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径导管保留支撑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疗效观察
1
作者 胡浩 杨正强 +4 位作者 施海彬 刘圣 夏金国 张闻 李群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3年第6期339-342,共4页
目的 评价大口径导管保留支撑治疗肝移植术后近期胆管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引起梗阻性黄疸患者.胆管吻合口狭窄发生在肝移植术后1个月内4例,1个月以... 目的 评价大口径导管保留支撑治疗肝移植术后近期胆管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引起梗阻性黄疸患者.胆管吻合口狭窄发生在肝移植术后1个月内4例,1个月以上2例.对肝移植术后1个月内发病的患者,先给予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引流,待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迅速下降接近正常范围,然后采用大口径导管保留支撑的方法引流.肝移植术后1个月以上发病的患者PTCD后直接采用大口径导管保留支撑的方法引流.随访并观察6例患者的疗效.结果 6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均成功使用10~14 F导管保留支撑的方法治愈.术前血清总胆红素中位数135 μmol/L,治疗后1个月内下降至中位数48 μmol/L,导管保留支撑的时间4~10个月.6例患者引流管撤除后随访3~10个月,患者均未出现黄疸症状复发.2例支撑导管保留时间较长者,治疗过程中导管周围出现胆汁渗漏和皮肤感染,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大口径导管保留支撑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安全而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管并发症 胆管吻合口狭窄 介入治疗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的病因与防治 被引量:5
2
作者 宋继勇 石炳毅 +5 位作者 杜国盛 金海龙 蔡明钱 叶勇 莫春柏 蔡忠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61-863,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 快速完成供肝切取 ,减少热缺血时间 ,尽量保留腹腔干及各分支 ,以最大限度减少动脉丢失 ,充分进行胆道灌洗 ,尽量排尽肝内残留胆汁 ;手术过程中 ,门静脉开放后 ,...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 快速完成供肝切取 ,减少热缺血时间 ,尽量保留腹腔干及各分支 ,以最大限度减少动脉丢失 ,充分进行胆道灌洗 ,尽量排尽肝内残留胆汁 ;手术过程中 ,门静脉开放后 ,立即用肝素盐水加压冲洗并夹闭供体肝动脉 ,使肝动脉重建前肝素化 ;术后防止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减低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率。采取经胆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结果 本组 36例患者 ,术后 4例 (11 1%)发生非吻合口胆管狭窄 ,2例痊愈 ,1例症状缓解 ,1例死亡。结论 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的发生主要与动脉丢失、冷 /热缺血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胆汁毒性损伤、免疫损伤、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处理方法目前主要为经胆管球囊扩张术 ,严重者往往需要二次肝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吻合胆管狭窄 病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联合中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文艳 王长洪 +7 位作者 麻树人 张宁 陈山泉 陆宇平 杨卓 巩阳 刘杨 林一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487-489,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联合中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方法:对原位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了56例次的内镜治疗,治疗组在内镜治疗后联合服用疏肝利胆退黄方;对照组单纯接受内镜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内镜联合中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方法:对原位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了56例次的内镜治疗,治疗组在内镜治疗后联合服用疏肝利胆退黄方;对照组单纯接受内镜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血液分析和肝功能,计算黄疸日均下降值,并依据结果判定疗效。对合并有胆管结石的病人进行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5.0%和60.0%,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90.0%,两组比较,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黄疸指标(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日均下降值较对照组下降更快,且统计学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32例次合并有胆管结石中,有22例口服中药,10例未服用,1年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4例复发胆管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8.2%和40%,两组的复发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镜联合疏肝利胆退黄方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有效,且能更快恢复黄疸,并且减少胆管结石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中药 胆管吻合口狭窄 肝移植术后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早期检出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改善肝移植术后胆道缺血预后的初步探讨
4
作者 林跃君 郑博文 +5 位作者 吴涛 周慧超 廖梅 吕艳 何玉婷 任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早期检出联合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肝移植术后4周内CEUS提示胆道缺血且术后1年内确诊为非吻合口胆管狭窄(NAS)受者的临床资料。常规治疗组4例,行常规治疗,治疗方式...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早期检出联合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肝移植术后4周内CEUS提示胆道缺血且术后1年内确诊为非吻合口胆管狭窄(NAS)受者的临床资料。常规治疗组4例,行常规治疗,治疗方式包括护肝、利胆、介入治疗等;MSC治疗组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于CEUS提示胆道缺血后1、2、4、8、12和16周接受MSC静脉输注。分析两组受者肝移植术后1年内介入治疗情况和预后。结果MSC治疗组2例受者需接受介入治疗,首次治疗时间为肝移植术后7~9个月,治疗次数1~2次;常规治疗组所有受者均需接受介入治疗,首次治疗时间早于MSC治疗组,为术后1~3个月,治疗次数2~6次。肝移植术后1年内,MSC治疗组2例受者发生弥漫性胆管损伤,未发生移植物失功;常规治疗组所有受者均发生弥漫性胆管损伤,2例受者发生移植物失功。结论应用CEUS早期检出肝移植术后胆道缺血并进行MSC治疗可延缓并减少NAS介入治疗需求,改善受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CEUS) 间充质干细胞(MSC) 肝移植 吻合胆管狭窄(NAS) 胆道缺血 内镜逆行胰胆管成像(ERCP)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