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正起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行内镜下取石治疗的66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受试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引流方式分为取石后留置胆道塑料支架引流组(研究组)和...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行内镜下取石治疗的66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受试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引流方式分为取石后留置胆道塑料支架引流组(研究组)和取石后留置鼻胆管引流组(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内结石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引流通畅率及脱落率。结果两组受试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受试者结石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引流通畅率及脱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胆道结石清除后留置塑料胆道支架或鼻胆管均可获得较理想的引流效果,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引流术 复发性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6
2
作者 吴亚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3期27-28,共2页
总结了27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恶性胆道梗阻的术后护理体会,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关症状的改善情况,做好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认为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指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 总结了27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恶性胆道梗阻的术后护理体会,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关症状的改善情况,做好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认为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指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 经皮肝穿刺 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术后再发胆道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彬 秦鸣放 +1 位作者 邹富胜 郑明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术(ERBD)后再发胆道梗阻的危险因素,对影响再发梗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胆道良性梗阻行ERB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ERBD后是否复发胆道梗阻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术(ERBD)后再发胆道梗阻的危险因素,对影响再发梗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胆道良性梗阻行ERB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ERBD后是否复发胆道梗阻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66例患者行ERBD后获得确切随访,其中114例再发胆道梗阻,复发率为31.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胆道扩张、胆道内残余结石、胆道积气、行碎石术、服用熊去氧胆酸与ERBD后胆道梗阻再发有关。结论胆道扩张、胆道内残余结石、胆道积气、行碎石术、服用熊去氧胆酸可能是ERBD后再发胆道梗阻的风险因素,在临床中纠正或避免上述因素对预防胆道梗阻再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十二指肠镜塑料支架引流术 再发梗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与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齐县伟 李博 《肝胆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析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与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指标、减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将其就诊编号按随机分层法分为A组(n=44... 目的探析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与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指标、减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将其就诊编号按随机分层法分为A组(n=44)与B组(n=40),A组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治疗,B组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对比一般治疗情况、肝功能指标、减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支架成功率为90.91%,略高于B组的82.50%,胆汁引流量、住院费用均略低于B组,且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73%,略低于B组的27.50%,但上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ALP、γ-GGT、ALT、TBIL、DBIL、TBA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但A组低于B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对患者肝功能指标、黄染程度的改善更显著,或具更高的支架置入成功率、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支架 肉镜下塑料支架 恶性梗阻性黄疸 肝功能 减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丹峰 刘志刚 +3 位作者 孙礼侠 刘昌阔 陈龙江 韦永明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技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组(C组)、单纯胆道支架置入组(B组)及保守治疗组(A组)患者间的术前、术后肝功能改变,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率及远期生...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技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组(C组)、单纯胆道支架置入组(B组)及保守治疗组(A组)患者间的术前、术后肝功能改变,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率及远期生存时间。结果共纳入病例58例,同A组相比,B、C组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1%(9/47),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B组术后第3、6、12月时支架通畅率分别为77.8%(14/18)、38.9%(7/18)、11.1%(2/18);C组术后第3、6、12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85%(17/20)、55%(11/20)、30%(6/20);A组、B组及C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8.2及12.9个月。结论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技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切实可行,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肝功能,延长支架通畅时间,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恶性梗阻 化疗 临床疗效 保守治疗组 术后肝功能 通畅率 恶性梗阻性黄疸 远期生存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尹晓翔 王志学 +2 位作者 沈松鹤 朱鸷翔 吴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94-95,共2页
目的评估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胆道支架置入同时在支架与胆管壁之间置入自制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例资料。结果支架通畅时间为(12.1±3.0)个月,95%CI为10.9~13.3... 目的评估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胆道支架置入同时在支架与胆管壁之间置入自制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例资料。结果支架通畅时间为(12.1±3.0)个月,95%CI为10.9~13.3;患者生存期为(13.0±2.8)个月,95%CI为11.8~14.1。阻塞性黄疸症状逐渐缓解,总胆红素(TBIL)于直接胆红素(DBIL)与术后2周、1个月均明显下降,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显著,既能解除胆道梗阻又能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125I粒子条 恶性阻塞性黄疸 内照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分析
7
作者 史学森 王丽娟 +3 位作者 王莲花 马春玉 张永立 李晓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对186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置管189次,对其成功率、支架堵塞时间、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首次置管成功率91.4%,总置...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对186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置管189次,对其成功率、支架堵塞时间、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首次置管成功率91.4%,总置管成功率93.5%,置管成功175例均达到降黄目的,临床症状缓解。带侧孔支架堵塞时间最短76d,最长132d;圣诞树支架堵塞时间最短148d,最长532d。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是恶性胆道梗阻有效的治疗方法,创伤小、方便、经济、安全,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治疗 支架 恶性梗阻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护理
8
作者 陈亭 刘文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55-956,共2页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梗阻 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治疗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被引量:6
9
作者 姜中华 杨红梅 +6 位作者 王正江 范志宁 王翔 沈伟明 吴旭东 凌鑫 张秀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治疗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对24例同时存在胆道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患者完成胆道支架、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其中介入中心10例患者行经皮肝穿刺造影完成...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治疗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对24例同时存在胆道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患者完成胆道支架、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其中介入中心10例患者行经皮肝穿刺造影完成胆道金属支架置入(percutaneoustranshepaticinsertionofbiliarystent,PTIBS),14例消化内镜中心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放置胆道金属支架(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guidedbiliarystent,ERCP.BS),其中1例失败后改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外引流术不纳入随访研究。胆管支架置入术后1周完成十二指肠支架置入。观察手术成功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并发症、支架通畅时间及患者生存期等指标。结果联合支架置入成功率95.8%(23/24),梗阻症状消失率87.0%(20/23);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后1周胃出口梗阻评分(2分6例,3分17例)较术前(O分6例,1分17例)明显改善(Z=-4.796,P=0.000)。胆道支架通畅时间(73.9±5.3)d,生存时间(93.0±4.9)d。十二指肠支架再发梗阻率17.4%(4/23)。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胆道、十二指肠支架联合置入治疗恶性胆道、十二指肠梗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恶性梗阻 管造影术 经皮肝穿刺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机制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旭斌 陶绪雄 +2 位作者 吴勇平 王鹏 江红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6期74-75,共2页
目的研究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取住院部收治的30例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狭窄原因、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首次支架置入成功率... 目的研究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取住院部收治的30例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狭窄原因、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首次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3.3%,胆道恢复畅通率96.7%;治疗后再狭窄发生率为13.3%;随访6个月生存率为83.3%,12个月生存率为13.3%;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75、4.2751、2.1977,P<0.05)。结论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主要是由肌肉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加强以及肿瘤的生长引起,支架置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防止狭窄的发生,可在临床行更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 支架 再狭窄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原辉东 洪慧杰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MOJ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67例和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PTCD)组53例。ERCP组给予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PTCD组给...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MOJ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67例和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PTCD)组53例。ERCP组给予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PTCD组给予PTCD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30(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结果:ERCP组和PT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5%(60/67)和92.45%(49/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RCP组低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79.31%(23/29);PTCD组低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22/2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ALT、AST、TBIL和DBIL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上述4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MOJ有较好的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 经皮肝穿刺肝内引流术 支架 恶性阻塞性黄疸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云星 曾晓虹 +4 位作者 吕礁 周国中 刘长云 覃林花 郑智武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2-744,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塑料支架胆道引流术(ERBD)治疗难治性结石的疗效。方法对48例反复腹痛、发热、黄疸、伴基础疾病或因乳头、胆总管异常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有高风险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病例行ERBD,并随访3~48个月。结果 48例均完... 目的观察内镜下塑料支架胆道引流术(ERBD)治疗难治性结石的疗效。方法对48例反复腹痛、发热、黄疸、伴基础疾病或因乳头、胆总管异常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有高风险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病例行ERBD,并随访3~48个月。结果 48例均完成EST+ERBD。术后3d内,腹痛、发热消失,黄疸在1周后明显减轻。48例中有12例ERBD作为长期治疗。2例结石消失。ERBD术3个月后,第2次内镜下结石取净者76.5%(26/34)。17例ERBD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MRCP资料显示,胆总管结石直径、胆总管直径缩小显著(P<0.01);且胆总管直径的回缩程度显著大于胆总管结石减小的程度(P<0.01)。结论 ERBD治疗胆总管结石有碎石溶石作用,是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简单有效的方法,对高龄伴基础疾病的患者更是明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总管结石 内镜下塑料支架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治疗胆道梗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卫军 罗晓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0-882,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D)/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治疗胆道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胆道梗阻患者,其中胆总管结石29例,肝门、肝... 目的分析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D)/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治疗胆道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胆道梗阻患者,其中胆总管结石29例,肝门、肝总管及胆总管癌14例,胰头癌伴/不伴十二指肠浸润5例,壶腹周围癌3例,胆总管炎性狭窄、乳头口缩窄5例,乳头结石嵌顿伴瘘口形成4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堵塞3例,胆道出血2例。均行EST并取石、EMBD或ERBD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 63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6.9%。1例肝门部肿瘤、1例胆管上段肿瘤治疗失败后转外科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胆管肿瘤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1.5%。术后6例轻微发热,发热率为9.6%,11例上腹隐痛,隐痛发生率为17.7%,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所有63例患者术后3d后复查肝功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于术后7~10d出院,平均住院日为8.7d。结论 ERCP联合EST、EMBD/ERBD治疗胆道梗阻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患者恢复快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胆道梗阻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下管金属支架引流术内镜下塑料支架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对外科术后解剖结构改变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英 陈炳芳 +2 位作者 丁炎波 孙克文 陈建平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引流术(EUS-BD)对外科术后解剖结构改变患者并发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外科术后解剖异常伴发恶性胆道梗阻行EUS-BD的患者14例,评估治疗效果及术后短期并发症。结果14...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引流术(EUS-BD)对外科术后解剖结构改变患者并发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外科术后解剖异常伴发恶性胆道梗阻行EUS-BD的患者14例,评估治疗效果及术后短期并发症。结果14例中成功13例,技术成功率为92.86%,成功的13例中,9例行经肝顺行胆管支架引流,1例行经胃经肝内胆管穿刺造瘘术,1例行经胃经食道肝内胆管穿刺造瘘术,2例行经肝经空肠胆道穿刺造瘘术。术后1例发生消化道穿孔,1例发生胆汁性腹膜炎,1例出现贲门黏膜撕裂伴出血,均予以保守治疗好转,术后未发生支架移位。术后患者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并顺利出院。结论在有经验的内镜中心,对外科术后解剖改变并发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实施EUS-BD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 恶性梗阻性黄疸 超声内镜 引流 顺行性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亚敏 章俊 谌琴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8期1250-1251,共2页
胰腺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发现时大多数已处于中晚期,且大部分患者伴有梗阻性黄疸,已失去手术机会,单纯化疗或放疗效果也不佳。目前胆道支架置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已成为对胰腺癌姑息性治疗的常用方法。2010年8月以来,本科对1... 胰腺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发现时大多数已处于中晚期,且大部分患者伴有梗阻性黄疸,已失去手术机会,单纯化疗或放疗效果也不佳。目前胆道支架置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已成为对胰腺癌姑息性治疗的常用方法。2010年8月以来,本科对16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应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胰腺癌 动脉灌注化疗 支架 姑息性治疗 临床分析 胰腺癌患者 梗阻性黄疸 早期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胆道镜在经皮经肝途径胆管肿瘤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金浩 刘会春 +3 位作者 李宗狂 王勇 满忠然 黄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8-700,共3页
目的探讨超细胆道镜在经皮经肝胆管肿瘤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9月,对21例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的胆管肿瘤,应用超细胆道镜取活检。结果 10例获... 目的探讨超细胆道镜在经皮经肝胆管肿瘤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9月,对21例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的胆管肿瘤,应用超细胆道镜取活检。结果 10例获得明确病理结果(腺癌),5例倾向于癌诊断,1例上皮内瘤变,3例乳头状增生伴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病理结果为炎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细胆道镜可以应用于胆管肿瘤经皮经肝途径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癌 经皮经肝引流 经皮经肝支架 超细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秀泽 汪名权 +4 位作者 张国兵 朱赤 熊壮 张德志 赵本胜 《安徽医学》 2012年第7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和(或)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2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其中肝门部胆管癌15例、胃癌伴腹腔转移2例、胰腺癌8例)行PTCD和(或)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其中单纯行...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和(或)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2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其中肝门部胆管癌15例、胃癌伴腹腔转移2例、胰腺癌8例)行PTCD和(或)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其中单纯行PTCD 8例,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17例。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 25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PTCD和(或)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同时配合高质量的整体临床护理,能使恶性梗阻性黄疸得到较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引流 支架 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治疗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分析(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景礼 许长起 +2 位作者 刘宪民 张秀英 陈桂荣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97-998,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支架置入治疗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4月~2004年4月行ERCP后,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支架置入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黄疸明显减轻,所有病例均... 目的探讨内镜下支架置入治疗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4月~2004年4月行ERCP后,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支架置入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黄疸明显减轻,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生存6个月,最长16个月。总有效率9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该疗法操作简便,微创高效安全,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内镜 恶性梗阻性黄疸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