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与维生素D缺乏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血清和肝脏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雯雯 朱爱如 +3 位作者 龙怡静 王春燕 韩源平 段忆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95-2404,共10页
采用高脂与维生素D缺乏(VDD)饮食长期(24周)喂养小鼠,诱导其形成2型糖尿病(T2DM),通过小鼠血清和肝脏代谢组学分析探究了T2DM发生、发展的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变化机制.实验收集小鼠血清和肝脏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硅烷化衍生... 采用高脂与维生素D缺乏(VDD)饮食长期(24周)喂养小鼠,诱导其形成2型糖尿病(T2DM),通过小鼠血清和肝脏代谢组学分析探究了T2DM发生、发展的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变化机制.实验收集小鼠血清和肝脏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硅烷化衍生方法分析得到血清和肝脏代谢轮廓;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筛选血清和肝脏代谢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标志物,发现血清样品中乳酸、丙氨酸、甘油、苏氨酸和葡萄糖含量在高脂+VDD小鼠中显著升高,肝脏样品中乳酸、核糖、果糖、葡萄糖、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在高脂+VDD小鼠中显著升高.本文还进行了血清和肝脏代谢轮廓整体分析和代谢通路探索,发现高脂+VDD小鼠中三羧酸循环、糖异生、氨基酸以及脂质代谢通量均显著增强,这些代谢路径相互影响共同促进T2DM的发生和发展.本文通过饮食诱导小鼠形成T2DM,得到血清和肝脏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变化关系,可为T2DM诊断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代谢组学 饮食 维生素D缺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诱导下雄激素缺乏小型猪肾脏脂质沉积的关键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范莹盈 任裕杰 +2 位作者 凌云 吕东颖 蔡兆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5-313,共9页
目的:探讨高脂诱导条件下雄激素缺乏小型猪肾脏脂质沉积及关键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雄性五指山小型猪随机分为3组,即不去势(IM)组、去势(CM)组和去势+睾酮(CMT)组,每组6只动物,均饲喂高脂饮食。12周后检测血清肾功能指标,测定肾脏甘... 目的:探讨高脂诱导条件下雄激素缺乏小型猪肾脏脂质沉积及关键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雄性五指山小型猪随机分为3组,即不去势(IM)组、去势(CM)组和去势+睾酮(CMT)组,每组6只动物,均饲喂高脂饮食。12周后检测血清肾功能指标,测定肾脏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进行肾脏苏木精-伊红(H&E)和油红O染色,观察其脂质沉积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肾脏组织表达谱差异,并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参与TG合成、胆汁酸代谢和雌激素合成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结果:CM小型猪肾脏重量明显低于IM和CMT小型猪(P<0.05);与IM组和CMT组小型猪相比,CM小型猪血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血清肌酐和总蛋白水平没有显著变化;CM组小型猪肾脏内出现大量脂滴,且TG含量显著高于IM和CMT小型猪(P<0.05);与IM组和CMT组小型猪相比,CM组小型猪肾脏TG合成基因包括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SREBF1)、糖类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MLXIPL)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等表达升高,而胆汁酸代谢和雌激素合成基因包括法尼酯X受体(FXR/NR1H4)和雌激素受体1(ESR1)表达下调;睾酮处理能够逆转去势小型猪肾脏内脂质沉积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论:ESR1和NR1H4可能通过影响SREBF1脂质合成途径参与高脂诱导的雄激素缺乏小型猪肾脏脂质沉积过程。这为老年男性慢性肾脏疾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质沉积 雄激素缺乏 小型猪 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的造模周期与抗氧化途径的关联研究
3
作者 郅果果 邵冰杰 +3 位作者 冯奕源 朱砂 穆杰 王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通过胆碱缺乏的高脂饮食(CDHFD)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并观察喂养周期与抗氧化通路的关联性。方法:此次研究共耗时16周,分4个周期。检测不同周期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和抗氧化酶的表达量。结果:2~4周为模型大鼠肝... 目的:通过胆碱缺乏的高脂饮食(CDHFD)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并观察喂养周期与抗氧化通路的关联性。方法:此次研究共耗时16周,分4个周期。检测不同周期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和抗氧化酶的表达量。结果:2~4周为模型大鼠肝脏脂肪变和炎症的早期阶段,4~8周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阶段,8~16周是肝纤维化进展阶段。机制研究表明,随着喂养周期的延长,NAFLD大鼠肝脏中抗氧化酶Nrf2、SOD和GSH-Px的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结论:不同造模周期能够成功诱导大鼠肝脏出现脂肪变性、炎症和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并且病理变化与抗氧化酶的表达量呈现时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肪性肝病(NAFLD) 胆碱缺乏的饮食(cdhfd) 动物模型 抗氧化 Nrf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