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些类胆碱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双水相相平衡研究
1
作者 刘静 李志勇 +1 位作者 赵扬 王键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8-178,共1页
离子液体双水相是Rogers等在2003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双水相体系.与传统的双水相相比,离子液体双水相具有粘度低、分相快、不易乳化、萃取效率高,离子液体可以回收利用等优点,从而受到学术和工业界的重视.
关键词 胆碱离子液体 双水相 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类离子液体在催化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彩玲 刘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0-53,共4页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咪唑阴离子型碱性胆碱类离子液体Ch Im,以麻疯树果油为原料,考察了其对麻疯树果油和甲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醇油摩尔比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研究...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咪唑阴离子型碱性胆碱类离子液体Ch Im,以麻疯树果油为原料,考察了其对麻疯树果油和甲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醇油摩尔比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温度T=65℃,反应时间t=3 h,催化剂用量为4%,醇油摩尔比为6∶1时,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4.7%,且离子液体易于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离子液体 催化 麻疯树果油 酯交换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同时测定蜂蜜中3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 被引量:9
3
作者 田宏哲 张明浩 +2 位作者 周鑫杰 袁宝辉 张晨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5,共6页
采用胆碱离子液体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r)建立环境友好的双水相体系(ABS),用于萃取蜂蜜中的西玛津、氰草津和阿特拉津3种三嗪类除草剂,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除草剂残留进行测定。考察了相组成和温度对ABS形成的影响... 采用胆碱离子液体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r)建立环境友好的双水相体系(ABS),用于萃取蜂蜜中的西玛津、氰草津和阿特拉津3种三嗪类除草剂,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除草剂残留进行测定。考察了相组成和温度对ABS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中阴离子的碳链越长,ABS的双相区越小,而温度对ABS的双相区无显著影响。采用Tr-醋酸胆碱([Ch][Ac])双水相体系对待测除草剂的分配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待测组分主要富集于表面活性剂相。除草剂的分配系数随着Tr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Ch][Ac]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表明离子液体的盐析能力对双水相体系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待测组分的线性范围为0. 1~20. 0 mg/L,相关系数(r^2)不低于0. 992,定量下限为0. 005~0. 02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 0%~114%,相对标准偏差为5. 2%~7. 6%。该方法适用于蜂蜜样品中此3种除草剂残留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体系 胆碱离子液体 分配系数 三嗪类除草剂 高效液相色谱(HPLC) 蜂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离子液体脱除柴油中氮化物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深 郭小雯 +1 位作者 刘进博 刘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5-310,共6页
合成低共熔离子液体氯化胆碱/草酸,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以模型柴油和焦化柴油为原料考察其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温度30℃,剂油质量比1∶7和沉降时间2 h的条件下,喹啉脱除率近100%,吲哚脱... 合成低共熔离子液体氯化胆碱/草酸,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以模型柴油和焦化柴油为原料考察其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温度30℃,剂油质量比1∶7和沉降时间2 h的条件下,喹啉脱除率近100%,吲哚脱除率为88.05%。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离子液体对焦化柴油中的氮化物也表现出较好脱除性能,在实验条件下,碱氮和总氮脱除率分别为96.61%、71.5%,且该低共熔离子液体经回收重复使用四次后,对焦化柴油的碱氮脱除率仍可达到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胆碱/草酸低共熔离子液体 脱氮 喹啉 吲哚 焦化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脂肪酸/氨基酸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玉米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耿梦瑶 程文聪 +2 位作者 陈丽红 李亚君 陈晓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16-1922,共7页
为探究秸秆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胆碱类离子液体残液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典型农作物玉米(Zea mays L.)为研究对象,使用13%聚乙二醇-6000(PEG)模拟干旱胁迫,以种子萌发参数、根芽长、种胚抗氧化酶活性为指标,研究200 mg·... 为探究秸秆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胆碱类离子液体残液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典型农作物玉米(Zea mays L.)为研究对象,使用13%聚乙二醇-6000(PEG)模拟干旱胁迫,以种子萌发参数、根芽长、种胚抗氧化酶活性为指标,研究200 mg·L^(-1)胆碱脂肪酸离子液体(胆碱己二酸、胆碱辛二酸)和胆碱氨基酸离子液体(胆碱缬氨酸、胆碱苏氨酸、胆碱天冬氨酸、胆碱天冬酰胺)浸种处理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胆碱己二酸、胆碱辛二酸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数,胆碱天冬氨酸、胆碱天冬酰胺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势。另外,胆碱类离子液体浸种均促进了干旱胁迫下玉米根芽的生长,其中胆碱苏氨酸浸种处理下芽长增加最显著,增加48.2%;胆碱天冬氨酸浸种处理下根长增加最显著,增加26.7%。在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胆碱脂肪酸和胆碱氨基酸浸种处理提高了种胚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且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_(2))含量均显著下降。综上,胆碱类离子液体浸种处理可能通过提高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玉米种胚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和H2O_(2)含量,缓解氧化胁迫,促进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的萌发与萌发后根芽的生长。胆碱类离子液体有望作为作物生长调控物质,这为胆碱离子液体残液的利用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离子液体 干旱 玉米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