,1例发生胆汁性腹膜炎,1例出现贲门黏膜撕裂伴出血,均予以保守治疗好转,术后未发生支架移位。术后患者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并顺利出院。结论在有经验的内镜中心,对外科术后解剖改变并发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实施EUS-BD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 恶性梗阻性黄疸 超声内镜 引流 顺行性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志 林龙英 +1 位作者 王家兴 张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3年2月~2015年6月对11例PTCD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止血行超选择动脉插管造影,精确显示出血部...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3年2月~2015年6月对11例PTCD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止血行超选择动脉插管造影,精确显示出血部位及出血速度。根据靶血管直径选取不同型号弹簧圈进行栓塞,然后再用明胶海绵栓塞。栓塞后行动脉造影,确认栓塞效果。结果 10例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后,使用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出血的肝动脉分支后,出血停止;1例细小分支肝动脉血管出血经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后,动脉出血停止,行引流管造影时见胆道门静脉瘘,间断夹闭引流管后24 h造影见胆道门静脉瘘消失,出血停止。11例随访1~6个月,平均4.7月,均无再出血。结论介入栓塞治疗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安全、有效、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出血 介入栓塞 经皮肝穿刺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静 许凌 +1 位作者 韦闫 严小纪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3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提高并发症的护理观察能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病死率。方法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胆道内支架置入术2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术...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提高并发症的护理观察能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病死率。方法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胆道内支架置入术2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术后并发症者5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82%;其中47例治愈,4例因胆道出血、胆道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结论严密、细致地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加以综合分析,能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从而帮助临床正确施治,对提高并发症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造影引流 内支架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国兵 伏树奇 +2 位作者 张德志 张爱萍 李章钧 《肝胆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12例梗阻性黄疸,其中9例恶性梗阻(胆管癌4例、肝门淋巴结转移压迫胆管5例)采用PTCD姑息性引流;3例高危良性梗阻采用PTCD进行术前胆道减压。结果4例患者行内外引...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12例梗阻性黄疸,其中9例恶性梗阻(胆管癌4例、肝门淋巴结转移压迫胆管5例)采用PTCD姑息性引流;3例高危良性梗阻采用PTCD进行术前胆道减压。结果4例患者行内外引流术,8例行外引流术。经1~3周引流,8例血清总胆红素降至近正常,3例下降不满意,且例无效。3例高危良性梗阻者于引流减压后安全地进行了手术,7例恶性梗阻者于PTCD后1周~3个月死亡,另2例已无黄疸生存4个月。主要并发症为轻度胆道出血、菌血症和逆行感染各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PTCD是姑息性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对于高危良性胆道梗阻则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汁淤积 引流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引流术联合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5
8
作者 喻贤珍 曹佳 +1 位作者 刘楠 陈鸿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评价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由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行PTCD加TAC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护理过程。结果 34例患者均成功实行PTC... 目的评价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由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行PTCD加TAC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护理过程。结果 34例患者均成功实行PTCD联合TACE治疗,其中胆道外引流13例,胆道内外引流21例,术后患者肝功能均明显改善,胆道感染得到控制,于PTCD术后(12.4±5.7)d行TACE治疗,其中,8例患者PTCD术后(23.7±10.4)d行胆道支架治疗。7例患者PTCD术后出现少量出血,给予止血治疗后好转,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CD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改善肝功能、控制胆道感染,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TACE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减轻肿瘤对胆道的压迫;PTCD联合TACE应用,可有效地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术前、术中、术后积极有目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实施PTCD及TA-CE治疗及顺利康复提供了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引流 动脉化疗栓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胆道引流在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传宗 贺兆斌 +3 位作者 洪建国 彭程 刘恩宇 牛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胆道引流是否能够降低行联合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以及病死率。方法:回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116例血清总胆红素(TB)在85μmol/L以上行联合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选择性胆道引流是否能够降低行联合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以及病死率。方法:回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116例血清总胆红素(TB)在85μmol/L以上行联合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选择性胆道引流对肝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病死率的影响。结果:直接手术组54例,引流组62例,平均引流9 d,引流组术前的TB下降为(214±115)μmol/L,与引流前的(290±100)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性胆道引流可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P)、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水平。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2%(64/116),引流组为58.1%(36/62),手术组为51.9%(28/54),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个并发症总发生率2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引流组死亡6例(9.7%),手术组死亡6例(11.1%),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9)。结论:选择性胆道引流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及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病人术前的肝功能,但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选择性引流 肝门部管癌 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黄疸术前胆道外引流对肝细胞再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倪勇 王成友 +1 位作者 邹声泉 戴植本 《肝胆外科杂志》 1999年第5期391-392,共2页
术前胆道外引流对阻塞性黄疸肝切除术后残肝细胞再生能力影响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检测能反映肝细胞再生能力的肝细胞核DNA含量,有丝核分裂计数(M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变化,对胆总管梗阻5 天大鼠胆道外引... 术前胆道外引流对阻塞性黄疸肝切除术后残肝细胞再生能力影响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检测能反映肝细胞再生能力的肝细胞核DNA含量,有丝核分裂计数(M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变化,对胆总管梗阻5 天大鼠胆道外引流1、3、5天,然后观察70% 肝切除对残肝细胞再生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胆道外引流对肝细胞再生能力有抑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 肝叶切除 阻塞性黄疸 肝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郝文黔 丁宪群 杨媛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30-1431,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经肝穿刺引流 梗阻性黄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胆道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邹远航 马涛 贾乾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8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就诊的43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前胆道引流,以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就诊的43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前胆道引流,以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CD8+、C反应蛋白(CRP)为观察,指标比较引流前后患者的免疫、炎症状况。结果:引流后患者的IL-6、IL-8、、CD4+、CD8+、CRP分别为(40.8±7.0)ng/L、(1.37±0.26)μg/L、(34.7±3.0)、(28.±2.3)、(29.5±1.8)×103 mg/L,与引流前的(40.5±7.3)ng/L、(1.39±0.24)μg/L、(34.4±3.2)、(28.3±2.5)、(29.0±2.2)×103 m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4 5、0.370 6、0.448 5、0.386 1、1.153 4,均P>0.05);引流后患者的TNF-α为(1.05±0.23)μg/L,与引流前的(1.42±0.25)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22,P<0.05)。结论:术前胆道引流恶性阻塞性黄疸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TNF-α水平,TNF-α是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的敏感因子,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阻塞性黄疸 引流 免疫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内置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钟立明 彭毅 +2 位作者 王秋生 冷希圣 周汉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46-1148,115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以胆道内置管引流代替T管引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过去4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自2000年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以胆道内置管引流代替T管引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过去4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自2000年9月 ̄2005年6月共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66例,其中70例因肝内外多发性胆管结石或化脓性胆管炎、较严重的胰腺炎等放置T管引流外,其余96例术中确诊已取净结石、无胆道狭窄的患者放置内置管引流取代T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死亡。放置内置管引流手术时间为45 ̄237min,平均98min。术后胆漏4例,引流2 ̄4d自止,无需特殊治疗;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当日行再次腹腔镜手术结扎止血成功。内置管除3例不能自行排出,于术后1个月经十二指肠镜取出外,其余93例患者内置管均自行排出。随访3个月 ̄4年均未发现胆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内置管引流,能有效引流胆汁,防止胆道高压,保证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安全,避免了T管引起的并发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适应于大多数胆总管结石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总管探查术 内置管引流 T管引流 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胆道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万高 丁以锟 +1 位作者 纵慧敏 闫如虎 《安徽医学》 2015年第8期992-99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胆道腔内射频消融(RFA)联合应用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T后再行胆道腔内RFA联合支架植入术,观...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胆道腔内射频消融(RFA)联合应用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T后再行胆道腔内RFA联合支架植入术,观察并发症、黄疸消退情况、术后6个月胆道支架通畅情况及患者生存期。结果 7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无胆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胆道支架通畅率为71%(5/7)。结论PTCD胆道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是针对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新的标本兼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腔内射频消融 支架 经皮肝穿刺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胆管炎30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潘思波 车斯尧 +2 位作者 黎福良 李大生 莫怡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2期973-974,983,共3页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 D)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临床价值。对3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行B超引导下PTC D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并发胆道出血1例,无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腹腔内导管脱落1例,导管堵塞1例。全部...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 D)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临床价值。对3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行B超引导下PTC D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并发胆道出血1例,无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腹腔内导管脱落1例,导管堵塞1例。全部病例胆汁引流效果良好,肝功能改善明显,无死亡病例。B超引导下PTC D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对急性胆管炎特别是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可作为急诊治疗措施,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炎 急性 经皮经肝穿刺引流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护患沟通技巧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阳阳 廖培娇 +2 位作者 曾讯 陈勉妮 赵惠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3期115-116,共2页
回顾2015年7月—2017年6月392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情况。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状况并加以疏导,术前指导患者掌握手术过程配合要求和注意事项;穿刺送导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医生;术... 回顾2015年7月—2017年6月392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情况。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状况并加以疏导,术前指导患者掌握手术过程配合要求和注意事项;穿刺送导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医生;术后给予休息、饮食、穿刺部位敷料、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观察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沟通 介入超声 沟通技巧 心理干预 经皮肝穿刺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胆管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庆录 钟醒怀 +5 位作者 覃洪斌 李鸿飞 徐阳春 韦德康 莫毓 韦利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10期834-835,共2页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setype,ACST)常继发于胆管结石及胆管良恶性狭窄,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有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15%以上。及时、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并通畅引流,是治疗ACST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但ACST...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setype,ACST)常继发于胆管结石及胆管良恶性狭窄,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有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15%以上。及时、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并通畅引流,是治疗ACST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但ACST早期易出现高热、黄疸、休克和多器官功能损害等症状,使得麻醉和手术面临巨大的危险,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 重症急性管炎 经皮肝穿刺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景香 王香领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分析近年来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加胆道内支架置入术2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并发症者5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08%;其中胆心反射3例、胆道感染21例、胆汁漏19例,...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分析近年来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加胆道内支架置入术2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并发症者5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08%;其中胆心反射3例、胆道感染21例、胆汁漏19例,导致胆汁性腹膜炎8例、胆道出血4例、导管堵塞和脱位7例、电解质紊乱5例。结论严密、细致地观察患者术中的病情变化,综合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护理对策,对提高并发症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造影引流 内支架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内引流与“T”管引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骏 胡进勇 +1 位作者 蔡卫华 卢潮德 《肝胆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内引流与置"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02月~2010年05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内引流组(3...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内引流与置"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02月~2010年05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内引流组(32例)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组(35例)比较观察两组间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石残留率、置管时间、胆漏等。结果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胆漏、残留结石)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少于T管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内引流和常规T管引流相比,更安全可行,更能体现腹腔镜技术的优越性,在胆总管结石手术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总管探查 自行脱落支架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导管胆道引流和T管引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国栋 丁明金 张俊华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56-57,共2页
我们在1998年7月至2005年7月间,对396例胆总管探查,应用经胆囊管残端细导管胆道引流和传统的T管引流的方法,结果应用经胆囊管残端细导管胆道引流有效地预防了胆管Ⅰ期缝合术后胆漏,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良好的疗效... 我们在1998年7月至2005年7月间,对396例胆总管探查,应用经胆囊管残端细导管胆道引流和传统的T管引流的方法,结果应用经胆囊管残端细导管胆道引流有效地预防了胆管Ⅰ期缝合术后胆漏,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 Ⅰ期缝合 细导管 T管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