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禽胆碱缺乏症及其防治
1
作者 郭小权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畜禽胆碱缺乏 病因 生物学作用 症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加重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骞 于芳 +2 位作者 于楠 史铭茹 王枫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0-624,共5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emodin)对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饲料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添加蛋氨酸-胆碱饲料组(MCS)、MCD饲料联合DMSO注射组(MCD)、MCD饲料联合emodin注射组(MCD-emodin)... 目的研究大黄素(emodin)对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饲料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添加蛋氨酸-胆碱饲料组(MCS)、MCD饲料联合DMSO注射组(MCD)、MCD饲料联合emodin注射组(MCD-emodin)。三组小鼠喂养相应饲料,10 d后,每天腹腔分别注射DMSO或emodin,连续注射20 d。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T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碱性磷酸酶(ALP)和葡萄糖(GLU)水平;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肝脏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与MCS组相比,MCD饲料组引起明显的脂肪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且注射emodin后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加;与单纯MCD饲料组相比,emodin注射后,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IL-1β和IL-6的mRNA水平明显上升。结论 Emodin加重MCD饲料诱导的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 非酒精性脂肪肝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胆碱缺乏症
3
作者 郭小权 《饲料博览》 2000年第4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畜禽胆碱缺乏 病因 病征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加重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覃碧艳 刁娜 白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37-1043,共7页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 P)对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NAFLD模型并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4周)、AAV-Vehicle组(注射空载腺相关病毒AAVVehicle)和AAV-PTHr P组...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 P)对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NAFLD模型并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4周)、AAV-Vehicle组(注射空载腺相关病毒AAVVehicle)和AAV-PTHr P组(注射PTHr P过表达腺相关病毒)。实验期间监测小鼠体质量。收集小鼠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油红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肝脏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浓度评估小鼠肝脏损伤及脂肪代谢水平。250μmol/LFFAs诱导小鼠正常肝细胞和人正常肝细胞24 h构建NAFLD细胞。根据有无PTHr P处理分为PTHr P组、对照组。油红及尼罗红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程度;CCK8试剂盒检测PTHr P对脂肪变性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动物实验:对比AAV-Vehicle组,AAV-PTHr P组小鼠体重下降更为快速;AAV-PTHr P组小鼠肝脏谷草转氨酶(P<0.05)、谷丙转氨酶(P<0.05)、甘油三酯(P<0.01)、游离脂肪酸(P<0.05)水平,NAS评分以及SAF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P<0.05),肝脏脂滴堆积更为明显。细胞实验:同时加入PTHr P,小鼠及人NAFLD细胞模型的脂质沉积更为明显(P<0.01),且细胞活性下降(P<0.05)。结论PTHr P可能通过促进肝细胞脂滴沉积,加重MCD诱导的小鼠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用雏鸭“胆碱缺乏症”的调查
5
作者 江国坤 周忠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0-31,共2页
肉用雏鸭因其生长迅速,饲料工业未能跟上,往往造成营养成份的缺乏。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批肉用雏鸭的典型的“胆碱缺乏症。”现将调查情况和诊治结果整理如下: 一、发病情况 1987年5月初,从上海、常熟等地引进樱桃谷肉鸭二万五千余只,由... 肉用雏鸭因其生长迅速,饲料工业未能跟上,往往造成营养成份的缺乏。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批肉用雏鸭的典型的“胆碱缺乏症。”现将调查情况和诊治结果整理如下: 一、发病情况 1987年5月初,从上海、常熟等地引进樱桃谷肉鸭二万五千余只,由本地村民分散舍养,饲养至20日龄左右时,部分鸭出现共济失调,肌伸张无力,步履蹒跚、瘫痪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 雏鸭 胆碱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营养代谢性疾病胆碱缺乏症及其防治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夏道伦 黄晓苹 《广东饲料》 2022年第7期47-48,共2页
胆碱是机体所必需的,如胆碱缺乏,则将会导致机体脂肪代谢障碍,使得脂肪在肝脏沉积,形成脂肪肝,并会导致肌肉、消化道以及输卵管运动等障碍,引起鸡出现厌食、共济性失调、瘫痪、蛋滞留等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胆碱缺乏症的不良症状。
关键词 鸡营养代谢性疾病胆碱缺乏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仔鸡胆碱缺乏的诊治报告
7
作者 刘进新 《贵州畜牧兽医》 1999年第3期32-32,共1页
近年来我市肉鸡发展迅速,但由于饲养户在自行配料时对饲料成份及添加剂的配比掌握不够严格,混合不均匀,往往造成营养成分或微量元素缺乏。现将我市肉仔鸡胆碱缺乏症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肉仔鸡 胆碱缺乏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胆碱缺乏症
8
作者 田仁 张静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第8期26-26,共1页
家禽养殖场常发生高产蛋鸡或者生长鸡的突然死亡现象,这主要是鸡的胆碱缺乏症引起。由于鸡的生长期或产蛋期胆碱缺乏。引起脂肪代谢障碍。使大量脂肪在鸡肝胆内沉积,严重情况下引起鸡的突然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胆碱缺乏 家禽 生长鸡 死亡现象 高产蛋鸡 代谢障碍 突然死亡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饲料胆碱缺乏对母猪整个哺乳期乳汁胆碱代谢物、脂肪酸和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9
作者 易宏波 《广东饲料》 2017年第1期51-51,共1页
胆碱对磷脂合成、神经发育和DNA甲基化有重要作用。围产期饲料中缺乏胆碱是否影响母乳成分尚不清楚。本试验研究研究围产期饲料中缺乏胆碱是否影响猪乳成分。对分娩前65天和产后48小时的约克夏母猪,饲喂胆碱缺乏型(CD组)或胆碱充足型(CS... 胆碱对磷脂合成、神经发育和DNA甲基化有重要作用。围产期饲料中缺乏胆碱是否影响母乳成分尚不清楚。本试验研究研究围产期饲料中缺乏胆碱是否影响猪乳成分。对分娩前65天和产后48小时的约克夏母猪,饲喂胆碱缺乏型(CD组)或胆碱充足型(CS组)怀孕母猪料(胆碱含量分别为544mg/kg或1887 mg/kg干物质),此后19天的泌乳期饲喂胆碱含量分别为517mg/kg或1591 mg/kg干物质的泌乳母猪料。每个饲粮组分别在泌乳第0天(初乳)、7-9天(成熟乳)和17-19天(断奶前)采集7头母猪的乳样,分娩前65天和分娩后19小时对母猪进行采血。乳样用于分析胆碱代谢物、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所有结果用于评估胆碱摄入时间的主要效应和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处理前血浆胆碱代谢物含量没有差异,但泌乳19天CD组与CS组相比,游离胆碱、甜菜碱和二甲基甘氨酸浓度降低(互作;P<0.05)。乳汁中甜菜碱浓度无差异,原因是泌乳第0天时有胆碱摄入,但泌乳第18天,CD组甜菜碱浓度比CS组低(互作;P<0.001),乳中某些长链脂肪酸浓度在泌乳第0天无差异,但泌乳第18天CD组长链脂肪酸浓度高于CS组(P<0.05)。上述数据显示,饲料中缺乏胆碱导致泌乳末期血浆胆碱代谢物的显著变化,母猪日粮中胆碱缺乏和泌乳天数对乳中甜菜碱和特定的脂肪酸影响较大,这些营养物质浓度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初生仔猪的早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胆碱 胆碱缺乏 母体营养 乳成分 围产期 磷酸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仔鸡胆碱缺乏的诊治报告
10
作者 刘进新 孔令芳 +1 位作者 周伟 孔秋玲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07年第6期37-37,共1页
近年来,肉鸡养殖发展迅速,但由于饲养户使用饲料不规范或自行配料比例掌握不严、混合不均匀,往往造成营养成分或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肉仔鸡对胆碱需求十分敏感,一旦缺乏,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将曲阜市肉仔鸡胆碱缺乏症诊治情况... 近年来,肉鸡养殖发展迅速,但由于饲养户使用饲料不规范或自行配料比例掌握不严、混合不均匀,往往造成营养成分或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肉仔鸡对胆碱需求十分敏感,一旦缺乏,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将曲阜市肉仔鸡胆碱缺乏症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缺乏 诊治报告 肉仔鸡 微量元素缺乏 养殖发展 配料比例 营养成分 饲养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磷脂油、胆碱、L-肉碱对军曹鱼生长及组织脂肪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萌 曹俊明 +1 位作者 马利 吴建开 《饲料工业》 2007年第10期23-25,共3页
磷脂、胆碱、左旋肉碱等是哺乳动物的抗脂肪肝因子,饲料中补充这些物质有利于肝脏脂肪的转运。在水产动物中,磷脂可参与肝脏中甘油三酯向肝外的转运;胆碱缺乏可导致虹鳟、大鳞大马哈鱼、斑点又尾鲴、日本鳗鲡、大黄鱼等出现生长不良... 磷脂、胆碱、左旋肉碱等是哺乳动物的抗脂肪肝因子,饲料中补充这些物质有利于肝脏脂肪的转运。在水产动物中,磷脂可参与肝脏中甘油三酯向肝外的转运;胆碱缺乏可导致虹鳟、大鳞大马哈鱼、斑点又尾鲴、日本鳗鲡、大黄鱼等出现生长不良、肝脂积累增加,甚至出现脂肪肝等营养缺乏症㈣:左旋肉碱能降低罗非鱼的肝脂问,提高真鲷、鲶鱼等的生长性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组成。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是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域的一种大型暖水性的肉食性鱼类,被认为是几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网箱养殖鱼类之一.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已广泛养殖。但在军曹鱼的养殖过程中,同样出现了脂肪肝问题,尤其是长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更容易诱发脂肪肝。目前,对军曹鱼的营养研究才刚起步,已有的研究也只初步确定了能量蛋白比、碳水化合物等的需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配合饲料 胆碱缺乏 脂肪含量 生长不良 军曹鱼 磷脂 L-肉碱 营养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的造模周期与抗氧化途径的关联研究
12
作者 郅果果 邵冰杰 +3 位作者 冯奕源 朱砂 穆杰 王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通过胆碱缺乏的高脂饮食(CDHFD)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并观察喂养周期与抗氧化通路的关联性。方法:此次研究共耗时16周,分4个周期。检测不同周期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和抗氧化酶的表达量。结果:2~4周为模型大鼠肝... 目的:通过胆碱缺乏的高脂饮食(CDHFD)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并观察喂养周期与抗氧化通路的关联性。方法:此次研究共耗时16周,分4个周期。检测不同周期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和抗氧化酶的表达量。结果:2~4周为模型大鼠肝脏脂肪变和炎症的早期阶段,4~8周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阶段,8~16周是肝纤维化进展阶段。机制研究表明,随着喂养周期的延长,NAFLD大鼠肝脏中抗氧化酶Nrf2、SOD和GSH-Px的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结论:不同造模周期能够成功诱导大鼠肝脏出现脂肪变性、炎症和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并且病理变化与抗氧化酶的表达量呈现时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胆碱缺乏的高脂饮食(CDHFD) 动物模型 抗氧化 Nrf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脂肪变性及血脂异常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星星 李沫 +4 位作者 高川月 熊伯成 张秀芬 李晓梅 杨细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907,共9页
目的:探究白杨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白杨素组。除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饲料喂养。造模5周后灌胃,白杨素组给予白杨素(20 mg/... 目的:探究白杨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白杨素组。除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饲料喂养。造模5周后灌胃,白杨素组给予白杨素(2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6周。实验期间观察小鼠状态;处死后观察小鼠肝脏形态;检测体质量和肝脏湿重;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用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中TG和TC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F4/80免疫组化染色探究白杨素对NASH中肝细胞损伤和炎症的影响;用油红O染色探究肝脏脂质沉积的程度;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肝纤维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纤维化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和肝脏湿重明显下降,肝脏体积减小,呈黄色,可见黄色脂肪斑,边缘钝;血清TG、LDL-C、ALT和AST水平,以及肝组织TG和T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降低;病理染色结果显示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脂质沉积及肝脏纤维化。与模型组相比,白杨素组小鼠体重和肝重均有升高,肝脏红润,表面相对光滑,肝缘锐利;血清TG、LDL-C、AST和ALT水平,以及肝组织TG水平显著降低;白杨素可抑制炎症细胞浸润、脂质沉积及肝组织纤维化。结论:白杨素可抑制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有潜力成为治疗NASH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 肝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73中和抗体抑制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家茏 杨晓莉 +2 位作者 张雪苗 杨小盼 魏从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8-1403,共6页
目的研究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中和抗体在由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生过程中的功能机制。方法小鼠经MCD饮食和GP73中和抗体干预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和... 目的研究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中和抗体在由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生过程中的功能机制。方法小鼠经MCD饮食和GP73中和抗体干预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含量;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由ORO染色和HE染色进行观察;qRT-PCR检测肝组织ACC1、HMGR、TIMP1、TGF-β的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和SREB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P73中和抗体会降低由MCD饮食诱导的血清ALT、AST积累(P<0.001),提高血清TG、TC的水平(P<0.001);肝组织HGMR(P<0.001)、TGF-β(P<0.05)、ACC1(P<0.01)的基因表达水平和α-SMA(P<0.05)、SREBP1(P<0.05)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下降,改善脂肪堆积。结论GP73中和抗体通过减缓肝脏纤维化进程,减轻肝脏脂质蓄积,抑制MCD诱导的NAFLD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中和抗体 非酒精性脂肪肝 蛋氨酸和胆碱缺乏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通过调控TGF-β1/smad通路抑制肝纤维化 被引量:18
15
作者 岳杉杉 彭安康 +1 位作者 马泽江 祁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8-254,共7页
目的研究柚皮素(naringenin,NGN)对小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TGF-β1孵育LX2细胞24 h,构建体外纤维化模型,NGN(100、200μmol·L^(-1))处理细胞;喂饲8~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6周,诱导小鼠肝脏纤维化模... 目的研究柚皮素(naringenin,NGN)对小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TGF-β1孵育LX2细胞24 h,构建体外纤维化模型,NGN(100、200μmol·L^(-1))处理细胞;喂饲8~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6周,诱导小鼠肝脏纤维化模型,同时灌胃给予NGN(100 mg·kg^(-1)),研究NGN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qRT-PCR检测α-SMA、col1和col3的基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1、TGF-β1、p-smad2和p-smad3的蛋白水平;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分别检测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和纤维化程度。结果体内外实验均表明,与模型组相比,NGN处理明显降低了α-SMA、col1和col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明显抑制TGF-β1/smad通路的激活。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结果同样表明,NGN处理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了MCD饲料诱导的肝脏纤维化程度。结论NGN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LX2细胞纤维化及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机制与其抑制TGF-β1/smad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肝脏纤维化 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 肝星状细胞 TGF-Β1 TGF-β1/smad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在MCD饮食诱导的脂肪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与PPARα的关系
16
作者 王世研 高向东 +1 位作者 李宝琴 贾彦红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4-422,共9页
探讨了COX-2在胆碱蛋氨酸缺乏(MCD)诱导的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相互作用.雄性野生型小鼠(C57BL/6N)或PPARα-/-分别给予MCD饮食,MCD对照饮食8或9周.第1治疗组给予MCD饮食51 d后... 探讨了COX-2在胆碱蛋氨酸缺乏(MCD)诱导的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相互作用.雄性野生型小鼠(C57BL/6N)或PPARα-/-分别给予MCD饮食,MCD对照饮食8或9周.第1治疗组给予MCD饮食51 d后加用选择性PPARα激动剂匹立尼酸(Wy-14,643)5 d或12 d.第2治疗组给予MCD饮食7周后加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1或2周.COX-2在MCD饮食诱导的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中被大量诱导表达,选择性PPARα激动剂(Wy-14,643)的短期治疗显著降低COX-2表达和炎症因子TNF-α和IL-6以及重要致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 mR-NA表达量.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的短期治疗可明显减少脂肪性肝纤维化野生型小鼠的脂肪病变和炎症反应,降低血清ALT水平,但是塞来昔布对PPARα-/-小鼠无效.因此,COX-2在脂肪性肝纤维化病理进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择性激动剂PPARα显著下调COX-2表达,而选择性COX-2抑制剂通过对PPARα激活而改善脂肪性肝纤维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脂肪性肝纤维化 胆碱蛋氨酸缺乏饮食 塞来昔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Q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1例
17
作者 张术词 张佳 +3 位作者 刘振兴 祝新莉 耿建红 王炎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4-628,共5页
患者男,10岁,从1岁时开始出现波动性进展的运动后肢体无力,神经系统查体:双下肢近端肌力4级,双下肢平举小于5 s下落,单下肢平举小于10 s下落,髂腰肌肌力3级,肌张力减低。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示:低频刺激... 患者男,10岁,从1岁时开始出现波动性进展的运动后肢体无力,神经系统查体:双下肢近端肌力4级,双下肢平举小于5 s下落,单下肢平举小于10 s下落,髂腰肌肌力3级,肌张力减低。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示:低频刺激时波幅递减,四肢运动神经传导(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CV)检查可见重复复合肌肉动作电位(repetitive 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R-CMAP)。基因检测结果示COLQ基因存在c.393+1G>A和c.655G>A的杂合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变异分别来自其父母,诊断为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congenital myasthenic syndrome,CMS)。予以沙丁胺醇治疗后,患者运动耐力较前增加。报告本例旨在增强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认识,拓宽“肌无力”患者的诊断思路。c.655G>A错义变异既往无报告,可能是CMS的新致病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 重复神经电刺激 低频递减 重复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OLQ基因 终板乙酰胆碱酯酶缺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蛇藤醇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登科 宋铃榆 +3 位作者 何锡东 胡越 杨红 刘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47-953,共7页
目的观察南蛇藤醇对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南蛇藤醇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喂养蛋氨酸-胆碱充足(MCS)饮食;模型对照组喂养MCD饮食;南蛇... 目的观察南蛇藤醇对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南蛇藤醇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喂养蛋氨酸-胆碱充足(MCS)饮食;模型对照组喂养MCD饮食;南蛇藤醇组给予MCD饮食喂养+南蛇藤醇腹腔注射(1 mg·kg^(-1),隔天1次)。均持续喂养5周。称量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及肝质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NAS)评分评估小鼠肝病活动度;油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脂质沉积程度;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肝脏三酰甘油(TG)、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巨噬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F4/8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Masson's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肝脏Ⅰ型胶原蛋白α1(COL1A1)阳性细胞。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与肝质量均明显减轻(P<0.01);肝组织脂肪变性,NAS评分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出现明显脂质沉积,TG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ALT及AST明显升高(P<0.01);F4/80、IL-1β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出现较多纤维增生,COL1A1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南蛇藤醇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NAS评分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脂质沉积明显减轻,TG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F4/80、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纤维增生减轻,COL1A1阳性细胞减少(P<0.01)。结论南蛇藤醇对MCD饮食诱导的小鼠NASH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蛇藤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胆碱-蛋氨酸缺乏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